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欲生淨土不得怕死,一個淨業行人不能怕死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 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進一步要開導不要怕死。
一般眾生都是貪生怕死的,死亡臨近的每時每刻都怕得要死,恐懼。這時候要建立淨土的信心,這信心、願力裡面就包含著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在曠大劫以來,我們觀照生命的流轉現象,這一期得人身,感召的世界是一個穢土: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減劫的時代,一切都充滿著痛苦——火宅,牢獄。那現在我生命即將臨終的那一刻,是要離開這一個苦難的娑婆世界,由於我念佛,能夠知道阿彌陀佛接引我到極樂世界的那個無盡莊嚴的淨土去。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很稱心如意的事情,是長久以來所盼望的事情。就好像一個牢獄裡面的囚犯,他要獲得自由,如果說釋放的時間到了,他一定很高興,出牢獄過自由的生活。如果說讓你出牢獄,你還舍不得:「哦,我不出去。」給你自由,「我怕自由,我在牢獄裡面活得很好,我已經習慣了牢獄的生活。」在牢獄裡面,你上個廁所,小便,都有人監督。監督慣了,他也都很自在,發現沒有人監督,小便都小便不出來。那這就叫異化,「我還是要人監督為好」。
所以,對於死亡要生歡喜心,這個歡喜心裡面包含著感恩的心:離開這個苦難的世間,到一個快樂的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恩賜啊!這是大火聚,那是清涼池啊!這種生命的轉換,從一個苦難的人法界轉到一個極為莊嚴的佛法界,我們佔了多大的便宜,還能去怕死嗎?怕死,你還是想留在這個世間受苦受難。所以,千萬不可以怕死。不是由於你怕死,你就能不死的。就上戰場打仗都有一個規律,越怕死,越會死;越不怕死,還越能生存下來。所以日本武士道就訓練不怕死,每一次把生命做賭注,做好死的準備,往往他就能存在下來。
一個淨業行人有沒有信願,其中有一個條件勘驗,如果你還怕死,說明信願是有問題的。具足信願的人對死亡來的時候 —— 感恩心、歡喜心,是這個心態。
怕死也不得不死,怕死的心也就障礙了往生,往生就無分了。為什麼呢?怕死的心,說明你沒有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沒有。沒有這個願,就跟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願就對不上,就感應不上,就相違悖。一相違悖,阿彌陀佛雖然是大慈悲,阿彌陀佛十劫以來「如母憶子」,但是你不願去,「若子逃逝,雖憶何為」?這個兒子就要逃逝,就要違悖這個母親的憶念——母親在憶他,他不憶母親。不依佛的教誨——這教誨就是讓他懇切求往生——的眾生,也無可奈何,感應不上。佛不度無緣之人。信願念佛為有緣,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攝受、注照這個念佛行人,這就有緣。如果你不念佛,就沒有緣,雖然佛光還在那裡,但你跟這個佛光、願力感應不上。
實際上往生極樂世界是文成印壞,活著去的。
大安法師: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何可怕死!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裡,囚在監牢裡,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印光法師《示華權師病中法語》
我們在這個世間就好像蛆在糞坑裡一樣。在糞坑裡面,出來,這應該是高興的事情。蛆在大便裡面鑽來鑽去,結果要你到清淨的地方,你還說:「我不去,這個地方很好,糞坑很香,我離開這個活不了。」那不是顛倒嗎?
這個世間就像牢獄,我們坐牢的人,是囚犯。現在打開牢門,讓你釋放,得自由的時候到了,你還說:「你不能打開牢門,我在牢裡過得很舒服。」那不是顛倒嗎?
一個要成就厭離娑婆的人要深刻地體會到在這個世間苦得了不得,苦上加苦,叫苦苦——三苦當中苦苦。我們感得這個業報身就已經很苦了,每天都是五陰熾盛,再加上生存的壓力、冤家對頭碰面……種種的不如意,苦上加苦。苦上加苦,用句話叫「黃連樹上掛苦膽」,真的要對這個八苦的人生要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現在是念佛往生西方,這就像從糞坑裡面出來了,到清淨的七寶池去了;從牢獄裡面出來了,到大自在的、大圓滿的世界去了。在那個極樂世界,清淨,沒有霧霾,沒有食品安全問題,沒有颶風,沒有地震,沒有瘟疫,沒有戰爭。那個地方安樂,逍遙,大自在,生命的自由的狀態。
我們在牢獄待得太久了,我們都不知道自由到底是什麼滋味。而生命的本質就是自由自在,所以觀世音菩薩另外一個稱號叫觀自在菩薩。我們的如來藏性就是大自在、大圓滿的境界,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領略我們生命的本有的那種自在、那種安樂、那種逍遙,那才叫極樂。
思惟到有這麼一個極樂的故園,我們就能擁有,就能安享,還有什麼怕死的心呢?
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第二段就特別開示不要怕死。生了重病,臨命終時他心裡就會知道可能自己到了生命終結的時候了。一般沒有心性上的訓練和智慧觀照的人本能地會怕死,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來自於與生俱來的身見我執。這個怕死的心就是愚癡的心,就是妄想,有怕死的心就不能往生。我們一定要想明白!
怕死,還想在這個世間多活一些時候。他為什麼要求醫問藥,想盡一切辦法要去治療,要去這樣,要求那樣?就想多活幾年、多活幾天,哪怕多活幾個小時,他也不惜一切代價。你是這樣的心,怎麼可能往生極樂世界呢?你跟阿彌陀佛的願力背道而馳,你的願,就是厭離娑婆的心沒有了。
一個厭離娑婆的人是不怕死的。我們這個身體四大五蘊都是假合的,臭皮囊,我們把這個假的東西當真了,一輩子為這個身體作奴才,為這個身體造業。我們所有的慾望都是從身體裡面出來的,為了這個慾望的滿足,造了多少惡業?現在還要執著這個身體。
那厭離心沒有了,厭離心沒有,欣慕淨土的心也沒有了,欣厭心沒有,說明往生的信願行的願不存在了,就往生不了了。所以念佛行人常常念死,就是要訓練我們一種基本的心態——不怕死,厭離這個身體。
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迴,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迴。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
這時候唯有求阿彌陀佛,求神、求天、求父母都沒辦法解決問題。有時候關鍵時刻、痛苦之際,他就叫爹叫娘,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這些天神、地祇、父母雖然也有點仁愛之心,也想幫你,但是他們都是在輪迴裡面的凡夫,他自己都沒有從輪迴解脫,怎麼能夠讓你從三界火宅當中出得來呢?所以,唯有法界佛中之王、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才能令你能夠出離三界的生死輪迴,唯一的靠山,你得要認清楚啊。
如果肯放下一切……,這「一切」包含得太多了,眾生心裡面的牽掛真是無窮無盡。在家人牽掛得更多,家親眷屬、事業官位、財產怎麼分割;出家人也有牽掛——我建個小廟還沒有建完,化緣怎麼化?誰來接?接了會怎麼樣?
上次有個老和尚在這裡,我看他是比較牽掛他的小廟,所以,我是叫他那時候不能想這些事情:「小廟不小廟,全都放下,一心念佛,成辦往生的大事,不能再想其他。」
所以能夠把一切放下,一心念佛,如果世間的壽命沒有過完,也會由於念佛能夠痊癒,這個病能夠好;如果世間命定的壽數已經到了,那即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生病的時候念佛,就是兩種可能性:要麼壽數已到,就走;要麼壽數未到,念念念,還給念好了。
印光大師:要常作已死想、將死想、將墮地獄想
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溫州之災,聞之慘然。天災人禍,無有底極,實足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之證。亦堪為信願念佛,往生淨土之最切警策也。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故經中屢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惜人不肯真實思想耳!地獄之苦,比水火之慘,深無量無邊倍。而想水沖火燒則悚然,想地獄則泛然者,一則心力小,不能詳悉其苦事;一則親眼見,不覺毛骨悚然耳! (增廣卷二?致包師賢居士書)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爐。能受得烹煉,則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煉,則烹煉之大冶洪爐,反為毒器,為苦具。是在各人能自得益耳。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增廣文鈔卷二?複永嘉某居士書六)
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頭上,掛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鐵湯爐炭、劍樹刀山裏受苦,不知經幾多劫。縱出地獄,複墮餓鬼,腹大如海,咽細如針,長劫肌虛,喉中火然,不聞漿水之名,難得暫時之飽。從餓鬼出,複為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庖廚。縱得為人,愚癡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複墮落。經塵點劫,輪回六道。雖欲出離,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所以張善和、張鍾馗,臨終地獄相現,念佛數聲,即親見佛來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時教,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吾常曰:“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謂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見賢思齊,當仁不讓。豈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錯而成永錯乎哉!有血性漢子,斷斷不肯生作行肉走屍,死與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又,念佛固貴專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營謀,妄希富樂,實所不應。至於分內所當為者,亦須勉力為之,非必屏棄一切,方為修行也。若屏棄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養則可,否則便與孝道相背。雖曰修行,實違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須以淨土法門利益勸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臨命終時,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高預海會,親炙彌陀,直至成佛而後已。世間之孝 ,孰能與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佛國;則化功歸已,而親與自己之蓮品,更當高增位次矣。詩雲:“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欲孝其親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增廣卷一?複鄧伯誠居士書二)
所言妄念多者,由汝一向應酬外緣,致心中雜念紛至遝來。當作將死,將墮地獄想,一心念佛,則妄念便可消滅矣。正不在經之生熟也。所言普利佛七,以經相送,此系以佛經超度孤魂,何可雲有輕慢罪。此事乃與自己回向功德更大。若無事人不求,而自己強送人,而人尚不在意者,此則實有輕慢佛法之罪。令妹識字通文理,能令其夫與兒女皆生信心,其功德不可思議。何得妄欲回南,以期一見光(大師謙稱)面。且見光究有何益。彼果能依嘉言錄以自行化他,勝於見光多多矣。修行人外功內功皆當修。汝一向多方幫助各善舉,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內功。外功為助行,內功為正行。正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來日無多,固宜偏重內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舉所轉,終至仍在娑婆輪回也。(文鈔三編卷二?複方聖照居士書五)
