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類禪、四種禪定

聖嚴法師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於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

(一)外道禪:是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

(二)凡夫禪: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 

(三)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為悟無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四)大乘禪:亦名三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二將它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為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

(五)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

(一)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有覺有觀。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二禪天﹕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音)天。

(三)三禪天﹕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生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淨天。

(四)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生後,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為「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

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

細住:由此粗住心後,怗怗勝前。

欲界定:由細住後一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

未到定:從欲界定之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之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

(一)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為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經部為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為對治支,喜及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

(二)二禪特相: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為色界。二禪離尋、伺,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

(三)三禪特相:呵棄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尚有自地之喜樂);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為色界的離喜妙樂地)。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慧)三支為對治支,樂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四)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名為極善清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禪修教學] 基礎禪定之修學與勘驗

本文目錄:

壹、佛陀曾經開示那些禪觀對治法門?
貳、佛陀為在家人所說禪定的法門是什麼?
參、何謂禪定?
肆、要怎樣用心學習才能修得禪定?
伍、如何才算得到禪定?
陸、何謂「九住心」?
柒、禪定成就的功德:

 

壹、佛陀曾經開示那些禪觀對治法門?

由於有情眾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所以佛陀所開示的修持法門也有八萬四千,如果就於眾生習氣、煩惱的各別差異,以修習不同的對治方法,使心逐漸歸於安定、清淨來講,古來大德法師曾總集為「五停心」(玄奘大師譯為五種淨行),也就是:

一、以「不淨觀」對治貪欲;

二、「慈悲觀」對治瞋恚;

三、「緣起觀」對治愚癡;

四、「界分別觀」對治我慢;

五、「持息念」對治尋思散亂。

這是針對吾人特強的習性、煩惱,而施用不同的對治法,譬如醫師下藥,要先找出病人最嚴重病症,以對症下藥。

所以習禪行者在禪修初期,應先親近善知識,從善知識的開示、指導之中,來檢查、了解自己的習性、毛病,找出帶給自己痛苦、煩惱的根源;要能徹底的認識自我,才能在各類禪觀法門的修習過程中,逐漸斧正偏邪觀念,磨除陋劣習氣,而至完全覺醒,成就聖道。

貳、佛陀為在家人所說禪定的法門是什麼?

佛陀多為在家行者說「四無量定」。

所謂四無量定,即慈、悲、喜、捨。慈是希望別人得到快樂,悲是憐憫眾生的苦痛,喜是同情他人的一種喜悅之心,捨是心住平等,不偏愛親人,也不偏恨怨敵。

為什麼叫無量?

修學時,或修慈或修悲等,先觀親人,後觀怨敵,從一人,少數人,多數人,一國,一天下,一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的眾生,對彼等充滿慈悲喜捨之心,心心念念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緣十方無量眾生,能得無量福報,所以名為無量。

佛陀為在家行者所說的修定福業,即著重此四無量定(心)。果能如是存心,念念不忘修習,則與儒家所說的仁愛,耶教所說的博愛,都有相通之處。這本來就是同於人間的至高德行,往生天堂法門。

參、何謂禪定?

「定」是中國話,梵語曰三摩地,意思是等持,一般通稱「禪定」。

禪定的類別很多,在生活中,無論是動靜、閒忙、順逆之境;無論是穿衣、吃飯或作務、打掃等一切時中,皆能清清處處,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就是禪定。

若依佛教定學的傳統說法則以原始佛教時的劃分最為完整;原始佛教把主要的禪定分成九個次第,即所謂九次第定。

大乘佛教亦遵循此舊說,於是九次第定(四個色界的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加上四個無色界的禪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再加上最後的滅受想定,一共是九個。)

