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老師們告訴我,精通佛法和修行好的人有兩種外相表現。

精通佛法最好的表現就是變得謙遜,修行好最好的表現是沒什麼煩惱——不會激動或憤怒。

如果你沒有這兩種表現,那麼你就沒有學好也沒有修好。

—— 宗薩欽哲仁波切 ​​​


很多人誤解了菩薩的感應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如果你不修行,你拜拜佛沒有問題,可你真地想修行時,也聽大德的開示,但就會出現問題。比如感應的問題。現在許多人在談感應,許多書也記載感應,觀音,地藏的比較多。求子,求事業,求病苦消除,很多。但你真的自己遇到問題時,你會發現,有時候你感應不了,這是什麼問題?

你去看感應錄,尤其是古代的人寫文章,都是精闢簡短,比如求子,他告訴你一些相,放生,念經,建寺來求子。但沒有告訴你內在的運作規律,求子人的心境,以及他的福德是如何,你就不知道了。對不對,你掌握不了內在規律,你就求不到。

一些人無法滿願,我看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貪便宜的心態出現了。比如求子來講,有些人求不到孩子,或者身體生病,都是因為他錢財太偏了。不求發財,但他一直發財,想要求子,卻求不到。這時,他就應該去廣行供養,把錢財的能量轉化為孩子。如果你這一步沒有完全,你想要求菩薩滿願,我看很困難。

一般人都誤解了菩薩的有求必應,好像你求什麼都給你,然後叫慈悲。大家要明白,宇宙有一個能量守恆定律。你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一定是守恆的。你求菩薩保佑你發財也沒用,求什麼財神都沒用,因為你沒有付出。菩薩可以給你指點迷津,但沒有辦法消滅你的業力。

在許多感應錄中,都有許願和還願的問題。印光大師在普陀山時,許多人找他幫忙求子,求到了,他們都去做功德,把普陀山多寶佛塔和牌坊維修了。這就是先布施,後得回報。或者先發願布施,得回報後就還願。這就是能量守恆。

這時一個問題就產生了,既然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沒有捨一得萬報,幹嘛要求觀音菩薩,菩薩的靈感在哪裡?既然能量是守恆的,求菩薩就等於沒有求了。也不會賺到一分便宜,對不對。只是做多少,得多少。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說到業力。

我們先要端正一個問題,一個人受的苦,不會因為你學佛後,苦就減少了。你該受多少苦,還是得受。許多人有誤解,以為我學佛了,苦就少了。現在苦還這麼多,那我學什麼佛。因為他不明白,苦的能量守恆,就會產生邪見。就是你的業力的能量,不能憑空消失,但可以轉移。

你受的苦,都是這麼多。但你學佛後,你努力為三寶付出,在佛門受苦。那就轉移了。本來要受早死的苦,現在化作一場大病,了了這個因果了。學佛就有這個好處,就是轉移。好比一杯鹽水你喝下去,肯定生病,但你轉移了,每天喝一點點,或者加入大水缸中,鹽成分不會少,但你每天喝,就不會中毒。

沒有佛菩薩保佑的人,受業力牽引,他無能為力,業障一來,一杯鹽水下去,就大病了。學佛的人,要有智慧的轉移業力。區別就在這裡。所以有些人沒有孩子,求不到,為什麼要求菩薩。因為你命中就缺這個孩子,就是你的業力中缺少孩子,你要靠菩薩加持,把你多餘的福報轉移到孩子身上,你就有孩子了。佛菩薩就起到了能轉移你業力的作用。但沒有修行的人,他不懂得,只能受業力流轉,這就痛苦了。

也有個人,很年輕,賺錢很快,一個人有兩套房子,從政府能申請到一套,但就是沒有孩子。其實他就是命中錢財過旺了,子女就導致缺了。他要是肯轉移,把錢財供養給三寶,靠佛菩薩加持力,法界緣起力,自己布施的功德力,想要孩子也是很簡單的。但這一點,很少人能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什麼都越多越好,五福臨門。其實你要讓自己缺一點,或者房子,或者車子,或者鈔票。不缺的話,其它有關家庭方面的,兒女上的,很難圓滿。

但現在許多人都誤解了,以為菩薩是個萬能能量,想什麼就給什麼?菩薩不是這樣子。如果是這樣子,你不用修行了,一甩給你甩到極樂就好了。對不對。菩薩起到了轉移你業力,指引你修行的作用。你的業力還是要靠自己慢慢去消。