參禪不易得益,以五祖戒為證。戒師非常人,尚未斷見惑,況了生死乎?東坡守杭時,尚不拒絕娼妓,可知其仍是具縛凡夫。……去臘方慧淵有信來,言湯屢病,且不肯忌生冷,每私吃不宜吃者,則遂發病,病中又常念妻子,念亦無益,可知其人由業力故,竟成顛倒矣。光雖未死,且作已死想。以故一切事,既不能料理,則不過問,以後隨師作主辦。錢財在上海者,光俱不要。有力多印,無力少印,再無力不印,均隨財力為准,切勿負債,以致棘手勞心也。祈慈諒。凡有信心者,令彼一心念佛,不必以光為念,亦勿特來相看,免得費錢費時,了無所益也(大師之高風亮節、慈悲為懷,仰之彌高)。 (文鈔三編卷一?致德森法師書四)
今年之亂,千古未聞,此皆吾人往昔劫中惡業所感。故雖未實受害,而其驚慌慘淒,何可名言?閣下既知氣憤為害,何不當發氣憤之時,作我已死想;死則任人所為,絕不相爭矣。若常時作將死想,則道念自切、情念自息矣。
今人好發起新章程,彼廢倫免恥等,尚可公然提倡,欲推行全國。吾人遵佛教誡,戒殺吃素,又何懼同教中之異議。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尚祈以身作則,引彼拘於教者,入大乘法門。以期不孤佛恩,不負己靈,方為救世之道。 老年人固宜一心念佛。看大乘經論,不過明理性,種善根而已。若必欲現生了脫,請如到臨命終如墮大水火以求救而念佛,則必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否則難保定矣。祈熟讀文鈔自知。 (文鈔三編卷三?複馬宗道居士書一)
閣下既相信(光),當依(光)所說,方有實益。否則雖有信心,但作種未來之善根而已。吾人在生死輪回中,久經長劫,所造惡業,無量無邊。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滅盡煩惱惑業,以了生脫死,其難逾於登天。若能信佛所說之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淨土,無論業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顆沙子,入水即沉,縱有數千萬斤石,裝於大輪船中,即可不沉而運於他處,以隨意使用也。石喻眾生之業力深重,輪船喻彌陀之慈力廣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否則縱令煩惱惑業斷得只有一絲毫,亦不能了,喻如極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決不能自己出於水外。閣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不可再起別種念頭。果能如是,壽未盡,則速得痊癒,以專一志誠念佛功德,使能減除宿世惡業,猶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壽已盡,則即能往生淨土,以心無異念,即得與佛感應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閣下若信此話得及,則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瞋心乃宿世之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干!所有不順心之境,皆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瞋矣。此即如來所傳之“三昧法水,普洗一切眾生之結業”者,(光)特為閣下述之,非(光)自出心裁妄說也。若不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縱生到至極尊貴之非非想天,天福一盡,仍複輪回六道。若志誠懇切念佛,縱將墮阿鼻地獄,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萬不可卑劣自居,謂我業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則決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無真信切願,無由感佛故也。
念佛雖貴至誠清潔,然病人做不到,但心存至誠默念,或出聲念,功德仍是一樣。以佛慈廣大,如父母于兒女痛苦時,則不以平常之儀式見責,而且為其撫摩身體,洗濯污穢。若兒女病好,猶然令父母同彼病時一樣伺候,則當被雷打。閣下何得謂臥床默念,恐有罪過乎?即無病人,睡時尚宜默念,況病人乎?(增廣卷二?複裘佩卿居士書二)
世間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禱鬼,徒增業障,有損無益。閣下素修淨業,而且令夫人料理家事,妻賢子孝,心中了無可憂慮者。宜將一切家事,並自己一個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作將死想、已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雜念。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超凡入聖;壽未盡,則決定業消病癒,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癡癡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成壽盡,定隨業漂沉,而永無出此苦娑婆之期矣。祈慧察是幸! (增廣卷二?與方聖胤居士書)
觀姚荷生所敘其父節卿臨終各節,蓋其平日實未決欲往生者。假使決欲往生,何得令家人念觀音求病癒,待氣絕始念佛乎?念佛之人,有病即作將死想,一心念佛。壽若未盡,反能速愈。若唯望病癒,則是怕死。有怕死之心,便難感佛。節卿臨終幸有人助念,荷生不以未竭力助念為歉憾,反以醫藥未能精到為歉憾,直是無謂之極。其父將終,尚不須請醫診視(因診視,瞎打差),何可以去後說此種無謂之廢話乎?按,節卿臨去,得助念之力為多。助念之人,當率其全家眷屬,同皆念佛。張居士何得以嫌煩問其子,此皆不知助念之事體者。以後當注意,極力勸其全家,再為專心念佛。節卿因得助念力,故臨終有瑞相。火化後骨潔白,又有紅若蓮華者,此皆佛法因緣與善行、所感致。 (文鈔續編上?複曾怡之居士書)
接手書,知治習之心,唯勤唯切,而消習之效,未得未見。其故何也?蓋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將此超凡入聖,消除惑業,成就淨念,作口頭活計,故無實效也。徜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更為難聞。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聞最難聞之淨土法門,何敢將有限光陰,為聲色貸利消耗殆盡?令自己仍舊虛生浪死,仍複沉淪六道,求出無期者乎?直須將一個死字(此字好得很)掛到額顱上!凡不宜貪戀之境現前,則知此吾之鑊湯爐炭也,則斷不至如飛蛾赴火,自取燒身矣。凡分所應為之事,則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則斷不至當仁固讓,見義不為矣。如是,則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豈必屏絕塵緣,方堪修道乎?蓋心有所主,不隨境轉,則即塵勞為解脫。所以《金剛經》屢屢令人心不住相,發心度盡一切眾生,而不見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眾生,並所得之無餘涅槃之壽者相,方為真行菩薩道。若見有我為能度,生為所度,及無餘涅盤槃之所度法者。雖則度生,實於一乘實相之道未能相契。以不了眾生當體是佛,佛性平等平等,妄起凡情聖解,致無為利益,成有為功德矣。何況聲色貨利之貪戀粘著乎哉?然人生世間,不可無所作為,但自盡誼盡分,決不於誼分之外,有所覬覦。士農工商,各務其業,以為養身養家之本。隨分隨力執持佛號,決志求生淨土。凡有力能及之種種善事,或出資,或出言,為之贊助。否則發隨喜心,亦屬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順水楊帆,更加櫓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
臘月三十日,乃一歲之盡日。倘預先未曾打疊得好,則債主怨家,群相系縛,哪容你過。臨命終時,乃一生之臘月三十日也。倘信願行資糧未具,貪瞋疑惡習猶存。則無量劫來怨家債主,統來逼討,哪肯饒你。莫道不知淨土法門者,無可奈何,隨業受生。即使知而不務實修者,亦複如是,被惡業牽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輪回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淨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心經》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內之根身,外之器界,五蘊包含淨盡。能見其是空,則即五蘊,離五蘊。法法頭頭,皆是大解脫法門,大涅槃境界矣! (增廣卷二?複寧波某居士書)
貪瞋癡心,人人皆有。若知彼是病,則其勢便難熾盛。譬如賊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認做家中人,則全家珍寶,皆被彼偷竊淨盡。若知是賊,不許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須令其遠去淨盡。庶幾財寶不失,而主人安泰矣。古德雲:“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貪瞋癡一起,立即覺了,則立即消滅矣。若以貪瞋癡為自家主,則如認賊為子,其家財寶必致消散矣。
念佛時不能懇切者,不知娑婆苦,極樂樂耳。若念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淨土法門更為難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被境所轉,系操持力淺,則喜怒動於中,好惡形於面矣。操持者,即涵養之謂也。若正念重,則餘一切皆輕矣。是以真修行人,于塵勞中煉磨,煩惱習氣,必使漸漸消滅,方為實在工夫。在家人不隨眾,各人念佛,坐立繞跪,皆無不可,但不可執定一法;若執定一法,則人易勞,而心或難得相應。當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工夫,而取其合宜行之,則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繞,次坐,次跪。繞跪皆覺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繞念,或立念。昏沉去,常複坐念。宜按鐘,不宜掐珠,以掐珠難養心故。(增廣卷一?複陳慧超居士書)
汝之所說,乃一切人之通病。欲治此病,非想念苦境不可。經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然地獄之苦,以未曾親見,無善根人,尚不能頓發出離逃避之心。最切要者,當想兩軍交戰,炮聲如雷,子彈如雨,飛艇在上,地雷在下,一時齊發,則兩軍之人同皆粉身碎骨,隨炮子以分散,化作烏有,我亦身預其中。當其將發未發之時,尚知念佛求生之事。此時惶恐萬分,而營官指揮,各執槍炮,不敢稍懈,懈則即時見殺。此時斷不至事務所牽,恐怖所礙,不能念佛矣。此種境界,不及地獄萬分之一,以凡夫心力所能想到,故想時便毛骨聳然,如親經歷也。汝之懈怠,由於不詳審未來之苦。倘能詳審以思,斷不至長時懈怠。至於事牽,亦屬浮泛之遮護語,非實情也。今為一喻,如孝子思親,雖與人百凡應酬,其心中常常有思親之念,不能暫忘。又如貪淫之人,常想美女,彼雖終日各有事業,而其心中想美女之心,不能一刻相忘。汝能若臨陣之欲脫苦,孝子之思親,淫士之戀女。則一切時一切處,均能念佛,不能間斷矣。其餘種種法則,文鈔悉具。但熟讀精思自得,故不多及。 (文鈔三編卷三?複智正居士書二)
生死大海,非念佛無由得度。欲知念佛之所以然,不看淨土經論,何由而知。固當日誦《阿彌陀經》,常看《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佛經》。此名淨土三經。讀此則知彌陀之誓願宏深,淨土之境緣殊勝,行人之往生行相。其淨土三經之注,並淨土諸書宜專精看。此外最親切開示念佛方法,有《楞嚴經》第五卷末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又有《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讀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華嚴一生成佛之末後一著,實乃十方三世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勝方便也。彼妄謂淨土法門為權漸小乘者,皆譭謗華嚴,及謗佛謗法謗僧之極重罪人也!
