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為什麼遇到事情不是馬上念佛持咒?

反正你的歷練,日常生活還是空觀。我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遇到事情不是馬上念佛,馬上持咒,這是不對的。先修理觀再事修,先把你的觀行提起來再提佛號,先把心態釐清了。你一旦產生攀緣心,跟外面的相狀一執著,你提佛號,就很難修了。你要先拉到本來清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妄想;站在一種自性功德力的基礎之下來面對煩惱、面對敵人。你今天不把它拉到一念心性,直接跟它對撞,那你就不容易了,因為它是無始劫來熏習所成,而你的佛號是偶爾修學。如果完全從事修的角度、從因緣的角度,它是熟境界,你是生境界,你不是它對手。如果你今天不拉到一念心性,不靠你的自性功德力來幫助你,就在因緣上跟它對撞,我跟你保證你不是它對手。咱們今天在三界輪回不是一天兩天的,這個妄想跟了你那麼久,你說消滅它就消滅它?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論因緣的話,它比你資深。

所以我們不能在因緣上修學,這對我們太不利了。這樣你們聽懂嗎?先調整心態,拉到心性,誰都不是你對手。這個就是自性功德力的好。先把自性功德力現出來,再來處理問題。所以我們遇到事情以後先講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講完以後你跟相狀開始脫離。脫離以後再來面對它,再提佛號,那叫稱性起修。


淨界法師:遇到事情,反應不能太快!這個最重要。

你要觀察:這個妄想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只要無住就好了。所以在整個還滅門當中,我們正念真如:

第一個、「安住力」:把心帶回家,不迷、不取、不動。

第二個、調伏力,...就是‘空假中’三觀來調伏。

第三個、堅持力,這個堅持力到修行門才說,以願力來堅持下去,永不退轉。

那這個地方「安住」的意思,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們講禪淨雙修,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心中有障礙的時候,諸位要知道,你遇到障礙不是馬上提佛號,記住不能提佛號,這樣很辛苦;你要先把心帶回家,你要觀想--我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

比方:你看到你兒子很生氣。我對你這麼好,你竟然跟我講這種話。你說,我用佛號來對治我的煩惱,你會很辛苦。你要觀想:你本來沒有這個兒子,對啊,你本來沒有這個兒子啊!你本來沒有,怎麼有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觀想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你一定要把心先拉出來,你不是住在妄想跟它抗拒,你這樣不是它的對手。

蕅益大師說:‘日劫相倍’,你修一劫啊,比不上人家修一天,這要理觀的。你觀想我本來沒有這個兒子…沒有這個兒子,那是今生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我還是要面對。但是面對當中,你本來沒有,那從因緣的假相來面對,這個時候你再來提佛號,是先把心帶回家再提佛號。修《楞嚴經》的人,第一個要注意,反應不能太快!真的!你反應快,那你就馬上,真心墮於妄境,那就完了,心隨境轉!

你看我們很多事情後悔,那就是反應太快,這一句話不該講、講了。修《楞嚴經》的人讓你動作會變慢,因為你要先調整心態啊,先把心帶回家再來處理啊。所以你遇到事情之前,不是馬上提佛號,不是馬上對治,先把心帶回家─你觀想:哎呦,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這個時候你心態先跟它分離一段,然後再提佛號,效果特別好。

你平常這樣訓練,你臨命終就是告訴你自己,我本來就沒有這個身體,我本來就應該歸還的,你不會執著你的身體啊,你本來就沒有。所以《楞嚴經》是站在:本來就沒有的角度來看人生,這個就是正念真如;站在真如的角度來觀察生命,這個就是你要學的思考模式。

所以,修行你要先有理觀--先破障,然後再事修,你要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但是:你遇到任何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而是把心帶回家,養成這個習慣!...到這個地方講到‘安住力「,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時候,先把自己安住。這個是最重要的。先求安住再求調伏。

