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虔誠的人,問佛:「 請告訴我可以同性相愛嗎?」
佛語:「為什麼不可以?」
我問:「但世人不認為這樣啊。」
佛語:「世人?是啊,我給你說個事實吧。」
「曾經有一位向佛的王子,但他禁不住情欲的誘惑,放不下感情的包裹,因為有一個很愛很愛他的女孩。」佛說,「有一天,他來到我面前問我該怎麼做,我問他那個女子是不是真的很愛他,他說是的,很愛很愛,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一樣愛。」
「然後呢?」
「然後?沒有然後了。」佛嘆了一口氣。
「為什麼?為什麼沒有然後?」我不信。
「然後,王子就徹底歸依釋門了啊。」佛看著我,說道。
「為什麼?我不明白,不是有個很愛他的女孩嗎?」
「愛?真的愛嗎?那不是真愛啊,有多少世人懂得真愛啊?」佛語。
「為什麼!!?」
「我告訴他,有一個方法可以證明女子對他的愛有多深,他去做了,結果,他很失望。」佛語。
「怎麼做的?」我不解。
「用我的法力將他變成了一個女子。然後,愛他的女子見他已不再是以前那個英俊的王子,便含淚離開了他,而這個王子,也從此大徹大悟,因為她愛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的心。」佛語。
「所以,真正的愛是不管對方是什麼人都去愛的才叫真愛。」佛語,「只要有真愛,又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呢?地位,年齡,乃至性別,都不是重要的啊,重要的是真愛,愛他的人,更要愛他的心啊。」
「你剛才說的王子是誰啊?」
「誰?」佛微微一笑,「現在世人都稱他為觀世音。」
「性別,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真愛,愛他的人,更要愛他的心 」
看完之後,最讓我深思的是這一句...
找了一些觀世音的資料...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普受漢人認同,經過若干時期漢化,成為中國佛教。其中觀世音菩薩可說是每一個宗教信仰者最親近的神佛,人們遭遇困難,口誦菩薩聖號,祈求祂的庇祐,在其慈悲下,得到心理慰藉,使一切逢凶化吉。
觀世音菩薩梵名為:「阿縛盧枳低濕伐羅」,漢文指「觀察一切眾生而自在地加以拯救」。自古以來由梵文所翻譯的名號各有不同,後漢支曜翻譯為「觀音」,吳支謙譯名為「闚音」。後秦時期,鳩摩羅什稱為「觀世音」,西晉竺法護尊為「光世音」,後魏菩提流支又翻譯為「觀世自在」,唐玄奘領悟聖名是「觀自在」,西晉無羅叉譯名「觀音聲」。不論在中國、台灣或世界各國,多以「觀音」、「觀世音」、「觀自在」等稱號最為普遍。
倒駕慈航為眾生
觀世音菩薩之德號,在《法華經》內中有一段解說,「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是以名觀世音」。觀世音菩薩不以耳聽,而觀其音、聲,係因已修得六根互用、耳根圓通之故,所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道:「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態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觀世音菩薩乃佛教悲門之主,與願門之主地藏王菩薩皆誓願「眾生渡盡,方願成佛」,這麼宏大的發願,比任何成佛之人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觀世音雖名菩薩,但在無量劫之前即已成佛,佛號為「正法名如來」,因感念眾生陷於無明苦海,六道輪迴,乃持其本願,倒駕慈航,示現菩薩相,救濟世間苦。《悲華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誓願之言:「吾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憂愁孤窮,不得救護,窮其心力,無法脫苦,若心中念我,稱我名字,無論我在何處,咸以天耳聞之,天眼觀之,脫其苦惱,即使一人無法得除如斯煩惱,我亦誓不成佛。」
觀世音的各種名號
在娑婆世界中,以慈悲為本體的觀世音,也被眾生尊稱為「大悲聖者」或「施無畏者」。《首楞嚴》說:「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渡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另外在〈普門品〉當中也有記載:「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觀世音擁有耳根圓通神能,因名「圓通大士」,或者「圓通尊」。《決定總持經》言道:「過去久遠世,歷經三十二劫燄氣世界,有佛名為『光世音如來』。」,所以觀世音又稱「光世音如來」。