古語雲:“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回。”生死到來,一無所靠;唯阿彌陀佛,能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實念者更少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無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須知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諸佛,烹凡煉聖之大爐韛。九法界眾生,無一不入其中,能出其外者。以出則究竟成佛矣。能如是信,方名正信,方名有淨土耳。 (印光大師文鈔?複包右武居士書二)
印光大師自勵偈
汝將死,快念佛,心不專一,決墮地獄,餓鬼畜生尚難求,勿妄想人天福果。
汝將死,快念佛,志若真誠,便預蓮池,聲聞緣覺猶弗住,定克證等妙圓乘。
蘇州報國寺關房題壁偈(1935年)
虛度七十, 來日無幾; 如囚赴市, 步步近死。
謝絕一切, 專修淨土; 倘鑒愚誠, 是真蓮友。
老實念佛。
塵空法師由蘇至黔,創辦蓮社紀念,以勖蓮宗同志數語。
悲世眾生,根鈍業重,唯念佛定可克期生死。當觀如囚赴市,步步近死。凡我念佛同志,必須念念屏息諸緣。決要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以四字洪名不離念,念佛聲不斷,佛心自然相契,三昧自成矣。
凡夫之心,熟處過熟,生處過生。非將死字掛在額顱上,決難令妄想投降。妄想既不能投降,則妄想成主,本心成奴。是以多少出格英豪,被妄想驅逐於三惡道中,永無出期。可不哀哉。念佛一法,為佛法中最易下手,最易成功之法。一切諸法,皆從此法流出,悉皆還歸此法。所以名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祈弗以等閒視之,後必有得益之日。光除印書及作公益外,均無須錢。以一無徒眾,二無地方,三不喜蓄積無益之物。雖未至死日,然平日固常以死時為念。故不同世之僧,專欲積蓄,以期自己身後用,及子孫用也。(印祖文鈔三編卷二)
印光大師乃近代著名高僧、大勢至菩薩應化身,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文鈔》三百萬言,包羅萬象,契機契理,有“小三藏”之美譽,不可不讀。弘一大師譽為“三百年來一人而已”,國學大師梁啟超贊曰:“古德弘法,皆覷破時節因緣,應機調伏眾生。 印光大師,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淨土修行http://www.ygjtxx.com/
高僧大德http://www.xynf.com/12.htm
印祖專輯http://www.lzgh.org/ygds/
印光大師http://www.jingtu.org/ygds
印祖文鈔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印祖全集http://a.bonze.cn/wlsjwz/yzwc/index.htm
印祖文集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著作下載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印光大師文鈔共修園地http://www.buddhism.com.cn/ygfs/gxyd/y1a/002.htm
天如禪師雲: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撥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
輪回是個絞肉機,人體是個造糞機,靈魂是個攝像機,宇宙是個放映機,生命是個幻燈機,生活是個粉碎機,一切都是枉費心機,看破放下正合天機,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是千古良機!
念西法師:我們如何才能做到臨終不怕死?
阿彌陀佛的化身善導大師說過:「凡人臨終,須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若得捨此幻身,超生善道,乃是稱意之事。」
善導大師首先告訴我們,「須不得怕死」。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中也提到:這一念害怕死的怕心,最障礙我們往生,所以絕對不能怕死。
一、觀修厭離心
當然,口裡拼命地喊:「我不怕死、不怕死」,這樣是沒用的,實際上仍然怕得要死。要能不怕死,也需要有方法,怎樣的方法呢?善導大師這裡告訴我們,用「思維修」的方法,就是「常念此身,多苦不淨。」
01✦觀受是苦
「多苦」,首先從「觀受是苦」上講。這個身體是痛苦的根本,沒有這個身體你就沒有痛苦,因為有了這樣的身體,你就這樣受種種的痛苦。
身體是痛苦的根本,不僅佛教這樣講,《道德經》里老子也是這麼說:「貴大患若身」,最大的禍患就是身體;「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如果我沒有身體,就沒有這些過患,沒有這些痛苦。
一般內外道共同的四禪的修法里,最初欲界,再到色界,色界還有光身,還是有身體,但已經不是我們欲界的四大組合的蟲聚身;到了無色界,連身體都沒有,唯有一個心識、精神,這才是更自在。有身體,你就被它牽累,因此對於這個痛苦根本的身體,你為什麼還要怕死呢?!
02✦觀身不淨
「不淨」,這是從「觀身不淨」上講。要經常觀察,我們這個身體,九孔流不淨,你又有什麼好貪戀的呢?又有什麼好怕死的呢?
03✦觀修無常、無我
「若得捨此幻身」,「幻身」這個「幻」字,是從第三方面講,還要「觀心無常」。觀心的時候實際上「身」也可以觀進去,身、受、心、法四念處,每一個都可以去觀。比如身體,你可以觀身不淨,觀身是苦,觀身無常,觀身無我。這樣「四念處」是分開了修,但實際上「四念處」每一個法上都可以修四個——不淨、苦、無常、無我,都可以觀的。
「捨此幻身」,這個「幻」,既有無常,也有無我的含義;無我,所以它是虛幻、無常、生滅的,所以也可以說是幻身。「若得捨此幻身」,這裡無常、無我的修法都在裡面了,加上前面「多苦不淨」,加一起正好就是「四念處」。可見古代這些大德開示的教言,實際上都有非常系統甚深的法義在裡面。
二、觀修欣求心
「超生善道,乃是稱意之事」,現在捨此多苦不淨幻身而換得往生西方的蓮花化身,就是「超生善道」。「稱意之事」,稱心如意,最歡喜的事情,哪有比往生西方更美的事情呢?所以你為什麼要怕死呢?通過這樣的思維修,你就不會怕死。
三、總 結
對於臨終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這裡善導大師從正反兩方面做了開顯:「超生善道」,「稱意之事」,這是從正面思維,往生西方蓮花化身,永無眾苦但受諸樂的殊勝利益,你要生歡喜心、欣求心,不但不應該怕死,不應該恐懼,你還應該生歡喜心,這是從正面講;「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捨此幻身」,這是從反面講,通過「四念處」來對治我們的顛倒執著。
凈界法師:為什麼要往生就必須放下今生?
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應該放棄而寄託於來生。然則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念念在行為上的選擇,也能夠引發後續不同因緣的發生,比方說我們會產生對阿賴耶識變現果報的可以掌控的錯覺。在道理上應該如何去理解?
其實我們今生的一些修行,比方你今生起了菩提心,斷惡修善,你今生也會有一些美好快樂的因緣出現,這個是花報。但是為什麼佛法要我們把今生全盤地放下呢?它要你不要把精神體力放在今生。因為你今生已經是個有漏的了,它的本質是有漏,就算上面多一朵花,多一個水果又怎麼樣呢?它的本質是輪迴的果報。
就是說,雖然我們今生好好念佛,好好持戒,你今生也會產生命運的改變,但是你都不能去執著,今生要徹底放下。佛法叫你放下今生的意思就是,你的精神體力要完全放在創造來生。也就是說你今生的人生只有一個意義,為了創造來生而活,這是佛法的思考。當然這是針對一定要往生的人來說了。
諸位!為什麼它要你放下今生?韓信的軍隊只有三萬,項羽有十萬大軍。憑什麼韓信能夠打敗項羽?在垓下的時候最後一戰,韓信能夠用三萬的軍隊打敗項羽的十萬軍隊,憑什麼?因為他背水一戰!他過河以後把船都燒掉了。
諸位!你憑什麼用短短幾年的時間去了生死?你憑什麼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去解決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憑的就是你放下今生那個決心——我一定要成功!
所以,你如果又分心,再對今生的果報攀緣,你的精神體力就分散了。本來你的精神體力就有限,你面對的又是一個強大的敵人,你要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你就完了。所以,你要知道佛陀很多的規劃,他是有道理的。
今生跟來生你只能夠選擇一個,就像蕅益大師說的,你不可能腰纏十萬貫,又要騎鶴下揚州,你要選擇。你又要享受今生榮華富貴,你來生又想求生凈土,不可能!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決心。一個會往生的人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背水一戰,因為你面對的敵人是一個無始劫的業力。往生與否只有一個判斷,就是你的決心夠不夠而已,其實不是佛號念多少。
諸位!你沒有決心,你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也沒有得生之理。你要是決心夠,一句佛號乃至十念就夠了。所以,如果你現在是「我很想要往生」,你大概不會往生了。你只是很想要往生,可有可無嘛。所以我們在學唯識,你會發覺,你不能對今生有任何的縫隙。無分別智就是把所有的縫隙——攀緣娑婆世界的門全部關住,把所有的精神體力放到來生去,你才可能成功。
昌臻法師:你想去淨土嗎?先要不怕死!
念佛求生淨土,必具真信切願
念佛法門的三資糧(三要領)是信、願、行。今天著重談信、願問題。大家都修淨土,當然有一定信心,說願,每天都在發願。但是,信得真不真實,願得懇不懇切?這就值得思考。
祖師有關真信切願的開示
蕅益大師
明末高僧、淨宗九祖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持名之深淺,指念佛功夫,達到功夫成片或一心不亂。)又說:“信得決(堅決、堅定),願得切(懇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真實),願不猛(猛烈、強烈),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
印光大師
近代高僧、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說:“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指一般人)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失其要(沒有掌握淨土法門的要領)。而又生出‘既(然)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
念佛求往生,不應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時也發願求往生。一旦檢查是癌症,便改念藥師佛,求消災延壽。有的就先念觀音菩薩,求救命,到最後,再念阿彌陀佛,求接引往生。結果,還是死了。死了當然不可能往生,因為你自己信願動搖,不願往生嘛?!
