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與念佛的關係
茅靜遠居士是一個很會做善事的人,造橋、補路、布施,叫作「好善無倦」,一個善行做完了,他就策劃做下一個善行。那省庵大師是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怎麼去勸告他呢?
省庵大師說,你這樣做,美則美矣,但其如生死大事何?跟你了生死的大事相比,做這些善事,得要擺正它的位置。如果你不以了生死大事為急務,而孳孳勤奮地去做善行,那你做的善事就像須彌山那樣的高,都是「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哉?布施可以感得人天福報,但是出不了生死。如果這個布施還住相布施,還有執著、愛戀之心,那你這個萬劫的時間就永遠纏縛在三界六道了。對這個世間還不要恐懼嗎?所以如果你不能把你的家緣,和世間的善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儘力提起,那想出離娑婆,想生到極樂世界,那就難了。不生極樂世界,想了脫生死,不了脫生死輪迴,想避免墮落三惡道,那又更難。所以做善事,縱然一生兩生能保持人身,但是能濟得了什麼事呢?祖師是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
所以告訴他:不以念佛為急務,而以世間的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這就不知道先後輕重緩急。居士你也說,我不是為了求福報,但是雖然不求福,但你一輩子常作福,你就想出生死反而入生死。這都是由於不知道你當務之急在什麼地方,枝末的地方在什麼地方,反而你就搞得南轅北轍了,你想向前,卻反而是往後走了。
所以省庵大師就勸他,今天當務之急就是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上齋戒二字,才是盡善盡美的行為。你要往生西方凈土,這不是件小事,不是悠悠散善所能達得到的,萬劫的生死輪迴不是因循怠惰所能夠解脫的。無常迅速,旦暮即至,趕緊要辦念佛求生凈土的大事,是這樣的深切地期待居士這樣去做的。這就是正知見哪!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多看祖師的著作,而不要被世間那些觀念牽著鼻子走啊。
與茅靜遠居士書
[清]省庵大師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過訪居士,適遇他出,悵然而去。尋歸回龍,茲又一月余矣。因數子相勸,欲講《法華》,特到杭請經,因得致書於足下。
居士造橋事畢,可謂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
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孜孜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耶!
居士世間公案,久已參透,西方凈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纏耶?
於此二者,宜加審察。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儘力提起,慾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不生安養而欲脫生死,不脫生死而欲免墮落,抑又難矣!縱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濟得甚麼事?
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緣如此豐足,繼嗣如此賢能,事事適意,尚不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為天負人耶?為人負天耶?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
居士雖不求福而常作福,雖欲出生死而反入生死,皆由不知所緩在彼,所急在此,致使北轅適越,卻步求前也。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以齋戒二字,尤為盡美。大抵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無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為之早辦耶!
衲所知識者甚寡。知識之中,求可以語此事者尤寡。舍居士一人,而深以期望者,誰哉?倘不以人廢言,幸加努力。若曰吾不能也,則亦無可奈何矣。
(摘自《凈宗十一祖省庵大師遺著》)
文章來源於網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