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欲望共存,是修行的開始
法藏法師
欲望並不可笑,也不可恥。欲望阻擾了我們通向智慧、解脫、自在、無我、無私的光明之門,它阻擾了我們這樣。因為我們想要讓生命更加的圓滿,所以我們想要超越欲望。這個時候,我們並不把欲望當魔看。我們只是跟欲望共存,然後一直消減它的力量,最後超越它,讓它根本對你不產生力量。它不是被你擊退,是被你跨越。這是不一樣的意思。
面對自己。與其去醜化那個欲望,與其一直呵斥那個欲望,罵得像你跟它沒關係似的這種假道學。不如像我剛剛這樣,坦坦白白的,把事情說清楚,這才是修行。這是修行的開始。
可是修行,不等於你就立刻解脫,所以修行的過程,有可能還有欲。它欲望的表現,不一定表現在男女,它會反彈成為性格的不穩定、做事的不安穩、住道場的不安穩、脾氣的暴躁、身體的不健康、愛講閒話,或者表現成為特別愛幹活。
所以我剛剛跟各位說,雖然修道不需要板著臉孔說「欲望如是如是」,罵的它好像你都很清靜似的。不需要如此,我們好好地面對真正我們的內在,內心是什麼樣。那我們就像在生活中,我們一步一步地、小心翼翼地去超越它、超越它。
欲望阻擾了我們通向智慧、解脫、自在、無我、無私的光明之門。 我們只是跟欲望共存,在生活中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超越它,不是擊退它。 這是修行的開始。
人的生命動力是否都來自於慾望
惠空法師
昨天有位居士問我:「人是不是活在慾望之中,靠著慾望來支持生命?」他說:「因為看到父親退休後,整天沒事幹,無精打采像生病一樣;但一有人找他打牌,便精神百倍,什麼病都沒有了。」我告訴他:「若就這點來看,你說的話是有那麼點道理,可是不能因此就說一個人所有的生命動力都來自慾望。」他話一轉又問:「修行是不是也是一種慾望?」
廣義而言,修行是「想要」成佛、「想要」解脫,似乎可說是一種慾望。前幾天我在課堂上提到:自已在辦完這次的兩岸禪學會之後,人就覺得鬆垮垮的,沒勁。這種經驗大家都有,可見人確實是需要某種動力來支持,但這種動力不見得就是慾望。佛法裡有所謂的「善法欲」,雖然某些特質跟慾望相似,但其實是不同的。比如求生西方淨土,其實已善巧轉化人性深層的慾望成為一種願力(世俗人叫理想)。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超越的、遠大的理想,很容易被世俗的慾望牽引而迷失,因此建立願心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覺得我這人很堅持、心發得很大,其實是我懂得去取這個巧妙。經典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對於佛法的興亡盛衰有很大的責任感,並因此發心護持,這種人會得大福報。我對佛教的願心,都是從佛經上學來的,當然,這跟宿世的因緣有關。我從十八歲上大學接觸佛教開始至今,在這方面的心是非常強烈的;雖然那時自己還只是一個學生,但對佛法弘揚就有很深的使命感,我之所以會想辦高中生學佛營,也是因為看到基督教的校園團契太厲害了。
願心的建立要跟信念、思想結合,亦即願心的背後除了要有正見的指引,還需思想架構的支持。所以我常提醒大家要建立好的而且不同層次的理念。比如說:解脫生死、往生極樂世界;或多生累劫修行菩薩道等,都是很遠大的理想,在這些最高的目標下,還要有遠程(十年、八年)或近程(五年、四年)的目標。然後把這些多生多劫的、今生的、十年八年的、五年四年的,甚至五個月、四個月的目標都密切地串聯起來生活。在這樣的理想願力之下,生活就會有方向、有動力;而不至於糊裡糊塗地,今天看這高興就往這邊走,明天看那歡喜就往那邊走。因為當一個人心裡沒有主張的時候,外面的事物很容易牽引他的心,然後他就會隨波逐流。
反之,如果你的心裡有很堅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就不會輕易動搖,因為根本沒那麼多心思去旁騖其他枝枝末末的事。就像身為三、四個小孩的母親,她唯一的心念只有「怎樣把孩子照顧好」,因為母親的責任壓得她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
總而言之,大家既然有心修行,就要發大願心,以佛法興衰為己任,把理想定得高遠些,並粗略規劃不同階段的目標,再長時間、慢慢地把它調整得非常精緻,然後專注地讓自已的生活在這個軌道上堅定地、精進不懈地走下去。這樣修行的路走起來會比較穩健,比較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你的生活會顯得有活力、有方向感,而不會落入彷徨虛無的狀態。
「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 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了,就滿足於現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為了滿足一己私欲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
為了眾人的利益而努力、奉獻,就稱為「願」。願心是為眾人而發的,是清淨的,不會帶來煩惱的。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行菩薩道與成佛並不是「欲」,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願。
----------------------------------------------------------
摘錄自《真正的快樂》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願望
文/聖嚴法師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之外,還有一種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痛苦。
