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大師在《四十華嚴》經題裡面說到這麼一句話,世尊說的,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不是他講的,諸佛如來所說。等於說他輾轉為我們說,沒有在諸佛如來所說經上加一個字。
這個意思跟孔老夫子在《論語》上所說的那個意思完全一樣,夫子說他自己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他說他自己「述而不作」,述就是講別人的。就跟釋迦牟尼佛所說,他一生沒說過法,所說的法是古佛所說的。孔子一生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全是過去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後人稱他為「集大成者」,就是他老人家把古聖先賢的會集起來,寫成文字留傳給後世,不是他自己的發明。他的態度,「信而好古」,他對古聖先賢的東西一絲毫不懷疑,正信,完全接受。
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經題上描繪釋迦牟尼佛,他也是這個態度。實際上佛佛道同,為什麼佛還這樣謙虛?今佛跟古佛完全沒有差別,因為他悟入境界是同一個境界。
這個裡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斷除我們的傲慢心,好高騖遠,總是自以為是。親證的菩提跟古佛一樣,所說的東西全是古佛說的,都推獻給古佛。這是什麼?這是自己真正謙德、謙虛,不敢自以為是,這是大慈大悲教化眾生,因為眾生的習氣就是自以為是,就是自己總比別人高一等。
你看佛跟聖人,他做這種示現,就是把我們這個念頭息掉。這是嚴重煩惱,不是輕煩惱,末那識裡頭四大煩惱常相隨,這有我慢。我見就是執著身是我,這頭一個錯誤,跟著是我愛,我愛就是我貪,有貪;我慢就是瞋恚,傲慢是瞋恚裡面生起來的;我痴,愚痴,你看貪瞋痴。貪瞋痴是與生俱來的,宇宙開始有那一天,我們生命開始有那一天,貪瞋痴就帶來了。這根本煩惱,有這個煩惱,你在這個世間就每況愈下,你滑坡就滑下去了;這三個東西要斷了,你才有辦法向上提升。
佛用的方法,戒定慧,教導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只要有貪瞋痴,你一定要記得,你的人生是滑坡,是往下走的;如果你有戒定慧,你把貪瞋痴放下,你一定是往上走的,你往上提升。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五二集) 2011/6/1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