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修行誤區 (14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索達吉堪布:有些人認為密宗與淨土宗無法兼修,是這樣嗎?

問:有些人認為密宗與淨土宗無法兼修,是這樣嗎?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屬於自己的境界裡累積功德,在凡夫地時,不可以用這些方式做功德!

達真堪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執著自以為的預夢,易墮入魔擾!

眾生累世輪迴,難免對於夢境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或感覺自己好像做了預知的夢境,就算不完全相同,或只是有些類似,但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投射作用,可能就覺得夢境與未來現實完全一樣。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貪嗔痴的信息接觸多了,清淨心就消失了

福安古觀音閣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警惕!懺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為什麼?

千萬不要在佛像面前訴苦,我造了什麼什麼罪業,佛菩薩你原諒我;你這么做,在佛菩薩面前又造一次業。你一天念一遍,就一天又造一次,你這個惡業永遠消除不了。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真堪布:胡亂打坐太可怕了

現在無論是漢地還是藏地,一說修大圓滿正行的人是大福報、大根基,自己也在那邊裝有大福報、裝是大根基的人,然後在那邊糊裡糊塗地這樣做、那樣做。好多人都裝是修禪宗、修大圓滿的。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巴仁波切:真正的慈悲和愚蠢的慈悲

真正的慈悲有時令你更痛苦,真正的慈悲是在粉碎你的虛偽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界法師:看看你現在的知見,是否有問題?

從下手的修行,我們要重視因地,我們對果地只是一種隨喜、贊嘆、好樂。就因地而言,我們現在作為一個生死業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快調整心態,養成佛陀思考的智慧。佛陀遇到事情他老人家是怎麼想的?就是你必須要以佛心為己心。我現在成就不了佛陀的功德,但是我先成就佛陀的知見。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的學佛,應該是利益眾生,而不是變得神神叨叨。

應該讓自己成為周圍環境中最好的那個人,而不是最奇怪的那個人。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真堪布:不要懶,也不要自命不凡!

有些人特別懈怠懶惰,總是吃了睡,睡了吃,連自己幾十平方的小屋也不願意收拾。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梭巴仁波切:危險!念佛念經念咒未必是修佛法!

在這次簡短的開示中,我想跟大家分享什麼是「法」,什麼不是「法」,而且法如何修。這個極其重要的主題,我首先舉個例子,讓各位比較容易明白。不明了的話,就無從弄清法該如何修,也無從知道法究竟為何,且因而有浪費生命的大危機——即使你相信你多年來就是修行,但實際上,這當中什麼都沒有變成了佛法。這是一個很大的危險。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同時修多種法門,是否比較不容易?

師答: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瘋狂,不能顛倒!

達真堪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安法師:欲生淨土不得怕死,一個淨業行人不能怕死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 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要:你念佛時會頭暈嗎?

南懷瑾先生開示念佛時,不宜在腦子裡念!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界法師 : 也不用發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這個思想對於淨土宗,造成嚴重的傷害

你看有些人修學淨土法門,修到最後的結果,就像日本的本願念佛,將整個聖道門的修道基礎,完全摒棄──念佛人不用修善、也不用發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這個思想對於淨土宗,造成嚴重的傷害。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宗薩蔣揚欽哲:許多人很難認識到輪回是苦

問 :有些朋友年輕、健康,有著穩定而幸福的家庭。對于他們來說,輪回似乎是快樂的,因而就連想到出離心也很難。仁波切可否就此開示?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索達吉堪布:有時候,你的福報很大,也可能是魔眾加持。有些福報,其實是魔王故意給你的

智悲光尊者說:「修行人如若豐衣足食、住處舒適、施主賢善等樣樣具足,那樣正法還沒成就之前,魔法已經成就了。」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謊言去恐嚇別人,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嘎瑪仁波切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