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歷寶鈔》、《太上感應篇》、《陰律無情》都不是佛法。
有人說,這些書雖然不是佛法,但也勸人行善,也講因果,有什麼不好?是的,它們是勸人行善,但它們的善惡標準有待商榷。它們也提倡因果,但它們所提倡的因果和正信佛法有著根本的不同!
佛法所說的因果是科學、樸素的道理,強調自作自受,一個人得到的種種或好或壞的果報,是因為他的念頭、語言、行為,造了或善或惡的“業”,並非什麼鬼神的評判和懲罰。佛教雖然承認有鬼神的存在,但鬼神也受業力的支配。而佛法所說的“業”,意為“造作”,或可解釋為一種“行為”、一種力量,一個人由於對自我和外界事物的執取,而產生了種種貪、嗔、痴的念頭,造作了種種的語言和行為,而每一個意念、語言、行為都會產生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會消失,遇到緣而成熟。
太虛大師曾經指出,世俗人通常對因果存有兩種不正確的認識:一種是無因無果的斷滅論;一種是神道設教的因果觀:即人做了善,神就保佑;做了惡,神就懲罰 (詳見《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三世因果》)。
而《玉歷寶鈔》、《太上感應篇》、《陰律無情》是典型的神道設教的書籍,它們所說的因果就是太虛大師所批評的因果觀。它們所宣揚的善惡標準,是神道設教的善惡標準,帶有明顯的迷信思想。正信的佛教徒應以佛所說為標準,用佛菩薩所說的經論來衡量。所以在佛陀的八正道裡,第一就強調的是正見,其次是正思維。
——惟賢長老
作者簡介:
惟賢法師是太虛大師的親傳弟子,現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重慶佛學院院長、重慶慈雲寺方丈,是北京佛教居士林的導師。被教界內外尊為當代著名高僧、法門領袖、唯識學泰斗、國學大師。
附錄:太虛大師曾經指出,世俗人通常對因果存有兩種不正確的認識:一種是無因無果的斷滅論;一種是神道設教的因果觀:即人做了善,神就保佑;做了惡,神就懲罰.(詳見〈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三世因果》)。
《了凡四訓》真實地記錄了一個佛教居士,在高僧云谷禪師的指導下,憑自己的真修實證,徹底改造了自己命運的一個過程。體現出佛法中:“自己的命運自己改造,自己的因果自己承擔”的思想。
三寶是我們改造命運不可缺少的導師,但它也不能代替我們的因果和業力。我們必須靠自己努力修行,從而改造命運!所以這本書可以看成一個居士傳,可以在佛教群眾中傳播,如同高僧傳一樣。
但這本《太上感應篇》則不同。因為印祖在《直講序》中說過:“若以大菩提心行之,也是可以成佛做祖的”。也就是說,沒有大菩提心者,剛剛皈依三寶之後,不宜看這類書籍。因為它沒有戒、定、慧三學的功德,只有警戒世人改惡從善之用,是世間善書,不是如來三藏教典,不能拿它當佛法來傳給後人。把世間善書和佛教經典混為一類,這對佛法的清淨傳承十分不利!
佛子們首先必須修學三皈戒,五戒,進而修學出離心等。因為菩提心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的。出離心就是出家修行的心、捨棄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享受的心、和了生死的心。如果沒有這個心就根本談不到什麼菩提心。《文殊五字真言》中也說:“心常欲出家,於佛身歡喜”。當今自稱“學佛的居士”們,不知是否都有這樣令諸佛歡喜的出家之心?再者,如果連三皈五戒都沒有修學的話,還提什麼菩提心?當知能消化外道典籍者,那是大乘菩薩,非我等有學凡夫。如同眾鳥,能消化砒霜劇毒者,那是鳥中最美麗的孔雀。若是其它鳥類,則必死無疑。
——五台山果戒法師
印祖跟《太上感應篇》
有居士問:《太上感應篇》是印光祖師認可和推薦過的,我們學習應該不會錯吧?
