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印法師開示

 



 



 


阿含經有四種:雜阿含、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為何我們說它和人間佛教有關?過

 


去都將阿含經歸入小乘佛經,但小乘都是厭世的、自了漢的佛教,以證阿羅漢果為目的,

 


此種佛法會是最原始的佛法?現代佛教界以成佛為境界的大乘思想如何與小乘思想做一區

 


別?事實上大、小乘的名稱是歷史上出現的,佛陀時代並無此分別,一切佛經均是歷史上

 


形成的,即佛入滅後,印度之佛弟子編集而成。我曾以「佛經的結集與特色」為題做演講

 


,有興趣者可向台北慈濟文化中心詢問。早結集的經典即被稱為小乘,晚結集者稱大乘,

 


由此來看阿含經較不致有偏見。阿含經被視為小乘之因乃是隋唐佛教禪淨很興盛,尤其是

 


天台、華嚴之思想,受其判教的影響,阿含經被判入小乘經典,從此位貶低。近百年來才

 


因歷史考證的發達而被肯定。二十世紀來,世界佛教的學術研究,對佛陀思想的闡述、詮

 


釋、進入了新的領域,但我們並非否定、拋棄傳統。佛是神?人?其境界何者可信?現代

 


佛教對佛經都有一新的看法,修行的觀念亦賦予現代化意義,我們都將一一討論。以上就

 


阿含經的歷史地位及文獻史上的意義來看。接下來由阿含經的結構風格來看出人間佛教的

 


特性:

 



 


  大小乘佛經結構不同,小乘經有地點、人名、時間,大乘經卻不在人間說法,阿含經

 


中尤其明白交待地點、對象,由此可看出其人間性。印順長老的妙雲集之「以佛法研究佛

 


法」中曾提到:「大乘佛經是藝術化的,小乘佛經是科學化的」。宗教境界往往是宗教徒

 


的心靈境界,在現實人生環境中或許不存在,但在一個宗教徒的心靈世界中它是可能真實

 


的,例如入禪定者或能真見十方世界正有佛在說法,可是未達此境界者卻無法真信之,故

 


不能因大乘經典的藝術化而否定其所述的世界,只能說其表達方式是藝術化的,讀大乘經

 


典要以宗教的情操、心靈來看,對其描述的境界不要太執著。

 



 


  阿含經處理的問題有其生活性,例如宇宙多大?宇宙初終為何?此類形上學問題,佛

 


的回答是「無記」,即無答案,如此可明白原始佛教無形上學,但傳到中國受三玄(易、

 


老、莊)的影響,故中國佛學有些玄學化,偏離了非玄學的原始佛教。尤其阿含經中很貼

 


切的落實在每個人實際問題來談修行。大原則地有神通者不一定斷盡煩惱,斷盡煩惱者不

 


一定有神通,故不能以神通的有無來判斷修行的境界。原始佛教的特點是針對我們的身心

 


來討論問題,而身心離不開色受想行識。「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於色如實知

 


」;意指感受外物後身心所生起的喜悅(色味)、煩惱(色患),解除外物所引起的痛苦

 


(色離)等都要就事論事,清清楚楚,這是修行人很重要的觀念。除色之外,精神上的受

 


想行識也是如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想集、想滅、想味...等,阿含經上均說

 


得明明白白,可見當年佛陀指導任何人修行都能契其根器而不談玄學,其人間色彩、生活

 


及親切性。

 



 


  阿含經(三四五):「以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何等為三?謂貪、恚、

 


癡...」,其中的「身見」指把一切法、境界執著有永恆不變的實在性;「戒取見」指

 


錯誤的宗教行為、不會乎因果的修行方法;一疑見一指對佛、法、僧、戒仍有執疑。此段

 


阿含經告訴我們要斷貪、恚、癡、之前要先斷身見、戒取見、疑見,在此也可看出修行是

 


有漸次性的。中國佛教講了一大堆但最缺修行方法,倒是密宗次第論的漸次性很值得探究

 


,今天節錄此段正好談到修行的步驟。前面所述要斷四疑,經上更說明有在白衣若斷四疑

 


,但戒取見尚未斷者,便已趨向須陀桓果,且今生或來世,求福得福,求壽得壽,所願皆

 


得,故眾生須稱念三寶。另外「不律儀」指好戲論、不端莊;「不信」指不信佛法因果、

 


善知識;「難教」指不聽教化。「不欲聞法」針對台灣目前弘法太多,反致有些信徒自以

 


為聽了不少而失去積極聞法的心,我鼓勵大家要多爭取聞法的機會。此段最後的結語是離

 


無漸、無愧、放逸後才能依序漸上修行,所以大家要有此觀念。

 



