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陀的教法就像一顆樹一樣,有根、有幹、有葉,所有的枝葉都是依靠根部來成長,根從土壤裡面吸收養分,然後再把養分慢慢地輸送到枝葉,滋養它們。同樣的,學佛如果沒有找到本來面目,就如同樹沒有根一樣,縱然學了非常多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也是沒有辦法脫離輪迴生死。
心外求法就像鏡外求心──鏡子要求那個影像停留下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心如果對外境一直不斷地追逐,就永遠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得不到快樂。在這裡舉個馬祖道一的故事,來說明「心外求法了不可得」的道理:
如 果我們認為──每天讀經、唸佛、持戒就是修行,那麼,我們所得的,可能只是一個很短暫的平靜的覺受,不久煩惱又會生起,為什麼呢?這是由於我們沒有真正了 解佛法的根本。
口中唸經、行為持戒,這些不過是一種宗教生活的修持行為,是很難與解脫、自在、離苦有直接、必然的關係。
所 以,我們要清清楚楚地知道:沒有見到本來面目的人,即使一天坐上很多個小時,或是唸經、拜佛、持咒、研究經典…這樣常坐不臥地精進學佛,終究還是沒有辦法 真正的啟發到我們的智慧。
反之,如果瞭解學佛的目的就是找回本來面目的道理,再經由持戒、唸佛、禪修,才會真正感受到佛法給我們的生活空間——— 一種自在、一種解脫。
心外求法就像鏡外求心──鏡子要求那個影像停留下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心如果對外境一直不斷地追逐,就永遠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得不到快樂。在這裡舉個馬祖道一的故事,來說明「心外求法了不可得」的道理:
禪師馬祖道一在還沒有悟道以前,成天就在南嶽般若寺裡打坐,
有一天,馬祖道一的老師南嶽懷讓,看他成天這樣打坐,就問他說:
「你在那裡做什麼?」
「我打坐想成佛。」
懷讓聽馬祖道一這樣回答,就坐在他的身旁,並找來了一塊紅磚,用力拚命的磨
馬祖見狀,不解地問道:
「老師,你磨磚做什麼?」
「我想要把磚磨成鏡。」
馬祖聽了十分驚奇,直說:「磚怎麼能磨成鏡呢?」
「磚既不能磨成鏡,那你打坐又怎麼能成佛呢?」
馬祖被這樣一問,就趕緊再問老師說:
「那要如何才能成佛呢?」
「就像牛在拉車,當車子不動時,你要打牛還是打車?」
馬祖一聽之下,恍然大悟:「原來我的身體就像車子,心就像那頭牛一樣,
如果成天打坐,只是在這個身體上下功夫,而沒有把這個心照顧好的話,那是沒用的!」
所以修行就是隨時注意我們的心、管理我們的心,
把心真正訓練好,才能夠成佛。
我們的本來面目就像那頭牛,
如果我們把這頭牛看緊,
看得清楚、看得瞭解,
把這頭牛管理得很好
,然後一直往前邁進,
就能夠成就佛道。
有一天,馬祖道一的老師南嶽懷讓,看他成天這樣打坐,就問他說:
「你在那裡做什麼?」
「我打坐想成佛。」
懷讓聽馬祖道一這樣回答,就坐在他的身旁,並找來了一塊紅磚,用力拚命的磨
馬祖見狀,不解地問道:
「老師,你磨磚做什麼?」
「我想要把磚磨成鏡。」
馬祖聽了十分驚奇,直說:「磚怎麼能磨成鏡呢?」
「磚既不能磨成鏡,那你打坐又怎麼能成佛呢?」
馬祖被這樣一問,就趕緊再問老師說:
「那要如何才能成佛呢?」
「就像牛在拉車,當車子不動時,你要打牛還是打車?」
馬祖一聽之下,恍然大悟:「原來我的身體就像車子,心就像那頭牛一樣,
如果成天打坐,只是在這個身體上下功夫,而沒有把這個心照顧好的話,那是沒用的!」
所以修行就是隨時注意我們的心、管理我們的心,
把心真正訓練好,才能夠成佛。
我們的本來面目就像那頭牛,
如果我們把這頭牛看緊,
看得清楚、看得瞭解,
把這頭牛管理得很好
,然後一直往前邁進,
就能夠成就佛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