所以在佛門中,受一些苦是必須的,包括磕頭帶來的苦,以前人修行,每天給常住服務,做牛做馬,苦得半死。這個苦就在消他的業。你不苦,在世俗中,一樣也要受苦。就像有些人生病了,他能磕頭,磕頭很苦,業障消除,病苦就轉移了。主動去受苦,身體雖然苦,心就不苦。世間人剛好相反,他也被動受苦,身體也苦,心更苦。

許多人看感應錄,看得滿腔熱情,以為佛菩薩是萬能的神,但只有熱情,卻沒有智慧。那不行,你在行法時,就知道問題了。就像有些人,遇到一場車禍,別人都出事,他念了一聲觀音菩薩,就躲過一劫。你看了,會以為,是這一聲觀音菩薩的作用。

但我告訴你,也是,也不是。為什麼?我見過一個道友,出去開車,車上六個人,大人小孩,車翻到路邊,四輪朝天,大家都沒事。她也沒念觀音菩薩。為什麼?她陰德積累得比較厚。所以沒事。如果你陰德不厚,業障又重,平常有念,但業障一來,就忘記了,對不對。所以你看到他好像念一聲觀音菩薩,撿回一條命,但裡面其實有很多文章。所以你不要貪小便宜。

一些人想要修行,但帶著索求的態度來修,保佑這個那個的,這心態都不正常。你去做了,付出了,自然佛菩薩會保佑,老天也會保佑。你不做呢,天天求,沒有用。反而越求,福報越小。因為求的心態就是不知足心態,餓鬼心態,感召的是餓鬼的福報。你要想,我能付出,我是富貴的,你就慢慢富貴起來。


許多人修行上的困惑,因為他誤解了功德福報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對於佛經中講到的名相,許多都被我們誤解了。這個誤解導致你在修行過程中產生了偏差,這就很危險了。比如福報,功德,我們常常理解錯誤。

學佛大家都知道要增福增慧。福報表現出來的是什麼呢?一般人以為,我物質上富裕,以前賺不到錢,現在錢多,這是佛法給我的福報。我們都把福報定義成了可見的外在物質。就是依報。但現在人很糟糕,依報越來越好,不用走路有車子,不怕生病有醫生,只要有錢,多好的福利都有。這時大家就把福報和錢等同起來了。

但人的依報越來越好時,正報就越來越差了。相當於黃帝內經講的,以前人年過百歲動作不衰,現在人年未達到半百,動作皆衰。去五台山,走五台,許多年輕人都走不下來。再看當年的趙州古佛,他八十歲,仍然能行腳參學。所以正報越來越差,就代表福報越來越小。

福報的衡量,用法華經來講,就是“色力及智慧”。你身體要健康,而且還要清淨,有智慧。這才是福報。現在多少人,把身體的健康去換這個依報。物質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差,你智慧自然也開發不起來。這其實是沒有福報的表現。

古來的大德很注重惜福,因為你用過的,吃的,都用你的福報。你福報少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身體差了,加上感覺記憶力衰退了,念經也念不下去,無精打采的。所以古來大德都注重福報培養,浪費自己用的,都是浪費你的福報。"縱使豪傑莫毫取",你就算是英雄豪傑,你都不能浪費。

所以不要把身心的正報轉為依報,不要被世間的享受所迷惑。當你的福報是圓滿的色身和智慧時,你才有福德力。法華經有講到福德力,很多人福報沒有力量,反而變成造惡業。就是沒有福德力了。

第二個是功德。你往功德箱投錢,是叫做功德嗎?其實不是。真正的功德,是讓你的六根能清淨。否則都是人天福報。你享受完了,就沒了。

法華經說,以此功德莊嚴六根。這句話很重要。你看你的六根會不會莊嚴。比如眼根,如果迷於色,男女美色,乃至電影等。看電視很有精神,看佛經就看不下去,打瞌睡。那是你眼根功德不足。眼根功德夠的話,可以看見諸佛淨土。很自然的。

許多人聽音樂,就喜歡聽萎靡的,情愛的,這也是墮落的音聲。甚至聽法師講法,怎麼都聽不懂,不喜歡聽聞。甚至愛聽是非,那就是耳根功德不具足。耳根功德具足,就愛聽修行的音樂,佛門的梵唄,聽法師的講經。因為這些可以成長你的善根,就是你耳根功德具足。

