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欲真實念佛,首須「截斷狐疑」。狐性多疑,故云狐疑。行人不能絕疑,不敢勇猛直前,謂之狐疑。當知疑根未斷,即是罪根。倘時信時疑,半信半疑,或勉強試念,而意實未安;或口雖念佛,而心慕他宗,皆非真實念也。

這段文是教我們念佛,怎樣才是真念佛。念佛的功夫得力,這裡頭只給我們提了一個字,疑,有疑就不能成就,把你的功夫全破壞掉了,信心破壞了、願心破壞了,功夫也破壞了。所以說疑是罪根,這個話講得好。

所以決定不能懷疑。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可真不容易。今天念佛的同學,哪一個人沒有疑?只是這個疑字多少、淺深不一樣。如果不疑,不疑他就成功了,現前最 低限度,他功夫成片,往生決定有把握。所以這個字重要,怎麼樣把它斷掉,這講真實念佛。為什麼?念佛的人沒有把疑斷絕,還有一絲毫的疑惑。你看,不敢勇猛 直前,勇猛直前就是精進不懈,沒有精進的功夫,這全是懷疑。

疑 根未斷,就是罪根,這個罪是嚴重的大罪,為什麼?妨害我們這一生不能往生,這個罪多大。什麼人能夠不懷疑?古德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上上根人, 他徹底通達明瞭,他沒有懷疑;下愚之人,雖然他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念佛的人說善根深厚,他不想知道,他不懷疑,教他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就能唸到底,一直唸 到往生。這兩種人是淨宗根熟的眾生,熟透了,他有堅定的信心,不會動搖,願生淨土,他不會有偏差。如同經上所說的一向專念,他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決定不 改變的,專念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心裡頭沒有一個雜念,沒有一個妄想。這種人往生,即使是臨終之前,一生沒遇到佛法,臨終之前有人告訴他這個法門, 他立刻接受,一點懷疑沒有,真信真願,一向專念,唸一聲、念十聲都能往生。什麼品位?不是凡聖同居土,他是實報莊嚴土。為什麼?他根熟了,一點疑心都沒 有,他與阿彌陀佛相應,他與自性相應,真叫一步登天,他真上去了。

倘時信時疑,這假使有時候相信,又有時候懷疑,半信半疑。或者是勉強試試看吧,念幾聲佛號,心意實實在在未安,心不定,沒有定在佛號上,沒有定在信願上。或 者是口念阿彌陀佛,心裡面還戀慕其他的宗派,學教的,像華嚴、天台、法相;看到人學禪,戀慕學禪;看到人持咒,戀慕持咒,三心二意,這都不是真念,這樣念佛,只是跟阿彌陀佛結一個善緣,阿賴耶識裡頭種一個念佛的種子,這一生不能成就。他決定有成就,那是來生後世,決定不是這一生。這一生成就,這些毛病統統沒有。上上根人完全知道,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八萬四千法門,都在這一句佛號裡頭。這一句佛號不但具足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阿彌陀佛所說的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一切法,都不離這一句佛號,一句佛號統攝了,完全包括了。這 是什麼?上上根人知道,所以他對於這些問題統統沒有。哪個法門再好再好,都在其中。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吉祥雲比丘對善財童子開示的二十一個念佛門, 二十一是表法,代表大圓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圓滿的法,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一門統攝一切法門,一點懷疑都沒有,不要再去分心,分心就鑄成大錯。

疑情不斷,正信難生。信願有虧,資糧欠缺。

還有絲毫懷疑,我們對於淨土信心就不足,就有欠缺。信不真,不圓滿,願不懇切,不能往生。資糧是比喻,出門旅行,資是帶些錢,錢財,糧是過去出門旅行要帶糧食。不像現在只要帶錢就夠了。從前沒有,所以必須要帶吃的,要帶乾糧。那這個資糧,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它的資糧是四個字,信、願、持名,持名就是念佛。這三個條件具足了,就是資糧圓滿,你決定往生,千萬不能有一絲毫懷疑。「故須截斷狐疑,老實念去,驀直念去,拚命念去,直拚到死,花開見佛,悟無生忍,如是才是大善」。如是才是真正敬於佛者,我們對佛的真誠恭敬,不往生,敬佛的程度不到,不圓滿。

