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越多就越好嗎?
興國寺
讀經不是越多越好,讀很多你一點兒不懂,不知佛的真實用意,分不清哪些是佛的方便不了義說,哪些是佛的究竟了義說,你把三藏十二部念下來有什麼用啊?解決不了問題。這麼說你可能不明白,再舉個例子,大餐廳的菜單拿著念了半天,肚子照樣餓!為啥?你沒吃嘛,燒餅、油條你吃了,飽了不餓了,這就好了,不在多,在精。
大藏經浩如煙海,我國現有的佛經你幾年也讀不完。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佛陀在世時的說教;律藏是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及佛寺的清規;論藏是對佛教教義的解說。十二部是指一切經教的內容分為十二類,叫做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
一、長行,以散文直說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類長,故稱長行。
二、復頌,既宣說於前,更以偈頌結之於後,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頌。
三、單頌,不依前面長行文的意義,單獨發起的偈頌。
四、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的因緣。
五、本事,是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六、本生,是載佛說其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七、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的經文。
八、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
九、論評,指以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
十、無問自說,如阿彌陀經,系無人發問而佛自說的。
十一、方廣,謂佛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
十二、記別或授記,是記佛為菩薩或聲聞授成佛時名號的記別。
此十二部中,只有長行、復頌與單頌是經文的格式,其餘九種都是依照經文中所載之別事而立名。又小乘經中無自說、方等、授記三類,故僅有九部經。
現代許多學佛人為了炫耀自己讀了多少經,知道多少佛教名相,但他卻不懂經和名相的真實含義,因為沒有自己的實修體悟,就無法真實體會佛經的含義,也就無法講出,只能是照本宣科,鸚鵡學舌,數他人珍寶,說食不飽。甚至還會曲解佛經,誤導眾生,造大罪業。有些僧人為了鍍金閉關三年,不禪定實修,而是讀了三年大藏經,浪費了三年寶貴的時間,實在可惜。他們不知道禪宗有句話「不破初關不閉關」,也就是不見道不能閉關,否則不知如何實修,只能閱經消磨時光。
學佛人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小乘經典,哪些是大乘經典。小乘經典:四阿含;大乘經典: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梵網經,金剛經,無量壽經等。在這些主要的經典中挑出我們能稍微能懂得的看,經過聞思,在善知識的指導下進行實修,經過實修體悟見道後,就會看懂先前看不懂的經文,就會理解佛的真實義。所以不是讀經越多越好。
同樣是誦經,為什麼功德會差很多?
修任何法,首先要先發心,然後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
其中,發心很重要。同樣是誦一遍《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經文人人都會念,但是發心不同,功德會差很遠。
例如:
第一個人,他發菩提心念一遍《心經》,回向給一切眾生:「我發菩提心,希望我可以早成佛道。唯有我成了佛,我才可以真正有能力去幫助一切如母的眾生。
所以我要成佛道,所以現在我要念《心經》來增長智慧,讓我快點解脫,早成佛道。」這樣發心念一遍《心經》,雖然經文很短,但是功德很大,可以成為在人間行菩薩道的資糧。
第二個人,他的心量小一點,沒有發菩提心,但是他說:「我覺得六道輪回太痛苦了,所以我就要解脫,超出六道輪回,將來我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心是為了求解脫,它是會成為解脫道的資糧,這是菩提道次第的中士道。
第三個人,他發心說:「我業障重,想解脫,可還是做不到的,很困難,慢慢來吧。希望我來生可以得到人身,或者去到天上,起碼我不會在三惡道中間。」這是下士道,起碼可以第二世得人身,繼續聞佛法,繼續修行。
第四個人,他發心說:「我念一遍《心經》,希望我今天生意好一點。」如果只是用這種心修行,只是得到現世的果報。表面看是念了一遍《心經》,其實是在修世俗法,不是佛法。
前三個人發心都是修佛法,第四個人發心卻是在修世俗法,由此可見,同樣是行持一件善法,發心格局的不同,所積累的善業功德也不同。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凡聖都是在修,凡修貪瞋入輪回,聖修悲智得解脫。
因此,修行,不要先匆匆忙忙地拿起一本經書來念,要先糾正自己的動機和發心,然後再去修行。
發心清淨了,當遇到任何問題,我們不用求菩薩,菩薩都會給我們最好的安排。
最後,還要如法地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佛道,回向眾生,回向我等一切眾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