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坐需要回向嗎?

中天竺法淨禪寺

回向就是回小向大。我們佈施、放生、誦經、持咒要回向,那打坐,最後需要回向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得弄清楚打坐有沒有功德,如果沒有功德,拿什麼回向?

打坐有功德嗎?

《妙法蓮華經》雲:「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意思是說,靜坐片刻的功夫,其功德比建造恆河沙子那樣多的七寶塔功德還要大!

佛法中講,久坐必有禪。靜坐不但可以靜心、養生、療疾,更可開啓智慧,頓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靜坐是無為法,所以這種無漏功德比建造恆河沙數七寶佛塔還大。為什麼?因為建塔的功德是有漏功德,是有為法。有形有相,終歸斷滅。

如果能「靜坐一須臾」,這時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與本來佛性相應,一切塵勞紛飛妄念皆止,了了常明,靈光獨照;外無世界,內無身心;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時自已的般若智慧現前,能夠縮無量劫為這一念,放一念為無量劫。

唐朝的溈山祖師,在湖南溈山修道,得到靜坐一須臾之定力,便將金銀財寶、親戚朋友,及一切五欲,皆置之度外。裴休丞相看他老人家住在一間簡陋的茅蓬里,連床也沒有,只有蒲團一個,常坐不離,既不迎賓,也不送客,於是便送了三百兩黃金給他建廟。

事隔三年,裴休丞相再來看廟是否建好,然而老人家看都未看一眼,那三百兩黃金原來放在什麼地方,現在還在什麼地方。你看多麼放得下。他不造有形有象的廟,而在造智慧之心廟。

後來,裴休丞相幫助把廟建好,能安二千多僧人,丞相並送來了自已的兒子到這裡來出家,溈山老人見到這位翰林出家,命名為法海,叫他去挑水。當時常住有數千人,這份工作也不輕鬆,但他無怨無悔。

有一天,法海碰巧有一點空閒,於是趁機溜到禪堂,偷偷往里看。一看,在禪堂里有些出家人是端然正坐;有些則頭低低的在打瞌睡;還有一些在東張西望。

法海自忖:我天天挑水,這麼辛苦來供養你們,原來你們還在這裡睡覺,或睜大眼晴到處看,你們這些出家人,怎值得我供養呢?又進而思忖:「眾人吃水翰林挑,縱然吃得也難消。」

話雖未出口,但悟了道的溈山老人已知道,便把法海召入方丈室內,說:「你在本寺住了幾年,現在抱怨,謂出家人不夠資格接受你的供養,你知道嗎?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難道不能接受你所挑水的供養?」

所以說,打座的功德是很大的。

當然,這與個人的具體修為——清靜程度和定力有關。

如何回向?

既然打坐有功德,就應該回向,如何回向?

打坐的回向和一般的回向相似,比如回向一切眾生早成佛道了脫生死,這是大回向,小回向是回向自己,一般都是大小一起回向。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