印祖說:“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意為一心求往生)。如世壽未盡,反而速愈。因為全身放下求往生,最能消業;業消就病愈。如世壽已盡,必然往生。如只求病好,假使病不能好,當然不能往生,因你不願往生嘛。這些道理都不明白,豈能得到彌陀願力接引?!”
我們都是凡夫,不知道自己世壽還有多長,一旦病了,只能發願求生淨土。如壽未盡,反而好得快。如壽已盡,必定往生。
不學佛永遠不了解生死的真相。有些說:“人死如燈滅”。死了便了。這是斷滅見,是邪見。當代大文豪巴金久病,最後想“安樂死”。他雖學識淵博,但不信佛法,不明生死真相。“安樂死”是自殺,必墮惡道。
有些說,人死又變人。這是常見,也屬邪見。過去曾有綁赴刑場的死囚,臨刑前還大呼:我不怕,二十年後,我又是一條好漢。
“業力支配生命的軌跡(輪回),願力改變生命的方向。”不學佛對此永遠無知,更無法改變。
學佛方知,生死是小苦,輪回才是大苦。念佛生淨土,就是要了生死,出輪回。也才知道,“十法界不離一念心”,“業由心造,業由心轉”。業雖是過去造的,但造業、轉業都在自心。
印祖說:“心造地獄,臨終地獄相現;心造佛國,臨終佛國相現。”五逆十惡的人,臨終地獄相現,此時善知識,教以忏悔念佛,求生淨土。也能蒙佛慈悲接引,帶業往生。
這是由“業力支配生命軌跡”,轉變為“願力改變生命方向”的事例。
這就很清楚,想了生死,出輪回,不學佛,決不可能。想今生了脫,不仗佛力,求生淨土,也很難很難。
印祖說:“來生得人身,比往生淨土還難。”因為只說今生殺生吃肉這一項罪,就得先到三惡道償報。往生是仗佛力,還可帶業往生。
所以,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學佛的人必須把“死”字頂在頭上。這樣,生死念才緊迫,信願才容易真切,念佛才易感應道交。
淨空老法師:念佛時心裡怕死,怎麼辦?
問:有一次弟子在念淨土文「願淨光照我時」,出現一片金光,自此事後,我可以看什麼人都是阿彌陀佛,身體氣息也好起來了。但是心裡特別怕死,怕念阿彌陀佛和淨土文,弟子現在有念佛怕死的障礙,很矛盾,請老法師開示。
答:那首先我告訴你,人沒有生死,你就不怕死。這個事情連美國魏斯醫生都知道,證實了人確實沒有生死,生死是什麼?身有生死,靈魂沒有生死。靈魂離開身體,比在這個身體還快樂、還自在,這是外國人發現的。在佛法裡不叫靈魂,叫靈性,比靈魂還提升,靈魂說實在還是有生滅,它的時間長,它覺悟了就變成靈性,沒有覺悟只是靈魂。你看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他講的五句話,第二句話「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是真的,你就沒有怕死的必要。生死就像換衣服,我這個衣服穿舊了,我脫下來丟掉,這死了,再換一件新的,生死就像換衣服一樣很平常。你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你才害怕,你能脫掉壞的衣服,穿上更好的衣服,不是更美麗嗎?把這個世間痛苦的身丟掉,你去得天身,你到極樂世界得佛身,那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你有好因緣,你要了解事實真相,這沒有什麼恐懼。
大安法師: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放不下色身,執著於這個身體,請開示怎樣放下我執?
大安法師答:這個問題還是提到一個核心點了。很多人雖然學佛學了一輩子,甚至出家,但是到臨命終時,還確實有部分人放不下自己的身體。比如得了癌癥,他不是想:「我往生的時候到了,我一心念佛,蒙佛接引」。他大概很少是這個想法,他本能會想怎麼治好病,到處尋醫問藥,到處問偏方。這種要把癌癥治好的念頭佔據了他整個頭腦,所以念佛求往生的心反而沒有了。那一般的人在旁邊又不好說,怕他生煩惱。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最大的病根,就是與生俱來的、無量劫輪迴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身見我執,貪生怕死。
如果身見這一念還在佔主導的話,說明什麼呢?說明他是沒有信願的,一個有信願的念佛行人,就會不怕死。怎麼能厭離娑婆呢?首先從厭離自己的色身開始。這個身體多麼的污穢,這個身體充滿著慾望,這個身體多麼的無常,這個身體常常生病,要厭離這樣的身體。這個身體是這樣不好,我要換一個身體,換如來的身體,換金剛那羅延的身體。那怎麼才能換呢?只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能轉為像佛那樣的身體——金剛那羅延身,壽命無量,永遠不生病。你要進行這麼一個轉換。
於是,無論是碰到災難來的時候,還是自己生了絕癥的時候,你就想:「我即將要放下這個臭皮囊,這個很不好的身體,要換一個佛的身體」。這時候你一定要把求往生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上,不要一天想著怎麼去治病。一般對學佛人來說,中小程度的病,可以去進行治療,因為它有可能治好。但是如果是得了絕癥、晚期癌癥,還有什麼可想的呢?這時候就把所有的治療都放下,就是一個念頭——念佛求往生。這時候念佛不是求身體好,就是念佛求往生!如果你命數沒有到,念佛自然能夠把你的病念好。
念佛把癌症念好的例子很多,但我們也不敢過於宣傳,宣傳了怕有人會誤解:「哦!念佛是為了治癌症」。那又麻煩了,念佛的宗旨就被搞反了。念佛就是為了求往生,念佛不是為了求病好。但是客觀上,念佛也能夠使病好,這裡面微妙的關係你得要想一想。所以平時就要訓練,把這個色身、我執放下。那怎麼放下呢?要經常想面對死亡怎麼無所畏懼的問題。
憨山大師當年也做如是的觀修,他看《六祖壇經》說,六祖惠能大師在世時,觀到有刺客要來行刺他,惠能大師就事先在那裡等著,這個刺客拿劍對著大師的脖頸一砍,竟然砍不動。惠能大師說:「我只欠你的錢,不欠你的命」,一下就將刺客嚇得趕緊跪下來了。惠能大師說:「桌上有十兩銀子,你帶回去」。這個公案就說明,惠能大師面對死亡無所畏懼。
憨山大師看到此處就想,如果刺客要我的頭的話,我該怎麼辦?於是他觀修的時候發現,如果刺客來要他的頭,他會很歡喜的給他,沒有畏懼。這樣就忽然來了一個境界,事情來了,那時候憨山大師正在南華寺,看門的說:「有一個身體很高大的強盜拿著刀進來了」,憨山大師說:「把門全部打開,燈火通明,喚將來」,憨山大師就坐在中堂,刺客拿著刀來一看,憨山大師那個樣子,嚇壞了,自己首先嚇得跪下來了。憨山大師說:「你來得很辛苦」,讓侍者到庫房裡面,支十文錢給他,這個刺客汗流浹背地趕緊拿著十文錢跑了。
通過這些祖師大德的觀修,我們淨業行人要想,自己有沒有這種觀修。比如,當歹徒拿著槍對著你的時候,你做何反應?如果沒有一個相當地觀修的涵養,你會本能的害怕,本能的撒開腿就跑,但你跑得過槍子嗎?這時候你應該面帶笑容地對著他,念阿彌陀佛。大雄甘地就有這個水平,當刺客拿著槍對著他的時候,甘地是面帶笑容的,他就是念著他平時信仰的神的名字「蘭姆,蘭姆…」,躺在地上的,所以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所以我們要想,如果槍對著我們,在扳機開槍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做到念著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躺下去,而且是面帶笑容的。這個如果沒有多年把這個身體徹底放下、觀空的觀修,以及對極樂世界一往情深的嚮往,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的。但,雖然難,我們一定要達到這個程度。淨業行人一定要看透死亡,一定是不畏懼死亡,一定是帶著歡喜的心迎接死亡的到來。為什麼?因為死亡是一種生命的轉換,死亡是我們今生可惡的業報身的終結;死亡的當下,我們得到了一個極樂淨土的金剛那羅延身,佔了一個大便宜!所以要生大歡喜之心,要感謝那個刺客。就是這個道理。
南懷瑾:修行第一要念死,我生來怕死,許多人不怕死,結果不上路
佛在《阿含經》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總的歸納起來,有「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十念最後一個重要的是「念死」。我常常告訴大家,真修行是倒轉來的,第一是念死。一上座,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兩腿一盤,「我」已經沒有了,死掉了;至少父母所生的幾十公斤肉體,只擺在這裡什麼都不管。隨時覺得此身死掉了,不要了。能夠念死才能念佛。你們都聽過吧,這一代提倡凈土宗的印光法師,他的關房沒有佛像,牆壁上大大一個「死」字,就是念死。要發這個懇切心,隨時隨地覺得是死。
所以走如來心法,單刀直入,一下即生成就。禪宗講即生成就,密宗號稱跟禪宗不同,說是「即身成就」,連帶這個肉體也轉化成功了。不管你即生成就,還是即身成就,你們修行,先知道十念法,而修行第一步是先「念死」。
生命無常,隨時會死,修行第一要念死,用功之所以不上路,是因為自己不怕死,我是生來就怕死,所以一輩子不敢離開這個。現在人家說:「老師啊,你還健康得很,比我們還健康。」我說:「小心,我九十歲的人了,活一天算兩天半哎,今天跟你倆還吹牛講話,明天也許看不見了」。生命在頃刻間沒有了,要注意!
一句話說,身體內部有病,佛教你修「安那般那」,治病的方法只有一個字「止」,止息治萬病。就是一念的止息,呼吸停止了,你看住那個痛苦的部位。反正要修行的人,一個觀念首先告訴你,十念法最後一個「念死」,這一下就死,喔!原來這樣痛苦啊!啊,原來是這樣就死啦!嘿喲,死就死吧!格老子,看你痛死到什麼程度!所以八智八忍不是佛學的一個名辭,是功夫啊!法智忍,忍住就過去了。
學佛和不學佛的臨終差別是什麼?當人面對死亡時又能做些什麼呢?
既然說人一定會死,那麼,人死亡時又是什麼樣呢,學佛和沒學佛在面臨死亡時,又有什麼不同呢?