師答:印光大師是推薦過這本書的,但是印光大師在推薦這本書的時候,寫過一篇《太上感應篇直講序》,裡面怎麼說的?印光大師說:“想當狀元宰相的話,《太上感應篇》這本書你不能不看”。狀元宰相這是世間的福報,你想得到這些福報你不能不看。但印光大師根本沒說想了生脫死的人必須要看這本書。印祖沒這麼說過。一直講到後面,印祖又說:“若佛弟子有大菩提心行者,這本書可以成佛作祖”。也就是說,佛弟子看這本書要有大菩提心行,沒有大菩提心行者,不能看這本書。菩提心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的。大菩提心是大乘菩薩的發心,人家已經遠遠超過凡夫二乘的見地。但我們凡夫連出離心都沒有,還談什麼大菩提心呢?也就是說,你放不下世間的這點享受,連出家的心也沒有,哪能談到出離心呢?連出離心都沒有,更談不上菩提心了!所以對我們有學凡夫來說,這本書不能看。
聲聞分為有學聲聞和無學聲聞。無學聲聞指已經證得聖果的羅漢,沒有證得聖果的都是有學聲聞,三果以下都是有學聲聞。像我們都是有學凡夫,有學凡夫就不能學這本書。也就是說外道典籍只有大乘菩薩能看,人家一看就能消化,而我們有學凡夫一吃這個就會中毒而死。
因為凡夫本來就比外道低一個種性,你是鬥不過外道的。就跟狐狸見了老虎一樣,即使你修了千年,你也是狐狸的種性。而老虎是獸中之王的種性。千年的狐狸見了一塊死老虎的骨頭,它都要害怕,就是這個道理!你看很多大學教授、政府部門的官員,他再厲害也是凡夫,那些氣功大師們再沒樣子,沒上過什麼學,人家也是外道。因此那些高級知識分子、社會高層人物們也得拜在各種氣功邪師們的腳下。
所以我們有學凡夫,在沒有睜開眼睛,沒有明白真理之前,我們不能學這些外道典籍。我們根本識別不出人家的真假,還認為人家講的很有道理,奧妙無窮,然後全盤接受,那就完蛋了。
——五台山果戒法師
惟賢法師:《玉歷寶鈔》對佛教的破壞
《玉曆寶鈔》不是佛法。有人說,這書雖然不是佛法,但也勸人行善,也講因果,有什麼不好?是的,它是勸人行善,但它的善惡標準有待商榷。它也提倡因果,但它所提倡的因果和正信佛法有著根本的不同。
《玉歷寶鈔》成書於清雍正時期,是一本傳抄已久的“陰律”善書。據傳是一名法號“淡痴”的修行者遊歷地府,將此書從地府帶出。很多佛弟子助印經書時,常常也會助印此書。為此,惟賢長老提醒大家:佛子千萬警惕《玉歷寶鈔》這本書。
《玉歷寶鈔》主要是宣傳十殿,什麼都是決定的。把人和事物看成呆板的、不變的,做了某種事情受某種果,永世不得翻身。在佛法來講,命由心造,運由心轉,心能造業,心能轉業,做了錯事,在你沒受報應前你能轉過來,把那個緣轉變過來,就可以重罪輕受,就不是那麼呆板了,這個很重要。它專門宣傳那個報應,說得太呆板了,成了定命論。命不能轉,這個與佛家因果道理是相反的。佛法講心能造業、心能轉業,要懂這個道理。《玉歷寶鈔》是以道教信仰為主的一本神道設教的書。
在《玉歷寶鈔》裡編造了一個孟婆湯的傳說,用來解釋“人為什麼不能記憶前生”,同時又虛構了一個孟婆這樣的人物,說孟婆是漢代人,但是請想一想,孟婆之前誰來完成這一任務?事實上佛教對這些早有客觀的解釋,人死的時候,四大分離,生死間經過深度的昏迷,表層意識早已消散,惟有阿賴耶識還在,中陰身在業力的推動下投生到相應的境界裡。重新投胎後的人,無法回憶起前世,因為一般人的意識無法深入到阿賴耶識裡,只有少數深入禪定的人可以在定中看到前世的影像。還有極個別人,前生思想清淨單純,妄念較少,還留有前世的記憶。這種人一般出現在山區農村。
據佛教經典,犯有較嚴重罪惡的人才會感得地獄之果報,而有些輕一點的罪惡,雖然也會受到相應的果報,但還不至於下地獄,而在玉歷寶鈔裡,很多看上並不嚴重的過失,都要下地獄而且遭受種種慘烈的刑法。讓人不禁懷疑:閻羅王怎麼連輕重都把握不住了?還有一些,看來沒有什麼罪過的,居然也要下地獄。如“婦人生產未超過二十天,就接近井、灶、洗滌衣服,將血污之衣、晾在高處,並污穢到了神明”。此罪慶歸其婦一家之長的有三分;婦人則有七分之罪。如“衣裙上繡龍鳳像,衣服器皿上雕刻繪畫太極圖、日月、北斗星、壽星、王母、和合二仙,對著北方天空便溺、哭泣,隨便呼叫神佛的名號……”等等。
一般來說,佛經上講有十八重地獄,而《玉歷寶鈔》卻說地獄是八重。“不隨便呼叫神佛名號也與佛法所說相悖,佛教不但不反對呼叫佛菩薩名號,而且還提倡大聲念佛,於行住坐臥中念佛,日常生活中一句往往佛號脫口而出是極平常的事。仔細查看,破綻百出,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居士拿出自己的錢來印書結緣,弘揚佛法,發心很好,但宣傳的內容要好好的考慮一下。《玉歷寶鈔》不是佛法。有人說,這些書雖然不是佛法,但也勸人行善,也講因果,有什麼不好?是的,它們是勸人行善,但他們的善惡標準有待商榷。它們也提倡因果,但它們所提倡的因果和正信佛法有著根本的不同!