 


  「願消三障諸煩惱」中的三障指惑、業、苦,要先斷惑(身見、無明惑),才能消業

 


、苦,方法是修緣起觀,即「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綠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因

 


緣是條件與條件、關係與關係和合,人生的成敗聚散均有其因緣,從緣起觀的正見才能徹

 


底了解生滅法。至此,仍要將阿含經上的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看阿含經要看出佛的真正

 


本懷,佛的知見及對於適應印度文化、社會的內也要明白,例如從四阿含中可發現早期無

 


持咒修行的,因印度處熱帶,許多出家眾有時在打坐中會遭毒蛇咬死,引起大家的困擾而

 


向佛陀請示,佛陀教之打坐前持某咒來避免毒蛇咬;又如結夏安居原是外道所有,出家眾

 


外出托缽常因雨季而身染泥濘,且雨季蟲多易踏死之而遭外道譏嫌,故佛才制定出家眾亦

 


要結夏安居。直讀阿含經不太易懂,故須參見學者研究的論文,例如印度宗教與教的關係

 


、印度哲學與佛教等,才能分析出那些是適應印度傳統宗教的東西,然後把握佛的卓越正

 


知正見、佛超越古代印度外道理論的地方。直接地說,若從思想上來看其卓越處,則是緣

 


起論、因緣論,故想深入佛法者一定要證悟這些道理,又如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

 


八正道、四念處,均是佛陀的根本思想。在此提醒各位,若研究原始佛教則要多注意在歷

 


史舞台上活動的人物和行為表現,如此讀阿含經較不偏差,因為不論有無證果的比丘、比

 


丘尼,其間隨緣度眾的情形很普遍,且那些阿羅漢很像菩薩,並非自了漢。阿含經早提到

 


菩薩摩訶薩,可見這些觀念是來自早期佛教經典,只是不常見而已,這是因佛出世於古印

 


度,當時婆羅門的奧義書解脫思想充滿厭世,急於個人的解脫,佛門下的出家眾又多來自

 


這些厭世的沙門,而佛的因材施教,才會教之解脫法門。但一些大尊者,如舍利弗、目健

 


連等已證阿羅漢果,他們表現的就是積極的遊行人間、講經說法,故考證阿含經中的人物

 


可發現有著濃厚的菩薩精神,若視其不具大乘精神,則是錯誤的。我們要開始糾正一直深

 


受隨唐判教後對阿含經的看法。

 



 


  如何修禪定?初禪、二禪等境界如何?這些在阿含經中都有描述,且無交待不清的地

 


方。各位若讀阿含經最好倒過來讀,從增一阿含開始,因其對同一件事的描述要比雜阿含

 


清晰、簡明;中阿含主要在說佛法與外道的關係;長阿含則敘述比丘修行的境界。

 



 


  阿含經中大多是佛陀弟子問法後,佛才開始說法,才有佛陀主動開示。雜阿含經(六

 


三九)中提到在修四念處前,佛陀要弟子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我此點之因乃感

 


於目前台灣談修行、證果的風氣很盛,若從早期佛教、原始阿含經來看,必先進入四念處

 


才可能談證果,而進入四念之前又須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身、口、意)。戒的

 


含義很廣:五戒、八關齊戒、菩薩戒,五戒事實就是道德的規範、端正的行為。修行人若

 


戒的基礎不好,則說能證果是不太可能的。前面所說台灣大談自己證果的人,依我所見是

 


不太談戒的。直其見即是正確質直的知見,有點類似赤子之心;若我們心的動機不正,則

 


所學必有問題,尤其在學佛的道路上。從因果觀點看,誠實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說不懂,均是質直。而阿含經所指的直其見即是出世間的正見,在印順導師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類似的說法。所以,我想表達的是若一個人無法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而

 


說有宗教證悟境界的話,是有問題的。一個人即使能現神通,我們也要先觀察其佛法的正

 


知見是否有誤,否則其境界雖對當人是很美妙奇異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經在談論修行的境界、現象、觀念、行為等概念均清晰說明。例如色、受、想、

 


行、識,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風),其餘四蘊亦有解析。修行為斷煩惱,煩惱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麼?所謂:「歸依法,離欲尊。」修行是要斷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為欲

 


,否修行將有誤。阿含經早已將這些說明清楚(七六四)經:「五欲為色、聲、香、味、

 


觸,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意為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對其產貪戀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羅門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見色、耳聞聲(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貪、瞋、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剛經:「不入色、聲、香、味

 


、觸、法,應無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們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不是在生活上沒有它們,不去接觸它們,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卻不受其染,否則就否定

 


