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
念佛的起源相當早,據《阿含經》記載,最初釋迦牟尼佛因欲界眾生貪欲心很強,因此教導弟子們修不淨觀。所謂不淨觀,就是觀身體不清淨,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觀,最後觀到自己死亡,開始腐爛、發臭,有許多蟲在裡面蠕動。一段時間之後,有些比丘覺得自己好髒,心中非常恐懼,因為厭離身體而自殺了。佛陀就改教弟子們六念法門,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和念天。
「佛」、「法」、「僧」是三寶,包含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施」是布施,「戒」是持戒,「天」則是指修十善,因修十種善法可以生天。當人在恐懼或臨命終時,不知道誰可以來救濟或是會到哪裡去,就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曾經持戒、修布施、修十善的功德。所以皈依三寶的人應該常修六念法門,經常想到自己是三寶弟子,應該要持戒、修善、布施,以這些功德至少會生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是因為修了人天的福報,也就是布施、修善、積德的功德而生。但是欲界天的第四天兜率天,它分為內、外二院,其中內院是給發願親近彌勒菩薩的人去的,將來彌勒菩薩到人間成佛時,他們也會到人間來成為菩薩、阿羅漢,所以很多人願意往生。
色界天、無色界天則是因修禪定而生,分成兩種,一種是凡夫所生,即外道修四禪八定所生的禪定天;另一種是學佛者修行禪定、梵行證得三果(阿那含果)後所生的天,即淨居天,因為共有五個地方,所以稱為五淨居天。生到五淨居天的人可以直接從這裡得解脫,不會再回到凡夫界證阿羅漢果,所以又稱五不還天。
念天並不是為了到欲界天享福,兜率內院及五淨居天都是方便大、小乘聖者,進一步完成最後歷程的轉換歇腳之處。
除六念外,還有八念、十念。八念就是六念再加上念呼吸和念死亡,若再加上念休息和念身體,即為十念。念呼吸是清清楚楚呼吸的出入,也就是數息觀;念死亡即不淨觀,也就是觀死;念休息是休息萬事,讓心不要太忙了;而念身體,其實就是四念住裡的身念住。
諸種法門中以念佛最容易入手,此即「念佛禪」的來源。原先可以念佛的功德、佛的相好,也可以念佛的名號,最後則發展出現在的持名念佛。最初是念釋迦牟尼佛,後來則是十方一切現在諸佛中選一尊來念,慢慢地發展出專念幾種佛,譬如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彌勒佛就是未來佛。念菩薩也可以,譬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這也算是念僧。當中還是以念阿彌陀佛最容易得力,因為阿彌陀佛曾發凡是持「阿彌陀佛」名號者均得救濟的本願。
念佛不僅是「六念」的一種,也是「五停心」裡的一種。五停心是禪觀修行法門,是小乘最基礎的修行方法。「停」是停止,停止散亂心、分別心,讓心安住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五種幫助我們的心從妄念紛飛中停下來,再進一步統一的方法,就是五停心。包括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慈悲觀、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就是觀十八界,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塵、六識,因為不容易著力,很難觀成,所以在漢文典籍中也有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的,而這六種方法都是修行基礎禪法時使用的。
用五停心中的任何一種方法不斷修持,心漸漸就不會散亂,妄想減少,為集中心。然後再進一步,身心和環境統一,失去了身心與環境的分別和障礙,這時就是統一心出現。心停在方法上,叫作止於一境,就是三昧,就是定。統一心雖然可以入定,但是我們大乘中國禪法的目的不是入定,而是要正念分明,心裡非常明朗、清楚、安定、寧靜,就是定慧不二。因此當統一心出現之後,如果是念佛,就可以參話頭,如果是用數息法,則可以進入默照的層次。
所以,六念實際上與五停心是相應的,修的都是「觀」。「觀」是用心來覺照,這不是覺悟的覺,而是「很清楚的」,心很清楚地在方法上。運用在念佛,就是隨時隨地將心繫在念佛的方法上,這就是覺照,是基礎的修行方法。所以,念佛法門根本就是基礎的修行方法,也是禪宗的基本修行方法。
念佛達到統一時,身心環境全部融化在佛號之中,只有佛號,沒有感覺到自己有身體,沒有什麼雜念妄想,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人在干擾自己。前後左右的人依然看得到,但是不會再起分別心,不會說這個人妨礙我、誘惑我、讓我覺得不舒服,或是這個人我滿喜歡的,種種念頭都沒有。
此時還是持續念佛,念到最後佛號沒有了,就可以問「念佛的是誰」、「誰在念佛」,這就是參話頭。不過,念到佛號沒有了,並不表示已達統一心了,有時是因為念得很累、很無聊,不想念了。此時頭惱裡雖然也沒什麼雜念妄想,但其實是在休息,是偷懶、懈怠。這時參話頭也沒有用,應該要馬上精進,再提起心力繼續念佛。
此外,念佛也是《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的一種,所以大乘的淨土也修觀,只是到了《阿彌陀經》時,只講念佛,沒有講其他的觀,而《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的性質相同,也是專門講持名念佛,但其內容又比《阿彌陀經》更詳細。
