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法之中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是樣樣都有,世界是世界,人生是人生,苦是苦,樂是樂,一切都是現成的。

譬如一個人對著一面鏡子,就會有一個影子在鏡里,影子看的清清楚楚並非沒有,但影子從因緣而產生,依因緣的轉化而轉化,沒有實在一個體,叫空。

這個空是即空即有,二諦圓融。


空性的體驗 作者:黃國達

『般若經』云:「深奧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是其義,不生不滅是其義」。『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空不但是大乘佛法的共義,也是阿含經所認可的,如「眼空,常恆不變異法空......。」至於如何體悟空性,進而安住於空性,更是大小顯密各宗所共同重視的。

體悟空性的智慧稱為般若,空性又稱為實相、真如、法性、實際等,這些都可說是空的異名。能悟入空性,不但自身可以趨解脫,對於大乘行者而言,也是以勝義菩提心,廣行慈悲利他而不退墮成為「敗壞菩薩」的保證,對於「人間佛教」實踐者,更是生生世世淨化人間的宏願得以落實的重要本領,否則自身煩惱無明深重,自顧尚且不暇,如何能「救度眾生」?

但是 空是「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的,有什麼方法,能循序漸進,順入空性?首先,我們要正確地理解「空」的含義,空不是「無」,也不是形而上的「本體」,不是一種「理論」,甚至也不能說是一種「境界」,空是每一個現象,任何一種存在所共同具備的性質,沒有不變性、孤立性和實體性。所以,這只是一切法的真相,雖然可以用理論解說,可以用心去體會,卻不是「言說」、「思惟」等心意識的作用,因此,空即是諸法實相。

悟入空性的方便,以「無常」最容易下手,無常並非「實體」的存在,而是「常性」不可得,也就是沒有固定性,一切都是在變化的,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過程,沒有絲毫的固定性。無常看似簡單、易懂,但要深化到內心,廣泛地了知沒有一法可以例外,就要下一番功\夫。在經驗上,我們可以體會大自然的變化、世事的變遷,以及意識的流動,但在認知上仍有一些盲點,例如有人相信永恆的「上帝」、「天堂」、「靈性」、「真我」等精神上的不變性,或「極微」、「剎那」等物質上的不變性。精神上的「永恆性」,其實是非經驗的想像產物,或在專注定心中的心靈意象而已。至於物質上的「永恆性」,經過科學的探討,也已經證實質量、能量、時間和空間都沒有固定性。

對於無常的體驗到了深刻的地步,就會對人生觀、宇宙觀產生重大的蛻變。生命既然是剎那不住的,世事既然是變幻莫測的,而宇宙本身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到底有什麼是可以依恃的保障呢?沒有,一點也沒有, 唯有在無常變化中,內心安住,接受無常的事實,坦然地活在無常中,不要求永恆不變,因為要說永恆,「無常」可以算是不變的真相,徹底的真實了。同時也不依賴任何保障,唯有把握當下,精進努力,才是使「改變」更順暢的有效途徑。不喜歡的人、事、物既然已經來了,就好好應付,喜歡的人、事、物來臨,也要善加愛惜。死亡、意外、不幸,誰也不能倖免,存活、好運、美滿幸福也是無常的。一切「有為法」都會成為過去,唯有「無為法」--無常或空性,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 沒有渴望、企盼,也沒有逃避或抗拒,只是真實地活在當下,就是安心之道。

無常的體驗不僅讓我們內心自在,在對人、事、物的看法上,也會有更寬廣的空間,一切都是會改變的,可以進步的,可以展現積極性、開創性;只要努力修行,即使是煩惱的眾生,也可以成為圓滿的佛陀,所以,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困難的事情,經過智慧的觀察,可以迎刃而解。由此而推演,對人比較沒有成見,也更有包容性,對事也比較能保持彈性,不會死腦筋,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這不是天真的樂觀,而是參透萬化之後,所見到的可能性。

有了無常的體驗,還要進一步體驗空性,空是沒有孤立性和實體性,一切現象都只不過是各種聯結和關係所相對襯托,呈現出來的形式而已。體驗空,不必遠求,當下就地取材就可以做到。如果您正在吃蘋果,您就來觀察蘋果的空性。蘋果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存在是因為有種子,有土壤、陽光、水份養料,有人栽種,運銷,你再從店裏把它買回來,這就是一種關係和聯結,才有蘋果在眼前可以享用。而當前的蘋果與周遭的一切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結。首先,它與你的身體聯結,一口一口地進入你的胃腸。同時它也沒有離開地心引力,它的紅色表皮,由於燈光照射,看來十分可口,它的滋味,被你的舌頭和你的心辨識。所以它不是孤立的,它只存在於所有這些關係之中。