鼻根功德具足的人,其實鼻根很多好處。法華經講,土地裡埋藏的寶藏,你一聞就能聞出來。或者你到一個陌生地方,看適不適合你住,清淨不清淨,你聞一聞就知道了。這就是鼻根功德具足時。

舌根功德具足的人,吃什麼都是美味。你就不會貪圖吃肉了。你的舌根給人說法,眾生都愛聽,不僅人道,天龍八部都愛聽。

身根功德具足的人,最簡單,你就不會生病了。什麼病都沒了。就是身體內清淨如琉璃了。意根功德具足的人,你聽佛法,一句就懂了。而且能演說無量無邊的妙義,就像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的妙字就講了九十天。

所以功德是要自己慢慢內修的功夫。你要怎麼修,念經就很重要了。法華經講,你單單受持法華經,就能讓你六根清淨。還健在的道生長老,他就受持法華經,身體很好,眼睛和耳朵都很明,都和年輕時沒有差別。

這時你會明白,念經修行是幹什麼?念經了,也不會發財,是不是。當你念任何經典時,六根都在清淨中,這就是功德。如果念經只是轉化為福報,那是有漏的。只有轉化為功德,才是無漏。這就是六根清淨的啟示。


學佛就是要開發心的富貴莊嚴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真修行和普通的宗教信仰是有區別的。普通宗教信仰都有一個模式。

第一,他可以保佑你,達到世俗的慾望,發財,保平安。所以民間人,拜觀音也有,拜關公也好,拜媽祖,拜土地。這類都是屬於宗教信仰類的。

第二,宗教信仰還會告訴你,死後去哪裡?基督教說,死後來到天國。佛教的死後去極樂,是一樣性質嗎?有些類似,又有些不同。因為虛雲老和尚考證過,當年耶穌有到印度,學習過佛法,估計也聽說西方極樂,回來就創造了他的天堂。

不過呢,極樂比天堂莊嚴。但西方人慧根福德都不足,接受不了極樂的七寶行樹,七寶羅網。所以耶穌就按照西方人的喜歡,創造西方的天堂。所以他是西方天堂的上帝,沒有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莊嚴,西方天堂也沒有極樂世界那麼美妙。

這屬於宗教信仰成分,但你要修行,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學佛,和修道家,道家也是修行,又是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你去看教主的樣子就知道,你看佛陀,萬德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道教,三清也好,玉帝也好,總沒有佛的莊嚴。其他宗教更不用說。

你要知道,不是真的有一個人長得跟佛陀一樣莊嚴。佛陀的莊嚴,是眾生心的投射。你富貴的心的投射。這就講到一個問題,佛的法身,報身,化身。悉達多太子是化身佛,報身佛是萬德莊嚴的,但你看不到,你只能去想像他的莊嚴。佛的莊嚴,告訴我們,要開發富貴莊嚴的心,這才是佛教的目的。

學佛的人,人生應該要很燦爛,光明。因為你看佛,經常動不動就放光,不然就出種種美妙音聲。像地藏經開頭,佛一出場時,就放種種光,出種種美妙音聲,而且天龍八部都來了。你不覺得很燦爛的。不知道大家第一次念地藏經是什麼感覺?我感覺是,哦,原來生命是如此的多層次,不是單一的。

所以學佛只有一個目的,把你生命的富貴莊嚴開發起來。你知道,你心地的寶藏猶如虛空一樣大。佛講地藏經最後虛空藏菩薩出來講地藏菩薩功德,二十八種利益。這就是你心地寶藏開發出來後,你就得到二十八種利益。

你去看修行人,對物質不執著,他不會特別的挑食,挑衣服,乃至選擇要多好的地方來住。他能破除對物質的享受。因為他心中有一天堂。以前有個冬瓜和尚,估計長得胖胖猶如彌勒的。他每天不做事,就走街坊,但心中念佛。他作了一個偈頌: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他人都不識,自有一天堂。

你也念佛,那你心中有沒有天堂,有沒有極樂。這個很關鍵啊。有些人念佛,想著說,哦死後去哪裡,念佛當門票。那不過是宗教說法而已。你知道,要把天堂給裝在你的心中。真正念佛人,是要像法華經講的,“心生大歡喜,自知當做佛。”否則,念佛也是種善根而已啦。