就變成了天經地義的禪定階梯。這個公式化了的九次第定,因為是佛陀所說,因此被大小乘之佛教傳統公認為是修禪定的必經階次。

其實大乘佛教因其法門眾多,方便無量,所走的修持路子與原始的佛教已有很大的不同處了。

此外,佛教之禪定學又名為心學(或增上心學),在講解九次第定時,對每一禪定之心理狀態皆嘗試著作詳盡及有規律之界說。

例如:得了

一、初禪就能克服淫欲,同時許多粗重的煩惱皆暫不現行,但仍有極重的思惟作用,所謂尋、伺,或覺、觀。

二、二禪以上則粗細的思惟作用沒有了。定境越高則心理之各種活動似乎越少,連身心之快樂感受亦逐漸捨去,一味向純一之「捨受」的境界邁進,終而至於第四禪。

九次第定之心理狀態及其宗教意義極為複雜,牽涉亦很廣,現在證得這些禪定的人亦付闕如,已無法作嚴謹之研究了。

約一般的禪定說,不是邪定、昧定、就是正定──四禪八定。

四禪八定是內外道共通的,約出世法說,須與空性智慧相應的「無漏定」才算是佛法的正定。

肆、要怎樣用心學習才能修得禪定?

就於禪定的修學來講,「依慈住淨戒」,是不可缺的資糧;調身調息等,略如從前所說。

此外,要怎樣用心修習,才能引生正定?這要由滅「五種過失」才能獲得成就。

五種過失是:懈怠,忘聖言,惛沈掉舉,不作行,作行。

要如何滅除五種過失?

這要勤修「八種斷行」才得。

八種斷行是:信,欲,勤,安,念,知,思,捨。

修八斷行,滅五過失,自能成就禪定。

譬如破除障礙,才能平安到達目的地一樣。

 

總列一表如下:

四類禪、四種禪定

伍、如何才算得到禪定?

初習禪定時,繫念一境(自心的所緣對象),會覺得妄想紛飛,不易安住。

所緣境如繩索,能使心常在一境上轉,逐漸達到遠離五欲,斷除五蓋,久之妄念漸息,再進,僅偶爾浮起妄念;這時會有輕快舒悅的身心感覺,也一定會有熱觸與動觸等現象發生。

甚至能讓心意無分別、無功用的任運而轉,但這還只是類似於定,不能說已成就禪定。一定要達到平等持心,定心明淨,心住一境,接著引發身心輕安:

由心輕安,起身輕安。再引發身心精進,於所緣對象能得自在,這才名為成就禪定──得到第一階段的「未到地定」(又稱近分定)。

陸、何謂「九住心」?

「九住心」亦可稱為「九住定」是修習禪定的九個階次,是初學行者勘驗禪定修學進度,最具體、實際的準則。

以下參考《成佛之道》所說,說明如下:

一、內住:

一般人都習慣將心外放,眼睛看到好看的就一直看,耳朵聽到好聽的就一直聽,舌頭嚐到好吃的就多吃一點,原本清淨的心,透過六根一直向外追求,於是本來清淨的心就變成染污心、貪欲心、瞋恨心‥‥‥。

習定,即是將散亂心收攝,讓心意住在預設的「所緣對象」上,這是習定的第一步,稱為「內住」。

二、續住:

初習定者,雖然將心收攝於所緣對象,但無始來的虛妄心念,會習慣性的想到平日所做的一些事情,所看的一些景物,此時心就跑到所想的人事物上去。

經過一段時間後,若忽而「正知」升起,又把心拉回置於所緣對象,可是一會兒又忘記,又想到別的事情,於是心又再次跑掉,經覺照又再拉回,像這樣斷續不定的來回於所緣對象,是修定的第二步,稱為「續住」。

三、安住:

此時,心已較習慣安住於所緣對象,妄念一起,即能發覺,並立刻把心拉回,心較安定,不會常常往外跑,這樣的心境,稱為「安住」。

四、近住:

心已能安住於所緣對象,對所觀之對象雖然還不是很清晰明顯,但只要有一念向外攀緣,便能立刻警覺。隨時觀照於所緣對象,稱為「近住」。

五、調順:

從攝心向內,而至「近住」,皆是把心扣住在所緣對象上;到調順的階段,就會知道修定很好,體驗到修禪定的殊勝。例如:看書時理解力慢慢增強,辦事時精神較能集中,身也有了變化,心也能常處平靜當中。

所以身心之情緒變化皆能得到具體的改善。降服煩惱的力量也增強了,對於五欲、三毒、男女相之誘惑等,亦能以靜制動,不容易為外境所惑。

六、寂靜:

「調順」是克服外境的誘惑,到了「寂靜」,是降伏發自內心的雜念。

如:曾經看過的錄影帶、電影、雜誌圖片、或思念鄉里、國家等尋思。

五蓋: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對這些,也能以內心的安定功德克制它了,不易再受它的擾亂。至此,內心是寂靜了。寂靜,如深夜的寂然無聲一般,並非是涅槃的寂靜,行者應知!