所以,修行啊,你要先有理觀,先破障然後再事修。你要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但是第一個,第一件事情,你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而是把心帶回家,養成這個習慣。

image


淨界法師:遇到事情的時候記住,先回家,就是離相

處理之道,佛法就是遇到所有的事情先不要管外境怎麼樣,因為傷害你的不是外境,它只是一個助緣,你要調整你的心態,表示你進入了顛倒想,就是說你如果不知道病因,你就永遠不可能把病治好,就是說,如果你還覺得說是別人在傷害你,那你永遠就無解了,你的人生就無解了。就是第一個,你要安住你的心性,那麼第一個當然先修空觀,我們從中道實相來看,遇到事情第一個就是先修清淨心,就是迴光返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這個地方的清淨最關鍵就是那兩個字,叫做本然,這是很關鍵了。

諸位,我們安住的清淨心不是修來的,我問你,你在煩惱的時候,你在躁動的時候,你哪有清淨心呢?你從表面來看你是躁動的嘛,所以這個清淨心是你本來具足的,如果你認為這個清淨是要修來的,那你永遠沒有清淨心了。就是說在你煩躁惱動的關鍵時刻,你怎麼能夠帶領你安全的過關呢?就是來自於你本來的清淨心才有辦法救你,這個本來的清淨心既然是本來具足的,那就不隨因緣的干擾,就是你起煩惱也好,起善念也好,它永遠就是清淨,叫做本然。

那麼當然這個關鍵點就是說,遇到事情的時候記住,先回家,就是離相。就是你已經變成是不清淨了,因為你抓了很多相狀,所以你先怎麼樣?從相狀裡面就迴光返照你的本來面目,這是第一點。你把相狀拿掉,你的分別心就沒有了。你分別心沒有了,你就恢復到你的相對清淨心了,這是第一個。所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你就把你內心回到清淨心,這第一個。

第二個呢,再重新出發,再重新面對,用菩提願,就講到十法界十如是,歷歷分明,再講到即假,你要怎麼用菩提願去面對它,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說,佛法是先否定再承當,就是先把這個相狀,你要知道這個相狀,就是業力跟妄想的結合,這個相狀要放棄,最後再重新面對。那麼這個就是怎麼樣呢?這個不是只是修忍辱,諸位,那是成佛之道,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逆境,但是呢,如果你能夠善用的時候,反而讓你的內心更加的靠近真如,就是透過離相清淨,最後再發起菩提願。所以這個地方這關鍵就是,先回家再出發。這個叫住忍辱地。這個大地,就是你的一念心性就是大地,以真如本性來面對大地上的草木,不管這個草木漂亮也好,有是毒也好,是一個美好的草木也好,反正就是從大地的角度,來面對所有的顛倒相。這個叫做住忍辱地。


心亂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嗎

問:師父,念佛時如何做到心定,靜心。心無雜念的境界好難啊!

答:作為初學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靜下來再去念佛,那樣的話,你很難有機會開始念佛,相反,你應該通過念佛使心安靜下來。心裡越亂的時候,越要果斷地提起佛號、心咒,把散亂、四處攀緣的心收回來。心咒又稱為「心的保護者」,持咒或念誦佛號能夠讓我們的心不外散。通過長期、耐心的訓練,我們會慢慢習慣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放在持誦的心咒或佛號上,即使在嘈雜、混亂的環境中,內心的專注和寧靜也不易受到影響。

念佛的時候發現自己雜念紛飛,是因為此時你的心比平時安靜,所以才會察覺到雜念紛飛。這是很好的開端,不用去管雜念,堅持念佛,藉以時日會見到成效。

另外,剛開始修行的人,很少能做到一心不亂。你需要保持覺察,在念頭生起時,知道念頭生起了;念頭紛繁變化時,知道它在變化。不需刻意制止念頭生起,也不要刻意挽留。如此保持覺察,自然而然地,就不會那麼容易跟隨念頭亂跑了。久之,心會慢慢安靜下來,安住的時間也能越來越長。