、破壞緣起法,落入斷滅法,世尊說法,於法不說斷滅相。金剛經的這種觀念,其實亦從

 


阿含經中得來。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見的覺悟。覺: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經中均告示要

 


認識煩惱、如實了知。佛陀以色為例,色蘊之集(生起)、滅(消失)都要如實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裏很清楚這些境界怎麼來,來多久,什麼原因會使之消失

 


、過去。阿含經中顯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絕非談玄說妙,佛法是人道有情眾生現實生活

 


中能感受的、親切的,不離開我們所認識的之外去談論的,從此點即可謂有人間佛教的色

 


彩。它的確針對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環境、知見的困惑、感情的體驗,提出實際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歷史的發展,尤其是進入中國後受到魏晉玄學的影響,故中國佛學有

 


些玄學化。加上搞哲學的來搞佛學,亦將形上學加諸於佛法。

 



 


  佛法的涅槃是解脫的境界。阿含經載錄有人問:「如何知有涅槃?如何證明?何以佛

 


陀所開示的涅槃是真實的?」佛陀處理的方式是從無常無我是苦的觀點引人自思之,即四

 


聖諦。先分析有無苦、集,再談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苦是果,集是因;滅、道是

 


出世間因果:滅指寂滅,道指八正道。佛陀對不信涅槃者均先分析世間因果、再導入出世

 


間因果。在證明有為法,有漏法的世間因果是正確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間因果亦是正確無

 


誤的。因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間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導致出世間滅道的因果(此無故彼無)。研究四聖諦這種解脫出世間的正見要建立在緣起

 


,何謂緣起?苦、集是緣起和合,滅、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無故彼無的觀念便

 


能融合四聖諦的緣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間八苦,阿含經即是談每個人身心所面臨

 


的問題。

 



 


  從宗教的生命解脫來看,人類愈來愈墮落,道德亦趨沒落,古代的人之生命價值觀較

 


有追求生命永恆不朽的觀念。希臘哲學亦有追求永恆的想法,但它到最終卻以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決生命問題;中國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學的發達便用來解決一切的問題,此稱為泛科學,但以科學帶動的人文學、宗教學不

 


談論價值觀,而是價值中立的,即不談生命意義。故前說的沒落指人人以科學觀而將生命

 


局限在短暫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類對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間。事實上,目前科學尚無

 


法觸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來歐美學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證文獻的科學方法來研

 


究之,實因發現從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見得能真正表現出人文研究的價值,故須停止目前

 


發展已趨完全的考證工作,轉而向人文價值的探究,簡言之就是探討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義。阿含經中雖有太多了生死的觀念,但在今日的我們最好以同情的眼光來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觀,因為他們的觀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恆。基本上,佛教對生命的

 


解脫仍與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發點上,認為生命要快樂宗美,則需解脫,所以涉及了生

 


死問題,但不同的是條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就是

 


個修行的好地方,無需另覓天堂,而阿含經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間及「人身難得」。

 



 


  雜阿含(七六六)經當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請問聖賢所得到的禪定三昧是如何得來時,

 


佛陀答道:有七種正確的修道是聖賢得三昧禪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見、正志、正語、正業

 


、正命、正方便(正精進)、正念之後才能進入正定,故前七項不正確的話,正定亦將有

 


誤,更不可能證果。何謂正見?破除那些邪見、煩惱之後才可謂得初果或得正見?得正見

 


者會表現那些行為?在阿含經裏對這些均有清楚的描述,甚至從初禪到四禪的現象,從初

 


果到四果的境界亦都詳述。所以若將四阿含研讀一番的話,則清晰的概念,同時更能發現

 


大乘經典、論典大多從四阿含的觀念而來,例如,大智度論是四阿含經的衍伸,連典故都

 


一樣。得正見者,為阿含經中所謂的四證淨,即對四種現象、四種境界是清淨不疑不惑的

 


,此四證淨為對佛、法、僧、戒證悟到清淨的信心,這種人叫須沱洹向,是將進入初果(

 


須沱洹)的人。證初果的人能斷三結:

 



 


   (1)身見:即自性見、我見。

 


   (2)戒禁取:錯誤的宗教行為。(有些宗教儀式或表徵物,只是方便引導,不可當修

 


        行的了義。)

 


   (3)疑:對佛、法、僧、戒徬徨困惑。

 



 


  現在說明佛、法、僧的真義。「佛」非偶像、權威、依賴,但為何又要歸依佛?實因

 


佛為先知先覺、功德圓滿、福慧具足,是人天導師,人間因佛出世才有佛法,我們今日享

 


受釋迦佛遺留下來的佛法,更要懷有感念的心情。「法」是指從此岸到彼岸,煩惱的解脫

 