七、最極寂靜:

上面的寂靜,還是以靜定來制伏尋、伺等煩惱的,如以石頭暫時把草壓住,但被壓住的草還蠢動著,並非煩惱心念全不現起了。現在已進步到,尋伺等一起,即立刻遣除。前四住心,是安住所緣的過程。

但修止成定,主要是為了離欲惡不善法,所以定力一強,從五住到七住,就是降伏煩惱的過程。必靜而又淨,才能向正定邁進。

八、專注一趣:

心已安住,不受內外不良因素所動亂,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階段。

就此努力使心專注一境,力求自然的、不斷的、相續的任運而住。

九、等持:

這是專注一趣的更進步,工夫純熟,不加功用,無作任運自在、自然的相續而住。習定至此階段,就是要得定了。

修定的方法不同,成就的時間,亦因人而異。但從最初攝心,到成就正定,敘述這一完整的學程,依聖者所說:修止的方便過程,不會超越「九住心」。

所以基礎定法之養成,應依此修習,要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進程,才不會生增上慢,而貽誤了自己,傷害他人。

習禪的最高目標,固然在轉迷成悟,如果一開始便高談迷悟的問題,除了少數根機深厚明利的人之外,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借助科學的研究報告,向大家介紹,坐禪對身心所能產生的效果。

此對於已有實際經驗的人,沒有用處,但對於希望嘗試坐禪經驗的人,則有若干誘導作用。

柒、禪定成就的功德:

成就禪定的,能得由禪定引發殊勝的功德。定德之類別約略有三:

一、明顯在禪定中,心極明淨,於心中所顯現之所緣境,也極為明顯,如萬里無雲晴空,晶瑩剔透之明月一般。

 

二、無分別心安住而自然運轉,了了分明,不會有任何作意功用,所以心境會澄淨得如波平浪靜的大海一樣。

即所謂「惺惺寂寂」──清醒而不妄想,「寂寂惺惺」──寧靜而無惛沉是也!

此時,止惡行善的力量很強,又極其自然;於欲境亦不起染著、分別,故言「無分別」,然並非是與無漏慧相應的無分別,此見解不能不明!

 

三、微妙輕安樂在世間法中,修學禪定是最為輕安快樂的。

世間樂,莫過於五欲之樂,五欲中又以男女淫樂最勝,若比禪定之樂,簡直是天壤之別。定中的喜樂,徹骨徹髓,周遍浹洽,如大雨滂沱,從溝渠到池沼,到處大水遍滿一樣。

出定之後,在行住坐臥中,會有輕安及禪定的餘勢跟隨,好像常在定中一樣。

如再修止入定,持心不散,一下子就能入定,生起身心輕安,而且能不斷增勝起來。最低階段的禪定,就是這樣的深妙!

《成佛之道》偈頌云:「明顯無分別,及妙輕安樂。」習禪若能引發世間無比的喜樂、禪悅的功德,其後的修習,就能做到不繫戀物質的欲樂,而持之以恒,不斷不懈的修學下去了。

 

本文來源參考:佛光山禪淨法堂


天乘四種禪定之初禪

淨界法師

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無禪。只要你心中還有慾望,你就進不了禪定了。這個禪定的淺深有四禪:

我們先看第一個初禪,看看初禪的相貌。

初禪,亦名「離生喜樂地」,謂行者禪定初成,內心已離欲界五欲,而生起初禪之喜樂。此中行者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氣息悉皆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心中猶存覺、觀二種粗細之心理活動,是名「初禪」。

初禪,又叫作離生喜樂地。這個「生」指的是什麼呢?離開了欲界的五欲叫作生,他遠離了欲界五欲的需求。他身心出現什麼呢?出現兩種的感受「喜」跟「樂」。這個「喜」是比較粗重的,它是種粗重的快樂;這個「樂」是比較微細了。

