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把你的心管好,生命也就好了。

上淨下界法師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被業力牽著走。我們一般人都是活在過去,沒有一個人活在未來,所以人生惡性循環。你過去造的罪業,今生業力顯出來,在業力當中又迷失了自己,又造業,所以我們的人生落入一種惡性循環。

直到佛陀出世,喔,原來人生是無所得!諸位!我們每個人,不管你是快樂,不管你是痛苦;不管你長得莊嚴,你長得醜陋;你有財富,或沒有財富,你的過程有很多差別。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結果都是一樣——就是沒有結果!沒有一個人有結果的。沒有結果這件事就很重要了,人生無所得。無所得,你就無所求,該干麼還干麼,該你的,你過去有這個業,它自己會出現,可能它不是從這個地方,而是從另外一個地方出現。你沒有這個因緣,你追求也沒用,因為你沒有業因,你只有緣沒有結果。

所以從無所得,你就知道無所求;無所求,你就知道無所住;無所住,你的心自然就往裡面跑。你知道:把你的心管好了,你的生命就管好了。所以空性的智慧是很關鍵了。一心三觀就是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他是內觀的。今天有人罵我,那跟我沒關係,我有內觀,安住清淨心、菩提願面對;有人贊美我,我們也是安住清淨心、菩提願,叫法法銷歸心性。所以一個一心三觀的人,他跟外境是脫鈎的,他認為人生只有歷事煉心而已。他的生命只是讓整個事緣當中,讓他內心不斷地增上,他的清淨心更增長了,他的菩提願更增長了,如此而已。

所以他的整個人生觀,只是在自我完善,讓他內心的善根不斷地增長,不管他做佈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乃至於念佛也好,善根都不斷地在增長,這就是一心三觀高明的地方。

因為我們花太多時間去攀緣外境了,耗損太多精神體力。你攀緣外境有什麼用呢?它是一個生命的結果,過去的業。就是說它是一個結果,它是一個事實,這個結果很快就過去了。你應該重視你的因地,你的內心世界,你的內心世界主導著未來。

就是說,我們太重視我們的過去,而忽略了未來。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重視未來?死亡到來時。喔,原來我也會離開娑婆世界。這個時候你就會手忙腳亂,我該去哪裡?來不及了,因為你沒有資糧。

但是,我們不可能從生命中記取教訓。你來生再來時,你一定會犯同樣錯誤,你的心還是向外攀緣,因為你認為攀緣對你有好處。你認為說,人生經過你的經營以後會變得更好。其實不一定,努力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少數。因為成功的人有福德力,關鍵在他有善業力。

所以人生不能主宰,不能強求的。你今生的快樂不完全是你的努力,當然你的努力會讓它更早起來。但是真正的因,是因為你過去生的,是你過去生好,你是繼承了過去的善業。但是你太享受於過去的善業,完全活在過去的善業,你就失掉了未來,就把未來給毀掉了。你想想看,你把心收起來,該你的還是你的,但是你跟一般人不同,你的內心在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到了執著,再來對治,太晚了!

上淨下界法師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由於我們個人的業力,我們會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當中,我們取到我們自己業力相應的相狀。如果你善業起現行,你會取到一個如意的、美好的相狀;如果你這個時候剛好罪業起現行,你當下取到的是你不如意的,違背你心意的相狀。當然這個取相都沒有錯,凡是業力顯現出來的東西,在佛法裡面叫做「依他起自性」,這個是沒有錯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在哪裡呢?就是「分別」。第六意識把我們取到的相狀,根據我們個人的習氣、思考模式,安立名言,這個時候問題就複雜了,因為相狀經過你的解讀以後,它產生對立了。所以你怎麼解讀人生,這是很重要的關鍵,面對人生容易,解讀人生難。因為你第六意識一旦安立名言,這個相狀就產生固定的相狀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安立名言以後,你的相狀產生對立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提供第七意識產生執著了。第七意識的我愛執就住在這個相狀,那麼當你的心有所住的時候,你的心態就產生變化了,這個相狀就開始主導你了,就產生顛倒了。