佛教中,有富貴的華嚴,普賢菩薩是佛的長子,也可以說是富貴的代表。心的莊嚴和富貴,這個很重要。你要是沒有開發出來,你會很執著外在的財富,又很害怕失去。心中沒有主,都被外在的轉。臨終時,更是放不下,結果執著錢財的,會死後變成蛇,有福報的,變成一條小龍,來守住他的財。這就是心被迷住了。

心的富貴莊嚴,要如何開發,你可以多念經,在為人處世中去做,慢慢的,你的心真的莊嚴起來,你的財富也會跟著來,而且人緣也會變好。沒有成佛,先結人緣。你怎麼結,心要莊嚴富貴起來,多念普門品啊,每個人都看成貴人,好人,你就結到人緣了。心富貴了,就會去讚歎別人的布施,去感恩,自己也會去布施,寧願自己少吃少穿,也要感恩三寶,去供養他。這時你的心就容易富貴了。

不要想著,我很窮,我要靠三寶保佑我發財,發財後我再來布施。這個心態很不對。這就是貧窮心態,你要怎麼感召發財。偶爾發財了,也是過去的福報現前而已。三寶不需要你的錢財,希望每個人都能開發心的富貴莊嚴。

 

耶穌在印度學習佛法之考證

飲食清淡的學佛人,更容易了生死出三界

有錢人煩惱,是因為福報中帶著雜質


最大的業障,是沒有開發出心的富貴莊嚴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大乘佛法有個特點,就是要消業障。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念每部經都希望能消業障。事實上也是可以的。

業障包括生理業障和心理業障,心理業障上你觀念有問題也是業障。轉化觀念問題,許多般若部的經典都有經典,這也能讓你得到一部分的解脫。比如一個人,福報很大,做善事很多,他很執著,就會起痛苦,這也是業障。那就要金剛經來消業。

還有些人,很執著於生活的柴米油鹽,他被生活捆綁住了,根本看不到未來的光明。那就要多念彌陀經。彌陀經是告訴你,你可以過一種生活,不是為了生計而忙碌,而是為了培養你的覺悟的善根忙碌。所以有些人生活很清淡,每天跑道場,他其實在培養自性善根。你認為他活得很不現實,那是因為你境界沒到。你被柴米油鹽給限制住了。這類人要多念彌陀經。

除了生活的知見錯誤是業障以外。你修行上知見錯誤,也是大業障。比如有些人認為,佛法是修心,他修了很久,也沒有動靜,這就要多念藥師經了。藥師經告訴你,身心是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這些都是打個比方。

那地藏經消的是什麼業障,除了你生活上有些知見不對以外,比如講到出生到死亡,許多人都很少想到這個問題。死後死到哪裡,他也沒有時間想。他要忙著賺錢養家。為了賺錢,甚至行不正業。這就很糟糕了。就是他人生方向迷失了。地藏經是一部能很好的指引你回家的經。

地藏經講到,包括因果如何,布施供養等,這些培養人天福報的事情。這也能消除你的業障,知見中慳貪嫉妒的業障。如果能懂得去除慳貪嫉妒,起碼不會落入三惡道了。但地藏經還開示了一點,就是生命的富貴和莊嚴。

法華經有講到了,佛出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每個人都能成佛,那什麼是成佛。就是開發你富貴莊嚴的生命品質出來。地藏經的開頭,種種的瑞相,天龍八部雲集,就是展現生命的富貴莊嚴。所以你多念開頭的部分,都可以消除無量無邊的業障。因為你能打開你的心量。

佛的貢獻很大,最大的還是這部富貴的華嚴經。華嚴經講佛的境界,富貴莊嚴的生命境界。如果你沒有體悟到,那才是最大的業障。許多外道,都降服於佛陀,就是因為這部華嚴經。外道哪怕達到了九次第定,還是四禪八定,他都無法了知佛的華嚴境界。佛法的殊勝,就在這個地方。你學佛,你念地藏經,不只是讓你這輩子好而已,你要明白,這些是太膚淺了。開發富貴莊嚴,才是學地藏經的目的。

因為佛法浩瀚,你要怎麼進入。那地藏經就可以作為一張地圖,或者一個門,你借用這個門進入。很簡單,許多人念經就犯困,法師開示也聽不懂。你要怎麼辦,你先用地藏經來消業,業障消得差不多,其它經自然能懂了。