觀世音菩薩古神廟在南印度南海普陀洛迦山,因此眾生尊稱為「南海大士」、「南海菩薩」、「普陀大士」、「慈航大士」、「南海觀世音大士」,總稱號為「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佛法無邊南海觀世音菩薩」。
六觀音與七觀音
觀世音菩薩為濟度六道,就分化為「六觀音」。六道輪迴是指:天界、人界、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因此有攝化「天界」的「如意輪觀音」、攝化人界的「准胝觀音」、攝化修羅界的「十一面觀音」、攝化畜生界的「馬頭觀音」、攝化餓鬼界的「聖觀音」、攝化地獄界的「千手千眼觀音」,合稱「六觀音」。另以「不空四絹索觀音」為佛母,合稱「七觀音」。
七觀音中,聖觀音就是平日所見之本尊,而千手觀音,即寺廟奉拜的「千手千眼觀音」。《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了一段觀世音菩薩對佛陀所說的話:「世尊!我唸過去無量億劫之前,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往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世尊以金色之手摩觀世音頂上,說道:「善男子,汝當持此大悲心咒,普為未來惡世,垢重一切眾生,作大利樂。」菩薩就發誓言:「若我能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其足。」發願之後,菩薩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千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說:「爾時觀自在菩薩熙怡微笑,放大光明,頂上顯現五百頭面,具足千眼,每於天冠,各有化佛,亦放光明,菩薩身上現出一千寶臂,各執寶物,即從座起,告諸大眾,大聖世尊所出言語,真實不虛。」
菩薩之千手千眼乃為救渡眾生,其塑像造形有四十手,每手有一慈眼,各自攝護「三十五有界」,合為「千手千眼」,此尊觀音梵名為「娑訶羅希惹」,密號是「大悲金剛」。所謂「千臂莊嚴普護持,千眼光明遍觀照」,是以凡虔誠的皈依者,往往能行觀音千願。
三十三種應化身
三千大世界中,觀世音菩薩曾顯化各種不同的身份,救渡各類生靈。依〈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曾有三十三種應化身,包含楊柳、龍頭、持經、圓光、遊戲、白衣、臥蓮、觀瀑、施藥、魚籃、德王、水月、一葉、青頸、威德、延命、眾寶、岩戶、能靜、阿耨、阿耨提、葉衣、琉璃、多羅、蛤蜊、六時、普悲、馬郎婦、合掌、一如、不二、持蓮、灑水等。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之後,一些婆羅門教徒受其感化,紛紛改奉佛教,同時將原來所敬仰的觀世音帶入。佛教徒尊稱善種觀世音為「馬頭觀音」,其形相仍然是一匹可愛的小馬駒。婆羅門教原本尊奉兩匹,但佛教只選擇一匹。
過了數百年,佛教弟子認為所奉敬的觀世音為馬身,而諸菩薩乃人身,就將馬身觀音,改作男身。後來佛教傳入中國,有了妙善公主乃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的說法,故以女兒身的法相來崇拜。
觀世音的弟子,認為觀世音是男身,是因為佛經內記載,觀世音原是古印度轉輪王無諍念的大王子的關係。根據《梨俱吠陀》這本古印度婆羅門最早的經典,觀世音乃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所奉敬的善神。
台灣奉祀觀世音菩薩的寺廟大約有六百多間。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菩薩的聖誕千秋,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大士的得道紀念日,九月十九日則是觀世音菩薩的出家紀念日。由於觀世音菩薩在台灣民間知名度高,影響力大,所以這些日子也都被視為年度重要節慶,可以想見,所有廟會現場也都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如果親自參與、體會,更能感染民間信仰的虔敬,從而知道,具有感思勸善與安定人心等意義的民間信仰,其價值是不可估量,並且歷久彌新的。
關於觀世音是男是女的問題...
在明朝之前的觀世音菩薩雕像都是男相,但是明朝以後的觀世音菩薩雕像都變成女相。就這些跡象明確顯示觀世音菩薩應該是男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