人類都有追求溫飽、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這種本能來自於人性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受到嚴重挫折時,人們往往會有求死的傾向。有些人會因為所求不得而尋死,通常這種人無論追求任何東西,都非常熱切、渴望,所以拚了老命去爭取,當所求不得、欲求滿足不了時,就連生命都不要了。例如,有些人殉情、為情自殺,也有些人因為考不上第一志願、進不了某一所大學而覺得萬念俱灰、顏面盡失,就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不過,像這樣為了求不到愛情、名利或地位而自殺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極端的例子,一般人還不至於如此。可是,如果自己的欲望不能滿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和挫折,甚至一輩子都受到影響,而變得非常消極,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這輩子已與成功絕緣。因此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無法與人競爭,再也提不起繼續奮鬥的信心。由此看來,求而不得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事。如果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競爭者、仇敵)卻得到了,那就更難堪、更難以忍受了。
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帶來的痛苦,佛教教導我們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欲,才不會受到本能及欲望的干擾,而走上毀滅之路。所謂「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 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了,就滿足於現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們本來只要有一棟房子就夠住了,但是有些人為了炫耀財富,就買了好幾棟房子來表現自己非常有錢。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兩三套以備換洗就夠穿了,但是有些人卻擁有幾十套,甚至一整個衣帽間,從上到下都塞滿了衣服,這都是因為不懂得知足。
像這樣為了滿足一己私欲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甚至帶來殺身之禍。可是,如果是為了眾人的利益而努力、為了眾人的福利而奉獻,就不叫做「欲」,而稱為「願」。願心是為眾人而發的,是清淨的,不會帶來煩惱的。例如,發願透過自己的努力奉獻,使眾人得到快樂、幸福和便利,就是清淨的願心。
因此,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則,便會誤以為行菩薩道和成佛也是一種欲望,於是就不行菩薩道、也不想成佛了。這種觀念並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菩薩道與成佛並不是「欲」,而是「願」,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願。
所謂「知足者常樂,少欲者離苦」,我們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以避免「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還要進一步為眾人設想,把自己的努力奉獻給眾人、為眾人服務,使眾人都能夠遠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
不隨逐慾望就是修行
大願法師
有些人他往往錯誤地認為,只要我們的所作所為跟佛法有關,那就是修行。其實不是,我們每時每刻要觀察自心,要護持自心的正念與正知,要能夠每時每刻都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個是我們修行的主要任務,任何時候都要有正念與正知。否則的話,就算是你表面上好像也在誦經,也在燒香,你不要以為你這個行為就會成為佛法的修行,其實不一定,主要還是看我們的發心,如果不是出於世俗的考慮,而是對治世俗的貪瞋癡,這樣的行為才稱得上是佛法的修行,不是在形式上,而是看發心。如果我們從早到晚,不管做什麼事,乃至於行住坐臥,一言一行,只要是能夠對治煩惱的都是佛法。反過來,如果是貪戀現世的行為,哪怕我們誦經,也是世俗法,也是輪迴的因。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以貪求今生今世的福報享受,以這樣子的心態來念誦《普門品》,來念誦《心經》,那麼即使《普門品》和《心經》本身是佛法,但是我們的行為卻是世俗法。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欲樂,動物也會,我們只是貪戀現世樂,不肯求解脫的話,就是人面獸心。
有些人說:「我學佛都有好幾年了,但是好像也沒有看到什麼感應,也沒有什麼變化。」其實是因為他認為他在修佛法,但是實際上他是掛羊頭、賣狗肉,表面上在誦經,實際上是在修世俗法,怎麼可能真正地感應道交呢?怎麼可能免離怨賊難呢?所以我們念觀世音菩薩是要真正地把我們的心轉過來,讓我們的心與觀世音菩薩的心相應,自然就能夠免離一切災難。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之中說:
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
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
所以說不隨逐慾望就是修行,隨逐慾望,雖然表面上在誦經、禮佛,那也是在修世俗法。
欲界中的修行──並非禁慾,而是節欲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如果無法做到禁慾,那麼此生就無法修行。然而,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對此,我們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
