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掌握了痛苦跟快樂的道理,才有資格談修行!】
淨界法師:想了生死必須掌握正確的軌則
初學者必須由文字來做引導的,這以下舉出一個實際的例子。
比方說外道跟佛弟子的差別,你看外道他們也是出家,希望能夠了生死。但是他沒有一個正確的方法,所以他們雖然想要求解脫,最後的結果反而是墮落。為什麼?因為不留心大乘的教典,即便勇猛精進,到最後是天魔外道。
我們一般人不看經典,對人生的看法大致上是兩種看法:一種是斷滅見,一種是常見。
斷滅見是反正人死如燈滅,所以從人死如燈滅當中產生及時行樂了,他不相信有來生。
第二個就是常見,我們相信在宇宙當中有一個常住的主宰者,比方說上帝、比方說天神,他可以主導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透過對上帝、天神的祈禱,我們就能夠趨吉避兇、離苦得樂,這兩個都是錯誤的。
其實你的快樂跟痛苦是你自己的內心決定的,你生命的抉擇,你選擇做跟不做,那麼這樣的一個業力的形成才是真正你生命的主導者。
所以說當我們不能夠了解教理的時候,我們的心是向外攀緣的,是跟著感覺走的。
那麼相反來說,脅尊者八十出家,晝觀三藏,夜習禪思,乃有濟。這個脅尊者,佛滅度以後六百年,他八十歲才出家,那麼在這種年老力衰的情況之下,他因為白天看經典去明白道理,晚上根據這個道理來修習止觀,最後才成就阿羅漢果。
你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外道在年輕的時候出家,在精神體力那麼旺盛的情況之下,這麼強的出離心,但是因為他不明白道理,結果是求生反墜。佛弟子他在八十歲出家,他用的精神體力很有限,但是他掌握了生命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結果他成功了。
這個道理是說,宇宙人生是有一定的軌則的,諸法因緣生。
你看,太陽它一定是從東邊出來,晚上從西邊下去。你從來沒有一天說,太陽從西邊出來,從東邊下去,不可能!你看月亮,它是初一的時候最小,到十五的時候變最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它又開始變小。
你看海水它漲潮,它漲到一定的程度,它又開始退潮、退潮、退潮,退到一定的程度又漲潮、漲潮、漲潮……一個真實明白道理的人看宇宙人生的萬事萬物,你會發覺人生是有一定的軌則的。
這個軌則就是所謂的佛教說的流轉門跟還滅門。
我們之所以不斷地流轉生死,這個背後也有一定的軌則,諸佛菩薩能夠安住在安樂解脫,他掌握了一個解脫的軌則。
所以人生雖然是在不斷地變化,但是在變化當中後面是有一個道理的,一個人會墮落是有道理的,一個人會往生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們今天讀聖賢書,就是把那個我們為什麼會墮落,我們為什麼會往生,我們為什麼會成佛,你要把那個道理掌握住了,這人生就在你掌握當中了。
我們一個人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用智慧來觀察人生,第二個用直覺去面對人生,跟著感覺走嘛,我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那這個人就沒什麼希望了,
就是佛教說的閉著眼睛過活,他完全不用智慧來觀察人生的,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當然這個人無量無邊的生死在等著他了。
所以我們從經典的學習,我們打開我們的智慧眼,我們知道我們這樣做未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那樣做未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你掌握了一個痛苦的道理跟快樂的道理,你才有資格談修行。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是先打開眼睛,然後才有行動的,因為人生是有它的軌則的。
十法界的因緣果報背後的確是有它的軌則的。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如果說閉著眼睛修行,結果就跟外道一樣,求生反墜。雖然花了很多精神體力,但是結果卻是墮落。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研究道理了,就是我們說的慾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爬山,沒有一個人說不用看地圖就可以爬山的,爬到最後爬到老虎洞去了。
所以這個地方是講到修學是要尊重傳承,歷代祖師所留下的這些開示的法語。
本來什麼都沒有,只是循業發現而已
淨界法師
把我們一念心性的體用做一個說明,如來藏簡單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含藏真實的一面,也含藏虛妄的一面,叫真妄和合體。它的體性叫性色真空。雖然具足無量無邊的染淨諸法,但是本體是空的,作用隨緣顯現,什麼是體呢?體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而且清淨加一個本然,說明它是本來清淨,不是經過修正才清淨,不可以破壞,不能染污。
虛空本來清淨,你可以改變它的相狀,但是你用墨汁潑它,也不可能染污它。它的本體是清淨本然,但是作用是隨眾生差別的心念,應它所知的量,特別指凡夫法界,有六道輪迴各式各樣的思想和業力,就循業發現。你心中就有業力,招感自己的果報。循業發現最容易用水來解釋,我們的心善業比較強,看到濕潤的水;餓鬼道的心中有慳貪的業力,去觸摸時被水燒到;天人善業更強,看到的是七寶莊嚴的宮殿。它到底是什麼呢?水的本質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本來什麼都沒有,只是循業發現,成各種相狀。
