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佛教的淵源
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者,至正而直也;午者,至陽而盛也。端午,一年居中而上下通達!」
五月是陽氣正盛之時,氣候濕熱,容易產生疾病。到了五月初五時,開始“泰極否來”,很多人身體會面臨一些業緣到來。所以從古至今人們都很重視這個轉變,一般都持齋、廣做佛事祈福,來辟邪、收斂、養晦,除去不祥之氣。
五月初五日,不宜問疾
端午最初作端五。唐李匡乂《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騖角黍。仍作「端五」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五與午同音通用,《周禮•壺涿氏》:「午貫象齒」鄭注:「午故書為五。」端五後作端午。古人忌重,五月五日重五,被視為大不吉。《抱朴子》:「或問闢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著心前。」北魏魏收《五日詩》:「闢兵書鬼字,神印題靈文。」《藝文類聚》卷四載《續漢禮儀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道教《八道秘言》稱五月五日為「地臘日」,《楊公忌》:「(五月)初五日,不宜問疾,名地臘日。」
白雲禪師與端午節
但端午的真正原因卻見於佛典。《古尊宿語錄》卷21:端午,(白雲禪師)上堂,舉(言曰:)昔有秀才造《無鬼論》,論就,才放筆,有鬼現身,斫手謂秀才雲:你爭奈何?白雲當時若見,便以手作鵓鳩嘴,向伊道:谷谷孤。這裡出現了「鬼膽包天」的場面:秀才撰寫《無鬼論》時惡鬼立即現身挑釁:你秀才又能把我怎麼辦?白雲法演禪師只得滑稽地對鬼學布穀鳥叫,端午節時惡鬼猖獗已極!換言之,端午節的真正原因是惡鬼作祟。
慧日禪師與端午節
慧日禪師《大慧普覺禪師住徑山能仁禪院語錄》卷五載: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五月五日普覺禪師上堂云:「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驀然撞著桃符神,兩手椎胸叫冤苦」,端午時大鬼拍手小鬼舞,鬼撞桃符神,鬼竟然如此猖獗。因此,端午的原始動機是驅邪鎮鬼。
古時佛寺如何過端午
端午節時佛寺舉行驅鬼祈福儀式:第一,高僧在祭祀儀式上念“急急如律令”的佛法咒語以驅鬼除魔;第二,高僧畫符鎮鬼,並派使者持神符一道,到其它地方去驅鬼和鎮鬼;第三,高僧要為國家和百姓祈福;第四,出外驅鬼的使者活動結束後要向高僧匯報驅鬼的情況。這些活動的中心就是祭鬼和驅鬼,它清楚地表明:惡鬼作祟是五月五日舉行宗教祭祀活動的根本原因。
佛法修持 平安吉祥
「端午」最初應該是「端五」。端午是五月的開始,從這天開始「泰極否來」,陰氣開始產生,並逐漸加強。這個時候,氣場最不穩定,易使人心浮動,官非兇災四起,病菌雜處最易出事,會影響到個人的運程。
農曆五月,陽氣到了頂峰,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端午時,開始陰盛陽衰,很多人的身體便會面臨一些業緣到來。所以這個月大家要持齋,有條件者可以請高僧祈福,除去不祥之氣。佛法是時刻護佑我們平安吉祥的法寶。所以農曆五月在漢傳佛教中也為修心養性長齋月。
《古尊宿語錄》卷27載,舒州龍門佛眼禪師說:「今日端午,世間人釘桃符、書門閫,使萬邪不窺其戶,百鬼不入其門;世間人又使針燒灸,採藥登山,使萬病不干其體,疫癘不入其身。」也揭示了端午活動的根本目的:驅鬼除病。端午節為對付「百鬼」和「萬病」而生。這些記載,揭示了端午節產生的真正原因。
隋唐以後南北文化合流中端午節被整合,由於屈原影響大,端午節變成祭祀屈原的節日。屈原在宋代被封為公侯:屈原廟,在歸州者封清烈公,在潭州者封忠潔侯。元代屈原被封為「忠節清烈公」。屈原成為端午節的主角時,介之推、伍子胥等湮沒無聞,驅鬼的動機也被遮蔽,遂形成今天的端午習俗!
佛教中的端午遺俗
植根於中華民族文化底層的端午對外來佛教產生了深刻影響。《古尊宿語錄》卷44載,宋代和尚也過端午節:寶峰雲庵真淨禪師五月五日上堂雲:「今朝五月復端午,隨眾生心解分佈棕子。雖然,應所知,要須一一知來處。且道從什麼處來?」佛教在這天也吃粽子。佛教世界中翠竹黃花盡是真如,端午自然也入般若。
《大慧普覺禪師住徑山能仁禪院語錄》卷五載,宋紹興二十六年五月五日,普覺禪師上堂雲:「今朝五月五,天降沛然雨。艾人與門神,聚頭相耳語。」
艾人,是端午節時束艾葉為人。它與門神一樣,是為了避邪拒鬼。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和尚自然地把端午融入禪悅玄機。
《古尊宿語錄》卷27,舒州龍門佛眼禪師:「今日端午……」遂失聲叫曰:'阿耶耶,阿耶耶,盡大地人燒破皮肉,教山僧受無限苦痛。'昔楚大夫以忠言不用,沉於湘江。後人哀之,以竹筒盛飯,系五色絲祭之,風俗至今流傳不斷。
在佛教中有許多神奇的事情都是在五月五發生的。 佛教究竟怎樣過端午? 一起來看:
端午節是一年中的三大節之一。 "端"是"初"的意思,所以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稱為"端五",後來又被稱為"端午"、"端陽";又因為月日重疊為五,也稱為"重五"。
古人說五月是「百毒之月」
古人說五月是「百毒之月」,就是指潮濕容易滋生各種毒蟲,所以要趕快清理環境,並衍生出划龍船等驅邪活動。
端午是為了紀念我們古代愛國文學政治家屈原而立。民間在端午這天都會有吃粽撒雄黃,插艾草等民俗,農曆五月被稱之為「百毒之月」,所以民間的這些習俗也有祛毒避邪之意。
在佛教中,也有五毒需要佛弟子們時刻謹記去除,它們就是:貪、嗔、痴、慢、疑。
它們存在我們的身心念中,迷亂我們的心神,才會讓我們造作下很多錯事罪業。如能戒除這「五毒」,可得一世無量福報,平安健康。
佛弟子應該怎樣度過「五毒月」
持齋戒:農曆五月氣候環境都會引起體內毒素積累,吃素可排除身體毒素,身心健康,吃素是究竟的戒殺放生,減少殺業。
多放生: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它是積累福報,消除病患的方便法門。
戒邪淫:邪淫是萬惡之首,它會影響身體健康,事業運勢,在此五毒月犯邪淫更是虧損福報。
持經咒:多念觀音心咒,不僅會消除業障超度冤親,更能驅邪避險,除橫禍免災難。
在端午節,行持善法,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為眾生祈福,這是佛弟子在端午節最大的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