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講靈修的,外道才講靈修;佛教講本性。
釋迦牟尼佛告訴你要得到最大的神通很簡單,什麼事情都不要執著放下我們的本性,菩提自性。
講靈修是外道的,大部分都是一貫道所講的靈修到後來回理天回理天,靈修是方便講是外道講的。
我今天講靈修是一種方便,佛教不講靈修的。
佛教也不講靈魂,它講第八意識,我們為了方便起見就講靈魂就講靈修,讓大家更方便的去了解,
靈修這種東西大家以為是很困難的,其實這並不是很困難,只要你的心能夠定得下來能夠如如不動,你就自然發出無量的神通。
很多人他不明了這個道理,他就一直想要追求這個神通的東西。
我去拜什麼師來學咒語,然後顯現出我們這個神通,當然這樣也可以得到一點點訊息,但是這樣子不究竟。
釋迦牟尼佛告訴你要得到最大的神通很簡單,什麼事情就放下最簡單的,什麼事情都不要執著放下,
在你的本份崗位上做好,你演什麼角色,
你今天是學生你就演好你的學生,你現在是一個家庭主婦你就做好你的崗位,
把一切不應該煩惱的、不應該執著的全部都放下,神通就自然出來了,不要修就自然出來了。
如果說我今天發一個心,我要求得神通,產生一種神秘的力量就是這一念還是執著,
想要炫耀別人這一念還是執著,你還是得不到解脫的境界,所以執為禪之大病。
譬如說我們要靈修。我們一般人都是心外求法所以這個叫外道,
他以為說這個靈修去拜什麼師父,然後教你幾個咒語或是教你一些打坐,
就以為可以得到一點神通力量,然後用來治病、炫耀,這個當然也可以達到;
但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個不究竟。
我們要靈修以前第一個心一定要絕對的清凈,心要絕對的清凈是怎麼做?
第一個要不能有恨,恨是世界上最大的癥結所在,
你有恨的話或者是有嫉妒心的存在那沒有辦法修行,
因為你本身已經跟自己過意不去了。
仁者無敵,
不是說我去外面豎立敵人,而是你已經跟自己過意不去了,我不原諒你就是不原諒自己。
佛教講的慈悲、忍辱,對什麼眾生慈悲?
對自己慈悲,對一切眾生慈悲就是對自己慈悲、
原諒眾生就是原諒自己這才會快樂的:
你不原諒他就是痛苦自己一定的道理,
所以我們佛教講要升華自己。
你要達到神通要靈修第一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反觀自性,
隨時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去仇視、不要報復、
不要拘泥於區區兒女的私情、
不要拘束在我們這個世間的一切的慾望裡面,
就要觀察這個無常、無常,世間是無常的不是究竟的。
雖然說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放下來,可是我們總有一天慢慢的放下。
世間是無常的那麼觀了以後,
我們對一些世間的得失、世間的貪念、世間的執著就會慢慢的放下,
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放下,還是會慢慢、慢慢的進步。
我們了解世間是空性的、世間是無常的、它是因緣和合的、只是暫時的短暫的而已,
我們內心裡面充滿著理性,就會冷靜的去透視每一個時空所產生的動點上的東西是什麼?
我們就會慢慢的去覺悟這個世間的無常、苦空無我、痛苦的世間、不實在的世間,迷茫的世間。
心如果清凈的時候,我們就有定力,我們的靈性就會自然放出光明,就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不假外求觀心就是。
如果你要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只要觀照你的內心裡面讓他起心動念當中合乎中道,
去掉貪、瞋、痴,符合大慈大悲的心,二十四個小時裡面就是這樣觀照,
這樣子的話將來所產生出來的神通那不可思議的。
神通不是求的,只要放下。
譬如說我們用一盆水,這個水如果不動的時候,它就自然照出我們的本來面目;
如果說這一盆水一動的時候就照不出本來的面目為什麼?
因為我們心如果動的話,動到這個念頭,
所有的貪念、瞋念、愚痴的念頭就產生了做什麼事情就沒有辦法理性化,
就沒有辦法客觀,就產生一種偏頗的標準性,
就產生一種對別人的攻擊性、佔有、攻擊為什麼?
因為我們內在裡面的標準不一樣,他只要動到這個念頭。
所以禪宗裡面講的動念即乖,動念即乖:乖就是違背的意思,
只要你動到一個念頭去分別或者去執著這個東西就不對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