修行,並非要我們禁慾,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中,常常說我們活在欲界。那麼,什麼是欲界呢?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個層面構成了我們所知的三界。而在這三界之中,所有的眾生都屬於欲界眾生。
既然我們是欲界眾生,那麼我們就是因為慾望而生的。如果你禁慾,你就不會“生”,你根本就不存在。慾望是我們生活的基礎,也是我們存在的基礎。所以,禁慾並不是修行,反而是對生命的一種否定。
我們常說,慾望有很多種,包括名欲、色欲、財欲、食慾、睡欲等等。這些慾望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生命活動的基礎。我們無法斷掉這些慾望,因為如果我們斷掉了這些慾望,那麼我們就無法生存。
所以,我們只能說抑制慾望,而不能說禁慾。比如說,如果你的情慾太重,那麼你可以減少一點;如果你的名欲太重,那麼你可以降低一點。這樣,你就可以把慾望控制在一個最小的範圍內,而不是完全禁止它。
修行就是不斷的跟慾望做對抗,然後把這個慾望控制在一個最小的範圍,並不是禁慾,不是禁止它。因為你沒有辦法禁止,人是不可能沒有慾望的,一言一行皆在欲中,如果沒有欲的話,人就不存在了。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一種認識,這個跟修行沒有關係,反而是邪道。修行不是要我們禁慾,而是要我們學習如何正確對待慾望,如何控制慾望,如何讓慾望為我們服務,而不是被慾望所控制。
所以,如果你做不到禁慾,並不代表你無法修行。相反,你應該學習如何正確對待慾望,如何控制慾望,如何讓慾望為你服務,這樣,你才能在欲界中找到修行的道路,才能在欲界中找到生命的真諦。
慾望是一種陷阱
眼所見物,耳所聽聲,鼻所嗅香,舌所嚐味,身所接觸,這五中有外在而來的感受最容易引發慾望,我們肉體所歡喜的,心就會被他所吸引,而忽視了它所帶來的可能是災禍,就像森林裡的鹿陷入獵人所設的圈套而被捕獲。不可否認,「五欲」眼,耳,鼻,舌,身就是圈套,我們如果陷入了這「五欲」的圈套,煩惱馬上就會興起,痛苦也就如影相隨了。因此,見了這五欲之災後,就必須冷靜思考如何迴避,不被它陷入圈套而脫離的方法,千萬不能誤入其中。慾望是由我們自己的感官接觸到外在的一切事物而發生的。能控制這「五欲」的方法你就覺悟了。的確,一時很難控制,所以要經過一段漫長的修行「忍辱」觀。才能覺悟啊。修“忍辱”觀是控制慾望的最好方法。當我們遇到自己喜歡的一切,我們的心馬上興起一股強烈的希望急切的想擁有念,希望成為了渴望,當我們得到了心所喜歡或達成心裡所希望擁有的事物時,又期望喜歡的事物不要變質,不要離去…….因此,煩惱的基因就成熟了,痛苦隨之而來。
不能忍辱的人,就不能享受所有的快樂,一個人如果不能忍辱,則嗔怒之心常積聚在心中,也因而內心失去了平靜,就像毒箭射在心中一樣痛苦難當,身心煎熬,因此內心不能享受寧靜安詳,以及任何快樂,甚至連睡覺也睡不著,噩夢纏身。嗔怒能銷毀百千劫內之善根,所謂「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個人如果真能做到了布施,持戒,但他不修忍辱,那他仍然會發怒,一旦發怒,過去所布施和持戒所積聚的一切功德,在剎那間便破壞無餘了。也就是說以前所做的功德都白忙了。這就是嗔怒能摧毀萬善,嗔怒能銷毀百千劫內所積聚的善根啊!
千劫所積聚,布施供養德,平時種善根,一念嗔心起,摧毀皆無餘的道理。修道人,切記!切記!我們的身心是自己的地獄,有一個平凡人下了一個斷言:海洋底下有一個地獄。這樣的說法是錯誤,也是毫無根據的,地獄是個形容詞,它是指我們自己身心的痛苦感受,地獄在那裡?地獄不在那邊,也不在這邊,地獄就在我們的身心裡。我們由於慾望難以達成,渴望,貪念難以滿足,而產生了慾望之渴與嗔恨不滿之火,焚燒了我們的身心。這是,地獄在無形之中就顯示了。
欲望和修行,也能如同煩惱即菩提
要修行,就是不能有欲望?
想寫這個題目,就是因為「欲望」和「修行」似乎非常牴觸?但是人活著就是會有欲望,若不能有欲望,要如何讓別人相信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修行?換個角度想,開悟了就不會有欲望了嗎?為了追求開悟,先斷絕欲望就比較容易達到了嗎?這些讓我叛逆的想大喊:「不是一定要這樣好嗎!」
不過,這是個危險的命題啊!感覺隨時會被衛道人士轟炸!尤其是為了寫這個命題時特地去搜尋了一些資料,看大部分的僧人、法師、居士都主張修行要先斷欲去愛,更是令我捏把冷汗!看了諸位大德的說法,也不是不了解為何他們要這麼去主張。從某個角度看是有它的道理。不過心裡是想也不是一定非要這樣啦!呵!還好也搜尋到一些跟我的理念相符的說法,例如克里希那穆提(印度20世紀的哲學家、心靈導師,我曾大量拜讀過他的著作)就曾寫過 “對欲望不理解,人就永遠不能從桎梏和恐懼中解脫出來。如果你摧毀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毀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壓制它,你摧毀的可能是非凡之美” 。
若要簡單一句話解釋我的想法,我覺得欲望就是修行的標的啊!怎麼可能先拋棄它呢?但是絕不是要縱容欲望發展的意思!重點是在,學習去控制欲望!想馴服一匹野馬,斷欲就像是直接把牠殺掉。而我認為的修行,是了解馬性、靠近牠、安撫牠、試著駕馭牠,最後你能騎著牠馳騁在原野之上,享受自由的美好!野馬就好比你的心,修行就是修心啊!除非你已經承諾去接受某一種修行方式的戒律和條規,那麼就應當去遵守,該六根清淨就清淨,該出離世間就出離。否則在還可為自己選擇修行方式的時候,也許可以參考一下一些入世的修行方法。
欲望的本質
如果欲望是修行人的大敵,那我們更應該去了解它!欲望是人的本能,是種生命力。人最基本的欲望是生存和價值感(存在的份量)。人會為了求生的欲望或存在感、價值感,拼命追求金錢、愛情、名聲或權力。欲望在人性中源於一種不滿足感,所以能夠知足是有助於減少欲望及欲望求不得時的痛苦。但是適度的欲望又能激發人向上的動能和潛力,無論是追求夢想或發揮創造力。人可以因欲望而精采,也可以因為欲望而沉淪。所以癥結點其實不在欲望,可能毀滅人的也不是欲望,而是人的作為本身,要在欲望中迷失自己,還是讓欲望成為一雙可以帶自己飛翔的翅膀?