佛陀在《楞嚴經》舉一個例子,虛空本來就沒有相狀,哪有花呢?有一群人眼睛有毛病,類似白內障,看到虛空中有花,有些人看到紅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白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綠色的花,有些人看到花比較丑陋,有些人看到花比較莊嚴,其實是個人循業發現,本來什麼都沒有,叫清淨本然,循業發現。這說明什麼呢?其實輪迴不存在,因為你心中有輪迴,所以你看到了輪迴。當你的妄念結束的時候,輪迴就沒有,本來就沒有。虛空本來就沒有花,你把眼睛治好了,看虛空本來沒有花嘛。
我們在日常生活很容易看到,甲乙丙三個人在一起,某甲講一句話,某乙如果過去生有惡口的口業,他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很刺耳,以為某甲在諷刺他。如果某丙過去生心中讚美的業特別強,循業發現,聽到同樣的話,以為在讚美他。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呢?什麼都不是,本來只是緣生緣滅的東西,只是個人循業發現。循業發現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你回家吃晚餐,一家五個人一起吃飯,其實五個人看到的飯菜顏色不一樣,福報大的人看到飯菜特別美妙,福報差的人看到飯菜特別丑陋,因為本來就沒有飯菜。
在僧團更明確,大家穿同樣的衣服,睡同樣的寮房,吃同樣的飯菜,有些人活得快快樂樂,有些人活得苦苦惱惱。你說環境到底是好是壞?那樣就是那樣,循業發現,所以問題都出在自己。你心裡面有業力,自然循業發現痛苦的果報,懺悔乾淨以後再去看人生,一切都是安穩快樂。一切法到底本來面目是什麼呢?一句話而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本來是清淨本然,現在叫循業發現。
從不好的果報中推出前因
大安法師
我們看一個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這是一種判斷、思惟的一種方法,由果推因。所以一個感得大的、這些好的果報的人,他都是有善因的,不是無緣無故的。反之由一個不好的這種果報,你也可以推因。
比如為人,他的習性不乾淨,什麼好衣服到他身上都是不乾淨,那可能他的宿因,不淨,是從豬道裡面來的,豬就是不乾淨,吃飽了飯就喜歡到爛泥坑裡面滾一滾,滾了之後它大搖大擺,挨到那個地方又是骯髒,它喜歡不乾淨,它就有這個習性,不淨是從豬裡面來的。
慳貪是從狗道裡面來的。狠戾,辦事手段很狠戾,是從羊過來的。這個坐都坐不住,到處要奔……就是很躁,性情很躁,是從猴子裡面過來的。身上發腥、發臭是從魚鱉裡面來的。這個什麼事情心裡毒性很重,是從蛇裡面來的。
沒有慈悲心,是從虎狼裡面來的。這也要通過他的習性,看看他的串習,他的前生從哪兒來的。
再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一些不好的果報。比如一個人很愚痴,愚痴是從不教他人而來的;一個人啞巴,說出不話,這是從誹謗他人的惡因來的;一個人在人家家裡做傭人,這是從他欠債不還而來的;一個人長得很醜惡、很黑,是遮佛光明而來;一個人生在那個獐鹿、鹿道裡面,是從常常驚怖人,讓人家害怕,然後你生在鹿裡面也常常受驚嚇;生在龍裡面,是從喜歡調戲而來的;身上生很多惡瘡,是你前世鞭打過眾生而來的;每個人見了你都生歡喜,是由於你見人歡喜而來的。
這些因果是這麼對應的。你看到別人就很討厭,那同樣地別人也討厭你,你看到別人很歡喜,那別人也歡喜你。這就像照一面鏡子,你對鏡子裡面笑,鏡子裡面形象向你笑,你對鏡子裡面瞪眉竪眼,鏡子裡面形象也向你瞪眉竪眼;你今生常常是遭到一些官司,被拘捕、被關押,這是由於你前世也曾經關押過眾生而來的;你今生的身材很短小,像武大郎似的,那武大郎開店還要找比他更矮的,這是從輕蔑人裡面來的;這個長相醜陋,是你有瞋恨的習性而來的。你看這裡面這個因果法則的對應,是秋毫不爽啊。
沒有出離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應
大安法師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是我們還很難生起出離心,厭離心出不來。
尤其末法的眾生,他對於五欲六塵的貪戀執著越深重,就越沒有般若智慧;對苦、空、無常、無我,不了解,他就顛倒了。凡夫眾生有四種顛倒:無常即常嗎,苦即樂嗎,不淨即淨嗎,無我即我嗎。
雖然這個世間苦不堪言,他也會自我安慰,叫堪忍;這個世間的眾生叫做堪忍,再苦他也能夠忍得下來,好死不如歹活呀!他是這樣的。所以就沉迷,無量劫以來很難發起一念的出離心。
淨土一法有一個方便,你看淨土經典,首先就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講依正莊嚴固然是個介紹,實際上在我們的心性當中,會產生什麼呢?一種對比。
我們為什麼很難生起出離心?是沒有比較,沒有鑒別;如果忽然我們有一個新的參照系出來了,一對比我們現在的生存狀態,我們的種種情況,他就覺得苦了。
所以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也是要給他一個比較的參照系。噢,原來我們這裡天天為點住房,把自己賣給銀行;你看西方極樂世界念頭一動,七寶宮殿就出來了。
這個世界天天要辛苦的上班,西方極樂世界資生用具,念頭一動就出來了;這個世間想聞點法非常不容易,說不準碰著個邪知邪見;而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聽阿彌陀佛說法,而且分身到他方世界去聽佛說法。
等等這些一比較,你看我們這個世間真是太不如意了,太糟糕了、太苦難了、太牢獄了、太茅坑了、這時候他的厭離心才會激發出來啊!
