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功德,是指內心的清淨智慧

來源:太平岩寺

“功德”一詞有很多不同的解釋,現在常用的意思已經泛化,將世人拜佛誦經佈施供養等,都叫功德。在寺裡修行或者個人修行,只要如理如法,都能積累功德、福報,但速度和品質就不一樣了。

放縱欲望如同玩火,眼前的小快樂將帶來長遠的大痛苦,身心清淨、行為有度、內心安靜才是真正的快樂。

如信心足夠,拜狗牙也能得到佛的加持。對於絕大多數人,最大的問題在於:怎樣具足這樣堅定、清淨、強有力的信心。

如果內心中沒有更清淨善妙的東西去填滿,一味想排除妄念,是做不到的,更何況扭轉長久以來的習氣呢?改變慣性需要很大的力量,需要環境的説明與自身的努力。

有力量,就是能夠承受、做到很多事情,這與僅追求自我的平靜是不同的。有的修行人為了求寂靜,躲避境界、消極麻木,表面上是“平靜”了,其實是內心喪失了發心和力量。佛法所說的寂靜,是以智慧堪破煩惱,故不為境界所動,這種平靜中蘊含著很大的力量。

許多人學佛後遇到不順的事,就會質疑佛法或疑神疑鬼,這都是沒有正確認識修行。佛法不是護身符,學佛不等於就不會遇到災難、疾病或障礙,這些都是過去業力與現前因緣和合所感之果,佛法是讓我們正確面對這些境界,並在一切時處種善因、結善緣,讓自己身心越來越安定、清淨,未來的果報自然會越來越好。

修,把自私的、狹隘的、煩惱的心修正成慈悲的、寬廣的、清淨的心;行,一切都要通過行持、行動才能夠做到。

煩惱不能去壓抑,也不是要發洩出來,而應去疏解。 世間的購物或吃一頓只是以另一個煩惱的滿足來轉移這一個煩惱,佛法的解決方法是:用正知見來觀察思維煩惱的生起、形象、來源,慢慢令心恢復清淨澄明。

要在煩惱起來的時候能夠擋得住,靠的是平常日積月累的思維正見的力量。降伏煩惱、培養善法,久而久之,當內心的正見清明、煩惱淡薄時,對萬事萬物的看法與體會就會越來越不同。

依佛法說,人是不斷在六道中輪回,所以這一世的出生並不是最開始,而是帶有無數的業力、習氣。其實一切眾生心識最深處都含藏著清淨光明的佛性,但被煩惱、妄想、執著深深覆蓋著,無法顯露,修行就是要去除這些染汙,恢復清淨佛性。

人的心是相續的、流動的,不是片面的“此時”、“彼時”的對立。智慧與煩惱本身也是同一個東西,煩惱熾盛時,智慧就藏起來了;智慧現前時,煩惱就隱沒了。我們往往很在意某個狀態,希望聽到一個答案可以解決問題,其實都是執著的心相。

福報是外在的,指善業所感的福樂果報;功德是內心的,指內心的清淨智慧。內心不起煩惱是名清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