沒有欲望,我們不可能活著,至少基本的求生欲望,讓我們想辦法克服生存的困難。雖然佛教主張斷欲,是想根本脫離生死欲望的輪迴。但是我覺得若沒有輪迴,我們哪有修行的道場?欲望構成我們的生活。因為各種「想要」,所以我們行動,因為行動,所以有行動帶來的後果,之後我們可能再因為行動的後果,去修正我們的「想要」。也許因此我們學到如何知足,或者去嘗試改變無法達成我們的欲望的這個世界,於是我們有了夢想,並努力發揮創造力。欲望會變質或失衡,通常是當它逾越了某些界線時,而這些界線通常是違反了一些善良的準則或公平正義。因為失去分寸,使欲望變成一種原罪。要注意,欲望本身並沒有好壞,只在於我們有沒有好好控制它。
人的世界,並沒有所謂無欲無求。想要清淨也是種欲望,想要開悟也是種欲望啊!甚至想達到無欲無求本身也是一種欲望。與其否定自己的欲望,還不如為自己訂下一些行為準則還比較實際。這個行為準則也許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生存的環境、法律教條、宗教文化、風土民情甚至父母的期望和家規都不同,也要考慮到適合每個人自我的個性和需求。例如有人適合遊歷四方、或親身經歷各種愛恨情仇,在體驗中學習和悟道。有些人喜歡拘於一方天地,博覽群書,在思考中悟道。在回教國家,你要求他們一夫一妻或不多重性伴侶,反而與他們的教條有違。所以重點是要適合自己,然後必須是相信並自願遵守的,才是屬於自己的行為準則。當然如果你有把修行納入對自我生命的要求,那麼這個行為準則應該會是有助於你往高頻狀態(正向、喜樂的境界)去成長和邁進的。訂下了行為準則,也才不容易因為失去分寸,讓欲望失控而犯下罪業。
控制好欲望,就是種修行!
我之前說過,對快樂的渴望是種修行的動力。正因為人生有諸多痛苦,所以學習轉化帶來痛苦的根源,就是修行的過程。很多人認為斷欲去愛就是斷除痛苦的根源,以此當作修行方式。我尊重他們的選擇,只是我想選擇適合我的、還有我相信的方式去修行,然後把它分享出來。我不斷除自己的欲望,選擇入世修行。於是生活充滿喜怒哀樂愛惡欲,總是有忙不完的瑣事,生了又滅、滅了又生的斷不盡的煩惱。為了學習怎麼對治、怎麼平靜,搞得自己好忙啊!可是這種修持,讓人感覺非常踏實!它不是忙著學習讓腦袋放空的禪修,也不是遠離一切誘惑的與世隔絕,而是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對別人負責;學習善待或處理好每一段人際關係,學習人的聚散有其因緣或課題;學習用正當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欲望;學習面臨誘惑時擇善固執;學習付出;學習愛與包容。在生活中能修持的面向好多好多,所以入世是極好的道場。而正向的態度、善意的回饋和愈來愈平靜的心靈,就是我們修行方向正確的指標。
總而言之,欲望和修行可以是相輔相成的。不用急著把欲望當成敵人,雖然它的存在常常讓人很痛苦,因為無法滿足的欲望真的太多了!不過對修行的人來說,痛苦的點,就是我們要學習去開解和超越的地方。所謂 “煩惱即菩提” ,菩提是智慧的意思。透過煩惱,我們才得到智慧。面對痛苦煩惱的事物,要怎麼去詮釋,怎麼去體諒,怎麼去處理,才能讓自己感到釋懷和平靜?包括欲望無法滿足的時候,要怎麼寬慰自己,或是能生出鬥志決定積極有所作為?在在處處,都是踏踏實實的人生和修行。
阿姜查 尊者 – 正確的修行
1. 你們心中都要記住,修行是不容易的。去訓練別的東西不會那麼困難,是容易的,但是人的心卻是難以訓練的。世尊已訓練了他自己的心。心是重要的東西。身、心系統裡的每件東西,都集中到這顆心。眼、耳、鼻、舌和身接收到感覺,並將它們送到心,心是所有其他感官的監督者。因此,訓練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心已好好訓練,那麼,一切問題便都解決了。如果還有問題存在,那是因為這顆心仍然有疑惑,不懂得與真理一致。這就是為什麼還有問題存在。
2. 體會到這一點,你們都完全準備好要練習佛法了。不管行、住、坐、臥,無論在哪兒,修行所需要的工具你們已好好準備了。它們都在那兒,就好像「法」早就在那兒。「法」是無所不在的東西。就在這兒,在陸地或在水中,無論在那兒,法一直就在那兒。法是圓滿而完整的,只不過是我們的修行尚未圓滿而已。