在唯識學上說,這個「喜」跟「樂」就像一隻鳥,一隻鳥要飛到空中的時候,它振動它的翅膀,這個是比較粗重的動作叫作「喜」;它在空中飛翔的時候,它的翅膀只要保持平衡就好,那個就是「樂」。就是剛開始從平等的感受要生起快樂的時候,是先喜,喜是很粗重的。慢慢慢慢快樂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保持穩定的時候叫作樂,比較精細。所以他這粗細兩種快樂都具足。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就是禪定初成。這個人他到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最後才達到初禪,他也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修行。他要修專注,要調伏慾望,要減少飲食睡眠,有很多的功課要做。這個時候,他那個初禪成就以後,就不再需要前面的粗重的五欲了。一個人在修禪定的過程,他要勉強自己調伏五欲。但是他得到禪定以後,自然不需要五欲,因為他有更好的東西。

所以在因地的時候他是調伏,在果地的時候叫作脫落,他自然就不需要。所以他產生這種初禪很殊勝的喜樂。這個時候——「身心凝然」,第一個他是寂靜不動;第二個,他身體會產生變化。前面身心凝然,是指他的內心狀態是寂靜不動的。這以下講他的色身變化,他的毛細孔開始自動地呼吸。他是怎麼呼吸呢?「入無積聚,出無分散」,特別的順暢。

這個禪定人,在止觀的書上說,他散亂的心慢慢地收回來。比方說,他注意呼吸或注意佛號——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我們一般是心光外泄,心的能量是散亂的,今天攀緣這兒,明天攀緣那兒。他把那個心的能量慢慢集中起來以後,變成一個強烈的水柱的時候,你的身體產生變化。

第一個,最重要就是身體那個地水火風,風大生起了,你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氣息,從丹田開始生起,然後慢慢慢慢週遍身心,它會有一種很殊勝的氣息。禪定的力量,那個氣息改變就是一個徵兆。所以一個人要得禪定,第一個先產生氣,精氣神的氣。因為他的精神集中,所以他精力的能量加強,由精轉成氣,由氣再提升為神,所以他的氣開始生起的時候,這是禪定的最重要的徵兆。他不需要靠鼻孔呼吸,他全身毛孔都開始呼吸,而且他的氣息是週遍身心。

但是初禪也有缺點。他有覺觀兩種粗細的活動。這個覺觀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覺觀是怎麼來,為什麼禪定的喜樂當中又有覺觀呢?因為他是從欲界慢慢爬上來,欲界有貪愛煩惱,禪定是進不去的。你整天打坐,你只要煩惱沒有調伏,你進不去禪定。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關卡。所以他必須要修觀,觀身不淨。觀察我們色身是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內相不淨;然後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利用九孔慢慢排出來。所以他慢慢慢慢觀察,我們色身是不可愛樂的,這個時候他對男女色身的愛取,慢慢地調伏了。

慢慢地他那個波浪調下來了,這個時候他才能由專注力跟不淨觀兩種加持力,從欲界而進入到禪定。所以,他這個覺觀是幫助他脫離欲界,進入禪定的一個很重要的助緣。當然這個地方入了禪定以後變成累贅了。他前面透過覺觀的智慧,從欲界把他帶到初禪,但是他到禪定的時候,他這個覺觀的波動對他禪定的寂靜產生了干擾,我們到二禪就會說明。


天乘四種禪定之二禪

淨界法師

二禪,亦名「定生喜樂地」,謂行者厭患初禪覺、觀之渾濁內心,以種種因緣,訶責舍離,使令定境轉深,內心凝然,豁爾明淨,而生起微細之喜樂感受,是名「二禪」。

二禪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叫「定生喜樂地」。也就是說,初禪的禪定是不圓滿的。我們前面講過,初禪的人是透過覺觀的力量,修不淨觀,調伏他欲界的慾望,才成就初禪。但是他不淨觀的覺觀,對不淨相狀的觀照,他留下的後遺症也使令他的禪定不堅固。所以到了二禪的時候,他把覺觀去掉了,他的禪定轉深了。這個時候他身心的喜樂就更加殊勝,他喜樂這兩種感受就更加強烈了。

我們往下看。說這個修行者,他厭患初禪的覺觀。這個覺跟觀他經常在那個地方覺,經常在那邊觀,渾濁內心。但是他已經把慾望調伏了,所以他能調伏的覺觀已不需要,所以他用種種的因緣來訶責舍離。他就告訴自己說:我一念心性,我不需要覺觀兩種作用,這個覺觀在我一念心中,就像長瘡一樣,如病如瘡如癰如毒,就像身體生病、長毒瘡一樣,我應該把它割掉。所以他不斷地用這種過失來訶責覺觀。