佛法所說的因果是科學、樸素的道理,強調自作自受,一個人得到的種種或好或壞的果報,是因為他的念頭,語言,行為,造了或善或惡的“業”,並非什麼鬼神的評判和懲罰。佛教雖然承認有鬼神的存在,但鬼神也受業力的支配。而佛法所說的“業”,意為“造作”,或可解釋為一種“行為”,一種力量,一個人由於對自我和外界事物的執取,而產生了種種貪、嗔、痴的念頭,造作了種種的語言和行為,而每一個意念,語言,行為都會產生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會消失,遇到緣而成熟。
太虛大師曾經指出,世俗人通常對因果存有兩種不正確的認識:一種是無因無果的斷滅論;一種是神道設教的因果觀:即人做了善,神就保佑;做了惡,神就懲罰(詳見〈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三世因果》)。而《玉歷寶鈔〉是典型的神道設教的書籍,它們所說的因果就是太虛大師所批評的因果觀。它們所宣揚的善惡標準,是神道設教的善惡標準,帶有明顯的迷信思想。正信的佛教徒應以佛所說為標準,用佛菩薩所說的經論來衡量。所以在佛陀的八正道裡,第一就強調的是正見,其次是正思維。
玉歷寶鈔有幾個地方要引起大家的警惕了:
1、一切懲罰來自外界。與佛教的因果觀不符。
2、念經漏字要下地獄補齊才可投生,讓好多人對念錯恐懼,不敢念佛經,這種導向別有用心。
3、書末總要加上一些話,如果你印了我的書,就會的好大的福報,轉危為安。如果你不印,就會如何如何。恐嚇利誘人們大量印製,這種做法應該引起我們的懷疑和警惕。
人們印製這個書,好多是貪心來印。這同當初你寫多少信,轉發多少人,就是如何如何好。如果你不這樣,就會遭到什麼報應一樣。這種言論,我看是很不好的。那麼,這種誘導放到玉歷寶鈔裡,就引不起大家的警惕了嗎?現在社會上邪知邪見的所謂是佛弟子,可他們弘揚的都是邪法,反正眾生也是不懂佛法的,所以騙了眾生,眾生還會心生感激。
原編者註:關於《玉歷寶鈔》,在菩薩開示裡,曾提到過:三假七真。作為佛門外的人,或者初學佛的人,看看這本書,還是有一定的因果教育意義及鬼神教育意義,算是一本善書,可以流通。學佛學到一定程度的人,就不需要再看這類書了。有正知正見的人,能分辨得出書中哪些講的有道理,哪些講得不如法。這兩年流行的一本《陰律無情》也是一樣的道理。
太白衛星註:好多人以為《玉歷寶鈔》是佛經,這本書的名氣也很大。經東林寺考證,《玉歷寶鈔》是偽經。
淨空法師:【陰律無情,寫因果報應,不是佛法】
八關齋戒,「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如《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云:「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這個話是什麼意思?我們要細心體會。
八齋戒主要是講清淨心,就是住清淨心。清淨心,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執著,當然沒有自私自利,沒有是非人我。清淨心現前,是自己的真心。 六道凡夫從早到晚,古人講從初一到臘月三十,那是講一年,沒有一天住清淨心。要有一天住清淨心,這一天太可貴了。為什麼得不到?因為這個世界是染汙的世界,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種濁惡。
前些時候,同學送一本書《陰律無情》,我沒看,沒時間。前天又送來一個,內容大同小異,版本不一樣,題目也是《陰律無情》。這書怎麼來?這個居士蒙佛菩薩接引,到地獄參觀,把地獄現象一條一條寫出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我相信(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這個書不能流通。為什麼?不是佛經。 現在是亂世,亂到極處,這一類信息非常多,有沒有好處?勸善的確有好處。教我們認識哪些是善,哪些是惡,是好書,一本善書,它不是佛法,這個要辨別清楚。
當作世間善書可以流通,要看它作佛法,是決定不能流通,我們要辨別清楚。現在的人要看到,確實會受利益,可是我相信,信的人不多,信的人多就好了。真正相信因果的人,他會相信佛法,不相信佛法的人,也不會相信因果報應。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483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