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濟群法師: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

佛教的正道是中道。中道不是一種折中,而是符合真理、符合實相、與解脫相應的方法,佛陀將其總結為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佛陀在鹿野苑轉法輪的時候,提出了中道的修行觀點。中道的意義在於,首先在生活上要遠離二邊,既不放縱,也不自虐,然後按照八正道修行。

放縱欲望的生活是俗鄙的,而且不利於解脫。因為一個人放縱欲望,就會被欲望牢牢地抓住,所以佛陀認為這種生活是不可取的。同時佛陀指出,無益的苦行同樣不能導向解脫。

苦行分為有益的苦行和無益的苦行。無益的苦行是為了折磨自己而吃苦,有益的苦行則是找到正確修行方法之後所做的努力。有益的苦行,對當事人而言意味著在戰勝欲望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沖突,但修行真正上去之後,很快就不覺得苦了,只是在旁人不理解的目光中看來,可能仍然顯得很苦。

八正道不是釋迦牟尼佛率先發明的。佛陀告訴我們,八正道是「古仙人道」,這裡的「仙人」指佛。過去的諸佛都是遵循著八正道走向覺醒和解脫的。

關於八正道,佛陀做了一個比喻,他說這就像一個人行走在森林裡,突然發現一條大路,於是順著這條大路走了出來。很多眾生都在這個森林裡迷路了,包括每一個凡夫。在我們的心靈世界裡有各種各樣的念頭,每個念頭都可以開展出不同的人生道路,形成不同的生命品質。選擇正確的道路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選擇的失誤可能會使我們走向地獄或者成為魔鬼。

對於凡夫來說,貪瞋痴早已經成為生命中的主人。我們現在修學佛法,剛培養起來的正念力量還很微弱,像是一株幼苗,貪瞋痴卻是參天大樹。所以學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有善知識引導,需要有正確的方法,通常也需要環境的支持。如果一個普通人想著自學幾本佛教書籍就能開悟,純屬妄想。盲修瞎煉,不著魔都算幸運了!

凡夫心最大的本事就是善於利用各種條件為自己服務。即便學佛,也很容易使學佛成為貪瞋痴的增上緣。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有些人學了一些佛教的道理,就感到自己似乎比別人高貴,開始藐視別人。

學佛,必須沿著佛陀為我們探尋出來的八正道向前行進。八正道既是外在的道路,也是一條心路。如果我們不選擇這條心路,必然被貪瞋痴淹沒,生命的悲慘是沒有盡頭的。


中道

世間法都是對待的,善和惡、是和非、好和壞、事和理,甚至於對與錯、難與易、高與低、大與小、男與女等等。佛法就不同了,佛法不講對立,講究中道。中道,是超越有無、增減、善惡、愛憎等二邊的極端,但是,「中道」並非折中之道或中庸之道,而是以般若智慧來調和事理,融和有無,以便趨向解脫之道。

佛世時,當時的印度有六師外道,在修行上有順世派的極端享樂主義者,有尼乾陀的極端苦行主義者;對於宇宙人生問題的看法上,有著極端的「宿命論」與「無因論」等。他們各執一端的說法,佛陀認為不可取;為不落於偏見,因此佛陀「離於二邊,而說中道」。

佛陀的弟子二十億耳,過去是一名琴師。隨佛出家後,急於證果;日夜不懈精進修行,卻久久沒有開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憊不堪,因此萌生退心。佛陀知道了,就來到他修行的地方,指點他:「你用音樂來幫助我宣化,長養你和大家的信心,這個很好。你在彈琴時,假若琴絃太緊了會怎樣呢?」

「琴絃太緊是會斷的!」二十億耳回答。

「那太鬆呢?」

「沒有聲音!」

「太緊太鬆都彈不成調,唯有急緩得中,才能彈出美妙的聲音;修行也是如此,過分急躁或是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億耳聽佛陀教誨後,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式,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

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有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在現世生活中幸福快樂。因此,不只修行要合於中道,做任何事情,過與不及都不好。例如,生活中有人過於追逐物欲,有人過分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的使用浪費無度,有人則一毛不拔,這都不是正常之道。就像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只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才是正常。

