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一般人死後為何還願意來投胎呢

娑婆世界的快樂,理論上是得不償失的。

雖然得不償失,為什麼我們一般人死了以後還是願意來投胎呢?因為你活在你心中的妄想裡。

我們很容易被心中的妄想所誤導,就好像佛陀說的,我們在享受娑婆世界快樂的時候,就像一個愚癡的眾生在享受一種甜美的食物。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你在吃蛋糕的時候,其實你把毒藥也吃下去了。但是沒有一個人會在乎裡面的毒藥,他在乎的是那個蛋糕給他的美好的感受。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已經不在乎外在的世界了,你只是要滿足你的妄想而已。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一次來投胎,受盡了痛苦,但是我們永遠得不到教訓。如果你不從你的妄想走出來,你就看不出娑婆世界的真相。

所以我們臨終的時候,很容易被心中的妄想誤導,就像飛蛾撲火。

你看作為一個飛蛾,它是心甘情願地往火上撲的,火也沒有叫它去撲啊。那麼它打什麼妄想呢?它認為這個火可以給它溫暖。是的,火的確給它溫暖,但是它也付出了代價:它在享受溫暖感受的時候,這個火也把它燒死了。但是作為一個飛蛾,它來生投胎的時候,它看到火照樣撲過去,因為它不可能從這個地方記取教訓的,它走不出心中的妄想。

我們一個人也是這個道理。除非佛陀出世,他引導我們走出妄想,看到人生的真相,否則我們每一個人寧可相信自己的妄想。

我們怎麼樣走出對今生愛取的妄想呢?佛陀告訴你無常的道理。你所追求的東西,它不是一個穩定的東西,它是一個你沒辦法控制的東西。你執著這個東西,你心中就永遠落入一種不安穩的狀態,今生的快樂是不安穩的。

第二個,暇滿難得。你錯失了一個把握你解脫的機會。為什麼呢?因為你好不容易因過去的資糧力,得到這個暇滿。我們解釋一下五種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你好不容易從三惡道這種卑劣的果報得到美好的人身;第二個,六根無缺,六根具足;第三個,具足信根。你好不容易對大乘佛法、對淨土法門生起了信仰;第四個,佛法的住世。你剛好遇到佛法的住世;第五個,他所哀憫。你得到善知識的攝受。

在整個修行當中,你今生是非常有機會能夠解脫的,而在你的無量生命當中,有這種機會是很難得的。你今生很可能因為你稍微的努力,可以從此跳出三界的黑暗,而趨向於淨土的光明。你是有機會的。但是因為你貪戀你心中的妄想而錯失了良機,非常可惜了!

我們想到娑婆世界的快樂給我們的是一種不安穩的過失,而且我們今生追求娑婆世界的快樂,如果錯失了一種好不容易得到的出離的機會,你應該想一想這樣做是不是值得!我們就慢慢地放棄心中妄想的愛取。這是對今生愛取的一種調伏。


我們已被自己的情緒愚弄了無數世

文:阿姜查尊者

真正的修行並不容易,多數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對抗習氣,他們不想做任何與感覺相違的事。人們並不想對抗煩惱,不想頂撞或擺脫它們。

現在人們所說的修行,並非真正的修行

我們說,在修行中不要追逐情緒,我們已被愚弄了無數世,深信這顆心屬於自己所有,事實並非如此,它只是個騙子。它將我們引入貪、嗔、痴,引入竊盜、搶劫、貪欲與憎恨之中,這些都不是我們的。

現在,只須問問你自己:「我想變好嗎?」每個人都想變好。那麼,做這些事是好的嗎?人們做壞事,卻想變好。因此我說這些東西都是騙子,它們就是這麼一回事。

佛陀不希望我們追逐這顆心,他希望我們訓練它。若它想往東走,你就向西尋求庇護。當它想去那裡,你就回頭落腳在這裡。

簡單地說,不論心想要什麼,都別讓它得逞,就如和多年的老友因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一樣。我們彼此分開,各走各的路,不再相互瞭解。事實上,我們甚至吵了一架,因而決裂。沒錯!別追隨自己的心。凡是追隨自己心的人,都追隨著喜好與慾望等事物,這種人毫無修行可言。