初學者往往以為凡事都有竅門,總想找個機巧的法子,其實最大的機巧就是堅持,串習。一件事,做十遍不成功,就做一百遍;一百遍不成功,就做一千遍。反覆堅持做下去,熟能生巧。


淨界法師:平常起煩惱忘了佛號,臨終也自然會忘了

我們剛開始建立佛號時,是在沒有煩惱時建立佛號,你不能夠說我一開始就去歷練,不可以。你一開始建立佛號是在佛堂,把手機關掉,把冷氣打開,告訴所有人不要干擾你。所以你一開始是在風平浪靜時建立佛號。

但是,你不要忘了,總有一天你要歷緣對境,就是你一定要跟煩惱接觸,這個很重要。有些人起煩惱時,不提佛號的,使令他的佛號跟煩惱是並行線,他這輩子都沒有跟佛號交集。也就是說,你一生都沒有實戰經驗,那就慘了!

臨終時跟在佛堂不一樣,諸位!臨終絕對不是在佛堂,冷氣開著,身心很舒適的時候,絕對不是這樣子!臨終是叫作內憂外患,生死業力現前。你自己的內心是百感交集,要離開一個熟悉的環境,這時是你一生當中最散亂的時候。

所以,我們今天的念佛要怎麼樣?

你必須培養第二念的正念。就是說,你必須在妄想活動時,提起你的止觀的力量,產生一種反轉的力量,而不是說你起煩惱時,盡情地起煩惱;在佛堂時好好念佛。

你這兩個都沒有接觸,你平常都沒有實戰經驗,臨終時你怎麼辦呢?你平常起煩惱忘了提佛號,臨終也自然會忘了提佛號。

所以,我們剛開始必須要保護佛號,它是一個幼苗在溫室裡面被保護。但是,你慢慢地止觀強大以後,你要試著把佛號放在你的煩惱當中,把它丟進煩惱裡面試試看,看它能不能產生反轉。它的覺悟啟動時,是不是能夠成功地讓你在煩惱當中轉出來。

臨終的正念,他一定是先墮入顛倒妄想,這是正常情況。臨終的正念是從顛倒妄想當中反轉的正念,而不是你一開始就能夠保持正念,這樣很少。所以你遲早要接觸你的煩惱,你要早一點適應。


淨界法師:為什麼斷滅式的修法來面對影像只能偶一為之?

【學員提問】請問我們怎麼操作會變成滅相而不是離相?

【師父答疑】滅相就是說,這個人,比方說你兒子或者你女兒,他跟你的業緣太深了,你怎麼離都沒辦法離。你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有用!他就深深地烙在你心中,揮之不去。我沒辦法離,我可以把所有東西都離開,兒子女兒我離不開!好,那就要“治亂世用重典”。佛法也有權法,觀察它無常無我,它是痛苦的,它是不能掌控的,你只能用一種斷滅式的法來面對這個影像。但是我提醒大家,這個偶一為之。這個影像你用一種不淨、苦、無常、無我,你把所有不好的名言都加在這個影像,它的確會消失掉。你要知道,我們的心性有一種情況,我們喜歡快樂。那我們一般為什麼會喜歡跟影像互動呢?我們認為它會給我快樂,我們一般一廂情願。那佛陀說,不對!它是不淨的,是苦的,是無常無我的。那我們凡夫會弄假成真,我們會把人生影像當做常樂我淨。那麼你通過不淨、苦、無常、無我,你去觀察某一個你特別喜歡的影像,這個影像觀久了以後,你看到它會害怕,會厭惡,甚至於逃避。沒關係,偶一為之可以。通過這種四念處的訶責,這個影像會慢慢地在你的心中遠離,慢慢遠離。但是這樣子只能夠偶一為之,如果弄多了會傷害菩提心。但是你沒辦法,你治亂世用重典,針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情,你真的離不開這個影像,那你只好把四念處搬出來,對治止觀。當然我再強調,偶一為之,這個不是常法,但是你用得剛好,是可以。