其實持名念佛也不是淨土宗專有的法門,譬如唯識宗念彌勒佛,是念未來要成佛的當來下生彌勒佛,此外還有念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的。不過有好多經典都勸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譬如《藥師經》,所以念阿彌陀佛成為一種普遍的修行法門,無論漢傳、藏傳,或哪一宗派都非常重視。
最後,再從修行的基本原則來看。修行的基本原則是修心,也就是鍊心,把雜亂的妄想心鍊成清淨的三昧心。凡是修行,不論是大乘、小乘都叫作「觀行」,觀是用心思惟,不是思想。思惟的意思就是覺照,非常清楚地觀照自己的心,用方法使得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麼,使得自己雜亂的妄想心變成了清淨的三昧心,就是修行。
有人認為禪修與念佛是不同的法門,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佛法是整體的,不要把它切割成禪和淨土,即使主張「禪淨雙修」,那也好像是把地瓜、米飯和在一起吃,結果地瓜是地瓜、米飯是米飯,還是不同。其實兩者都是食物,都能填飽肚子,就如同佛法只有一味——解脫味,沒有必要再分什麼淨土和禪。
佛法是一味的,就是解脫味,修任何法門都能得解脫。我曾以「百川歸海」來比喻,河流不論是往西或往東流,最終都會流到大海。就像台灣,它是海中島嶼,不管是向東、西、南、北哪一個方向流,最後都歸於大海。譬如《華嚴經》有二十一個念佛三昧門,《楞嚴經》有二十五圓通,《圓覺經》有十二圓覺,門門都是通向解脫;《法華經》「會三乘歸一乘」,三乘就是二乘聲聞、緣覺,即一般說的小乘,再加上大乘的菩薩,即不管大乘或小乘終究會歸於一佛乘。所以不能說有幾個法門就建立幾個宗派,說這是什麼宗、那是什麼宗。
念佛法門是所有法門之中的一種,而又涵蓋著一切法門;菩提達摩的禪宗其實就是念佛法門裡的無相(或稱實相)念佛,譬如禪宗經典中的《六祖壇經》,就曾引用《觀無量壽經》、《法華經》,以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一行三昧,可見得它們並非背道而馳的。
念佛法門就是修行佛法,沒有必要說它是淨土;其實古代很多禪師也修念佛法門,譬如五代的永明延壽禪師即是如此。明朝末年,專弘淨土的蓮池大師——雲棲袾宏,在其《阿彌陀經疏鈔》中,則將持名念佛分為事持、理持兩類。事持是念心外的阿彌陀佛,理持則是念我們本具的清淨佛性。念佛若能從「事持」進入「理持」,當清淨的佛性與阿彌陀佛的法身完全相應時,即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就與禪宗的開悟完全相同。
蓮池大師一生都強調修念佛三昧,從持名念佛自然而然完成了明心見性的目的。所以,蓮池大師雖是淨土宗的第八祖,但是又被稱為禪師。此外,還有一位較蓮池大師年輕的蕅益智旭大師,他是蓮池大師戒子,也主張修念佛三昧,並且稱之為寶王三昧,認為是一切三昧中最好的,是三昧之中的王。
三昧是「即慧即定」,又是定又是慧;當念佛念到非常純熟,心中沒有煩惱、沒有雜亂,只有一句佛號時,自然會開出智慧,此時即修成念佛三昧。可見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即禪修的法門之一,因此我們法鼓山的佛七實際上也可以稱為念佛禪,能夠達成自心淨土的目的。
我們法鼓山提倡人間淨土,又經常指導禪修、推廣禪修,好像沒有要生西方彌陀淨土。其實我們是一致的,不會把它分得那麼清楚,只是因應人的根性而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人喜歡念佛,有人則願意用禪修法門,雖然走的路不一樣,但是殊途同歸,條條馬路都是到羅馬。就像佛殿有六個門,雖然每一個都有點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每一個人進來時的路線也不一樣,但全部都能進入佛殿,而且見到同樣的西方三聖,見到同樣的我在這裡向諸位說法。因此說「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禪修是鍊心,就是用方法從散亂心到集中心,再從集中心到統一心,最後到達無心的過程。念佛也相同。念佛是一向專念念阿彌陀佛,一直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事一心就是統一心,此時定境現前,已經入定;理一心則是禪修最後所到達的無心,心無執著,不顛倒、不貪戀、不攀緣,是清淨的,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心。
達到理一心(無心),已經離煩惱了,如果死亡時能持續保持,往生西方淨土就已超過上品上生。如果是事一心(統一心),好像煩惱不起伏,可是一離開定境,在平常生活中還是會波動起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則是九品蓮花裡的上品和中品。如果是散亂心,則是生下品,但也必須十念不斷才能進入下品。
因此,禪修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禪、淨這兩個法門只是型態不一樣,但是功能類似、目標也是一致的,因此,我也勸禪修的人能夠發願往生西方淨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