我們知道諸法因緣生,你不斷地訶責它,這個法就不活動了,所以他這個覺觀的力量就消失了,作用就暫時不起了,這個時候禪定轉深,所以內心更加寂靜,更加開闊明瞭,乃至於色身出現更加微細、更加強烈的喜樂感受,這個就是二禪。

在止觀的書上說,初禪轉到二禪,就像一個人從一個小房子,從一個三十平米的房子轉成一百平米的房子,這房子更大,他的內心更開闊,裡面的設備更好。那關鍵是什麼呢?他把心中這種覺觀的活動停掉了,他訶責它,停掉了。所以二禪禪定的定境更加寂靜,更加的法喜快樂。


天乘四種禪定之三禪

淨界法師

我們看三禪。

三禪,亦名「離喜妙樂地」,謂行者復厭二禪之喜心湧動,定不堅固,以種種因緣訶責於喜。喜心既滅,定境轉深,綿綿之樂,內心湧發,樂法增長,週遍身心,於世間有為之樂,最為第一,是名「三禪」。

三禪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叫作「離喜妙樂地」。他離開了這種粗重的喜,而成就更加微妙的樂。我們往下看就知道了。說這個行者他把前面的覺觀給消滅以後,在二禪出現的殊勝的喜跟樂,但是世間的快樂都是常則生厭,他就開始厭惡這種喜心太粗重,在心中經常波動,它干擾他定境的寂靜,所以他就以種種因緣來訶責喜。

他就觀想:我一念心性,我根本不需要這個喜的感受,它如病如癰如毒如瘡,就像我身體長瘡一樣,這個瘡對我來說一點都沒有好處的。他就用這個過失來訶責這個喜,慢慢地這個喜的感受的活動就消失掉了。這個時候定境轉深,而且色身有綿綿不盡的快樂出現,從內心發動出來。

這個快樂不是從外來,是內心發動的,從定境的三昧裡面發動出來的,樂法增長而且是週遍身心。諸位要知道,所有的禪定的快樂都是週遍身心的,世間的快樂都是局部的,欲界的快樂都是局部的。在世間有為之樂當中,最為第一,是名「三禪」。

不過三禪,在四禪八定裡面,是最危險的地方。佛陀警告所有的佛弟子,盡量不要入三禪,乃至於聖人都要小心,除非你是一個初地菩薩。諸位你要知道,三禪的快樂,在經論上說,如果你沒有證得空正見,一進去你就跑不出來,你肯定被三禪的三昧樂所醉,你根本跑不出來了。

所以在整個阿羅漢裡面的修法,他要入三明六通八解脫,他八解脫裡面是跳過三禪,連阿羅漢都不輕易入三禪,雖然他有空正見,但是三禪的快樂實在太殊勝了。阿羅漢的八解脫是包括前面的初禪二禪三禪,還有四空,還有滅盡定。

所以阿羅漢不在三禪裡面修法,不在三禪,因為三禪的修法,你根本沒辦法修法,那個快樂的衝擊太厲害了。所以它是有為快樂當中最為第一,就世間的有為樂最為第一。再往上升就是涅槃樂了,但是涅槃的快樂它是寂靜的。

諸位!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一個東西,它的口味是很重的,就不能持久,時間長了你就會厭惡。這就是為什麼到了三禪,世間快樂最為第一,它還要往上升,因為只要是快樂,它就是擾亂內心的。所以到四禪的時候,他覺悟到這一點,他已經追求那種沒有快樂的寂靜,四禪是所有禪定裡面最為殊勝的。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淨界法師

四禪,亦名「舍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以種種因緣,訶責舍離。樂既謝滅,不動真定,與舍俱發。此時行者出入息斷,苦樂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四禪又叫作舍念清淨地。他舍什麼念呢?他舍四種念。一個是覺,一個是觀,就是初禪的覺觀,他也舍掉二禪三禪的喜跟樂,他舍掉四種念覺觀喜樂。他的心是什麼相貌呢?是一片的清淨,清淨而寂靜。