我們念佛也得守住這個原則,經上教給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淨宗的修行就這八個字。發菩提心,什麼意思?蕅益大師解釋得最簡單、最正確,印光大師讚嘆,最容易理解,他說「真信有西方淨土、真信 有阿彌陀佛,真信念佛決定往生,往生決定成佛」。你的信心堅定叫真信,真信之後自己發願,我這一生決定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念頭,這叫切願,有這樣的信願,就叫做無上菩提心。你看,這個發心的意思清楚、好懂。我們這才知道,很多這些阿公阿婆念佛往生,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他沒有聽過 經,他不懂教,但你問他是不是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相信;是不是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他真相信。你看菩提心發了,自己不知道。平常看他用功,就是一句佛 號唸到底,那就是一向專念,這八個字,他圓圓滿滿都做到了。人家不但是預知時至往生,往生的品位之高,我們不敢想像。什麼原因?跟這個經的意思完全相應。 他雖然不懂,但他做到了,跟那個懂的人沒有兩樣,懂的人,也是到這個境界,他不懂,也到這個境界。所以古人說,暗合道妙,自然吻合,這個理講得通。

所以我得拚命念去,直拚到死,死就往生了。死的時候就是花開見佛,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悟無生忍。悟無生忍可不是普通菩薩,大乘教裡頭七地以上,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明心見性,見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叫無生。無生是說一切法,一切法沒有生滅。你見到自己沒有生滅,見到佛菩薩沒有生滅,見到一切眾生沒有生滅,這叫無生法忍。忍這個字是定,心定在無生上,不動搖了,完全肯定了。一切法無生,哪來的滅!這個境界一般人不懂,學佛的人也未必懂,甚至於連概念都沒有。那對這句話有沒有懷疑?當然有懷疑,半信半疑。信什麼?佛說的。懷疑什麼?真的是這樣的嗎?沒有聽別人說過。

《安樂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貪瞋痴。無問現在、過去、未來,一切諸障,悉皆除也。

我們想斷疑,怎麼斷法?念佛。真的是相輔相成,斷疑你才真念佛,念佛你才真的斷疑。這 一段《安樂集》裡頭的話很重要!若能常修,常修是不斷。用諦閒老法師教給鍋漏匠的方法,我們就學這個,那就是常修。你看,沒有壓力,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 著幹。什麼時候累,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休息好,什麼時候就幹,不分晝夜。在時間上沒有晝夜,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幹,生活簡單。念佛堂裡頭把它清 理得乾乾淨淨,一尊佛像。像印光大師關房,就一尊阿彌陀佛,一個香爐,一對蠟台,一個小磬,一個小木魚,一把引磬,再就供一杯水,其他都沒有了。牆壁上什麼都沒有,就是佛像背後,印祖寫了一個「死」字,貼在佛像背後,拜佛念佛常常看到它。這叫專心。放幾本經書在裡面,打閒岔了,需不需要看看?這就是斷絕了,真正做到一心專念,就一句阿彌陀佛。

我們自己真正修,念佛堂裡面,像祖師念佛堂一樣,可是我想我們放一部《無量壽經》。真正徹底放下,經就不要念了,放在桌子上是什麼?那是法寶,我供養的法 寶。放一張印光大師的像,僧寶。三寶具足,佛、法、僧,三寶具足。我們這個法是印光大師傳的,印祖傳給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傳給我。我們的小佛堂裡頭三 寶具足,其他的不要了。一直唸到花開見佛,心地清淨,沒有一個不成就。