3. 雖然如此,訓練卻是困難的。為什麼困難呢?困難是由於有「欲望」。如果你們沒有欲望,你們便不會去修行。但是,如果你們由於欲望而修行,你們就見不到法了。你們大家好好想一想。如果你們不想修行,便不可能去修行。為了真正去修行,首先你們必須想要修行。不管前進或後退,你都遇到「欲望」;這就是為什麼以往的修行者說,修行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4. 如果你們不修行,你們就不能了解法。坦白地說,只讀它或研究它,你們是不能懂得法的。或者,雖然懂得它,但是你們的瞭解仍然是有所欠缺的。譬如,這兒的這個痰盂,每個人都知道它是一只痰盂,但是卻不完全知道這痰盂。為什麼不完全知道呢?如果我稱呼這只痰盂為鍋子,你們會怎麼說呢?假設每次我須要它時我說:「請拿那只鍋子過來!」那必然會使你們困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們並不完全知道痰盂。如果你們知道,那就不會有問題,你們只會單純地拿起那個東西遞給我,因為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痰盂。你們瞭解嗎?它是一只痰盂,是由於世俗,這個世俗被國內各地所接受,因此,它便是痰盂了。但是,並沒有任何真實的「痰盂」存在。如果有人想稱它為鍋子,它就是一只鍋子。它可以是你們所叫的任何什麼。這就稱作「概念」。如果我們完全知道痰盂,縱使有人稱它為鍋子,也不會有問題。不管別人叫它什麼,我們都不會受到干擾,因為我們並不昧於它的真實性質。這就是知法的人。
5. 修行為什麼如此困難而費力呢?因為有「欲望」。只要我們一坐下來禪修,我們就想變得安詳。如果我們不想找到安詳,我們就不禪坐,我們就不去修行。只要我們一坐下,我們就要安詳立刻出現在那兒,但是想要心寧靜,反而製造了混亂,使我們感到不平靜。事情就是這樣。因此,佛陀說:「勿因欲望而言,勿因欲望而坐,勿因欲望而行…,你無論做什麼,勿以欲望而做。」欲望意即想要。如果你們沒有欲望去做某件事,就不會去做它。當我們的修行到了這一點,我們會變得很沮喪。我們如何能修行呢?只要我們一坐下,就會有欲望在心啊!
6. 假設我們到市場買了一些椰子,當我們帶它們回家時,有人問:
「你買那些椰子做什麼呀?」
「買它們來吃!」
「殼也要吃嗎?」
「不吃!」
「我才不信,如果你不吃這些殼,為什麼也買了它們?」
7. 好,你要怎麼說呢?你要如何回答他們的問題呢?我們帶著欲望在修行。如果我們沒有欲望,我們就不會修行。帶著欲望修行是「愛欲」。你要知道以這個方式審察可以使智慧生起。例如,這些椰子:你連殼也要吃嗎?當然不是!那麼,你為什麼要攜帶著它們呢?因為丟掉它們的時刻還沒到!它們將椰肉、椰汁包在內部,是很有用的。如果吃完了椰肉、椰汁,你把這些殼丟掉,那就沒問題了。
8. 我們的修行也像這樣。佛陀說:「勿因欲望而行,勿因欲望而言,勿以欲望而食。」行、住、坐或臥,無論什麼,勿以欲望而做。這個意思是,做而不執著。就像從市場買椰子,我們不吃這些殼,但卻還不是丟棄它們的時候,我們先保留它們。修行就是這樣。「概念」和「超越」是共存的,就像一顆椰子,肉、皮和殼都在一起。我們買椰子時,我們買整顆。如果有人指責我們吃椰子殼,那是他們的事,我們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
9. 智慧是我們每個人要為自己尋找的東西。我們要不急不緩地去見到它。我們該怎麼做呢?要不急不緩地到那兒!走得太急或太慢都不是好方法。
10. 但是,我們都沒有耐心,我們都很急。只要我們一開始,我們就想衝到終點,我們不想留在後面。我們想要成功。一旦決心禪修,有的人衝得太過頭。他們點香、禮拜,並且發誓:「只要這柱香還沒完全燒完,我便不起坐,即使倒下或死去,無論什麼,我寧願死在禪坐上!」他們發過誓後開始禪坐。他們一開始坐,魔眾便從四面八方來襲。他們才坐一會兒,便想著這柱香必然燒完了。他們張開眼睛窺一下「哦,還要很長的時間!」
11. 他們咬緊牙根,又坐了一下子,感覺到熱、慌亂、激動、混亂,到了最後關頭,他們認為「現在,總該燒完了吧!」又窺了一下「哦,不!甚至一半還不到!」
12. 三番兩次,仍未燒完,因此,他們乾脆放棄,生悶氣,坐在那兒恨著自己,「我實在太差了,我真是無藥可救!」他們坐著恨自己,感到毫無希望。這樣只會引起挫折和障礙,這就稱作「瞋蓋」。他們不能責怪別人,因此只好責怪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呢?都是由於「欲望」。
13. 事實上,並不須要經歷所有那些。專注的意思是,不執著地專注;不是使自己在內心打『結』的專注。
14. 但是,我們讀過有關佛陀生平的經典,他如何坐在菩提樹下,對自己下定決心:「只要我還未到達無上正覺,即使血枯了,我也不從此坐起來!」