所以,我說:「人們所說的修行並非真正的修行,而是災難。」更具體地說,我們必須以全部的生命去修行。這樣的修行當然會有痛苦,尤其是最初一兩年,會很痛苦,對年輕的比丘與沙彌而言,實在是段艱苦的時光。

別怕困難,一定要訓練自己

以前我曾遭遇過許多困難,尤其是在食物方面。你能期待什麼?在二十歲時,我成為了比丘,那是最需要食物與睡眠的時候……有時我會獨自坐在那裡夢想食物,想吃糖漿香蕉或木瓜沙拉,邊想邊流口水。

這是訓練的一部分,這些事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可不那麼容易,口腹之欲可能會令人犯下許多惡業。針對正值發育期的人而言,在最需要食物與睡眠的時候,卻被限制在這些袈裟里——他的感覺會變得很狂亂,就如要攔住奔騰的洪流,有時可能會決堤。

我第一年的禪修,除了食物之外,什麼也沒有。有時我會坐在那裡,那情況就好像自己真的已把香蕉塞進嘴裡一樣。我幾乎可以感覺自己剝開香蕉,再塞進嘴裡去。這些都是禪修的一部分。

因此別怕它,從無數世以來到現在,我們一直都被蒙蔽。所以要訓練自己,糾正自己,這並不容易。但愈是困難,就愈值得去做。簡單的事還需要我們去費心嗎?我們應該訓練自己去做困難的事。

佛陀的情況也是如此。若他只是關心家庭、眷屬、財富,以及過去的欲樂,則永遠都不可能成佛。這些都不是小事,它們是多數人所追求的,因此,若年輕時就放棄這些事,那無異於死亡。

然而,卻有人跑來對我說:「啊!隆波,這對你來說當然容易,你從來無須擔心太太與小孩的問題!」我說:「當你這麼說時,別離我太近,否則我會敲你的頭。」這麼說好像我沒有心肝似的!

建立內心的平靜,時間到了你自然會瞭解。修行、省察、思維,修行的果就在其中,因與果如影隨形。不要放縱情緒,剛開始時,即使要找出適當的睡眠時數都很困難,你也許決定要睡一定的時數,但卻辦不到。

你一定要訓練自己,無論決定何時起床,時間一到,應立即起身。有時你可以做到,但有時醒來時,對自己說「起床!」卻毫無動靜。你可能必須對自己說:「一……二……若數到三還不起來,我就會下地獄!」你必須如此教育自己。當數到三時,你一定會立刻起身,因為害怕自己會墮入地獄。有良好訓練的心不會為自己惹麻煩,一切聖者都對自己的心有信心,我們也應該如此。

有些人出家只是為了過安適的生活,但安適來自何處呢?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一切安適都必須以痛苦為前導。在得到錢之前必須先工作,在收割之前必須先耕田,不是嗎?所有事情剛開始一定都是困難的,若不學習,你能期待自己會讀書、寫字嗎?那是不可能的。

你愈害怕一個地方,就應愈往那裡去

這正是為何許多讀過很多書的人,出了家卻無成就的原因。他們的知識是另外一種,屬於另一條道路。他們並不自我訓練,不觀察心,只是以疑惑來擾亂心,他們追求的事物是偏離定與戒的。佛陀的知識不是世俗的,而是出世間的,是截然不同的了知。

因此,所有進入僧團的人,都必須放棄他們先前的身份與地位。即使是國王,當他出家時,也必須徹底放棄以前的身份。他不能將世間的權力帶進出家生活,並耀武揚威。修行需要出離、放下、斷除與止息,你們必須瞭解這點,如此才能有效地修行。

