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把快樂寄託在物質的增長上,就像猴子水中撈月一樣不切實際
摘自《了煩脫俗》
曾經有人問我:“你什麼時候是最快樂的?”
我回答說:“作為僧侶,窮光蛋的時候最快樂,因為我什麼都不用想,沒有錢就沒有煩惱。”
早先,有人給了我幾萬塊錢的供養,我的煩惱就來了:這幾萬塊是拿去印經書課本呢,還是用來維修寺院?或者是拿去幫助一些孤寡老人家?那個時候關於錢的用法有很多想法,也就產生了很多的煩惱。後來弟子多了,供養多了,煩惱也就多了。比如我喜歡看書,有些弟子就供養給我很多書,這些書放在哪裡又是我的煩惱。所以要讓一個人不快樂,給他財物就可以了!
貪念並不一定是對錢財而言,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對自己沒有的東西產生貪念,貪念是獲取和擁有的“動力”。有一些貪念我們是可以控制住的,有一些貪念是我們很難控制的。
我有個弟子,跟我學習有十多年了。以前他沒有錢的時候,就說:“等我賺到一百萬,我就會專心修行。”後來他有了一百萬,又說:“唉!再多賺一點吧,要不晚年沒有錢用怎麼辦?等有了一千萬我再去潛心修行。”過了兩年,他有了一千萬,這回他的目標是一個億。很多時候人是會這樣的,慾念會不斷地增長。
一般來說,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人是餓不死的,反正不管用什麼方式生活也可以活得好好的。就像非洲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可以生活,反倒是我們覺得以他們的方式根本無法生存。又比如住在偏遠山區的人,好像沒有什麼可以賴以維生的,但在那兒的人活得好好的。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反而會可憐我們有些人,生在這麼富庶的地方,住那麼高級的房子,又吹冷氣,又有電話,日子過得真不錯,可心裡卻還有那麼多的痛苦。
以前我們在藏區趕著犛牛馬匹在雪山草原上奔波,過夜就搭個小帳篷,這樣的日子還是覺得很快樂。快樂來自於哪裡?就是滿足心。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有豪華的車子開,卻不像以前那麼快樂了。雖然這樣,藏區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原始狀態,也要與時俱進;只是要在發展中盡量用合適的方法,保證社會的良性發展。
(如果我們把內心的快樂寄託在物質的增長上,這種奢望就像猴子在水中撈月一樣不切實際。因為真正的快樂定義是從心靈層面的的富足而引發的。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得抑鬱症,在如此物質不匱乏的時代,就是因為我們看管不好自己內心的慾望,這種貪慾不斷的膨脹,又迎合了世間的求不得苦,那我們的精神肯定是倍受煎熬的。人,想要快樂,正確的方法只有看護好自己的內心,看護好我們的慾望。知足才能常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