15. 在書本裡讀到這些,你可能也想自己試一試,你要像佛陀一樣做。然而,你卻沒有考慮到你的車子只是小小的一輛。佛陀的車子是一輛真正的大車,他能開一次就到達。以你的極小的小車,怎麼可能一次就到達呢?那是不同的情況的。
16. 我們為什麼會那樣想呢?因為我們太極端。有時我們走得太緩,有時又太急。這平衡點可真難找。
17. 現在,我只是從經驗來談。以前,我的修行正像這樣。修行是為了超越欲望,但是,如果我們不欲求,我們能修行嗎?我在這裡困住了。以欲望去修行是痛苦的。我不知道該做什麼,我迷惑了。而後,我體會到,平穩的修行是重要的事。要前後一貫地修行。他們稱這個為「在一切姿勢中前後一貫的修行」。持續精鍊這修行,不要讓它變成災禍。修行是一回事,災禍是另一回事。大多數的人通常都製造災禍。當他們感覺懶散時,他們不耐去修行;當他們感覺精力充沛時,他們才修行。過去的我就是這樣的。
18. 現在你們大家問問自己,這樣對嗎?當你感覺好時才修行,而不是當你感覺不好時,這樣遵循了法嗎?一直修行嗎?它與教導一致嗎?就是這樣,使修行不能前後一貫。
19. 不管你覺得喜歡或不喜歡,你應該同樣地修行:這就是佛陀如何教導的。大多數的人在修行前都要先等待好心情,當他們感覺不喜歡時,他們不管修行了。他們只能這樣。這就稱作「災禍」,而不是「修行」。真正的修行是,不管快樂或抑鬱,你都修行;不管容易或困難,你都修行;不管熱或冷,你都修行;就是這樣一直修行。真正的修行是,不管行、住、坐或臥,你要有意繼續平穩地修行,使你的正念在一切姿勢中前後一貫。
20. 起先想,似乎你要站和走的時間一樣久,走和坐的一樣久,坐和躺的一樣久。我試過,但卻做不到。
21. 但是,如下這樣做是可能的:只要考慮到「心」。要擁有正念(憶持力)、正知(自我覺知)、正慧(全面的智慧),這個你可以辦到。這才是真正值得修行的東西。這意思是,站的時候我們擁有正念,走的時候我們擁有正念,坐的時候我們擁有正念,躺的時候我們擁有正念,如此前後連貫。這是可能的。我們將「覺知」放在我們的行、住、坐、臥所有的姿勢之中。
22. 重要的修行是「道跡」。什麼是道跡呢?它單純地就是我們行、住、坐、臥的不同活動,以及做其他事,這是身的道跡。而心的道跡是:在今日的課程裡,你感覺到多少次情緒低落呢?你感覺到多少次情緒高昂呢?有任何顯著的感覺嗎?我們必須像這樣地知道自己。既然已看到那些感覺,我們能放下嗎?有什麼我們不能放下的,我們必須處理它。當我們看到我們仍然無法放下某些特別的感覺時,我們必須以智慧檢查它,找出原因處理它。這就是修行。例如,當你感到熱心時,要修行;當你感到懶惰時,也要試著繼續修行。如果你無法「全速」持續,那麼至少以半速去做。不要一直懶散,浪費時日而不修行。那樣做將導致災禍,而不是一位修行者的方式。
23. 我聽到有的人說:
「啊,今年我真的不行。」
「為什麼?」
「我整年都在生病,我一點也不能修行。」
24. 哦!如果他們不能修行,當死亡臨近時,他們還能修行嗎?如果他們感覺舒適,你想他們會去修行嗎?不,他們只會迷失在快樂當中。如果他們痛苦,他們仍然不會去修行,他們迷失在痛苦裡。我不知道何時人們才會想到,他們要修行了!
25. 我們必須培養我們的修行,這意思是說,不管你快樂或不快樂,你必須同樣地修行。如果你正感覺舒適,你應該修行;如果你感覺有病,你也應該修行。
26. 不要去想:「啊!今天太熱了!」或「今天太冷了!」或「今天…」。不管這日子像什麼,它就是它的那個樣子。事實上,你只是為自己的懶惰去責備天氣。我們必須在我們自己見到法,而後才會有一種更確定的安詳。
27. 即使你們有些人在禪坐時,可能經驗到一些安詳,不要急著向自己道喜;同樣地,如果有一些困惑,也不要責備自己。如果事情看來很好,不要樂在其中;如果不好,也不要憎惡它們。只要整個地看,看你擁有什麼。只要看,不用去判斷。如果它是好的,不要抓緊它;如果是壞的,不要執著它。好和壞都會咬人,因此不要緊抓它們。
28. 不要認為只閉著眼睛禪坐就是修行。如果你這樣想,那麼趕快改變你的想法吧!持續平穩地修行,是在行、住、坐、臥時就保有修行的態度。當禪坐起來時,要想你只是改變姿勢罷了。如果你以這方式反省,你將擁有安詳。無論在那裡,你時常擁有這種修行的態度,你將在你自己的內心擁有持續平穩的覺知。
29. 因此,要瞭解正念的重要性,繼續不斷地修行。正確的修行是持續平穩的修行。不論行、住、坐或臥,修行必須持續。這意思是說,修行或者禪修是在心裡做,不是在身上做。如果我們內心有熱忱,是盡責而熱心,那麼,便會有覺知。心是重要的東西。心是督導我們做每件事物的那一個!