淨界法師: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什麼是理觀什麼是事修

那麼這一科是跡門流通的第五品,《安樂行品》,這個安樂,它是一種功德相,就是我們如法修學一佛乘的妙法,我們會在身、口、意、誓願這四個處所,今生會產生安穩的快樂,來生會成就大般涅槃的快樂,就這個安樂通於今生,也通於未來。那麼這樣的安樂是怎麼造成的呢?它有兩個重要的因地,一個是行處,一個親近處,行處就是理觀,親近處就是事修。那麼理觀事修就合起來,就是我們說的一佛乘的思想,權實不二,理觀跟事修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在觀照我們這一念心,這個相同的,整個《法華經》它不向外追求的,它的問題就在內心裡面,那麼觀心當中,理觀的心跟事修的心是不一樣的,理觀它的心觀的是深層的真如的心,那麼事修所觀的心,它是觀表面的因緣的心。那麼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我們說明一下。

理觀的心它是一種不生滅心,就是我們現在的心是生滅變化的,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把生命的輪迴,把它回歸到原始點,就是我們在沒有輪迴之前,當我們的心是一種寂靜安穩的時候,還沒有一念妄動之前,我們是一個什麼心?所以這個真如的心是一種真實不變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理想化的心,理想化的,不是現實面的心。那麼這種心它有兩個特色: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具足。它的一念明了的心性它是離一切相,但是又具足無量的性功德,但這個時候是寂靜不動的。那麼這一念心是乾什麼用的呢?安住用的,就是安住一念心性。然後即空即假即中,即空顯現是清淨的相狀,即假是開顯它的一種性具的功德,所以我們修理觀的時候,我們是超越現實的,是的,這種理論,那是透過一種信解而建立起來的,不是我們真正去親證的。

那麼這樣的理觀的心安住以後,接下來就是怎麼樣?我們要面對我們現在已經輪迴的心,我們回顧我們的過去,曾經做過天人,享受很多的世間快樂,我們也曾經到三惡道,遭受很多的刀山油鍋的痛苦,而這些因緣果報雖然過去了,但是它會在心中落謝影像,就是凡是我們生命走過的事情,在心中都會留下一種影像,就像一個鏡子,你把它放在空中,它會惹很多的塵埃,一個車子開過去了,它全留下塵埃,一個人在鏡子前面走過去了,它也會留下塵埃,雖然人已過,車已過,但是塵埃留下來了。

所以到了我們今生,我們心中是怎麼樣呢?那就心有千千結了,就是很多很多過去的人生的經驗,那麼累積成你的思想、性格,就是我們的心現在是有判斷力,有你的價值觀,有你的思考模式,這些心是怎麼來的呢?你本來是清淨的,你怎麼就有這麼多思想呢?一句話就講完了,因緣所生法。因為你經歷過太多的生命經驗,而在整個影像當中,我們個人呢,各取所需,你取你的影像,他取他的影像,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思考模式,這個就是一種現實的心,就是因緣的心。

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就靠佛陀的大乘的戒定慧的事修,慢慢慢慢把它給做一個調伏跟引導,使令它跟我們原始的心能夠相隨順,就是原始的心是我們的理想目標,因為原始的心它才能夠跟諸佛相通,站在諸佛的同一個家,把心帶回家。佛陀所有的功德,都是從清淨具足的心顯現出來的,我們因為沾了很多的塵埃,所以變成一種流轉的心,所以真如的理觀跟戒定慧的事修,這兩個是不可切割的,互含互攝的,那麼這兩個關係,我們可以從因緣、體用,這兩種關係來說明。

首先我們看因緣,比方說我們受菩薩戒,諸位你受菩薩戒你都知道,你一定怎麼樣?先有戒體,才有戒行的,就是你在受戒的那一天你一定怎麼樣?面對十方諸佛許下你的誓願,從今以後,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然後你的心境和合,你緣十方諸佛的法界,眾生法界,然後呢,心境和合,落下一種無漏的善根種子。那有人就會說了,你發這個願,你是不真實的,你怎麼可能在今生當中誓斷一切惡,你怎麼可能在今生當中誓修一切善,你更不可能誓度一切眾生,你不可能做到,你不可能做到,你發這個願,你不是欺騙佛菩薩嘛,不是這樣講,因為你不發這個願你就得不到戒體了。