若你病了卻不吃藥,你認為病會自己痊癒嗎?你愈害怕一個地方,就應愈往那裡去。若你知道哪個墓地或墳場特別可怕,就去那裡。穿上袈裟,去那裡思維:「諸行無常……」站著或行禪,向內觀察,看看你的恐懼在哪裡,一切都會再清楚不過。瞭解一切有為法的實相。待在那裡觀看,直到夜幕低垂,天色愈來愈暗,直到你甚至可以徹夜待在那裡為止。

佛陀說:凡見法者即見如來,見如來者即見涅槃。若我們不遵循他的典範,如何能見法呢?若不見法,又如何能認識佛呢?若我們未見到佛,如何知道佛的特質?只有在踩著佛陀的足跡前進時,我們才會知道佛陀的教導是完全可靠的,佛陀的教法是究竟的真理。


懺雲老和尚:大部分人,是業力擺布下的魁儡。

電視的螢光幕什麼都沒有,電視一開,什麼都有;電影的銀幕上白白的,電視螢光幕也是,所現的影像有,都是如夢幻泡影。實際也是如此,人生就是一場戲,好比電影電視的演員,導演告訴今天要穿什麼衣服,穿得不對、再改一改、改了就演,演的時候說是︰你要笑、大笑、要哈哈大笑!完了,還不夠,還叫你哭,稍稍哭一會、接著要特別悲傷的哭、哭得都要撞牆、以後哭得趴在地下起不來了。都是隨著導演演嘛!

演完了悲劇,回家買東西給媽媽,哈哈大笑。演了喜劇,半路上,好比摔一跤,回家好疼,一夜睡不著的覺。這些喜怒哀樂,都是如夢幻泡影;心裡的本體沒有這些,就像鏡子的玻璃本體沒有這些影相。所以「有」也是如幻。

人生就像一場戲,說的時候都能說;可是演的時候,卻一個比一個還入戲。如果有機會去助念,看到人在最後的剎那,躺在床上喘著粗氣,忍受著肉體最後的煎熬,這時會突然感悟到 …… 人生的戲演的這麼真,這時除了通身的業力之外,甚麼也帶不走,這樣的人生,實在太虛幻了!

世人都喜歡活得自在,活出自我,但是以佛法的慧眼觀察,一切皆是妄想。除非透過修行轉業,才能真正能掌握自己的生命,不然大部分的人,都是業力擺布下的魁儡。縱然戲演的很真,但就只是隨著劇本發揮,當演的入戲時,台上台下一片虛幻罷了。

明末憨山大師《醒世歌》的一段文開示,道盡人間事: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反觀三國演義、群英會,各個無不絞盡腦汁,心機無限,馳騁於人生的舞台,好不風光。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當業力現前,墮入三惡道時,無不承受撕心裂肺的痛 …… 這是何苦呢!公侯將相是如此,無名小卒也是如此。當面對無常,脫下了戲服,赤裸裸的接受業力裁決時,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所以希望我們都能放下世間無益之事,也都能提起道念。掌握珍貴難得的人身,作為解脫之津梁,不讓自己的生命,隨著劇本去發展,這才是不與草木同腐,不朽的生命。


看清楚去除慾望的可貴

修行是為了放下對、錯兩者,

最後,將一切都拋掉。

阿姜查尊者

放下苦樂,放下執著!

我們之所以得不到解脫,是因為我們仍然執著於貪求的慾望。在你進入真正的修行前,你必須看清楚去除慾望的可貴,只有那樣,才有可能真正的修行。

苦與樂這兩種雜染中,苦是較容易覺察的,因此,我們必須提出痛苦,以便能止息我們的痛苦。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也不是我們的歸宿,只有內心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如實瞭解事物的真相,並放下對一切外緣的執著,以一顆不執著的心作為你的依歸。

快樂和痛苦存在哪裡呢?快樂和痛苦都從粘著生起。你必須對你的喜歡和不喜歡的,你的痛苦和快樂,兩者都放下。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你必須看得周全,那麼,當快樂來時,你不會得意忘形;當痛苦來時,你也不會亂了方寸。