為什麼叫「顛倒」呢?因為你得到這個相狀的訊息是錯誤的,它不是原來的面目,它是經過你第六意識的錯誤的名言的安立,經過第六意識的錯誤解讀而產生變化了。所以這個顛倒妄想假設你不除的話,它就是容易在臨終的時候刺激你的生死業力,讓你的生死業力得果報。每一個人都有顛倒妄想,有些人表現在財、有些人表現在色、乃至於名食睡,就各式各樣的顛倒妄想,那麼這些都是讓我們生死業力得果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增上緣。這個顛倒妄想的處理,佛陀的意思,它是三個次第生起的:取相、分別、執著。

那你說我現在不要取相了,不對!相狀沒有錯,你不能夠說那我現在開始,我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向外攀緣了,我就躲到深山去了,眼睛也不看了、耳朵也不聽了,相狀沒有錯,而且相狀在後面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借相修心,它還有很好的用處,所以取相沒錯,錯不在取相。

所以,你不能從取相下手,因為它沒有錯。佛陀說的你沒有病,你不能給它吃藥,不能無病飲藥的。那麼有些人到了執著的時候再來對治,太晚了!你只要驚動了第七意識這個魔王出來活動的時候,你第六意識就沒辦法對治它了,這個火都已經燒到整個森林都起火了,你再把消防車叫來來不及了,你再持咒、念佛都無濟於事。一個人墮入顛倒當中的時候,是誰都救不了你,你自己也救不了你。

所以,你不能等到這種堅固的執取在活動了,再來對治,晚了!所以,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在我們生起顛倒妄想的過程,取相、分別跟執著,最佳對治的時機在「分別」,斷你的分別,叫「無分別智」,你只要不生分別,第七意識就沒有活動的空間。我們有些道路已經走得夠深夠遠了,我們的心當中有的道路,已經離真如本性越走越遠了,這條道路該是封閉的時候了。


【27】禍福由因,改變在緣!

我們也舉一個例子,來解釋阿賴耶的緣起的思考模式。

在經典裡面最足以解釋業力跟思想的平衡,就提到一個釋提桓因。這個釋提桓因是佛在世時候的釋提桓因。他有一天,天人他有神通嘛,他知道他的天福將盡,比方說他已經怎麼樣?他頭上的花冠掉下來了,他身體開始流汗發臭了,他開始自己的法座他坐不住了,他心也開始躁動了等等。這種徵兆,他就知道他的天福將盡。他就很著急,用神通力去找大梵天。大梵天說,我沒辦法處理呀,我能夠讓你趨吉避凶,但是我解決不了這個生死問題。那怎麼辦呢?他說,現在人世間有佛陀出世,你趕緊去求佛陀。

所以這個釋提桓因就用最後一口氣,用神通力飛到精捨,看到佛陀在精捨裡面坐,他就過去就頂禮,我至誠地皈依佛,就一念的皈依心,皈依以後他就死掉了,死掉以後他就投胎在一個農村一個母驢裡面的一個胎。這個母驢懷胎以後,她突然間……因為這個釋提桓因起了一念皈依心嘛,所以他業就轉了。轉了以後這個母驢就像發瘋一樣就是到處亂跑亂撞,就把這個女主人的瓶子打破了,打破了,那個主人就拿棒子打這個母驢,就把她打得流產了。流產以後,這個胎兒死掉以後他又回到釋提桓因,又做了一次的釋提桓因。

一念的皈依,他就趨吉避凶,這種公案佛陀很多。當然這種公案,你用業感緣起沒有辦法解釋,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皈依,一念心。那麼一念善心怎麼去扭轉他的這個母驢的果報呢?如果用業感緣起,是解釋不通的,只能用賴耶緣起,禍福由因,改變在緣。

就是說,他的阿賴耶識有很多的善業跟罪業,那麼他一念善心生起的時候,他阻隔了罪業,他斷相續,使令他這個罪業不能得果報。他並沒有把罪業消失掉,諸位,但是他有本事讓這個業力枯萎,然後他把他過去的另外一個釋提桓因的業先把他刺激調動出來,先受用這個善業。

那麼這個禍福由因,改變在緣,這個一念的轉變,改變業力,這個思考在淨土宗是非常重要,就是帶業往生的概念。所以阿賴耶識的思想對帶業往生來說非常的重要。當然釋提桓因也是帶業往生了,他夾帶母驢的業,結果投胎往生到釋提桓因了,這個也不可思議,帶業往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