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善業要出現之前,也是有徵兆的!

淨界法師

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暗趣明。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

第二種情況就是,一個人他積集的善業強,那麼在臨命終的時候呢,他這個善業是強者先牽,善業表現出來。這個時候這個人是從黑暗趣向光明,所謂黑暗趣向光明就是說,他來生會比今生更加的快樂。怎麼知道呢?這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在昏睡的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

這個人他在臨命終的時候,臨終之前,他不管是在打瞌睡,或者正在睡覺,他看到的景象都是光明的。比如說,他經常看到他在一個花園裡面玩耍,看到宮殿,甚至於看到佛菩薩。那麼這種使令他歡喜的相貌,我們知道這個人的善業即將起現行,就是這個善業要出現之前,也是有徵兆的。

就是我們不管是罪業要起現行或是善業要來臨的時候,都有徵兆。就像那個山雨,那個廣大的雨要下之前,你看氣候也有一些變化,會先出現烏雲、黑暗,然後再下一場大雨。那麼我們也可以從一個臨命終人他夢境夢到什麼境界,或者你自己判斷,你也就知道你到底是善業要表現出來,或者是罪業要表現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清楚的判斷方法。

就是說,我們在談到臨命終的一個往生的因緣,第一個,我們不能忽略業力的因緣,這是第一個因緣。那麼第二個就是隨念往生,隨念往生就是我們在臨終的時候,我們能夠生起一個堅定的信念,能夠扭轉這個業力,由這個心力來扭轉業力。

我們看龍樹菩薩《大智度論》的兩個偈頌:

從生作善,臨終惡念,便生惡道;從生作惡,臨終善念,便生善道。

龍樹菩薩他講出兩句話:第一個、從生作善,一個人假設他一生當中積集很多的善業,也就是說,他在內心深處的阿賴耶識,善業的勢力是強大的,按照業果招感的道理,是強者先牽,由強大的業力先得果報,但是他臨命終的時候,生起一個非常堅固的惡念,那麼這樣子也會使令他墮三惡道。

比如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國王,這個國王是信奉三寶,當然信奉三寶,他有積集很多的善業。但臨命終的時候,他的一個婢女為他扇扇子的時候,不小心把這個扇子打到他的頭上,結果他生起一個非常堅固的嗔心。那麼他這個善業本來要表現出來之前,因為他突然間起一個非常堅固的惡念,嗔心的念頭。那麼這個惡念本身,它就有滋潤業力得果報的功能,就像水有滋潤種子使令這個種子開花結果的功能。所以,他這個惡念就會去引導他過去生曾經造的罪業,把這個罪業調動出來,他的善業就暫時隱沒下去了。結果他因為嗔心的關係,就變成一條蛇,毒蛇。當然他的善業沒有失掉,但是這整個得果報的時間被延後到來生再得果報,為什麼呢?因為他臨終生起一個堅定的惡念。這是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從生作惡,臨終善念,便生善道。那麼反過來說,假設一個人,他一生當中什麼惡業都干,殺盜淫妄什麼罪業都做的,但是他臨終的時候,有一種特殊的因緣,生起一個很堅定的善念,這個人便生善道。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女,一個婦人,她是信奉婆羅門教的。婆羅門教經常要殺生來祭祀這個天神,所以這個婆羅門女造了很多的殺業。那麼按照正常的情況,這個罪業的因緣,她應該要到三惡道去的。但是有一天她回娘家的時候,就帶著她的小女兒回娘家。當時遇到大雨,那麼在過橋的時候,結果這個橋斷掉,她的女兒就掉到河水去。她一心一意要救她的女兒,她也跳到河裡去,結果那個河水的速度太快了,兩個人都淹死了。那麼這個婦人她在臨命終之前,她一心一意要救她女兒的心,這是一種施捨的善心,那麼這種施捨的善心非常地堅定,所以就使令她過去生的善業先得果報。

所以,當我們臨命終生起堅定的善念,雖然你一生積集很多罪業,但是它會使令你的善業先得果報,便生善道。

那麼這一段的整個內容是說,影響我們來生的因緣,有業力的因緣跟我們心念的因緣。

當然,從一個佛弟子的角度來說,剛開始應該斷惡修善,因為你這個業力強,你臨終的時候障礙就會特別多,罪業表現出來的力量就特別強。所以剛開始要先斷惡修善,但是從淨土宗的角度,你要培養一個對彌陀皈依的心念,那又特別重要。

我們一般人的心念,到臨命終的時候,有兩種情況:如果你不是修行人,你的心念只有一個相貌,就是心隨境轉,你的心都是向外發散的,心光外洩。所以正常的沒有修行的人的心念,到臨命終的時候,都是在昏睡狀態。我們一般人在臨命終的時候,你看那樣子,整天在睡覺,這是正常的。因為他的心念,平常都沒有在攝心,所以臨終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隨念往生,根本就沒有念。那麼沒有念呢,一般人就是隨業流轉,就像空中的羽毛,風往上吹它就往上飄,往下吹就往下墮。所以我們一般人很難用心念來引導業力,因為你這個心念薄弱。

那麼我們修習淨土宗的人,因為我們平常經常在靜坐、修止觀,對彌陀的皈依那個心念點點滴滴地在累積。到臨命終的時候,又有善知識的開導,那麼這個時候,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這個善業在鼓動的時候,你會出現一個很清楚的正念,正念分明,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那麼這樣的一個念力,它就會去引導我們淨土的善業,使令這個淨土的善業先得果報。

所以在臨命終的角度來說,一個修行人跟非修行人的最大差別就是修行人他能夠把他平常的正念表達出來,那麼非修行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正念,心思是散亂的,那麼只好隨業流轉。這個地方等於是我們把這個往生的一些差別因緣先做一個總相的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