這裡又分為兩個部分。
(一)臨終之相
簡單點兒說,人在臨終時,地、水、火、風四大的能量會全部收到中脈里,靈魂在中間,然後整個人身上氣的能量全部收到靈魂里,靈魂就會進入空性。
修行境界很高的人,這時會明白空性,並會在空性中入定,就相當於解脫了。
修行很好的人,有入定二十多天的,西藏以前還有入定三個月的。入定後,外表上看,人在打坐,身體外面的氣息全斷了,體溫也變涼了,心臟那裡會暖一些;氣色比生前好看很多,皺紋都消失了,臨終前的嘴巴是蒼白的,此時會變成紅紅的,臉也是紅紅的,身體會發出檀香味。這種人修行比較高,對他們來說,死亡沒什麼痛苦,也不可怕。
修行層次比較好的人,臨終前可以看到阿彌陀佛、佛菩薩,不用經過中陰身,可以直接往生凈土。
修行層次一般的人,死亡後會進入中陰身,中陰身時,聽到了恐怖的聲音,或看到了恐怖的景象時,會由於生前修行的串習力,馬上想起佛菩薩來救拔,然後隨著自己生前的願力,由佛菩薩帶領往生凈土。
對於修行比較差或沒學佛的普通人來說,死亡是最重、最大的痛苦了,因為這時沒有任何的把握和依靠。但是,如果此時能想起上師三寶,就不會害怕,也不會墮入惡道。
(二)學佛不學佛之臨終差別
雖然人必定會死,但是死的時候不一樣。學佛和沒學佛的相比,在臨終的時候,有天地一樣的區別,差別非常大。
對佛法沒有概念的人,由於不了解六道輪迴,覺得只有自己的生命是最珍貴的,面對就要失去的生命,會感到很絕望。並且因為沒有可依靠的力量,不知道怎麼辦,很害怕。
學佛的人已經了解到,靈魂離開後還要進入輪迴,除了這一期生命之外,還可以解脫,還可以往生凈土,而且解脫輪迴比擁有現在的生命更美好。
因為有上師和佛菩薩做靠山,還會想到:我今生學佛了,死後阿彌陀佛會來接我,空行佛母會來救我。即使我業障未盡,可能在死亡時,或中陰期間、下輩子受苦,但是會有佛菩薩護持我。再想想自己這一生,念了很多經咒,修了很多法門,應該不會墮惡道,心裡就不會害怕,會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
普通人沒有不怕死的,除非是有魔障、鬼障、非人障的人,被這些外力驅使,才不怕死。正常的人一定會怕死,沒好好學佛的人更會怕死。
認真學佛的人就不會怕,學佛很好的人,在死亡沒來臨之前,已經把大的業障全部消掉了。在臨終時,阿彌陀佛或其他佛菩薩會顯現出來,或者是顯出佛菩薩的凈土,比如極樂世界、空行凈土等等。臨終時,狀態比平時還要好,有的甚至開開心心唱著歌就走了,還有的念著「嗡嘛呢唄咪吽」就往生了。
在藏區,有很多老人家,修空行佛母時,在禪定中就往生了。臉色比生前好看很多,還帶著笑容,一點也不害怕!所以,學佛好的人在臨死時,是沒有恐懼感的。
學佛成就比較高的人,死的時候佛菩薩會來迎接他,空行、空行母和勇士、勇母會來迎接他,天空中會響起鼓和鈴的聲音,或者出現其他的瑞相。比如,如果是在冬天往生的,天氣可能會變暖,植物會開花等等。西藏有位大成就者叫卡魯彭措,在農曆十一月份圓寂了,是藏地最冷的季節。圓寂時,空行佛母來迎接他去往空行凈土,很多人都聽到了天空中傳來鈴、鼓的聲音,氣候也變成了夏天那樣暖。
淨土法門:怕黑、怕死,這是什麼緣故?
問:許多人都有怕黑、怕醫院、怕死,甚至看到墳墓都會嚇得發抖的心態,請問這是什麼緣故?如何才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答:這種現象古今中外都有,有幾個人不怕死?太少了,包括學佛的人也不例外。要怎樣才能夠把這種不正常的心態消除,只有一個方法,對於生死這樁事情的真相,你要搞清楚、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能化解了。我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現在連外國人都在研究,研究得到的結論是人不會死,死的是什麼?身體,身體有生死,身體不是自己!所以外國人現在承認有靈魂,靈魂是自己。靈魂他又去找個身體,這個身體年歲老了,不好用,就不要了,丟掉,再去找一個,再換個身體。
我講經,前兩天停下來,我去找什麼?今天碰到這個問題,我去找這些東西,現在外國人研究這個東西材料很豐富。我讓同學們給我在美國買到六十多冊,專門研究生死輪迴的事情。但是我只想找中文的譯本,我這兩天去找,找到二十本,還有一些,書店現在缺貨,我已經給他訂下來。大概中文的譯本有三十幾本,英文東西多,我們現在翻譯的是一半還不到,很值得做參考。可是他們,要用佛法來說,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們認為、肯定人有靈魂,靈魂是自己,這在佛法里不承認的。佛法裡,靈魂還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是什麼?真正自己是自性,那才是真正自己。說靈魂是自己,比承認肉身那是進步太多了。
所以一定要認識,佛家講的真如、本性,那是自己。你看大乘教常講,學佛學什麼?把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找到,那就成功了。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那是自己。而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真正自己在哪裡?當然在身體,沒有離開身體。離開身體,你到哪裡去找?真正自己就住在這個身體裡頭。《楞嚴經》上講得非常清楚,是什麼?是本性,什麼是本性?在眼睛叫見性,在耳朵叫聞性,所以在六根就隨著六根的名字,叫六種性。實際這六性是一個性,一個性在哪個地方產生什麼作用。
這個東西要用比喻,諸位就好了解。譬如說我們的本性就像電,電大家知道,你看在螢光幕上,它就變成彩色;你們打電話,它就變成聲音。但是統統都是一個電,在各種不同的器具上,它就起不同的作用。我們眼耳鼻舌身這六個不同的器具、不同的器官,電流在哪個器官就產生什麼作用。在眼它就能看,在耳就能聽,在鼻就能嗅,在舌就能嘗,它起這個作用,這是自己。所以佛法稱之為本性、真性,這是自己,不是靈魂。
靈魂是怎么回事?靈魂還是本性,是本性在迷的狀態,迷惑顛倒的狀態。真性的作用它永遠不迷的,為什麼?眼見色,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人我們就叫他做佛,他就是佛,他就是菩薩。他還起心動念,但是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如果還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他不執著,他就是阿羅漢。如果統統都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有,他是六道凡夫。這個我們在講席裡頭報告很多次。所以同修要曉得,這是真正的自己,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這是真正的我。身體就像衣服一樣,衣服壞掉的時候,你們曉得馬上就換一件。所以身體可以常常換的,無量劫來不知道換多少次,這有什麼可怕?有什麼恐怖?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三十九)(共一集)
「怕死」的人,有六個好處
夏壩仁波切:如果你怕死的話,有六個好處,那就是利大、力大、初善、中善、後善、死時安樂而亡。
一、利大。因為怕死,就肯定不願虛度人生,就會修行正法。
二、力大。修法的勁很足。打個比方,讓你走十公里的路,如果沒有什麼動力,你可能會一邊走,一邊休息,慢慢走。但是,如果有一條大黑狗在後面使勁地追,要咬你,你還能懶懶散散地走嗎?絕不能,這時你跑得比誰都快,哪怕你爬也要爬得快一點,因為這條狗太可怕了。現在,死亡的猛狗在後面追著你,你還能停下來嗎?你肯定不會停下來,你得拼著命去跟死亡賽跑,所以你得修佛法,做好死亡的準備,這好比是力大,好比是猛狗在後面追著,就會跑得比誰都快。
三、初善。本來不信佛的人,一旦得了一場大病差一點死了,從此深信不疑,就會起到初善的作用,不信佛者趣入佛法。
四、中善。信是信佛,修是修行,但是斷斷續續地修,不著急。一旦怕死之後,就不敢斷斷續續地修了,會非常認真地修,這就是中善。
五、後善。就是達到不再害怕死亡的境界,永不捨棄修法,這就是後善。
六、死時安樂而亡。死的時候,就如回到自己家裡一樣,高高興興地走,安樂而亡。我記得普窮巴仁波切說過一句話,他說:修佛法有三種,第一種是歡喜而亡,第二種是不懼死亡,第三種是不悔死亡。我們最好做到第一個,歡喜而亡。這要看我們現在怎麼準備,如果我們準備得好,的確可以歡喜而亡。
什麼都不缺,家人也都在身邊,但還是常覺得很孤獨,活著是為了什麼?
1、人為什麼要活著呢?
絕大部分人是業力引生,但也有一些人是乘願而來。小小的願望引發小小的力量,大願就能啟發撬動人生的力量。有大願,人生就不會迷茫。
2、請問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生到這個世間,本身是業力所感的果報,不隨人的意志所轉移。但活著是為了什麼,就與自己的願力有關了,自己要去尋找這個答案。如果沒有願力,那麼人活著就是隨業漂流,身不由己地受報,也渾渾噩噩地造業,來生同樣如此,成為惡性循環。打破這個循環的關鍵就在於學習、思考,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佛弟子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活著是為了一生比一生好,直至痛苦的完全止息,不僅自己如此,還要讓更多人都同樣如此。
3、為什麼感覺人生很苦?希望自己沒來過這個世上。
享受福報的人覺得人生很快樂,身心困窘的人覺得人生很苦,但世人無論享樂或受苦,都是「被動」的,被業力左右,不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在於發願,用願力來引導自己的生命,而不僅僅是日復一日的活著。佛法給我們指出了生命的真相和究竟離苦得樂的方向,是一條有無限希望的人生道路。
4、如何能不再被動的迎接生活中的變動和壓力呢?