就是說,這個修行者,他常則生厭。雖然三禪的快樂是綿綿不斷週遍身心,但是它有個缺點,樂法擾心。經常修禪定的人,他最討厭人家干擾他的寂靜。所以這個快樂的法經常出現,雖然會帶給他樂受,但是同樣也對他產生干擾。所以他就以種種的因緣來訶責這個樂受,觀想這個樂受,如病如癰如毒,就把樂受給消滅了。

這個時候,「不動真定,與舍俱發」,他的禪定夾帶一種強烈的舍心。這個舍心就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非常平淡的一個寂靜的力量。這個時候,「行者出入息斷」,他也不需要呼吸了。所以四禪他不需要靠呼吸來滋養色身,他也沒有苦樂的感受,「一心在定」。就好像一個非常明亮的鏡子,遠離種種的污垢。這個污垢指的是誰呢?前面的覺觀喜樂,就是禪定鏡子裡面的污垢。這個時候就像淨水無波——「湛然」,很清楚地照了,「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佛陀在經論裡面是以種種的因緣讚歎四禪。幾乎所有的聖人要成就聖道,都是在入四禪修我空觀,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成就初地、二地乃至於十地,四禪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是一個外道的行者,他沒有佛教的正見,他進入四禪,會有個缺點,會有個過失。因為四禪的境界跟涅槃寂靜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它沒有快樂的感受,也沒有痛苦的感受,不苦不樂,這個跟涅槃很像;第二個是產生廣大的寂靜,而且內心清楚明瞭,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跟涅槃的境界很像。

經論當中講出一個公案說,佛在世的時候,兩個比丘在一起修行,有一個比丘證得四果阿羅漢,另一個比丘證得四禪。但是這個四禪的比丘,他沒有學教理,他以為自己也成就四果了。但是成就阿羅漢的比丘,也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講,因為跟他講,他不見得能夠了解。

有一天,這個阿羅漢就帶著四禪的比丘去托缽,經過一座森林的時候,阿羅漢比丘說:「你在這邊等一下,我去方便一下。」這個四禪比丘在等的時候,阿羅漢比丘就用神通力變現一隻老虎。突然間叢林草叢裡面跳出一隻老虎,四禪比丘看到老虎以後,嚇得滿身是汗,就趕緊跑。跑到一棵樹下,看老虎沒有追來,就稍微歇息一下。

這個時候,他一回想: 欸,我不是證得四果阿羅漢嗎?我為什麼還會害怕呢?有害怕就是有自我意識,所以他就知道,他沒有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時候,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就出現了。他向他懺悔——他增上慢。後來阿羅漢比丘就教他怎麼修習四果阿羅漢:你要在禪定當中修無常無我的智慧。後來這個人也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這個四禪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誤解為涅槃寂靜樂。一般來說,只要是要顯神通,一定要入四禪,所有小乘的學者,除了法身菩薩以外。法身菩薩是沒有什麼禪定跟散亂心,是動靜一如,這不思議境,這個大乘的神通力,那是從法身表現出來,這個不談。初地以下的菩薩、權位的菩薩乃至於四果的聖人,要成就神通,一定要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然他禪定的淺深不同,他的神通力有所不同。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要害佛陀。這一天佛陀帶著諸位比丘要去托缽,提婆達多把象灌醉,一群像從正面衝過來。當然在這個緊急情況之下,諸位阿羅漢裡面有的是有禪定的,有的阿羅漢是沒有禪定的,慧解脫沒有禪定的,沒有禪定的人,他沒地方跑;有禪定的人,趕緊入禪定,就飛到空中去了。佛陀不可思議。佛陀他那個三昧力,他入慈心三昧,手舉起來,他的手自然出現五個獅子頭。大象再怎麼醉,看到獅子,就醒過來了,所有的大象就跪下去了,因為獅子的威德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羅漢的神通頂多隻能夠自保,遇到事情,他只能夠往上空飛,他沒辦法說,我飛上去,同時調伏對方,那是不思議的禪定。當然阿羅漢神通也各式各樣。你看目犍連尊者顯神通,他的變化可以先顯A,然後再轉換成B,從B又轉換成C,他這個神通還可以變化,那表示什麼?表示他禪定不斷地變化。有些神通,是要入到初禪去才可以顯現的,有些神通要入到二禪,有些神通要入到三禪、四禪。