30. 當我們適切地瞭解,我們便能適切地修行。當我們適切地修行,我們便不會迷路。即使我們只做了一點點,那仍是好的。例如,當你結束禪坐時,要提醒你自己,其實禪修並沒有結束,你只是單純地改變姿勢而已。你的心仍是安靜的。不論行、住、坐或臥,正念都與你同在。如果你擁有這種覺知,你就能保持你內在的修行。晚上,當你再禪坐時,修行便繼續不斷。你的精進並未中斷,並使心得到寧靜。
31. 這就稱做平穩的修行。不管我們正在談話或是做其他的事,都要試著使修行繼續。如果我們的心繼續地擁有憶持力(正念)和自我覺知(正知),我們的修行便會自然地發展;它會逐漸地集中。內心將會找到安詳,因為它將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它將見到,在我們的內在什麼正在發生,並且體證安詳。
32. 如果我們培養戒或定,首先我們必須要有智慧。有的人想,他們要第一年培養戒,第二年定,第三年培養慧。他們認為,這三件事是分開來的。他們想,今年他們將培養戒,但是如果這心沒有堅固(定),他們怎麼做呢?如果沒有理解(智慧),他們怎麼做呢?沒有定或智慧,戒將是粗糙的。
33. 事實上,這三件事匯集在同一點。當我們擁有戒時,我們有定;當我們有定時,我們有慧。它們都是同一個,就好像一顆芒果,不管它是小的或是成長完全,它仍是一顆芒果。當它成熟時,它還是同一顆芒果。如果我們單純地這樣思考,便能容易地見到它。我們不須要學習很多東西,只要知道這些事情,去知道我們的修行。
34. 現在,你有機會修行,請瞭解,不論你覺得培養定是困難或是容易,完全在於你,而不在於定本身。如果它困難,那是因為你正錯誤地修行。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必須有「正見」。如果我們的見解正確,那麼,其他每件事都是正確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聖道。當正見存在時,所有其他各項也會跟隨而來。
35. 無論發生什麼,不要讓你的心迷了路。看自己的內在,你將看得很清楚。依我看,最好的修行並不須要去讀很多的書。把所有的書拿來鎖在一旁,只要讀你自己的心。從你入學開始,你早已將自己埋在書本堆裡了。我想,現在你有機會也有時間來修行,就把這些書本放進一個櫃子裡鎖上,只閱讀你的心!
36. 不論何時,在心中生起什麼,不管你喜歡與否、不管它看來似對或錯,只要以「這是不一定的事」來截斷它。不論生起什麼,只要將它砍下:「不一定,不一定」。只要用這一把斧頭,你就能將它全部砍倒。它全是「不一定」。
37. 當妳的修行到達這一點時,你便不會執著感覺了,因為它們全是不一定的。你曾注意到嗎?也許你見到一個時鐘並想著:「哦!這個真不錯!」買下它。不到幾天,你已對它厭倦了。「這枝筆真漂亮啊!」於是你不怕麻煩去買了一枝;不到幾個月,你又對它厭倦了。就是這樣!哪裡有任何的一定呢?
38. 如果我們看到所有這些事物都是不一定的,那麼,它們的價值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變得不重要了。為什麼我們要緊握毫無價值的東西呢?我們保存它們,只不過就像保存一塊舊破布來擦腳一樣。我們看到所有「感受」的價值是相等的,因為它們全都擁有相同的性質。
39. 當我們瞭解感受,我們便瞭解這世間。世間是感受,感受是世間。如果我們不被感受愚弄,我們便不被世間愚弄。如果我們不被世間愚弄,我們便不被感受愚弄。看到這一點的心,將擁有一個堅固的智慧基礎。這樣的一顆心,將不會有許多的問題。任何它會有的問題,它都能解決。不再有問題時,便不再有疑惑。安詳會在那兒生起。這就稱作「修行」。如果我們真實地修行,它就要像這個樣子。
欲望與修行是對立的嗎?
如孝法師
問:法師,當下的成功有很多是源自一種強烈的欲望。修行和欲望好像是相對立的,但似乎人的欲望又推動著人的進步,我不太清楚這該如何理解?