當快樂生起來,你不會忘了痛苦,因為你知道他們是相互依存的。當你感到瞋恨和怨怒時,你必須以正見去做慈悲觀。如此一來,你的心境就會比較平衡與穩定。

我們以無常的教導為基礎,明白快樂與不快樂均非恆常,它們都不能依靠,也絕無恆常的事物。有了這種領悟,我們會逐漸停止相信心中升起的各種情緒和感覺,誤解將會隨著我們停止相信的程度而減少。這便是解結的含意。

我們也不認為不滿和不快樂是「我們的」。當我們不再那樣認為,去執著快樂和痛苦的時候,所剩下的就只是事物的真實本然了。

痛苦是何時升起的呢?它是在我們瞭解到自己已經獲得了什麼的同時升起的,這就是痛苦依住的地方。如果我們存有「自我」的想法,那麼,我們周遭的一切便都成為「我的」(我所),而困惑就跟隨而來了。

一切事物只是事物,它們不是任何人痛苦的原因。這就像一根非常銳利的刺,它使你痛苦嗎?不,它只是一根刺,它不打擾任何人。世上的一切事物單單只是事物,是我們招惹它的。如果不理它們,它們不會打擾任何人,所以佛陀說:「寂滅為樂。」如果你仍有快樂和痛苦,你就是一個還沒有吃飽的人。你必須將快樂和痛苦一並拋棄,它們只屬於那些仍未吃飽的人的食物。在真理里,快樂是痛苦的偽裝,如果你執取快樂,這跟執取痛苦是一樣的。因此,小心!當快樂升起時,不要樂過了頭,不要被拉走了;當痛苦來了,不要絕望,別讓自己迷失在其中;要看清楚,快樂和痛苦的價值是一樣的。

當你抓住一件特殊的事物時,有快樂存在嗎?或是不快樂?如果有快樂存在,你抓得住那快樂嗎?如果有不快樂存在,你抓得住那不快樂嗎?覺知者如實地徹見,而不因變遷的現象而快樂、悲傷。

當事物都很順利時,心不會歡喜;當事物都不太順利時,心也不會悲傷。佛教的教化是有關離惡修善的,而當惡已被捨離,善也建立起來時,我們便必須放下善惡兩者。

修行是為了放下對、錯兩者,最後,將一切都拋掉。別粘著良善,也別粘著邪惡;這些都是世間的性質。我們修行以超越世間,從而將這些事情帶往終點。

如果那是好的,別抓緊它;如果是壞,別粘著它。好和壞都會咬住人,因此別抓緊它們。快樂的欲求,從一邊踢過來,而苦和不滿足,則從另一邊踢過來,這兩邊一直在圍剿著我們。佛陀教導我們要不斷地放下這兩邊,這才是正修之道。

如果我們做事只是為了求得回報,它將只會引起痛苦。修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如果你不捨棄你的喜、惡,就還不算真正的精進。不放下就說明瞭即使你去尋找平靜,也無法找得到。親自去體會這個真理吧!佛教禪坐的終極教導是「放下」。不去牽掛任何的事物!分離開來!

將心訓練到它穩固、到它放下所有的經驗為止。那麼,事物會來,不過,你會覺知它們而不執著。你不須要強迫心和外塵分開。在你修行之際,它們自然會分開,顯露出身與心的基本元素。

所有好的修行,最後都必須回歸到一個本質~不執著如果一個法門能引導我們放下、不執著,那麼,這就是正確的修行了。

將它所有的執取與評判都放下,不要試圖想成為什麼。在那寂靜之中,便能夠使自己去看透整個假相的我,沒有任何一點是屬於我們的。當我們內心寧靜及覺醒時,就自然地、自在地達到這種覺悟的境地,沒有恆常的自我,裡面什麼也沒有,那都只是意識的把戲罷了!