一般來說,鈍根的阿羅漢,他神通只能夠顯現一個,他不能變。他要把這個神通顯現完了,然後出定;再入另外一個定,再顯現一個,他不能產生神通變化,他只有神通,不能變化。大阿羅漢例外,因為大阿羅漢他本身對法的執著相對比較少。

菩薩,他可以神通,又可以在過程用種種的變化,所以菩薩的三昧力叫作師子奮迅三昧。像獅子,他可以跳到一個山頭,又跳到另外一個山頭,再跳一個山頭。也就是說,大乘的菩薩他可以從初禪跳到三禪,他不要經過二禪;他可以從三禪又跳回初禪,或者從二禪直接跳到四禪,他三昧的變化是很快速的,叫師子奮迅三昧。

一般的鈍根阿羅漢做不到,鈍根的阿羅漢他一次只能夠做一件事情。你要我顯一個花,這個顯花的神通要入初禪,他只能夠從初禪裡面顯一個花。你說:「欸,你現在把花趕快給我變成一個蘋果。」他做不到。那他說:「慢!我要先從禪定出來,再進入另外一個禪定。」所以這個禪定有淺深、自在的問題。

當然佛陀的禪定,那不可思議了,那是不思議三昧。佛陀的禪定,他不用作意,八地以上就不用作意,無功用行。佛陀的心,他有一種自動控制的系統,他知道這個時候要現什麼三昧,他要現慈心三昧,入火光三昧,用無量三昧,他自己會顯現出來,他不要作意。

阿羅漢不行。阿羅漢要顯神通,他要作意一下:我現在要入二禪,然後就入二禪;我現在從二禪裡面出來,再進入三禪,要現什麼神通,他一定要作意,他必須用念頭來帶動禪定。佛陀的禪定是自然顯現,任運而成。

所以這個地方同樣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跟舍念清淨地,同樣這四個本質,但是佛陀操作跟阿羅漢在操作這四個的時候,那有淺深、自在的不同,這個地方值得說明。

在欲界諸天裡面,相對來說,四禪還是比較好的,因為他撇開了欲界的放逸,也遠離了四空的暗鈍。四空定,整天像喝醉酒一樣,暗暗鈍鈍的。相對來說,他的心還是明瞭寂靜,尤其是四禪,他沒有快樂的干擾,他那種寂靜力更殊勝。


天乘四空定之空無邊處定

淨界法師

我們看第一個空無邊處定。

一、空無邊處定,謂行者厭患色如牢籠,不得自在,心欲出離,乃攝心諦觀,加功用行,破於色故,思惟「無邊虛空」之相。此定成已,如鳥出籠,自由自在,已無業果色法,惟存定果色法,名「空無邊處定」。

前面的四禪,他的色身雖然怎麼精妙、怎麼光明、怎麼莊嚴,四禪還是有固定的色身,只是那個色身特別的清淨美妙而已。但是到了四空,它是討厭色身,所以,他就厭患這個色身就像牢籠把他的這個明瞭寂靜的心給關住了,不得自在,他想要從色身的牢籠裡面跑出來。

他怎麼做呢?他就「攝心諦觀」,而且「加功用行」,他就今天觀,明天觀,一年、兩年、三年、十年,破除色身的障礙。他怎麼做呢?他跑到一個空曠的高處,他眼睛就取無邊虛空的相狀。把那個相狀取出來,取出了以後在心中就思惟:我的生命體一定可以把它變成虛空的相狀,我一定可以做到的,不斷地這樣思惟。思惟以後,「此定成已,如鳥出籠,自由自在」。他就沒有固定的業力所變現的色法,只有隨心自在的這種定果色,叫作空無邊處定。

這個無邊的虛空相狀我們解釋一下。佛教的空,它是一個道理,是一個哲理,它是一個法。外道在觀這個空,他是執著一個相狀,它這個空是一個死的,它不是一個法理,它是一個相狀,這地方有差別。同樣是進入虛空,我們是進入空性,外道是進入空相,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

