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師
問: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由諦閑法師安排他在一個破廟裡修行,因為他小時貧苦,沒有讀過書,所以諦閑法師只教他一心念佛號就可以,他老實念佛三年後就立地往生。那弟子的問題是,這個鍋漏匠他目不識丁,也沒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也沒有聽經聞法,也不知道什麼是菩提心,他只靠念佛就有這麼殊勝的成就。那弟子的疑問是:他是嫌命苦而求離娑婆,並不是真心明白苦諦而欣求極樂;二、他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三、他不知道菩提心是什麼?
淨界法師: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師
問: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由諦閑法師安排他在一個破廟裡修行,因為他小時貧苦,沒有讀過書,所以諦閑法師只教他一心念佛號就可以,他老實念佛三年後就立地往生。那弟子的問題是,這個鍋漏匠他目不識丁,也沒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也沒有聽經聞法,也不知道什麼是菩提心,他只靠念佛就有這麼殊勝的成就。那弟子的疑問是:他是嫌命苦而求離娑婆,並不是真心明白苦諦而欣求極樂;二、他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三、他不知道菩提心是什麼?
大安法師:開始很猛的人,退下來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發心很猛,恨不得一腳就踏到。但是欲速則不達,開始很猛的人,常常退下來也很快。要知道發了菩提心,從你發心菩提,到伏心菩提,到明心菩提,到出到菩提,到究竟菩提,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你一生、兩生所能達到的。你希望快速,這就是躁妄心,一碰到挫折就會馬上退回來。所以你發了菩提心,還得要有長遠心。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忍能忍,真正是一顆非常柔順的心,非常具有意志力、百折不回的心。
是佛法不靈?還是我們的心不純?
絕大多數人,名義上在學佛,而潛意識裡卻只想求佛——求佛菩薩保佑我逢凶化吉,遠離災厄,多福多祿,健康長壽,儘可能少一些付出而多一些回報。總之一句話,保佑我能事事如意,處處稱心。
這種感覺找不到,恐難生淨土
本幻法師
慧律法師|我們現在念佛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
往生就是現在的事情,就是當下轉念頭的功夫,絕對不是臨命終的事情。你能夠萬法回歸當下,用大智慧打破無明、煩惱、習氣,步步為營,護持這一顆清凈心,這樣子念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子念,保護這一顆清凈心,這樣下定決心保護它,慢慢慢慢,自自然然牠就會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比喻作往生極樂世界。
真正的慈悲與愚蠢的慈悲
在我們這個東方國度里,尤其是新時代、新靈性的圈子裡,流行著一種溫吞的平等主義與圓滿的自以為是。他們聲稱沒有任何一個觀點比其他的觀點更好,因此所有的觀點都應該平等視之,這樣才能顯現豐富的多元性。
走出修行的誤區——關於上師和弟子 -- 希阿榮博堪布
近日,有弟子問我如何與上師相處,如何跟上師學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參考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的《如意寶藏論》和華智仁波切的《普賢上師言教》中關於依止上師的內容,結合自己平日的觀察,試著對上師和弟子的關係作了一個簡單而且不全面的闡述。對於文中疏漏不當之處,我在此向諸佛菩薩至誠懺悔,並期待讀者的斧正和諒解。我要特別感謝向我提問的弟子,使我有機會反省自己忝為人師的言行。若這篇文章還有些許可取之處,能對大家的修行有所幫助,就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不要跟著人家說阿羅漢不度眾生
阿羅漢沒有一個不度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