答:如孝法師:我們中國人說成功有三種:立德、立言、立功。你從事相上成功了,還與別人有所分享,從你內心來說,你的成功是你德行的萬分之一的體現。現在的解釋只取了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是什麼呢?實際上都是拿別人的一份來看待自己生命的全部。
古往今來,成功的人士很多,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得特別貼切:不成功便成仁。這就說明成功是很危險的,真的非常危險,所以對成功要正確地評估。現在人最大的問題是患了妄想症,不能正確地評估。他不是要成功,而是要成仁,拼死拉倒,這應該不是科學的態度。
所以我們對於成功還是回到古時的定義:立德、立言、立功。真正能夠垂法萬世,在他身後還能夠對那麼多人的生命帶來支撐,這難道不是成功的本質嗎?我想你按照這個思路,不會給自己那麼多的壓力。但你會發現,成功的人一定有著崇高的生命目標和非常現實的兌現方法。
成功的人不著急的。釋迦牟尼佛可以算一個成功的人,他的成功之路上,生生世世是永不言放棄的。成功是一種願,能不能夠成功是一種智慧,要想成功,你必須立足於實踐。成功在佛教來說,最好的方法是慈悲,慈悲是放鬆的成功。
我們要成功離不開生命的三種要素:智慧、慈悲和實踐。智慧很重要,但落實實踐更重要。智慧讓我們看到成功的定義,實踐讓我們兌現成功的方法。我們最好的態度是柔軟的、慈悲的去兌現成功,成功不是你的壓力,你還要享受生命的快樂。可持續性的發展到最後得到一個大的成就,不管是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還是大家對你的認同,都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檢驗。
很多人是成功了,得到了位置和權力,得到了財富。但人還沒有走開,已經被送進監獄了。這能叫成功嗎?佛教看成功的定義,有一句特別明確的解釋:如果成功是功利的話,是名利的話,求名當求千世名,求利當求萬世利,這也可以解釋成功。
德光法師:將慾望轉化為修行的助緣
慾望,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種本能。人類的慾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從心理到生理層面的一種渴望。慾望本身沒有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把握:把握不好,慾望會成為罪惡的種子;把握好了,慾望則可以成為修行的助緣。
印度20世紀偉大的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過:「對慾望不理解,人就永遠不能從桎梏和恐懼中解脫出來。如果你摧毀了你的慾望,可能你也摧毀了你的生活。」
慾望是人類社會產生、發展、活動的源動力,人世間的一切活動,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宗教、教育等,無不是慾望驅使的結果。從這個角度講,慾望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必須有所限定,不能絕對的滿足,因為慾望會隨著滿足而生髮出新的慾望,永無休止。如果慾望被過度的推崇與放縱,那麼就會展示其破壞性的一面。
其實慾望不僅僅是凡夫才有,即便是證得初果的聖人,也難免被慾望牽制。《出曜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特別喜歡淫逸之事,看見女的就拔不動腿,就想去搭訕,晚上做夢會夢到其美麗的容顏,會夢到與其攜手游玩。有一次他妻子生病了,身體消瘦,此時他家剛好來了一位修道之人,她就向這位道人求助,但是又不好意思。那位道人就跟她說:「沒關係,如果是隱私之事,我會替你保密的,放心好了。」
妻子這才說出實情,原來她身體生病,是因為丈夫晝夜淫欲造成的。這位道人就教她一個方法,當她的丈夫再要求行淫欲之事的時候就問他:「這是初果須陀洹應行的禮法嗎?」妻子如法照做,果然很有效果,丈夫聽聞妻子所問後生起慚愧心,心想,我都證得初果須陀洹了,怎麼可以這樣呢?然後就息止淫意,專心在靜處修行,很快證得二果斯陀含,又證得三果阿那含。
從此以後,丈夫就徹底斷除了淫欲之事。但這樣一來,妻子不高興了,質問他:「為什麼不跟我行男女之事?」
丈夫回答說:「因為我看清楚你了。」
妻子自認為沒有過錯,便把親戚族人都喊來評理。
丈夫無奈,找了一個很漂亮的花瓶,裡面偷偷裝滿大糞,密封起來,又將其塗滿香水,然後告訴妻子:「如果你愛我,就把這個花瓶當做是我抱著吧!」妻子便緊緊抱著不放手,丈夫見妻子已生愛意,就一把搶過花瓶,將其敲破,裡面流出大糞蛆蟲。此時丈夫問道:「現在你還願意抱著這個花瓶嗎?」
妻子掩鼻逃避。這時候丈夫跟妻子說:「我看你的身體就如同這個裝滿垢穢的花瓶一般,從頭到腳有三十六種不淨,有什麼好貪著的呢?」
人們之所以貪,是因為沒有認清事物的本質,一旦認清楚本質自然就不會再起貪心了。人的慾望滿足不了會痛苦,滿足了又會感到空虛,於是終日在痛苦與空虛之間徘徊。想要不痛苦,除非不生起慾望,但這又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學佛修行,知道慾望的過患後就開始壓制自己的慾望,但是反而越是壓制,慾望反彈的越是厲害,不得其法。貪吃、貪睡、貪財、貪色、貪名、貪利這些是慾望,而想要清心寡欲,無欲無為,何嘗不是一種慾望呢?
其實想「不起慾望」本身也是一種慾望,本質沒有什麼不同。佛教講「欲為根本,生死第一」,無論執著“慾望”還是執著「不起慾望」,都沒有打破根本,不能了生脫死。
慾望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管不住自己的慾望。禪宗有句話:「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念頭起來沒關係,但是要及時觀照到自己這個念頭,一旦被觀照,這個念頭就不會產生很大危害。
就如同家裡進來一個小偷,當你發現他後,他就不敢亂偷東西,而是退出房間溜掉。
其實慾望也是如此,如果當慾望生起的時候,你能夠洞察自己這個慾望,甚至去解析這個慾望,那麼這個慾望很快也會像理虧的那個小偷一樣悄悄溜走。
對於慾望,東西方有縱慾主義、禁慾主義、節欲主義三種不同的態度,佛教嚴格來說不屬於上述三種其中的任何一種。
《大乘阿毘達摩經》偈云:「非染非離染,由欲得出離,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
慾望的本性既不是染污的也不是清淨的,但正是因為欲的存在,才能修行得以出離。
太虛大師在《人欲之分析與治理》一文中言:「在佛法之五乘法中,人乘節欲,天乘、二乘絕欲,大乘化欲。」
大乘的化欲就是將慾望轉化為修行的助緣,用善法欲替代貪欲,然後再觀空:欲與生欲者是不一不異的,離開欲,那么生欲者就不是「生欲者」,離開生欲者,欲也無法單獨存在。
欲與生欲者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是本空的。這樣如理作意,就可以轉貪欲為道用。希望諸位都能夠掌握化欲之法,能盡快將慾望轉化為修行的助緣,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