許多人說,佛法是讓你明白因果,要行善。當然,這是佛法的一部分而已。在華嚴境界中,這些世間的準則還是出世間準則,都包括在裡頭。但不是全部。佛法的全部是開發人的富貴莊嚴出來。如果沒有開發出來,表示你還沒有達到滿分。

要達到滿分,就要好好修。百劫修相好,一個相好要修一百劫的時間。這就很不簡單了。修智慧要修阿僧祇劫才可以。但你先要有個目標,我要怎麼修才可以。你找個聖賢,去向他學習。歷代祖師都很重視寫祖師的傳記,很注重宗譜的傳承。就是要把過去祖師的修行的事蹟,告訴後人,讓你去見賢思齊,你會有個目標。所以真的修行,你要看修行人傳記,這些祖師具足的相,可能沒有佛陀殊勝。唐朝的清涼國師,他具足二十五相好,和佛陀就差七相好。據說他牙齒有三十二顆,手長過膝,武則天都拜他為老師。五祖弘忍好像是二十七相好。我們大家有幾個相好?所以就慢慢修。

這些祖師都是可以作為楷模的。比如虛雲老和尚的像也是很好,而且活到120歲,文才武略對不對?智慧福德都稱為人天楷模,這都是我們的榜樣。


地藏經加持你在惡業起來時保持覺醒

修行是很細膩的,層層生命體驗。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有些事情會想不開,比如為了婚姻,感情,乃至破產,他就想不開,就痛苦。這想不開裡面到底有什麼力量在起作用,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當你很頹廢,無助,這時其實宇宙中的暗能量都被你調動了。你就被這些暗能量包圍起來,然後你的思維就衝著暗能量去。當然,別人看不到。如果用佛經比喻,就是他自己打開了這個地獄之門。你看他人還在人間,其實已經跑到地獄了。

關於佛經的境界,我們體會的太淺薄。比如地藏經,講到了許多地獄,你也覺得好像在觀光旅遊一樣,感覺不到。但如果你真的很痛苦時,你就要有這個覺醒。哦,我在地獄中。你要有這個覺醒,然後來念地藏經。你就從地獄出來。

現在人對生命的探索,知道的很少。尤其是許多佛經講到的境界,更是感覺像講傳說。如果你要修慈悲,也不是那麼容易。首先你不要“多被惡業來結其心”。這句話是地藏經原話。當你的心被惡業結住時,你怎麼慈悲的起來呢?憑你的能量,估計很微小。

佛講業力,過去造的業,乃至思維的,都會在宇宙中留下能量。這股能量是因為你產生,你就有責任對他負責。比如殺業過重,導致眾生嗔恨心很強,那你就要背負這股嗔恨心的能量。比如感情上,你傷害對方,你就要背負感情的傷害。因為他已經由一種意識,轉為了能量,你雖然心中有懺悔,但能量還在。

心被惡業所纏,是很可怕的。這就說你修行,要先把惡業消除掉,淨化掉。如果惡業過重,你身體就有毛病,表示惡業已經變成物質來影響你了。你想要心中有一天堂,也不容易,因為生理上會影響你的心理。

一個人心中少痛苦的人,是善業重。常常不開心的人,惡業很重。這跟他擁有的物質沒有關係,跟他善惡業有關。如果賺錢是通過不正業,給眾生帶來痛苦,導致的果報就是你會有錢,但不快樂。

所以你有哪個地方不快樂,就在哪裡懺悔。你在感情上不快樂,一定是你曾經在感情上傷害過別人。你要懂得懺悔啊,你發不起懺悔心,就去唸地藏經,讓地藏菩薩加持你把那個懺悔心發起來,不然你懺悔心都給無明蓋住了。所以,只要你在哪裡有不快樂,你就要在這個地方懺悔。比如你會遇到說話不算數的人,你也懺悔,過去是不是一樣。你現在兒子不聽話,就去懺悔自己不孝父母。懺悔是一種迴光返照。你有時候很難保持覺醒時,就去唸地藏經,求地藏菩薩加持。

 

為何要修地藏法門?不只是消業培福得利益!

業障病的人,部分神識已經下地獄了!念佛精進不間斷的人,他的神識早已在凈土了!

驚歎三世怨,福報的陷阱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你還是認為別人在傷害你,你完蛋了!

保持一點缺,讓你的惡業有個出口的地方

缺乏福德,會認為輪回很精彩

為什麼學佛人有的有感應而有的沒有呢?沒有感應就是最好的感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