我們可以再觀察更複雜的現象,但是同樣地,它也沒有孤立性和實體性。假如我們現在正在工作,這項工作需要依存於你的公司的客戶需要,你的專業知識,公司內部分工,你的身體、頭腦的精密協調之下,逐步完成。而這項工作提供了很多客戶服務,讓他們得到生活上的便利,帶來了公司的利潤和你的收入,以及家人的溫飽,進一步帶動社會的進步,它像一面關係的網絡,你的當下就是中心點,而沒有任何終點或絕對界限。

當我們 經常把眼光打開,不再局限於自己所看到的部份,而留意到各種關係和聯結,我們就逐漸生起空性的智慧,我們會發現每一個現象都比我們過去所認定的更為鮮活、豐富。在現象上,每一事物的存在,表面上是可以區隔、劃分開來,然而在智慧的深入觀察之下,你將會確認事物之間的真實、絕對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只不過為了便於辨認,所以給它一個名稱和定位。實際上,不是先有兩樣事物,然後發現彼此的聯結和關係,而是在根本上,存在就是連續的、關聯的,沒有界限的,這就是事物的本質--「空性」。

這種「空性」的觀察和體驗是我們所不熟悉的。除非不斷地把眼光從膠著於「單一化」、「固定化」、「絕對化」的習慣中扭轉過來,不斷地移到它的連續和關聯上,才會把這種無始以來的「自性見」打破。

當我們愈來愈活在沒有「絕對」、「界限」的狀況中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蛻變。我們將不再用固定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而開闊視野。腦海中不再堆滿了「自我」、「自尊」、「追求完美」、「害怕失敗」、「逃避現實」、「絕對正確」、「有用」、「沒出息」等等一大堆僵化的思考模式。全新的世界將會展現:每個人都有希望,每件事都有可能,人生是無止盡的成長和學習。成就只是感覺,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都有價值,周遭的事物,包括大自然,都有它的美感。由於這樣的改變,空性的體驗使人更有活力、欣賞能力、創造性、平靜以及愛心,這就是佛法的「覺」所引導的「菩薩道」、「菩提行」。它沒有佛法和世間的對立,所謂「當體即空」,「佛在人間」就可以透過空性的智慧來實現。

生命在我們的認知中有著種種的苦、缺陷和局限,透過空性,我們的心靈找到自由和喜悅之道。佛法並不是要我們整天愁眉苦臉,哀聲歎氣,否定生命,而是要以智慧和慈悲來自我改變,進而改變這個世界。每個當下的存在都具備無限性,無論自他,小至一花、一草、一言、一行,一個情緒、一個想法,大至社會、人類,法界有情,都可以這樣來觀察、體驗它的空性。可以說,隨處隨時都是學佛的契機,不是嗎?

黃國達簡介                        
台灣苗栗人,一九四九年出生,台大機械工程學系畢業。自年輕時即研習佛學,以科學訓練的背景從事佛法的探索,對印順導師的思想尤為相契。個人修持則以中觀為核心,融合四念處及現代心理學,將佛法運用於生活中。

曾任工程師,佛教青年會雜誌主編,文教基金會佛學班講師和張老師專線,觀音線,慈心院的心理恣商輔導企劃培訓員。並在台大,政大等各大專院校佛學社及新竹聯合工業研究所,慧日講堂,慕欽講堂,佛教衛星電視學會,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佛法度假營,莊嚴寺,大覺寺,維鬘文教協會,文殊出版社,慧舫文物流通處和妙雲華雨讀書會等地授課。現任國際網路現量現觀禪修班和佛法與生活網路互動研習班講師。


空相的認識

文:潛 / 出處:雲語書摘 /期數:274期2013年1-2月合刊

空,一般來說是指空虛之意。凡虛而無物之處,空無所有,皆謂之空。如田野無作物,朝廷無人才,倉無積物,車船無乘客...等;總之,空乃不實之說,其間少了一個「有」的存在現象。

關於「空」,在佛教的經典裡談得非常多,說二空,三空,或十八空,二十五空,乃至無量空,提出那麼多的內容,即在分別說明「空」的多種相異內涵。其實,「空」的認知是建立在「相」的變化上,不是「有」的否定。

佛法談「空」,是從「有」而說,捨棄「有」則無法可說,無法談「空」。例如:以天空來說,抬頭仰望天空時,所見的究竟是「空」還是「相」呢?

