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大師在《小止觀》中還談到了飲食節制的觀念:「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除了「調和」的基本觀念以外,「節制」也是佛教飲食觀中的一門重要哲學。 

吃素也需有智慧的抉擇

  近年來,在一片現代飲食觀的反思、重建思潮中,「素食」異軍突起成為西方飲食的新浪潮,不只引領西方生活新型態的樂活族(LOHAS)和慢活族(SLOW)崇尚素食,西方醫學界也大力提倡素食的諸多益處,愈來愈多西方人成為素食者,縱然眾多人吃素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大部分人只為了同一個理由──健康。

  佛法講求在生活中活用,飲食亦不離佛法,整個飲食的過程,從觀念到實踐,都是自我覺照的一部分。傳統的簡單價值不會被遺忘,重新提出佛教的飲食觀,一方面可與現代西方的飲食風潮做一比較;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我們不同的角度來思惟飲食與健康的問題。我們必須從最根本處,去覺察自己飲食的動機與需要,才能認真、好好地面對「吃」這件事!

調和為健康之本 

  在佛教的觀念裡,又稱飲食為「藥石」,將生理飢餓當作一種病痛來看待,飲食的需要並不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慾的享受,而是為了醫治飢病,提供身體健康所必須的養分,使人不至於因飢渴所苦,身心健康,才能無罣礙的修道行道。

  在佛教的飲食觀中,首要講求「調和」,隋代天台宗大師智顗曾在《摩訶止觀》中講述「調五事」:調食、調眠、調身、調息、調心,即由生理到心理的次第
調和,「調食」就列在調和首要之事。所謂的「調和」,正如佛法裡所講的「中道」,不執兩邊,行於中間;「調食」也就是要吃得剛剛好。

  怎麼樣才是吃的剛剛好呢?《摩訶止觀》中的解釋為:「不飢不飽是食調相。」不因美味而多吃、貪吃,必須傾聽身體的聲音,適量飲食才能讓身體感到舒適,暴飲暴食只會令腸胃負擔沉重,日子一久自然堆積成疾。佛陀在世時,便鼓勵弟子實行一坐食法,在面對每一次飲食的當下,能清晰覺察自己此刻所需,好好地只打一次菜,坐下來用心品嚐眼前的食物。

  除了「適量」以外,「適時」也是飲食調和裡的重要觀念,在佛教飲食觀裡有所謂的「時食」和「非時食」,也就是在應該進食的時間裡進食,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讓身體機能在循環上有所依循,不至於亂了節奏,出現失序的現象。

  曾擔任營養師的林宗美表示,佛教飲食所提倡的調和觀念,其實與西方營養學講求「飲食均衡」的觀點雖不同源但同理,現代人的飲食問題更多是文明病,對於容易取得的速食毫無節制、吃下太多的基因改造食品、加工食品,這些問題遠比古時候要複雜得多,但一千多年以前所提出的觀點,至今仍是一個飲食不變的基本準則。

節制的哲學 

  智顗大師在《小止觀》中還談到了飲食節制的觀念:「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除了「調和」的基本觀念以外,「節制」也是佛教飲食觀中的一門重要哲學。佛經中所說的飲食節制,跟我們現代所熟悉的「節食」觀念不同,現代人節食,通常是為了搶救營養過剩的肥胖身材,而採取的非常手段,往往矯枉過正,衍生出更多不良的後遺症。

  關於節制的觀念,唐代百丈懷海禪師的《百丈清規》裡也提到:「以減食為湯藥。」「減食」這個觀念在佛教飲食觀裡是歷史久遠的,佛陀在世時就常讚揚迦葉尊者的頭陀行一食法,提倡節量飲食。現代人飲食畢竟與出家人的修行不同,佛教「減食」的概念,在現代飲食上應可以理解為「減少不適當的飲食」。

  不適當的飲食,一方面指過量問題,林宗美指出應該提倡「吃七、八分飽」的概念,主張讓身體感受去告訴自己控制飲食慾望,讓身體適時休息。一方面則是飲食內容的適當與否,高熱量、油膩、太甜、過鹹、辛辣的食物,都容易累積身體負擔,想要不生病都難。

【本文摘自人生雜誌286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