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索達吉堪布:我是誰?我在哪兒?我把自己弄丟了

我”都丟失了

現在很多人,只關心自己的生活。我去過很多學校,發現好多老師和同學,既不想聽佛教的甚深道理,也不想聽科學方面的知識。他們特別關心、天天忙碌的,只是自己的工作、感情、生活等;他們特別喜歡聽的,也是能當下解決這些問題的教言。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對人生真理,擁有非常正確的見解,那麼工作、生活等基本問題,肯定可以迎刃而解;反之,假如一開始就把人生的目光定在錢財上、地位上,真正的“我”都丟失了,那又何談“我”的幸福?

每當我到大城市裡,面對一些顛倒的社會現象,經常有種觸目驚心的感覺;看到迷茫的人群,也自然會產生悲憫之心和悲慟之情。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的大多數人,天天都在奔波忙碌,費力地做著各種事情,可他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今生的生活,為了眼前的養家糊口和短短幾十年的享受,而不關心周圍的社會和生存環境,也從不考慮自己來世會怎麼樣。在忙碌的過程中,他們常常會迷失自己,追求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卻不知道“我”丟到哪兒去了。

以前漢地有一個故事:

一位公差押解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規的和尚。

路途很遠,負責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來後,都要清點身邊的幾樣東西:第一樣是包袱,他們的盤纏、衣服都在裡面,當然不能丟;第二樣是公文,只有將這份公文交到京師,才算完成任務;第三樣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樣是自己。公差天天都清點一遍:“包袱還在,公文還在,和尚還在,我自己也還在。”這才開始上路出發。

日復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經常只有他們兩個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閒聊幾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應,關系越來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風雨交加,他們饑寒交迫,趕了一天的路,就投宿到一個破廟裡。

和尚對公差說:“不遠處有個集市,我給你打點兒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懈,就給和尚打開枷鎖,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來,還買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沉沉地睡了過去。

和尚一看機會來了,就從懷裡掏出一把剛買的剃刀,將公差的頭剃得精光。然後,他將公差的衣服扒下,自己換上,又將自己的僧衣裹在公差身上,連夜逃走了。

對於發生的這一切,公差渾然不覺,一覺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他醒來之後,舒舒服服伸個懶腰,准備清點東西,繼續趕路。一摸手邊,包袱還在;再看公文,也在;找和尚,竟然不見了。公差抓撓著頭皮想:“和尚哪兒去了呢?”突然發現自己頭是光的,再低頭一看,身上穿著僧衣,於是恍然大悟,原來和尚也在!

前面三樣都在,第四樣就該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廟裡廟外四處找,怎麼也找不著,心裡就納悶兒了:“和尚還在,可我到哪兒去了?”

自己成了囚徒

現在世間上的很多人,也像這個公差一樣,沒日沒夜地忙著各種瑣事,不知不覺中,將自己變成了囚徒,結果“我”卻找不到了。

就像如今的有些學者,一輩子都在研究這個課題、那個課題——聽說有的老師找不到課題,就給學生施壓,讓他們去搞研究、寫體會,最後把學生的論文變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多學生都被逼得沒辦法,但又不得不做。

還有一些人為了名聲、地位、金錢、感情,也是一輩子都在費心竭力。比如,為了感情,他們倒下去一次,又站起來;再倒下去,又站起來……如此一直不斷地重復,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

那麼,人們追逐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我”。但實際上,他們這樣做,不一定真的對“我”有利,反而可能適得其反。因為當自己死的時候,擁有再多的榮華富貴,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只有生前所造的善惡業,才會如影隨形,和自己緊密相連、永不分離。

這一點極為關鍵,然而遺憾的是,好多人卻對此一無所知。

實際上,如果佛教確實是真理,就根本不怕被觀察。伽利略說過:“真理就是具備這樣的力量:你越想攻擊它,你的攻擊就愈加充實和證明了它。”

佛陀也曾說:“你們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不要因為我是佛陀,就以恭敬心接受我的佛法,而應像十六次提煉黃金一樣,用你最深細的智慧,對我的教言進行觀察。如果它講得合理,你可以接受;如果不合理,就可以放棄。”

可見,佛教對真理的態度非常明白:不管是佛陀宣說的哪個真理,般若空性也好,業因果也好,都應該用智慧去觀察它,用邏輯去推敲它。當然,這些也肯定經得起任何觀察與推敲。

敬摘錄 《沖破迷暗的曙光——佛教的真理觀》


調整心態有三個方向

淨界法師

從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調整啊,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是出離心。我們開始修學大乘佛法的時候,第一個要調整我們的貪戀娑婆的心態,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我們在三界當中,流轉已久,我們跟每一個人每一塊土地非常熟悉,所以,首先我們一定要透過無常的思想,諸行無常,人生是變化的,我們是沒辦法去掌控的,慢慢的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一個人一旦貪戀三界的果報,你的格局就不大了,你就成不了大功德了,就像《楞嚴經》說的,你貪戀一個小水泡,你就得不到大海了。