中道是中觀的般若智慧,有了智慧,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懂得把握其中的原則;看到果,就知道果從因生,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而不會怨天尤人。佛陀告訴我們「緣起性空」,就是要我們明白「有」因「空」立,所以能真正明白緣起者,於諸法則不執著實有,亦不執著全無。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此體悟非空、非有,就是「中道」。

人間佛教有擁有的生活,也有空無的生活;有群居的生活,也有獨處的生活。如能把世間所有的一切都調和起來,過著中道的生活,思想不要偏激,不要走極端,不要用二分法,用圓融才能中道。中道,世間才會太平;中道,世間才沒有紛爭;中道,人生才能有樂趣;中道,才有美好的生活。


何謂佛法的「中道」?

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這是畸形;如果只張不合,這也是畸形。唯有拳掌卷舒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於左右、好壞兩邊,都是極端;能夠不偏不倚,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就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是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時即為五比丘揭示:離於偏執,履中正而行,這才是解脫之道。此乃佛陀歷經六年的苦行生活,深體「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再者,當時印度有六師外道,在修行上有順世派的極端享樂主義者,有尼乾陀的極端苦行主義者;對於宇宙人生問題的看法上,有極端的「宿命論」與「無因論」,這種各執一端的說法,佛陀認為均不可取。為了不落於偏見,因此「離於二邊,而說中道」:在修行上,要不偏於苦行或縱樂的生活;在思想上,要離於有或無、常住或斷滅兩種極端的見解。所以,中道具有實踐上與理論上的兩種不同意義。在實踐意義上的中道,以實踐八正道為主;理論上的中道,就是緣起。

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形成的法則,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但是「空」並不否定「緣起」的假有,而是在萬法現象上,觀察其無自性的空。因此,「緣起」與「性空」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兩面的。佛陀說「緣起性空」,就是要眾生因「空」而知「有」,因「有」而達「空」,是為對治眾生「空」、「有」兩端的執著,所以能真正通達緣起者,於諸法則不執著實有,亦不執著全無,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體悟非空、非有,就是「中道」。因此,龍樹菩薩的《回諍論》說:「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

由「緣起」而見自性「空」義,便不會落入執「無」的邊見;了知「緣起」為自性「空」之理,便不會落入執「有」的邊見。不落入有、無二邊,才能對「中道」有確切的體認:中道連繫「二諦」──性空是「真諦」,假有是「俗諦」,二者統一起來而成中道,所以中道不著名相與對待,綜貫「性」、「相」及「空」、「有」。

由以上諸說,可以知道中道的實相,即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並舉」。「空有不二」是指不執空、不執有的真空妙有;「即真即俗」則既是真諦,亦是俗諦的中道思想;「色心並舉」為不偏唯心,亦不偏唯物的中道觀。

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特色之一,能夠把握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實義。因此,無論大、小乘的各宗各派,皆以之為弘法的基本義理。佛教祖師們為了讓後世學人能夠把握中道實相,舍離各種邊見,提出了「八不中道」的觀照方法。

「八不中道」又稱「八不中觀」,是指中道實相理體而言的。稱「八不中道」者,是從所觀之「理」而言;稱「八不中觀」者,是從能觀之「智」而說。能所不二,所以理無二致。「中」者,即不偏。實相理體,既不偏於有,也不偏於空。遠離空有二邊之偏執,所以稱「中道」。

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八不,主要在破眾生的自性執,也就是說,緣起的諸法,其當體性空、不可得,但是凡夫、外道及有所得的行者不能體認一切法空,總執有實在性的法,從常識上的實在,到形而上的實在,不能超脫自性妄見。此自性見,在時間上,即有常見、斷見;在空間上,則有一見、異見;在時空的運動上,則有「去、來執」;在法的當體上,則有「生、滅執」。此生滅等八計是眾生迷失的根本,和離一切妄見戲論不可得的中道不相應,於是龍樹菩薩開立「八不」,以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執,而彰顯無所得的中道。因此,古人說:「八不妙理之風,拂妄想戲論之塵;無得正觀之月,浮一實中道之水。」

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因此,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認識世間生滅、差別的萬法,一一皆具足常住不滅的中道真理。能夠如實認識世間實相,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會被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風所吹動,自然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所以,離於二邊而行中道,這就是智慧,這就是佛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