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照顧父母、病人、可憐人

特別是對父母雙親、久病患者等,一定要關心、照顧他們,三門盡力做利益事,如此功德不可思議。誠如阿底峽尊者所說:「對遠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邁的父母等慈愛行事,與實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比如,有人從遠方來到藏地,沒有熟悉的人,高山反應很嚴重,氣候也不適應,在此無助之際,你給他一瓶溫水、一點食物,他可能會終生難忘;還有些久病不愈的患者,不僅僅是我們,連佛陀也會照顧他,這在很多公案中都講過;尤其是父母,對兒女仁至義盡、恩重如山,如果在他年事已高、老朽不堪時,刺傷他的感情,實在是大逆不道,罪過特別嚴重。

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曾經為報母恩,前往三十三天為母說法,這在《心地觀經》中有過描述(《心地觀經》雲:「我升三十三天宮,三月為母說真法,令母聽聞歸正道,悟無生忍常不退,如是皆為報悲恩,雖報恩深猶未足。」)。

佛陀在《增一阿含經》中說:兒子將父母扛在左右兩肩上,轉繞大地承侍,也難以報答父母之恩。但若使父母趨入正法,則能回報恩德。

《毗奈耶經》也講過:將父母各安置於自己兩肩,轉繞南贍部洲,供養無數珍寶,都不能報答父母恩德。唯一能報恩的方法是什麼?就是他們無信心者令其生信心,無戒者令其受戒,吝啬者令其布施,無明者令其產生智慧,這樣才能報答父母之恩(《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雲:世尊說:「假使其子一肩持母一肩持父,經於百年不生疲倦。或滿此大地末尼、真珠、琉璃、珂貝、珊瑚、瑪瑙、金銀、璧玉、牟薩羅寶、赤珠、右旋,如是諸寶鹹持供養,令得富樂。或居尊位。雖作此事,亦未能報父母之恩。若其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住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善巧勸喻令安住者,方曰報恩。」)。

佛陀在《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中還說:「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因此,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令父母心入正法。

而且,蓮花生大士曾言:「切莫讓老人憂傷,要恭恭敬敬加以維護。」父母健在時,我們若沒有好好孝敬,一旦他離開了人世,作為子女一定會後悔的——「當時應該多打電話,不該讓他那麼孤獨!」但這個時候已經晚了。所以,我們平時對父母,務必要慈愛、隨順、關心、照顧。

前兩天,有個出家人問:「我想給父母寄點錢,可不可以?」我說:「應該可以。世親論師在《俱捨論》中講過,父母即使不是聖者,但對他們供養的話,功德也是無量無邊(《俱捨論》云:「雖非聖者然而於,父母病人說法者,最後有者之菩薩,供養功德無有量。」)。所以,就算你是出家人,把化緣所得的財物供養父母,實際上也合情合理。

那麼對病人也是如此。佛在《毗奈耶經》中開許,僧眾的錢財可以分給病人。比如有些人因為生病,不想去念經,僧眾的念經錢就可以算他一份。不過,假如他沒病裝病,那就另當別論了。真正是病人的話,照顧他有時候比供養聖者還有功德。

從前,有一位明勖法師,想到五台山拜見文殊菩薩。他到了五台山以後,遇到一個長相奇特的僧人,認為應該是文殊菩薩,就向他禮拜;那人也以為他是文殊菩薩,也向他禮拜。兩個人拜來拜去,結果才發現弄錯了。後來他們結伴同行,一連三天形影不離。(法王去五台山那年,我和慈誠羅珠堪布帶著干糧也轉過五台,當時好像只有南台沒去。在北台,很多放羊牧馬的人,操著濃重的口音問:「你們到哪兒去哦?」到了中台,我們有點困,一直睡了很長時間。晚上才來到東台,住在那裡時,我們兩個都不會燒煤,結果煤氣中毒,頭痛欲裂,差點不是死了。第二天迷迷糊糊的,下山都很困難。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有時候談起來,我倆仍記憶猶新。)

有一天,他們來到東台頂,看到一座寺院,裡面有幾個出家人,可個個都很難看,氣質不好,也沒有什麼威儀。明勖生起了驕慢心,瞧不起這幾位僧人,但天色已晚,也只好將就寄宿在這裡了。

睡到半夜,那位跟他同行的僧人突然生病,而且一下子病得很嚴重,整個晚上呻吟不停,周身也散發出臭穢之氣,令人難以近身。

這個僧人看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就對明勖說:「我病得這麼重,本來有意陪你共同參拜,現在恐怕不行了。你先走吧!」「可是你——」因為三天來的相處,明勖不忍心不管。

僧人堅持道:「別管我,朝聖要緊,你來這裡是見文殊菩薩的,不是照顧我的,不是嗎?」

「好吧,等我游訪禮拜過菩薩後,再回來照顧你。」

他離開之後,才走了幾步,忽然聽到背後有聲,回頭一看,剛才的寺院、沒威儀的僧眾、臥病在床的病僧,剎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文殊菩薩冉冉騰空而去。他才猛然意識到,這些是菩薩試探自己。

明勖特別後悔,回去跟一個老和尚講了自己的經歷。老和尚告訴他:「你的過錯有兩點:一、看見面容不好、行儀較差的僧人,起了我慢之心;二、不該在友僧病重時捨棄他,只顧自己去朝聖。如此一來,文殊菩薩觀察到你慈悲心不切,就‘遠走高飛’了。」

所以,照顧病人、照顧父母、照顧可憐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所在,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切記。否則,很多人把修法當成終生最有意義的事,而饒益眾生則認為毫不相干,即使有人做了,也是自己的一種愛好,不知道這與證悟一味一體,這樣的話,大乘菩薩的精神就失去了。故我們的行為,應該像《華嚴經》中所說:「若見諸貧窮,老病眾苦逼,無所歸依者,大悲普慈念。」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