修行者的心不會到處馳散,而只會安住在那兒。善和惡,喜和悲,是和非升起時,他覺知一切。禪修者單單知道它們,卻不允許它們「弄濕」他的心;換句話說,他不會去執取任何一切。

如果有人咒罵我們,而我們卻沒有自我感覺的話,事情就會停在話語上,而不會受苦。如果不悅的感覺生起,我們應該讓它停在那裡,覺知感覺並不是我們的。沒有人能教你這個真理,只有當「心」親自瞭解時,它才能滅絕和捨棄粘著。慾望一直存在著,這只是心的一種狀態。有智慧的人也有慾望,卻沒有粘著!


阿姜查尊者:當心觸碰到外塵,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當你發現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時,你會想要出離,心會變得無動於衷並會尋求出離之道。

出離心是來自於發現事物的本質,如實知道事物和愛恨的本質。「無動於衷」,指我們不再執著,從執著中出離,以平靜的心觀察,可以去除執著,這種平靜是修行所致。

大多數人仍然不知道禪修的要點,他們認為行禪、坐禪和聽佛法的開示就是修行,這些只是外在形式。當心碰到外塵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這是修行之所在。

此時,有感官的接觸,當人們說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時,我們會生氣;如果他們說我們喜歡的事,我們就高興,這就是修行的地方。

我們如何修行呢?如果我們只是跑來跑去,想追逐快樂,遠離痛苦,如果這樣修行,即使到了老死,我們仍然無法瞭解法,這是沒有用的。

當苦樂生起時,我們如何用佛法來解脫痛苦煩惱?這是修行的要點。通常人們碰到不如意的事,他們會不開心,例如,有人會說:「不要打擾我,為什麼責備我?」這是自我封閉的人。

這正是修行之所在:當人們批評我們時,我們應該反省他們說的是實話嗎?我們應該敞開胸懷和想想他們說的內容,或許言之有理,或許我們有責備的地方。

他們可能是對的,通常我們會立刻生氣。如果有人指出我們的缺點,我們應該努力改正、改進,這是聰明人修行的方式。

混亂的地方正是讓我們平靜下來的地方,當我們以智慧觀察混亂的外境時,心會平靜下來。有些人不能接受批評,他們自大、傲慢,他們會替自己辯護。

如果你是一位教師,有時你的學生或許會告訴你不知道的事,因為你是老師,你聽不下去,這不是正確的心態。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弟子非常聰慧。有一次,當佛陀在說法時,佛陀問這位弟子:「舍利弗,你相信這個嗎?」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我還沒有完全相信。」

佛陀贊許他的回答:「非常好,舍利弗,你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輕信,在相信或不相信之前,他會敞開心懷去傾聽,然後仔細思量那件事情的真相。」

佛陀為為人師者做了很好的典範,舍利弗的話是真的,他只說他的真實感受。

有些人認為,說你不相信老師說的話好像是,在質疑老師的權威,他們會害怕,不敢這樣說,他們會贊同老師的說法,這是世人的行為模式。

然而佛陀不會生氣,佛陀說:「你無須為那些不是錯誤的事或惡事感到羞恥。如果你不相信,就說:你不相信,這是對的。」

在這裡,佛陀的行為是為人師表的典範。有時,你甚至可以從小孩子身上學到一些事情,不要盲目地相信權威。

無論是站,是坐,或是在不同的地方走動,你總是可以觀察周遭的事物。我們以自然的方式,以色、聲、香、味、觸或法來接觸所有事物,聰慧的人會去思考。

真正修行時,我們不再關心任何外境,當愛憎生起時,如果我們沒有發現,這表示我們仍然心有罣礙。

如果我們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們會反省:「噢,這種愛憎沒有什麼,喜愛只是一種會生滅的感覺,憎惡也是會生滅的,為什麼要在意它們?」

如果我們認為苦樂是屬於個人的,那麼我們會受苦。我們從未放下心中的罣礙和其它事物,這些問題一再地重復,對許多人而言,事情就是如此。

 

何謂修行?

佛法的設計從來就不是讓你這一生變得更美好,是來翻轉生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