要發願,自己希望有什麼樣的人生,就在因地上去努力,用未來決定現在。如果缺少了願,只是被動迎接生活的變動與壓力,就是用過去決定現在。
5、「人如不盼望未來,會失去生活動力的源泉」。但又如何理解安住當下,不要執著已發生或未到來之事呢?
當下並不僅僅指現前一瞬,它建立在過去的基礎上;有了過去和未來,當下才有意義。人必須有願心,行為才能時時刻刻有力量。願力即是「用未來決定現在」,未來希望如何,當下就要如何努力,而不是停留在對未來的幻想中。如果內心的想法不能指導現在的行動,那就變成了妄想,而不是願力。
6、沒有別的想法,就是覺得活著沒意思?
正因為「沒有想法」,才沒意思。人生需要有願,生活才有意義。願也有很多種,大的、小的、善的、惡的、染的、凈的、遠的、近的……不同的願引導我們走向不同的方向,要去尋找和選擇高遠、清凈、善的希願處,讓生命有光亮、有動力。
7、我一直感覺工作、生活不快樂,怎麼辦?
工作生活不快樂的原因,是沒有願力。心就如沒有根的浮萍、沒有方向的小船,只能被動的被各種外境推著走,因此內心感到的只有壓力和煩悶,而沒有快樂和力量。我們的身體是健康的,而精神是羸弱的,要多在精神的成長方面努力,多讀好書、多思考。
8、我什麼都擁有,什麼都不缺,家人也都在身邊,按理說應該很幸福。但是我還是時常覺得很孤獨,不知道活著還要為了什麼,這一直困擾著我。
人如果缺乏信仰,缺少願力,心中就會茫無所歸,激發不起對生活的熱情,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世間的快樂填補不了人內心深處的虛弱和孤獨,因為世間樂的本質是無常的、苦的。學佛、修行,就是要掃除內心的種種無明塵垢,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希望和清凈的快樂,並給一切人也帶來這種希望和快樂。
9、我是一個今年才畢業的普通大學生,但是我去年就從學校出來自己創業一直到現在,現在就是沒有當初那股闖勁,別人都是越干越有勁,我則相反,可能是外面的事實讓我處處碰壁,總是感覺我的真誠卻換不來別人的真誠…有時換來的卻是別人的嘲弄,難道是我太年輕了?
願力決定始終,智慧決定成敗。既要有堅持,又要有智慧,如此便無往不勝。
10、近些年總會感覺生活疲憊,卻什麼事物都提不起自己的渴望,做任何事情都容易走神迷失,工作這樣,生活亦然。很害怕繼續下去,卻又不知該如何改變。
如果沒有願力,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我們就會感到枯燥、疲憊;如果在自己內心深處培養起來一種願力、歡喜心,那我們就會非常有力量,重複就變成了堅持。人一定要去找到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不能這樣迷失下去。
11、怎樣在失意的人生中提起生命的願力,且永不退失,經常退失的人該怎樣培養,怎樣保持住?
要親近一個清凈和合增上的師法友團隊,在團隊中慢慢熏。不是沒有方法,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方法只是理論,難以觸及內心,只有從榜樣身上傳遞出的真實的心業力,才能夠把佛法灌注到自己身心之中。修行不是想一想、說一說就可以做到的。
12、改變無精打採的生活是需要動力的,動力又是來自願力,發什麼樣的願才讓人有動力呢?是我喜歡的、應該的、正確的,還是可以效仿他人的?發願是一個選擇題,有選擇指南嗎?
對目前來說,尋找並融入一個清凈、和合、增上的師法友團隊是修行最好的助力。在團隊中,能找到榜樣,能得到鼓勵,能學習他人的經驗,慢慢從知道變為做到。如果現在還沒有遇到團隊,那麼希望值遇有緣的師法友團隊,就是當下最好的願。
13、我總是行不該做的事,老是和別人爭一口氣,此是為什麼?
心無善願,就易被邪欲所奪。做人也好,修行也好,內心中有信念才能有志氣,才能有力量堅持做一件事,以及拒絕做不該做的事。我們做人、做事不是為了和別人爭,而是朝著自己所認準的目標前進。
14、我生活沒了目標,該怎麼辦?
缺乏願力的生活,是沒有快樂可言的。生活目標別人給不了你,只能是啟發,只有回歸自己內心最深處,靜下來思考。觀察對比身邊的人,接觸有目標的朋友,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15、就像現在的我,畢業兩年,因為家裡各種折騰辭掉了原本的工作在家考公職,結果在預料之內沒上,渾渾噩噩過了半年,下一步都不知道如何走,感覺曾經所有的夢想煙消雲散了,什麼都不會也不知道怎麼做。
願是本心,這要自己去找。但我們的願不能只限於自己喜歡什麼、想得到什麼,而要想想自己能為社會做些什麼。有了方向,還要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從自己能夠做到的開始,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沮喪、失落。
16、最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總是容易動怒…也總是法不入心,心不在道!弟子該怎麼降伏內心的煩惱魔?容易嫉妒,如何讓心平靜下來!
策發向上的願力。可讀一些祖師大德的傳記,字字句句仔細體會,不可囫圇吞棗。
17、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工作生活中,一旦沒有了獎懲,做事便失去了動力。但為了獎懲而做事,又感覺心太累。我們做事到底是為了什麼,乃至於做一些生活瑣事的動力又來源於哪裡?
外在的獎懲,是對小朋友有效的方法,因為這個收穫、快樂來得最直觀。對成熟的人來說,自己內心要有動力、有志、有願,這樣才不是被動地隨著外界獎懲而做事。遺憾的是,現在很多成年人在這個層面上,都還是孩子。所求定高下。
這幾年來,社會流行一種「空心病」,就是這樣。人缺乏願力,只好活在眼前的、短期的刺激中,長此以往,內心就越來越空虛迷茫。每個人都需要發心、發願,才能感覺到人生的價值。
怎麼發願呢?要去學習,向那些有願力的人學習。比如喬布斯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就是一種願。身邊還有許多普通人,他們或為了地球的環境更好而堅持自帶環保餐具,或為了這個社會更溫暖而奉獻愛心……願有大有小,但都足以給自己帶來動力。
為何欣願往生還會對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問:弟子是一名公務員。從二〇一三年開始在家念佛、讀經、抄經。弟子一心皈依佛陀,雖未受戒,但一心一意欣願往生。弟子有一困惑,請開示:為什麼欣願往生還會對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呢?害怕得病、恐懼死亡,是不是說明弟子的往生信願不夠堅定?
大安法師答:那一定是這個樣子的。你還害怕得病、恐懼死亡,說明你厭離娑婆的心還不徹底。如果厭離娑婆的心很徹底了,得病了,死亡到來了,你會以歡喜的心對待——這是我往生的時刻到了。
你還害怕死亡,這就說明你的俱生我執、身見還很堅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害怕死亡的,怕死。為什麼怕死?因為他認為生命就是「我」這個真實的身體,這種俱生我執身見就決定他要使這個身體活下去。好死不如歹活,多活一天,多活一年,都是他的渴望。但對於念佛行人來說,知道這三界是火宅,是牢獄,是茅坑,是不快樂憂惱之處。
所以,對這個世間一定要徹底放下。首先是對自己的身體放下。你厭離了這個身體,你就不怕死了;你對這個身體還有貪戀,還有執著,你就一定會怕死。所以你害怕得病、恐懼死亡,說明你往生的信願不夠堅定,那是絕對的。還不是說不夠堅定,可能你就不具備信願了。
宗道法師:怕死,就不能得救嗎?