所以諸位,理觀它本來就不是務實的,我們如果什麼都務實,那我們就不能突破現狀了,就是說我們因為不滿意輪迴的現狀,所以我們才修行,如果你什麼東西都從因緣的現狀來思考,那你就永遠是一個生死凡夫了,佛陀意思就是這樣,就是說理觀就是讓你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不是要你現在去做到,最少你這個因地要怎麼樣?要圓滿。你不能說,我盡量斷一切惡,我盡量修一切善,我隨緣度一切眾生,你這個菩薩戒體是白受了,因為你第一個種子有問題,戒體的思想,就第一個種子必須圓滿,然後你去修行這個戒行,你擴展出來的第二個種子,第四個種子,八個種子,它會不斷的從圓滿當中不斷的擴大,你第一個種子就不圓滿,那你所有種子都不是成佛的正因了。因為它是一個因地。

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是理想化的,你先把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放下,這種經過輪迴以後,經過加工以後的身心世界先放下,這不是真正的你,所以戒體是理觀所成,它是一種思想化的願力,然後呢,然後你受完戒回到家以後,你開始怎麼樣?面對現實,開始做一些持戒的戒行,那這個時候,講到因緣,那就講到契機了,有些人喜歡斷惡,他寧可保守一點,他不修善,不度眾生,他先把過失先關掉。有些人喜歡修善,廣學無量的法門。有些人喜歡度眾生,那沒關係,各取所需,事修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他們三種人共同的因種是對的,他們都是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以他們會有什麼結果呢?叫做方便有多門,但是最後一定會歸元無二路。因為他第一個因種是圓滿的。

所以理觀它是一個因地,它是完全不能有任何瑕疵的,就是你今天種的種子,這個無上菩提的種子,這是要求非常嚴格的,要經過長時間的在教法學習,什麼叫做真如的心,什麼叫做清淨又具足,具足又清淨,然後寂靜不動的心,這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因為你第一個因地種錯了,你後面就全部錯了。所以第一個,我們了解理觀跟事修,它是一個戒體跟戒行的關係,叫做因緣關係。第二個是體用的關係,體用的關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怎麼樣?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跟神秀大師的偈頌,六祖大師他的修學,他叫做什麼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個很明顯,就是理觀的角度,你既然超越因緣,那就沒有所謂的鏡子也不可得,灰塵也不可得,這是理想化的真如心,它強調安住,所以六祖大師強調是安住的,安住真如。

那麼神秀大師呢?是時時勤拂拭,其實他的說法也對,他面對的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的心,但是為什麼禪宗要選惠能大師呢?因為事修的心沒有太大的特別,所有的五乘法門,其實每一個人都要修心,淺深不同,人天乘修的是善心,二乘修的是涅槃的心,菩薩修的是功德的心,但是這個都是事修,但是問題是,你今天沒有成就本來無一物的這種體,你沒有找到十方諸佛共同的體,你就成不了佛。所以從成佛的角度,六祖大師是對的,因為他掌握了十方諸佛的根本的共體,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以我們在整個《安樂行品》,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什麼是理觀什麼是事修,前面我們講到這個行處,就是理觀,就是透過我們觀察我們的原始的真如的心,然後怎麼樣?安住在一種不生不滅的清淨心,然後就開始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就開始務實的面對我們因緣所生法,所留下的無量無邊的妄想,無量無邊的業力所構成的我們現在的這個生滅變化的心,怎麼面對它,就是開始講務實面了,叫做近處。這個近處就是事修,透過事修使令我們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去親近這個理觀的智慧,這個就是事修
 

 

沒有人能帶著妄想往生!伏煩惱便能自在往生,用佛號怎麼伏住煩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