所以這個出離心,主要的切入點就是無常,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貪世間的財富?我們為什麼不貪人天的果報?理由很簡單,因為它會變化,它會讓我們失望。我們一個人,如果從來都沒有,我們可以接受。你看,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擁有過,我可以接受,但是得到以後的失去,那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們無量劫來,都是在這種無常當中得到很大的傷害,不管是感情的傷害,或者物質的傷害。所以我們睜開我們眼睛以後,看到我們生命當中,沒有一個安穩的東西,沒有一個常態的東西,所以你慢慢慢慢的從無常觀,我們開始產生對三界的出離,這第一個善根先種下去,出離心。

第二個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有兩塊,一個是上求佛道,一個是下化眾生。一個思惟佛道的功德莊嚴,生起好樂;一個思惟眾生的苦,生起悲憫。當然每一個人有所偏重。那麼這個就是先從出離心當中生起菩提心。

第三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談到的空正見,太重要了。當我們建立出離心、菩提心善根的時候,我們要避免妄想的干擾,這個就是空正見啊。觀照我們一念心本來清淨,本來沒有妄想。

那麼這個就是我們在大乘佛法當中的三種根本,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三個柱子先種下去,然後再修其它的波羅蜜。這個是大乘佛法主要的根本,三種根本。


認知的三個境界

人對事物的認知有三個境界。要想提陞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陞認知的境界。

桂琛禪師去參訪玄沙禪師。

玄沙問:「三界唯心,你是怎麼體會的?」

桂琛指著椅子,問:「你叫這個是什麼?」

玄沙回答:「椅子。」

桂琛說:「那你還沒有領會三界唯心的真義。」

玄沙於是改口說:「我叫它作竹木,那你叫它什麼?」

桂琛說:「我也叫它竹木。」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最初僅止於表象或名相,譬如說那是「椅子」或「床鋪」,這是第一境界。但椅子和床鋪即使外觀、功能有別,卻都是「竹木」所造,能看出事物表象背後的共通本質,是認知的第二個境界。

六祖慧能在抵達法印寺時,正值黃昏時刻。晚風習習,吹動著寺裡的一剎幡。他聽到兩個和尚在爭論:

一個和尚說是「幡在動」,另一個卻說是「風在動」,彼此爭論不休。

慧能說:「能不能讓我這個俗人參加兩位的高論?我覺得這既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風吹幡動,說「幡在動」,這是只看到表象,是認知的第一境界。但不只幡動,附近的柳枝也在動,說「風在動」,點出它們共通的原因,是認知的第二境界。但歸根究底,看到幡動、柳枝動,知道風在動,都來自心的觀照,也就是「心在動」,這是認知的第三境界,也是認知的最終本質,所謂「三界唯心」是也。

不同的認知境界,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釋,更進而左右我們的應對和處理方式。當你覺得不對勁,而想要有所改變時,如果你認為那是「幡在動」,那你就會想去改變幡;如果你認為那是「風在動」,那你就會嘗試去改變風向;如果你認為那是「心在動」,那你就必須去改變你的心。

禪,直指本心,告訴我們應該認識什麼、知道什麼。


你有沒有認清所忙事情的目的和意義

學誠法師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全身心地投入,對得起自己生命的時光,真切地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這個時代,人們都很忙。但此刻你在忙什麼?有沒有認清所忙事情的目的和意義?如果沒有,那麼無論你正在做什麼,請暫時放下它,問問自己:我在忙什麼?我的心在哪裡?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固定的模式來理解生活,說這才是「享受」:比如要有大房子,最好還配個大花園,有賢惠漂亮的妻子,有爭氣的兒女,有好的名望地位、好的工作,有很多錢……我們一輩子為這些所謂的「享受」拚命,以至於等擁有以後,才發現一點兒也不快樂,一點兒也不享受。

並不是說追求不好,而是因為我們容易盲目追求,卻忽略了生活中每一個真實的「當下」。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我們生命內涵的展現。比如父母給做的晚餐,我們應該用真誠、感恩的心來享受,即便味道不如飯館,但這裡面有父愛和母愛。很多時候,不是父母不愛我們,而是我們沒有一顆覺察到被人愛的心。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時時處處都是享受,關鍵是你有沒有發現美好事物的心。這顆心就是我們所說的「活在當下」。