所 以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貪瞋痴慢疑。這個念頭才動,就是阿彌陀佛,這禪宗的方法,「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覺悟。不管什麼念頭,善念也好, 惡念也好,念頭才起,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把前面念頭打掉。念頭開始的肯定多,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習氣。不要害怕,念頭一動,阿彌陀佛,把念頭打掉,這叫真念佛,這真管用。三年就養成習慣,雜念、惡念、邪念、妄念沒有了,唸唸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叫正念現前,這一句佛號是正念。到 你一切雜念、妄念、邪念、惡念統統都沒有的時候,這一念就跟阿彌陀佛相應,古人所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這一聲佛號跟阿彌陀佛通了,起 感應作用。真求往生,心地真誠懇切,就會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見到的時候就提出要求,求往生,還有壽命,壽命不要了,像瑩珂法師一樣。

「愚痴少智,心則狐疑。念佛除痴,疑情自斷」。蓮池、靈峰(就是蕅益大師),這兩位祖師大德都說,「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所以心雜亂的時候,煩惱多的時候不怕,念佛。現在這個念佛機好用,二十四小時都可以不中斷。聽念佛,跟著念佛,念累了就聽,總叫這句佛號在心裡頭不間斷。

遊步三界,無所罣礙。

「三界」就是六道,欲界、色界、無色界。在六道輪迴裡頭普度眾生,沒有障礙。「《會疏》曰:無謀神化,常體性空,故為遊步」。這解釋什麼叫遊步。我們今天講,在三界當中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立刻就有應,這是「遊步三界」。無謀,謀是策畫,沒有策畫。為什麼?他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眾生有感,法爾有應。雖有應,常體性空,應化的相、應化的事,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用這個來解釋遊步。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在十法界裡頭教化眾生,眾生 有感,他就應,感應道交,絕不失時。眾生什麼時候有感,佛菩薩什麼時候就有應。那我們起心動念,有感,菩薩有沒有應?有。為什麼我們沒有覺察到?顯應我們能覺察,冥應我們覺察不到,是冥、是顯,完全在我們的感。我們今天感裡面有懷疑,不純;敬裡頭也有懷疑,所以顯的感應少了,冥應就多了。我們真正被佛菩薩加持,真正被佛菩薩照顧,但是自己不知道。可是你很冷靜去思惟,會發現這裡頭一定得加持,不得加持,我們怎麼會天天還有進步?我們細心去思惟觀察,就相信有這個事情,心愈真、愈誠、愈敬,感應愈明顯。

◎ 戒就是拔諸愛慾,杜眾惡源。修行從這裡下手,用什麼方法?用念佛,法子妙絕了。這些不善的念頭才起,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不讓它發生,這個方法高明到極處。我們要會用,要把它用熟,常常能用,時時刻刻都能用,都不會把它忘記,那就好了,這個人叫真會念佛。為什麼?妄念一起來,阿彌陀佛,就把妄念打掉,真會念。

◎自己成就了,才能教化眾生。什麼叫自己成就?真正斷惡修善,功夫成就了,才是真正成就。不 是說我這個經教學了,我都懂了,我都能夠講了,這樣行嗎?不行,這樣決定度不了現前的眾生。現前眾生一定要看到真正的效果,他才會相信,他看不到,他不相信。你說你是好人,你什麼地方好?你真正做出來了,他稱你是好人。你說得再好,你沒有做到,他不相信你是好人,也不相信你的教是好的教。為什麼?真好,你 為什麼不幹?你自己不肯幹,可見得這不是真好,那換句話說,那是騙人的。所以今天要教化眾生,先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需要時間,十年是最低的限度。

◎ 解冤釋結,化解問題,實在說都在佛法,只有佛法能幫助人徹底化解問題。佛法從根上解決問題,不是從枝葉,枝葉上解決不了問題。一時衝突化解了,怨恨沒化 解,要從內心裡頭把怨恨化解,這問題才真正解決。那要化解怨恨,得需要智慧,需要教育,不教不行。教要身教,在這個時代言教人不相信,身教,我做出來給大家看。做出來,別人相信了,你再教他,他肯聽了,他真聽懂了,他就會照做。所以這不造惡業是正確的,絕對正確,對自己的好處太多了。

(本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注》第446集)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