,得到清涼。從早期來看法是四聖諦、八正道,但後來的翻譯愈來愈多,有八萬四千法、

 


了義不了義,究竟與方便...,那麼到底法是什麼?要歸依何種法門?事實上法「不生

 


不滅、法爾如是」。佛出人間、佛不出人間,佛已離開人間,法本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不垢不淨,法性常在、法爾如是,如此才真正契入實相正知正見。「僧」意為眾,應包

 


含七眾弟子,故近來有人以為在家人亦可稱為僧伽,不專屬出家人之稱,這樣才能避免像

 


婆羅門教的階級觀念。事實上,以崇拜僧人的心態去歸依、禮拜他們的觀念的確是錯誤的

 


,但若拜居士為師而代替三寶,則在今天來說仍屬謗三寶,因拜師雖可,但不能完全取代

 


三寶的角色。此意非指僧尊俗卑,而是在緣起的世俗諦之中,仍要有倫理觀,宗教的倫理

 


觀是遵循三個道德原則的:

 



 


  (1)自增上:歸依佛。

 


  (2)法增上:歸依法。

 


  (3)世間增上:歸依僧。

 



 


  七眾之中真可為歸依師的共有比丘、比丘尼,而未受具足戒的沙彌、沙彌尼不論出家

 


多久或年歲多大,都無資格當歸依師,且非一旦成為比丘就可馬上當歸依師,而是要懂佛

 


法、有戒、定、慧、有知見者才堪為依止師,故不會說法的比丘、比丘尼亦不可為依止師

 


。至於居士能否講經說法,能否成立居士林?印老的說法是在二種條件下是可允許的:

 



 


  (1)從人來看:需是有德有望的居士,如李炳南居士。

 


  (2)從財來看:弘法所需的錢財需合乎佛制,因為其屬四方僧物,故不能取回家當私

 


         用。出家人亦如,此除了三衣一缽外,信徒供養的財物均屬常住的,

 


         只能取幾百元買日用品及車費。另外,居士講經說法之前要先稱念三

 


         寶,功德迴向一切眾生,且在為僧人講經說法時需依佛教倫理與僧人

 


         平座或坐下座。所以歸依佛是對生命人格完美的認同、歸屬,歸依法

 


                 是對真理解脫的不二法門之認同歸屬,歸依僧是對一清淨和合的群眾

 


                 組合之認同歸屬。 

 


  再來是論出家、在家的色角分別:出家人的正業正命應是勤修戒、定、慧、經律、論

 


。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隨緣托缽、受供養才是本分清淨的出家人,而非放棄修習,

 


參與在家人即可做的社會福利事業為最終目標。在家人的正業正命有四點:

 



 


  (1)方便具足:即正當的謀生之道、一技之長。

 


  (2)守護具足:守護所賺的財富,按佛陀所示的四分制善處理之。

 


  (3)善知識具足:人一輩子中最好的寶物非財產,而是良師益友。因人的本性非惡,

 


           只受環境、朋友的影響,故不可不慎。

 


  (4)正命具足:居士過活養家的經濟來源要正。嚴格說來、捕魚、賣酒、騙術等職業

 


         在佛家的觀點是非正命的。

 



 


  修行人一定要具備正見、正業、正命,若不合乎三者,不可能有正定,更不可能證初

 


果,其中最重要的為正見。就世間正見來說是信因果、信業報、信善惡、信聖凡,由世間

 


正見中肯定三寶及戒律而得清淨的信心。阿含經云:若一在家人對三寶得清淨信心,則求

 


福得福,求壽得壽,所願皆得。就出世間正見來說是觀緣起。真正證得緣起能破三見,破

 


三見者即證初果。破自性見的方法緣起: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

 


彼滅,離有無二邊而求中道,是為破自性見。凡是有均為因緣有,無均為因緣無,沒有斷

 


滅的無,也沒有實體的有。經云: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

 


;空性即真諦。阿含經云:緣起是俗諦,是五蘊、十二處的有為法,有為法必是生滅法、

 


生滅法必是染污、有漏,但有為法的生滅可導入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故有云「色即是空」

 



 



 


  讀阿含經可強烈感受到人間佛教的真實性,因其所載之地點、人物均是真實的當代史

 


實。人間的佛陀事實上亦每天托缽、乞食過日子,是人格化的佛陀,阿含經記載人間佛陀

 


曰:「世尊是否為代天行道者?」佛答:「我亦是數。」,由此更能表現阿含經肯定佛出

 


人間,諸佛非在天上成佛。增一阿含經云:「人間於天,則是善處。」人間到底是比天上

 


適合修行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