怕死很正常,心有罣礙就心生恐怖,誰沒有罣礙呢?人最深的罣礙是什麼呢?是這個皮囊,是死亡。 說不怕死,恐怕只是理念上的不怕,真是死到臨頭,我看沒幾個不怕的。
在凡夫位子上,就不要模仿聖人腔,實在點,比什麼都好,大海上你翻了船,風大浪大,馬上要葬身魚腹,你怕不怕?如果這時候有個人駕船來救你,你願不願被救?所以,害怕和被救並不衝突,正因為怕,所以急迫想要被救,正因為有彌陀慈悲授手,所以一切恐懼化為烏有,彌陀因地發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如果眾生都沒有恐懼,佛何必發如此願?況且專修念佛之人,彌陀心光常照是人,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彌陀與諸菩薩眾不前來圍繞接引往生者,不取正覺。
所以,怕死是凡夫位子上再正常不過的反應,而臨終很多念佛人不怕死,全是佛力加持的結果,是佛本願的顯現,又有何疑哉?沒有說不怕死往生,往生之正因是念佛,不是不怕死,如果不怕死可以往生,烈士們應該都在極樂世界。
反過來,既然不怕死不是往生正因,那怕死就不礙往生,雖怕死猶念佛,佛必須滿足本願、兌現本願。
如果怕到不念佛,不知道西方在哪裡,那另當別論,只是那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雜修之人身上,所以我們平時要專修。
專修與佛有親緣、近緣、增上緣,彼佛心光常照不斷、攝取不斷,很難會臨終出現種種事故,等於進了彌陀的保險箱,萬無一失,如善導大師說的:「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反過來,修雜不至心者,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四,應知。
【念佛往生的心不夠堅定,怎麼辦?】
淨空法師:
念佛往生是不思議智所立的,不能懷疑。如果是“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議智”。我們迷了,我們對於不思議智有懷疑,所以念佛往生的心不夠堅定,它障礙我們往生。這五種智慧如果你們不明了,都會產生障礙,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此地。那到底怎麼辦?方法有,我們肯不肯相信?方法是什麼?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無量壽經》念滿一千遍,你就相信了。一千遍還不行,兩千遍;兩千遍不行,三千遍。古大德,現在也有少數同學,讀了一千遍,小悟,真有悟處。讀兩千遍了,讓他再講一遍,比第一遍有深度,意思廣。
念三千遍就有可能大徹大悟。不能徹悟,也是大大的悟處。這才能什麼?不疑。好!無量功德。不懷疑,你把這一關突破了,往生可靠,靠得住了,你往生的信心具足了。
不能讀經,就一句佛號,行。就這一句佛號,時時刻刻,無論在什麼地方,心裡頭的佛號不斷,口裡佛號沒有關係,心裡的佛號不斷。時間念久了,不念自念,習慣,他有念佛的習慣,就像一般人有打妄想的習慣,他是不是有意去打妄想?他無意,他並不想打妄想,可是妄念就很多,習慣了,能夠把妄想換成阿彌陀佛佛號,好!這方法妙絕了。我相信養成這個習慣,三年就成功了。
凡事起頭難,起頭難不怕它,忘掉了叫失念,念佛這個念頭失掉了,失念,忘掉了,一想起來馬上就接上。慢慢的失念的時間愈來愈短,正念的時間愈來愈長。念到最後,從早到晚,一次失念都沒有,恭喜你,你念佛成功了。你要是把這個念佛功德求生淨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得生。
文摘恭錄自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回)第459集2017/6/17
安然而往—學習如何去死
人生自古誰無死?人也很恐懼死亡,人總歸難免一死。總結人的一生,是好生惡死,所以很多人忌諱談死,我們也很少看到談死的書籍。
自從接觸佛書後,幾乎書的每頁都在談死亡,但對如何的死法,談的不多。倒是台灣慧律法師對人應該如何死,頗有研究。尤其在台灣,信佛的人很多,還有許多信眾自發組成的念佛會(專門為親友送終時念佛、持咒、灌頂的念佛群體),慧律法師也給許多人送過終,因而具足豐富的經驗,加之他對佛法研究的深厚功底,故提出人應該講究“死亡的藝術”,應該注重死。
佛說:“學生之道易,學死之道難。”學習如何生活,學習知識、技能,這被稱為“學生”,學死之道,就是學習如何“好死”。現在我們還沒死,不妨先未雨綢缪一番。
人有三種死法: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殺死亡。佛教所言的死為生老病死之死,為自然死亡。按佛理說,死亡不是滅絕,而是另一個生命的起點。由於死亡的心是接續來生的因,因此臨終的心志,更是無可言喻的重要。
人生下來落地時,每個人幾乎都一樣“哇哇叫”地哭,但臨命終時,卻都不一樣。有的人臉色呈現黑色,眼睛張開,嘴也合不攏;有的人臉上痛苦萬狀,口沫四溢;有的人死相是眼睛向上吊起,牙關緊閉;但佛教徒在臨死時卻是那樣地安詳,臉色呈紅色,很好看。可見他已經見到有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往生,他還可以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信佛的人臨命終時,他很自在,他不會恐懼死亡,死亡於他而言,是一種解脫。我們的這個色身痛苦、生病、煩惱,他臨命終時,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很快樂的事。所以學佛者對於死亡很喜歡提早死亡,當然他不能自殺提前死亡,自己的生命也是生命,自殺是造業,就墮入地獄。學佛者對於死亡是很高興的事。
章嘉大師死時很安詳,沒有一點痛苦狀,火化時燒出了一萬多顆捨利子。慧律法師見過虛雲老和尚的捨利子,相當地大,有拇指般大,是橘紅色的,他說:“我自長眼睛以來,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東西。紅得發光,透紅。”
自古以來有哪一個宗教,在人死後會燒出捨利子來呢?根本連聽都沒聽過。弘一大師39歲才出家,捨去一切,他在日本娶的太太抱著小孩來找他,他還是依然不動。弘一大師在63歲時圓寂,火化時,火窟中呈現多彩佛光注頂,蔚為壯觀,燒出1800多顆捨利子。
還有一種叫捨利花的,捨利花就像玉環,很硬。慧律法師在南普陀佛學院看過一塊捨利花,有人告訴他這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女居士,她發願初一、十五一定要來寺廟掃地、洗大殿、清掃廁所,堅持到底。死後火化,竟燒出了捨利花這麼一大塊。在家修行也能燒出這麼美妙的捨利花,真是不可思議。
可見,人生下來的情形是一樣的,但在世間修行與不修行的人在臨終時,有天壤之別。
平常人的平常心總是:家中親人臨命終時,總采取不適當的處理方法。人將死了,要留在醫院好還是送回家中好?
慧律法師有句名言:生病時看醫師,臨命終時就必須看法師。在台灣,很注重人臨終時請法師,法師可以助念阿彌陀佛,教導臨死之人,拋棄其他雜念,專心念阿彌陀佛,念得佛的感應,來接他往生。一般在佛教徒看來,人之將死,再怎麼搶救都無濟於事,無非將死亡延長幾個小時而已,這種搶救是徒勞的,不如花幾個小時來念佛。念佛就果真好嗎?
在佛家眼裡,所謂輪回其實就是在一念之間,你只要能夠在當下一念回光返照,反觀自心即可無生,因為一切法門都是緣起,緣起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性,當下就不生,不生也沒有所謂滅。可見人臨死時是非常重要的。既使是修佛的人,如果在臨終時處理不當,也會落入輪回,沒法往生極樂世界。
人臨死的時候最痛苦,各種執著都現前,一生的執著回憶,都會在臨終時呈現,對世界的眷戀,這樣的念頭支撐著他,他便要墮入輪回。因此,要給他助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助他往生。至少要幾個小時,給他創造安詳的氛圍去死,如果他看到佛呈現面前,他會從痛苦轉為快樂的。人死時,很痛苦,千萬不要去動他,等到16個小時之後才行。
人在這臨死時,神智是很痛苦的,他知道任何醫療搶救都無益於事,醫療器械勉強維持不能讓他起死回生,這反而加重了他的無量痛苦。人很多時候是愚癡的,常為了讓臨命終者活久些——數小時或幾天,就用醫療器械搶救,心髒停跳就用起搏器,或者拼命擠壓胸腔,就是健康的人也受不了,何況奄奄一息者,結果反而害了他。
所以說,站在醫學的角度看,不搶救是殘忍的,但站在佛法的角度,這是慈悲的,搶救是在害人。
另外不要哭泣,也許會被人認為不合情理,很殘酷的,不孝順。佛法也主張孝順,但卻與之不同,要哭可以,到外面去大哭,別讓臨死之人有所執著,不要讓他有所掛礙。
於死之人,縱有萬貫家財此時也要放下,有孝子賢孫也要放下,不放下也得放下。這個時候是決定往生或者墮落,是重要時刻,輪回就在這一念之間。大家都不要哭,去勸臨死的人念佛號,大家一起念,求生淨土。臨死之人生命垂危,心衰力竭,要慢一點念。
臨死之人身體逐漸變冷、體溫下降,這時可用熱毛巾敷他的額頭,因他的意識還清楚。人在臨命終時,不要急著給他換衣服,再好的衣服他也帶不走的。他的手腳已逐漸發硬,搬動他的手腳、身體會令他異常痛苦。
經典上說,死時如生龜脫殼般痛苦。如果已經斷氣,在12小時內不要去動他,因他的神識還在,他會痛入骨髓,而沒有辦法抗議。盡可能不要放入殡儀館,人剛斷氣,就推入冰窖,就如經典上說的,如下寒冰地獄般地痛苦。因神識未散去,你若放他進冰窖,他有知覺,他痛苦萬分,其痛苦是難以言喻的,這樣你就反而害了他。有修行的人本來可以往生的,但放入冰窖後,就難了。最好在三天後放進冰窖。
所以,修行人與世間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有時甚至是相反的。佛教不殺生,出殡時不可以殺生。他一生一世都沒有修行,為了他的死亡,做子女的還屠殺生靈祭拜,殺生靈來大擺宴席,這種罪過很重的,於他沒有什麼好處。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的稱性大願,是為我而發
《華嚴經》說:「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皆悉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乃至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這願雖由信而起,但信實由願而真。信願既能真切,行亦不期起而自起了。縱遇歡喜境界現前,我只是念一句「阿彌陀佛」。縱遇煩惱境界現前,我也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假使輪王勝妙五欲現前,終不因此樂退失往生之願。假使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也不因此苦退失往生之願。這順逆至極的,尚不能夠改移所願,何況小小的順逆境界?這樣的把得定,做得主,自然一切境緣不能引轉,一切邪說不能搖惑。他日報盡命終,當然直往西方,不生他處。
反過來看,雖然這一句佛開口便道著,並無難念,但是娑婆念重的便難往生。誓如萬斛之舟,能夠乘風破浪,有瞬息千里之勢,你卻自向船頭釘一樁,叫他怎得前進。自佛化東流,古今來固然不少善信的人,可惜多有不明至理,誤於用心。或在生辰禮懺誦經,為的是現生消災邀福。或到暮年持齋念佛,為的是將來投生福地。雖然佛法不可思議,所求無所不得,但以大求小,既乘諸佛的本願,亦背學佛的真理。如明珠彈雀,就可惜的很了。
試想為什麼罪人入了獄的,時刻求出。只因他確確實實知道在這棘牆之外,更有許大安樂世界在,卻是眾生以煩惱為家宅,以生死為園囿,偏不曉得大鐵圍山是我棘牆,三界法場之外,各各自有家鄉安樂地在。倘能將彼土的樂處,來返觀娑婆的苦處,便由不得深生厭離,如出牢獄般的迫切了。將娑婆的苦處,遙觀彼土的樂處,便由不得深生欣樂,如歸故鄉般的殷勤了。持念名號的時候,自然念念之間,欣厭具足。正如脫離牢獄,奔投故鄉的時候,自然步步之間,無不欣厭具足。這樣的於娑婆之愛日求其輕,於極樂之念日求其一。輕之又輕之,以漸階於無。一之又一之,以漸鄰乎極。倘遇不如意事,即撥轉念頭,把這一句佛急急提念,回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如何也和他們一般見識。一心念佛,更無多語。果能這樣,此人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的久客。雖未生極樂,早是極樂的嘉賓了。
須知阿彌陀佛以大願成佛,如果我所發的願,也合佛攝生的願,何難往生。佛在無量劫前,普為世界受苦眾生,發四十八大願,依願久經長劫,修菩薩行。捨金輪王位,國城妻子,頭目髓腦,不知幾千萬億。種種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圓修萬行,力極功純,莊嚴淨土,自致成佛。分身無數,接引眾生,方便攝化,令生彼國。
如果就眾生看,佛是普為一切眾生。如果就我一人看,佛是專為我一人。照這樣說,阿彌陀佛的稱性大願,是為我而發。阿彌陀佛的長劫大行,是為我而修。四土是為我嚴淨。三身是為我圓滿。乃至頭頭現身接引,處處顯示瑞應,盡是為我的了。當我造業時,佛便警策我。當我受苦時,佛便拔濟我。當我歸命時,佛便攝受我。當我修行時,佛便加被我。佛的種種顧我,究竟為什麼呢?不過是要我念佛,要我往生,要我永脫眾苦,廣受諸樂,要我輾轉度一切眾生,直至成佛而後已。深恩重德,無可言喻。
即如瑩珂,原是一個飲酒食肉的人,因讀《往生傳》即吃素念佛。到第七日,感佛現身慰言:「十年後當來相接。」珂說:「娑婆惡濁,易失正念,願早生淨土,承事諸聖。」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後來接。」果然如期往生。又如懷玉禪師,精修淨業,一日見佛菩薩滿虛空中,一人執銀台而入。懷玉心裡想道,我一生精進,志在金台,怎的不然。當下銀台便隱。從此更加精進,二十一日後,再見佛菩薩遍滿虛空,前次執銀台的,已換金台來到,玉即泊然而逝。又如劉遺民,依廬山東林結社念佛,一日當想念佛時,見佛現身。遺民心中思忖著,怎得如來手摩我頭呢?佛即手摩其頭。再想道,怎得如來衣覆我體呢?佛即將衣覆其體。你看欲速生便令速生,欲金台便換金台,欲手摩頭便摩頭,欲衣覆體便覆體。可見大慈悲心,無有揀擇。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說:「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何為。若子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是大士親證實到境界的吐心吐膽相告語呀!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如果懇切念佛,佛必轉更念我。既然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我今感戴深恩,更應念佛。一向長劫枉受眾苦,我今想求脫苦,便應念佛。已造的業無可奈何,未來的業豈可更造?我今生慚愧心,便應念佛。同體心性既然本有,即今只欠悟證,我今求悟心性,便應念佛。
要曉得阿彌陀佛大願大力,譬如一隻大船,不論何物,但得上船,即到彼岸,不憂沈溺。卻是順水順風,是上船以後的事。假如你不肯上船,將如之何?所以總要自己發願為先!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實在是千古不易的至言!如上既陳信願,以下當說行持。
摘自李圓淨《佛法導論·淨土篇》
慧律法師:親人死後的去向與家屬如何處理關系極大!