空相,只要有相就是生滅法,就是生死輪迴了。空性是一個真理,那是解脫自在的,所以這個地方諸位要分清楚。外道他沒有佛法的傳承,他不知道怎麼去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因緣生裡面去思惟一切法是自性空,他只是去取虛空的相狀,然後把自己觀想成虛空的相狀,最後把業果色給消滅掉了。所以這個人他也是相狀,只是說他活在另外一個相狀,一個更寂靜的相狀而已,所以他還是有相狀的。


天乘四空定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淨界法師

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舍「虛空」,轉心緣「識」。此定成已,心定不動,清淨寂靜,名「識無邊處定」。

前面的空無邊處定,它的修行特點叫作厭色依空,他討厭色身,特別讚美虛空無邊無際的相狀,他厭色依空,依止空。這個地方是厭空依識。這個時候他虛空不要了。我們看看。

他說,他討厭虛空的相狀。為什麼討厭它呢?因為「緣多則散」。這虛空太廣大,範圍太廣,雖然會讓我色身的障礙消除了一點,但是讓我內心散亂,因為虛空太廣了,會破除我寂靜的禪定。那怎麼辦呢?他把虛空的相狀給消滅掉了。

他接下來幹什麼呢?迴光返照。他去觀察:我為什麼能夠緣虛空呢?我一定有一個明瞭的心,我緣這個明瞭的心不是更好嗎?我緣明瞭的心,我也可以脫離色身的干擾。所以他就緣內心那一念明瞭寂靜的心識,就是識無邊處定。這個時候把虛空的相狀舍掉了,轉而依止那個明瞭寂靜的心識,因為心也無相。同樣是無相,你向外攀緣是廣大的虛空;向內攀緣,是內心這種無相的寂靜的心。

內心的心比較好緣,所以他就怎麼樣呢?「此定成已,心定不動,清淨寂靜,名識無邊處定」。所以,這個人更高明了,他舍掉外在的虛空,安立在內心的寂靜的心不動,這個叫識無邊處定,厭空依識。

看第三。

三、無所有處定,謂行者復厭「識心」之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舍於「識」,轉心緣「無所有法」;此定成已,空色雙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名「無所有處定」。

前面是厭空依識,這個地方他空識俱滅。這個行者認為:明瞭寂靜的心也不可以依靠,因為你經常依靠明瞭寂靜的心,緣多則散,破壞我的禪定。所以他把那個明瞭寂靜的心那個相狀也放棄了。那麼他的心放棄,他住在哪裡呢?住在無所有,他自己捏造一個無所有的相狀。他說虛空也靠不住,我一念明瞭的心的相狀也靠不住,這兩個都干擾我的寂靜。

怎麼辦呢?他自己捏造一個無所有的相狀出來,然後心就住在這個無所有的相狀。這個時候「空色雙亡,識心都滅」,內心寂靜的力量更強,而且「迥無攸往」,空空蕩蕩的,「名無所有處定」。這個人外不依空,內不依心,住在一個無所有的相狀,這個叫作無所有處定。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處定

淨界法師

看第四個,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個是整個三界裡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謂行者捨前「識處」之有想,並捨前「無所有處」之無想,緣念「非想非非想」之法,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成已,諸想不起,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名「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個定其實是非常矛盾的。他有時候是非想,就是無想;有時候是非非想,非非想就是有想。這個非想,無想指的是什麼呢?是前面的無所有處定,是非想;但是他有時候又有想,有想是包括前面的空無邊跟識無邊都是有想。

他的心一下子有想,一下子無想,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看。這個修行者,他捨離了前面的識處,這是虛空,這個「處」就是虛空──空無邊跟識無邊的這種有想。他覺得空跟識的了別活動障礙他的禪定,但是他又覺得無所有處的這個相想,就是無想,也不好。所以,這個有為諸法是常則生厭。

那他怎麼辦呢?他就緣念一個相狀。這個也不是有想,也不是無想,這個不是有想也不是無想的相狀,就在那個地方,住在那裡。這時候諸想不起,想也不生,不想也不生,“如存不存”,這個心識的活動,好像有,又好像沒有;“若盡非盡”,這個心識的活動,好像斷,又好像沒有斷,名「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他的心識幾乎是停止了,他前六識幾乎是停止的,表示說還是在活動。在唯識學上說,這個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人,就好像是一個微細的流水,你眼睛看沒有流動,但是你丟個稻草,你看這個稻草是輕微的活動,就是這個非想非想處定,他能夠入八萬大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