厭離心是需要激發的。眾生對這個娑婆世界很貪戀,所以《無量壽經》就講,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五燒的情景,來折服他。一看那幾卷經文,我們都是驚心動魄呀!那實在太苦了!這個世間你還能待在這個地方嗎?
所以淨土一法就是用折攝的方式:折服和攝受。折服就是要激發眾生對我們生存的苦空無常無我的狀態,有一個深刻的認知,起厭離心。
但厭離之後,一定要攝受他。如果只有厭離,這個世間不行,是很苦很苦;但是很苦又怎麼辦?如果你不給他指個方向,那怎麼辦啊?要麼精神分裂,要麼自殺了,所以一定要給他指個方向。哦,原來我們的家鄉、故園是在極樂世界呀!我們的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望眼欲穿啊!每天等待著我們哪!
就好像戰國時期有個王孫賈,一個大臣,他的國君被人追殺,他也沒有採取行動,就回到家裡。他的母親跟他說,這個母親了不起!說你朝出而暮歸的時候,我是倚門相望啊!當你暮出朝歸的時候,我是倚閭相望啊!就是我在外面的巷子口等待你啊!是這樣的母子情深啊!
但是現在你的國王被人追殺,也不知道他的去處,你還回來幹嘛啊!有何面目立於天下呀!哎,這個大臣一聽,就激發了他忠君之心,馬上號召國人攻擊那個弒害國君的人。
你看這個倚門相望,倚閭相望,這種情景,阿彌陀佛就是這樣子。倚門相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望眼欲穿哪!倚閭相望是還親自過來啊!
所以這個攝受,就能夠把我們這一念想往之心,欣慕之心,把它激發出來。
我們去那個地方,就好像牢獄的囚犯奔向自由一樣,所以這正好就迎合了眾生趨樂避苦之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趨樂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問題我們不知道哪個是樂?哪個是苦?我們是以苦為樂,以樂為苦的,所以顛倒啊!現在這個淨土法門要把顛倒的再重新顛倒過來就正了。
我們一切眾生的本具的佛性,那種涅槃的常樂我淨,才是我們快樂的源泉,無有眾苦,但受極樂的境界。
我們在這個世間,用一種能所的對待,以無明的妄心,受貪瞋癡三毒煩惱的鼓動,造作種種的惡業的三界,才是苦不堪言的。所以這個世間是火宅,我們在這裡倍受燃燒;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涼池,能夠以八功德水滋育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我們看淨土經典一定是鮮明的對比來展示給我們,那是驚心動魄!
所以唯有鮮明的對比,才能把我們在無明顛倒當中的那一念善的種子激活出來,我們埋得太深了,一定要有很強的穿透力,才能把這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種子顯出來。
所以我們說什麼叫智慧?你能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是你甚深的智慧。出離心就是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的最高的道心,如果他沒有出離心,他修一切善法,也都是跟生死不相應吶!出不去的。
所以淨土法門的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一定要這個願,這個願一定要建立在甚深般若智慧的基礎上,而這一點,正好就是淨土法門以折服和攝受兩門來讓我們成就的。
有些弟子告訴我,“上師,我准備吃素,准備把肉給戒了。”戒肉當然可以,可重點是戒“貪”,戒掉你想吃肉的貪念;另外,培養自己的慈悲心,為了你自己脫離輪回,不去傷害眾生,那這個戒就形成了。
要不然光吃草不發心是沒用的,牛馬羊等食草動物,還不是在旁生道受苦?光吃青菜沒有任何功德,全世界吃素的人有很多,印度教徒很多也是吃素的,還有不少外道都崇尚素食,也有說要慈悲為懷,不傷害眾生的,還有說為了健康的等等。
但這裡面少了什麼呢?正是少了“解脫”二字。少了這一點,就不一樣了。比如,不傷害別人,不代表你幫助了別人,不代表你就真的有能力讓自己了脫生死。
因此,出離心很重要,一個佛弟子信佛學佛,一定要有出離心。
——尊貴的大恩上師嘎瑪仁波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