佛門講:活在當下,生命才有力量跳出輪迴。因為我們的心是活潑的,有創造力的。活在當下,我們就能覺察到自己面對事物的心態,好的就保持,不好的就把它改正。

生活幸福的人,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人的心境像鏡子,鏡面乾淨,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淨歡喜,平時所思、所遇也會是幸福快樂的,這種心態我們要保持。

不快樂的人也不要氣餒,佛教講悟性,當你覺察到自己不快樂,並決定改變的一刻,快樂就已經降臨。整頓我們的情緒,給久違的友人打個電話送上祝福和關懷;帶上禮物給年老的父母送上真誠的孝順;抬起頭看看天空的太陽,讓寒冷疲憊的心得到溫暖和力量;俯下身輕吻路旁的花草,體會它們為我們而散發的芬芳;捧一把泥土,嗅嗅它的氣息,體悟大地質樸而厚實的情懷。去感受,去聆聽,真實地覺知當下,這就是享受生活。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義與價值

如瑞法師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組成,那麼我們的生命究竟怎樣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佛陀曾說過一首偈子:「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這是告訴我們即使活了百歲,如果不懂得佛法,也不如遇到三寶一天——理解了佛法的智慧,懂得了我們以什麼因緣來到這個世間,知道怎樣利用活著的時間、活著的當下、活著的一念來成就人生最需要辦的事情。

我們懂得了珍惜時間,知道了一天的重要和意義。我們還要利用時間來學會修行。我們知道,佛法精深博大,佛教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法都好。但有限的生命可能不會給我們那麼多時間,讓我們一門一門地去學。所有的法門歸回來,都沒有離開戒定慧三學,而三學又以戒為根本。有了清淨的戒,才能產生清淨的定和慧,才能使我們如佛一樣徹底地明白、覺悟、了知、證得宇宙和人生的真理。

戒有出家戒,在家戒。通過學習,我們就會真正明白佛為什麼制戒,我們為什麼要學戒,為什麼要依於戒來行持。希望通過這樣一年年地舉辦正信居士班,大家慢慢走入如法次第的戒定慧修學當中,並能夠用佛法來指導工作和生活。

出家三十多年,感覺每天一轉身就是一個白天,睡一個晚上就是一個瞬間。有時候我也會感嘆:地球能不能慢一點轉,多給我點時間?一天天過去,唯一讓自己欣慰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認識到了佛法的偉大。我想如果人人都有這樣好的因緣接觸到佛法,無論做一個在家人,或是做一個出家人,人生都一定會充滿熱情,積極向上!

在生活當中,我們為什麼會計較?為什麼會分別?因為我們沒有內在的智慧,我們沒有正能量。而修學佛法就是讓我們獲得佛陀的智慧,讓我們具足佛陀的能量。如果一個人具足了無上的智慧,充滿了正能量,他每天要幹什麼呢?我的經驗是——一定希望把佛陀的智慧傳播出去,把正能量傳遞出去。去奉獻,顧不上自己起煩惱。

因此,學習佛法能給我們帶來解脫的智慧、成佛的智慧、能夠讓我們發揮自身價值的智慧。這樣的智慧和力量,難道我們不希望獲取嗎?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說:我希望。

學會修行,是為了理順我們的人生。理順人生,包括理順我們的家庭,理順我們的工作,理順我們的思路。理順人生,能使我們不走彎路、不走錯路,讓人生在有限的光陰當中發揮作用;理順人生,我們才能學會設計人生,才能學會管理人生。

也許你錯過了20歲,也許你錯過了30歲,但今天我們再也不能錯過,因為人生一定要設計,人生一定需要來管理。讓我們靜下心來反省一下:我的人生需要錢,需要愛情,需要親情,需要很多很多。但決定來說,我們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離開佛法。因為只有佛法才能指導我們正確地擁有一切、智慧地把握一切。


佛教的價值觀

惟賢長老

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佛教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神聖的使命,在六道輪迴中,生命的表演最為精彩,但它會為這些行為付出代價的,就是所謂的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自然規律已經為生命的每一次行動客觀地打上了標籤,盡管這在現象世間來看,可能會出現為富不仁而享樂不盡的事來,但我們不知道它的前生後世的因果報應鏈,就不好為它做最終的裁判。但我們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有成長的過程,從低等的無知的到較高的生命形態,甚至是完成生命體驗的全過程,最終成佛的使命。這種成佛的可能性使我們尊重每一個生命,並將尊重轉化為戒律,這就是佛教徒的不殺生戒。不殺生戒,即尊重任何一個生命,因為它們有生存的權利,我們任何人不能以任何藉口隨意作出剝奪一個生命的決定。