抬頭望天,必然看到藍天的顏色,或白雲或彩霞,太陽或月亮,下雨等種種景象,這些呈現眼前的景象就是「相」;所以,抬頭望天時,所見非「空」,而是天空所顯的「相」。相,包括了眼睛能見、耳朵能聽、鼻子能聞、舌頭能嚐等的範圍,也就是以眼耳鼻舌身分別接觸而能感受到的種種相來說。此外,是以分辨長、短、大、小、方、圓,或紅、黃、藍、黑等不同顏色的物質體的表相,也可以說物質體所表現出的事或物都是相。可見,談「空相」,主旨在說明「空不是沒有」,而是須依「有相」來說明「空相」的道理,且唯有在「有相」的前提下,才得以談「空」,否則如世俗所謂的「財也空空、色也空空、酒也空空....」這些「空」的論調,只是胡說罷了!

《心經》有「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說一切的法,包含了世間法,以及佛法在內的「有法」,我們去認識、瞭解,會發現所謂的空,只是空其相,而實質的本體性與境界,不能說是空。

然而一般人之所以誤解空相,在於明明擺在眼前的人或事或物,我們看得見、聽得到,卻說不看、不聽,不就是空了嗎?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已看到、聽到了,只是自己以抗拒、否定、排斥的心態,去逃避現實的問題而已。

可知,空不是沒有,空是從有而來;但「我」不受影響,或不相應,或與己無關,例如大賣場的物品,人來人往的路人,與我而言是空相。或謂人事物與「我」有關係,但不以計較、執著的心態面對「有」,故也是空相。或謂自己嚴重的習氣,藉著佛陀的道理方法不斷地修正,從嚴重的改變為輕微的,再從輕微的修改為愈微細的,以至清淨,最終是究竟空的。所以,空相是從有相突破之後,於相而言,「我」不起計較、執著,不會引發起心動念,於原有的相就顯現了空;可是「有相」並沒有消失,只是對學佛的人而言,自己的五蘊已不在這「有」上去計較執著了,所以叫做空相。

上白下雲老禪師在其著作《白雲深處》〈是諸法空相〉一文說:

法相,是眾生皆具之相;而且息息相關,如影隨形,觸緣即現。法的分別之相,從因緣而發起;有生滅,有垢淨,有增減,總不離相對。佛陀說法,即在說明世間諸法;眾生所繫,皆歸世法,從有、從相對。如善惡、美醜、是非、對錯等。佛陀說法,從因緣,從有,從空,從無,以至究竟清淨。如認識、瞭解、發現、突破等。

所以,所謂是諸法空相,為什麼是空?若從「因緣」來說:法有生滅,有垢淨,有增減。若從「有」來說:法是因緣和合而有,不和合則空。若從「空」來說:法生之前,消滅之後,於法皆空。若從「無」來說:法依因緣而有,於相空有;有為有所,有所不為,於法空相而無著;猶如四禪的有,入於無色,在不貪欲;入空處,當一心不亂;於處,進而識取;所取不同於原有,則於有所中透徹明了,自然突破在望;一旦突破,則畢竟清淨。

總之,因緣生法是相,究竟無實體故。所以,說空在空相,終而見空性之法,循緣起,過程,到了別,方知一切法本來寂靜。因此,要認識空,就先要明了「空」的差別義:於物質的現象有成、往、壞、空,是指有相,關係垢淨和增減的差異,稱為色我。於精神的現象有生、往、異、滅,是指法相,涉及業與道和虛與實的不同,稱為法我.若於真如究竟性而言,物質與精神現象,仍免不了遷流變化,也就是有限的時空拘束;於真如法義的突顯,止息觀行於流程後的清淨,至涅槃寂靜的究竟解脫,仍有相當的距離。

雲老禪師在《老禪師的話.空的認識》說:「空、就是不計較,不執著。」例如:人際關係的發生。若與親友交往,能以單純而淡泊的心意,對事而不對人,且能明辨事理;不以利害為前提,不計較得失,不執著親疏;結果與過程,必能圓滿於有價值的歡樂之中。世間的人與事,涉及到應該與不應該的時候,最主要的關鍵是有所計較和執著了;就像是煩惱,如果不計較,不執著,煩惱便不會發生,則煩惱便成「空」相,心念則常住歡欣快樂之中,生命的時空裡,怎會有不自在的道理!

最後,在《雜阿含經》裡說:心樂於清淨,便能得解脫,這樣的境界,便叫做空。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