實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電話來要我去助念。我進門之後,沒見有人在亡者身邊幫忙,我說:“你們這個念佛會,是在做什麼?人死了怎麼沒有人幫忙念呢?”他們說:“師父,不是的,你進去看了就知道,那人的臉好難看,沒人敢去那助念”。進去一看,果真嚇人,牙齒緊閉,眼睛向上吊。我立刻給死者灌頂、持咒,但他死相仍然難看。那天持咒也不知為何常常念錯,我自己也很奇怪,平常作課時持咒總不會錯的,今天怎麼了?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種抗拒超渡的力量在阻止我。難道自己的功力差麼?念到一半,我出來問死者的太太:“你先生在世時,是否拜佛?” 她說:“拜佛?我每次去聽經拜佛,請回來的經書,都被他斯破,甚至用火燒掉,連我拜佛用的海青也被他剪破,我拜個佛都必須躲躲藏藏的。”
我了解了情況,於是再進去加持。我先給他他三皈依,要求他忏悔,跟他說:“我今天虔誠來這裡,想幫忙你往生,加持、灌頂、持咒都沒有辦法,你惡業太重太重,佛像撕破是出佛血,經典不拜不念沒關系,但你還燒掉,又不准你太太修行……你要趕緊忏悔,不然我也沒有辦法了……。” 結果他流出淚來,死了兩三天的人流眼淚你聽過嗎?你想都想不到,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實例二:
有一個在家修佛的老居士,非常有修行,每天念佛、拜佛、持咒,凡是法會,他都到場很精進。但他就有個毛病——好色,就是這一關斷不了,很執著他的小老婆(這裡是指比他小很多歲的年輕妻子,法師說話比較幽默。----陽光師姐編注)。
由於他精進地念佛,獲得感應,到臨命終時,他告訴家人:“阿彌陀佛再過幾天要來接引我了。”他知道自己的往生日期,自知時至了:“ 你們在幾天後,我洗個澡,你們就開始幫我助念吧。”
那天,他准備死了,助念的人就拿起引磬來,阿彌陀佛……這樣一直念,念到一半,他就大聲地喊:“喔,太高興了。” 別人問他:“是不是看到阿彌陀佛了啊?” 他點頭:“是的!是的!”他太高興了,非常歡喜。
就在此時,他的小老婆突然從外面哭著沖進來,抱著他大哭大搖:“ 老公啊,你就這樣忍心放下我嗎?我還年輕,你死了,叫我怎麼辦啊?”還邊搖邊打老公,別人拉她、拖他都不走,一直執著她老公放不下。
這位老居士,突然見他小老婆進來,也很執著,放不下這份感情,接著就很緊張地說:“阿彌陀佛不見了,西方三聖不見了!”
後來斷氣的時候,整個臉都是黑的,很可惜。修行了一生一世,臨命終時單單為了一個女人,放不下這一念,全完了。
實例三:
有一個學生是國際商專佛學社社長,他告訴我有一位同學患尿毒症,在左營海光三村,要我去看看。因為可能到最後階段了,希望老師我去給他們開示一下。
我去了,看到他肚大如牛。我問他父親這孩子的情況,他說:“我是軍人,這孩子花了我八十多萬元,錢都用光了。”他媽媽也講:“洗腎很貴”。
我去看那孩子,對他說:“老師來看你,現在會不會感到很痛苦?”他回答:“老師,我很痛苦,走路都沒有辦法走。”我說:“你聽老師的話,我先問你,晚上睡覺時,是否看見過什麼人來?講些什麼話?” 這孩子說:“有,每次我躺在床上,就看到一位很高的人,還有一位很矮的人。”
我心想,這黑無常和白無常常現身,已經無法救了。我說:“你會怕嗎?”這孩子說:“我很害怕喔!他們一直跟我講,我的壽命到了……。”我說,你不要怕,老師來救你。這其實是我在安慰他罷了。我教他全心全力,一心念“阿彌陀佛”。
我告訴他媽媽:“這孩子這輩子可說是來討債的。”她說:“對!他自讀書後,一直花錢,花到今天。”我說沒有關系,總是有緣才來做你們的兒子,花完他就會走的。我拿了六字大明咒給她念,燒完後讓孩子喝水,叫她天天念,希望能為他們解決冤業。我留下電話給他:“你兒子危險時趕緊打電話給我,我再遠都會來,犧牲性命也會幫你兒子。”
過了21天,在802醫院要洗腎,孩子說“我不要洗了,我時間到了。”病到今天,這孩子臉色蒼白,實在不好看,但是斷氣以後,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了,臉色由蒼白轉達為紅潤,非常漂亮,比活著時美了百倍。他姐夫來時,怎麼也認不出來,念佛只有21天,竟然有這種效果。
但不幸的是,他被立刻送進冰庫。這是她母親後來告訴我的。我說:“怎麼不通知我呢?”他母親說:“當時,我怎麼也找不著你的電話號碼。”我當時趕至,肯定不准將他送進冰庫,要堅持8小時後才行。
這孩子從冰庫裡拖出時,我看了,很可憐,凍得硬綁綁的,如同寒冰地獄一般……。這孩子福報太淺。
實例四:
我大學裡的一位教授,太太得子宮癌,曾經墮過胎,在她臨終時,把我叫去助念。我的老師看見我還問我:“你怎麼出家了呢?” 我打趣的說:“唉!你怎麼沒有出家呢?”
我發現師母嘴唇變黑,不會講話了,便趕緊助念。師母的母親從台東趕來,她一直聽到有個小孩在叫:“媽媽!媽媽!”張開眼睛四處仔細看,卻又看不到。這就是曾經墮過胎的女人,臨命終時,小孩來了。
所以,如果是隨過胎的女人,要禮拜88佛忏悔,持大悲咒或往生咒回向冤親債主方能超度。解冤釋結了,臨命終時才不會有障礙。助念時,看師母實在非常痛苦,痛得直哀叫嚎。醫生征求我的意見:“法師,打鎮靜劑吧!”我同意了,這是正確的。這樣可以有助念佛,否則太痛苦了,無法攝心念佛,鎮靜劑以不影響腦部清醒為佳。
我用手印加持師母,還用往生被蓋在她身上,教她一直念“阿彌陀佛……”,師母是個聰明的人,很配合,我的教授也同樣念著佛號。就這樣,她在佛號聲中,非常安祥地走了,臉上紅潤的,很好看。
實例五:
有一位在家修行的女居士,臨終時,我去助念。他家開鐘表店,全家就她一個人信佛。對於我們的到來,她的家人表現出不悅的臉色:“這些人都是要賺紅包的。”我聽了想掉頭離開,但她女兒一直請求:“拜托,我媽媽生時有交待,一定要請你們來助念。”我也想,她媽媽既然有交待,她生前都待我們不錯,只好留下來,否則聽了那些話,實在很難過。
於是,我們留下來助念。念到最後,看到她的面貌如生,火化後有六顆捨利子。我問她兒子:“你媽媽修持得不錯啊!”他說:“沒有啦,沒見她做早晚課,只是聽到她天天念‘阿彌陀佛’”她常說只要念佛號,阿彌陀佛說臨終時念十聲,就會來接引她往生。
他媽媽就這樣一生念佛,一生堅信佛會來接引她,絕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沒有讀過書,也沒有讀經,也沒有精進什麼,只是心中堅定一定往生西方,堅信佛不會騙人。
你真的想求生西方嗎?看平時的表現,就知道你是否真心想往生西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