原來這位老先生以前很風光,是一家大百貨公司的老闆,
太太幾年前往生了,孩子留在國外不肯回來。
他有一次到花蓮觀光,愛上了花蓮的風景,
因此在吉安鄉買了一棟百多坪的別墅,長居於此。
他患有氣喘,發作時到慈濟醫院看病,好些了就回家。
久了之後,老先生和志工、慈青們熟識了,
後來老先生的身體愈來愈差,無法自理生活,
志工們就去幫忙打掃內外、幫他洗澡;
甚至他大小便無法控制時,也是慈濟人去幫忙處理。
有天他向志工說:「我給孩子那麼多錢,
現在我已經知道錢要怎麼用才有意義,該為社會多做一些事情。」
沒想到,老先生突然往生了。我問志工,老先生的孩子有沒有回來?
他們回答:「打電話通知老先生的子女時,
有句俗話說:「小學小不孝、中學中不孝、大學大不孝、
之後我出門行腳數天,當我回花蓮時,
志工們向我說,老先生的子女回來了,
但他們看到志工第一句話就問:
「師姊,聽說我爸爸都是你在照顧,他什麼話都跟你說,
你知道他的存款簿和印章放在哪裡嗎?」
諸位,你們想想,這位老先生有孩子,在台北縣有龐大產業,
在花蓮也有一百多坪的別墅,但是當他往生時,
這些他帶得走嗎?一樣也帶不走!除了「業」。
遺憾的是,當他知道錢該怎麼用才有意義時,沒有趕緊去做,
等無常一來,想做也來不及了。
既然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所以「把握現在」才是最踏實的。
人生命運由業力控制,但不管善業、惡業都是自己造作的啊!
萬般帶不去 只有業隨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