尊重生命,佛教徒認為會引發自尊,並認識到我們自身生命的可貴性。這種可貴,關鍵在於它本來具有佛性,即每一個生命都有成佛作祖的潛在力量。佛性是平等的,人人本具,這就引發了佛教徒自由平等的理念,及世界和平與宇宙和諧的強烈願望。於是,佛教成為世界上真正使世界走向和平的宗教,它沒有聖戰的血腥染污,它沒有蔑視人生的粗暴極權,在相互尊重、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中,不斷完善自我,成就無私而偉岸的生命尊嚴。這一切,都是因為佛教徒尊重生命的原故。

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中,人道,佛教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只要你成為了人,那就有了希望的光芒。佛經裡有六難之說,也就是遇佛世難、聞正法難、生善心難、生中國難、得人身難、具諸根六種稀有難得之事:

遇佛世難。值遇佛陀出世,聽聞佛陀的教法,是非常難的。諸經論中開示說佛之出世,數十億年才有一次。即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時,有迦葉佛出世;人壽百歲時,有釋迦牟尼佛出世;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有彌勒佛出世。如此,佛陀的出世,頗為稀有難得,而我們的人生也非常難得,所以遇佛出世的事是很難得的。

聞正法難。上面說遇佛世難,而聽聞正法同樣的困難。就算佛出世時,能生在這個世界上,仍有八難處不得見聞佛法。這八難處是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即生在佛世的眾生中,這八處眾生還是聽不到佛法的。據《大智度論》卷九載,佛度化舍衛城時,此城曾有九億民眾,仍有三億人全然不知佛法。所以,在缺少善根因緣的時候,雖值佛出世,也不能蒙其利益。

生善心難。《三藏法數》中說:「善心難生,謂人生世間,宿習垢重,惡緣易染,而況邪惑蔽心,生諸貪著。若不遇善知識勸教,則終不能發心,修習善行。故云善心難生。」人生在五濁的世間,從內因來說,我們不明瞭真理,誤解佛法,被邪知邪見所惑;從外因上說,我們會常常受到種種惡緣的染污,所謂近墨者黑,可以說想不學壞都比較難。如果不是遇到大善知識,我們是很難生起善心的。什麼是善心呢,善心就是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大家可以捫心自問,我們在一天的時間裡,有幾個時候生起了這十一種善心法。如果你生起善心多,那說明你學習佛法就有了收穫。

生中國難。這個中國,是指佛法興盛的地方,所以大家不要感到驕傲。生在一個佛法興盛的地方,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福德資糧具足,常常聽聞善知識講解佛法,並以佛法為準繩,實踐佛教的積極人生觀。但這不是很容易的事,這要大福報和歷劫修行因緣的。

得人身難。經上有一個龜值浮木的故事,在大海中生活了壽命很長的一隻盲龜,它隨波逐浪,每隔幾分鐘就浮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空氣。在海中的波濤上,有一塊破木板隨著海水起浮蕩漾,在木板的中間,有一個很小的洞,大概烏龜的頭能伸進去。諸位想一下,在諾大的海洋上,這只龜什麼時候才能與這塊破木板相遇,何況相遇時,烏龜的頭剛好從破木板的洞中伸出來。這個比喻說,我們得人身與盲龜值浮木一樣地難。

具諸根難。搞藝術的人總喜歡說,殘缺就是美,但我認為這種美只能是一齣悲劇。人生也一樣,幾乎不可能完美無瑕,其他的不說,單說我們的身體,生理上的九大系統,什麼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幾乎每一個人或這或那都有毛病。有的是天生的毛病,有的是後天所致的毛病,有的是業障病,有的是遺傳病等等,反正我們總會有一大堆的毛病纏身。若是小點的病也罷了,如果是什麼眼耳鼻舌身意方面的毛病,那這一輩子就真的很艱難了,不但自己生活難以料理,還會連累自己的親人朋友。這就是諸根難具呀。

上面講了六難,說明能生為人就是大福報,人,是六道的中心點,人可以上為天,也可以下墮於地獄,人可以成佛,人也可以成魔。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是六道眾生的樞紐。大家得人生,生於中國,能聽聞佛法,諸根具足,得遇善知識,非常難得。就更要珍惜人生,努力修行。

成佛是佛教的終極價值觀

佛教認為我們的目的是要成佛的,成佛是我們的必然趨勢,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當然需要我們自己的進一步努力。

成佛是我們刻苦修行的自然結果,是我們人生福德資糧完全具足的狀態,也是人生完全放棄自我,融入到宇宙大我中的實在。成佛不再有煩惱,是瀟灑而自在,永恆而幸福快樂,自主而純潔的生命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