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受菩薩戒後常犯,罪業是否比不受戒大?

居士:是先受菩薩戒後再慢慢持,還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業是否比不受戒來得大?

法師:現在一般人對持戒有一種畏懼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過很大,會下三惡道。其實,受菩薩戒的前提是要發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結上了緣。

能夠跟成佛結上緣分,比不受戒而沒有緣分來得強。寧可受菩薩戒,犯了重戒下地獄,也比你不受菩薩戒好。

為什麼呢?因為結上了緣分,所以下地獄出來後還可以成佛。永遠不受菩薩戒的就沒有這個緣分,無量劫還要輪轉,也還是要下地獄。

東林寺傳的是《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戒。受了菩薩戒,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他的四十八條輕垢戒是可以懺悔的,犯了後懺悔能夠懺除。

更何況受了菩薩戒,我們就有菩薩戒的戒體,有這個戒體,就有佛力的加持。如果不受這個戒,當對境生起的時候沒有戒律的護持,就一定會犯。

如果你有戒體的話,遇到對境,無作戒體馬上產生作用,你就不會去犯。所以還是要勇敢地來受菩薩戒。受戒對自己有好處。

原來很多居士都不敢受菩薩戒,通過我們講這些道理,慢慢地也覺得受菩薩戒好。我們2004年授菩薩戒只有四、五十個人,都不敢受。

甚至很多居士都有很多誤解,說受了菩薩戒,夫妻的床都得要鋸斷才可以,沒有這個說法。你受菩薩戒只要不邪淫就可以,沒有要求你不淫,不淫是針對出家人。《梵網經》菩薩戒分出家和在家,對於出家人受菩薩戒要求是不淫,對於居士要求是不邪淫。

永明延壽大師說,你想上輩往生,一定要受菩薩戒、發菩提心。

佛經里有個比喻,你受了菩薩戒,你的這個碗就是一個金碗了,這個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還是金子的。不受菩薩戒,受其他戒,你的這個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隻完整的碗,但還是泥巴的。所以我們鼓勵大家受菩薩戒!


弟子受菩薩戒後發現自己不能夠完全做到,怎麼辦?

凈空法師

問:知道佛在涅盤說四依法的時候,講到『以戒為師』,所以我很想看戒本,以助修行。我就問北京的某法師:在家弟子沒有受菩薩戒能看戒本嗎?法師說:不受戒不能看戒本,如果看戒本,是犯偷盜罪(這個偷盜是講盜法)。因此,弟子才受菩薩戒。讀戒本後,弟子發現不能夠完全做到,很難辦,請問我想退戒不知可否,又怎樣做才如法?

答:好,我先跟你說這個問題。你受了戒,也不要去退戒。為什麼?你戒是受了,但沒有得戒,這個要知道,你是形式上受,沒有得戒。戒要是沒有得戒,有什麼戒好退?

人發好心,要學戒,菩薩戒本,沒有受戒的人可以看。這個法師跟你講「沒有受戒不可以看」,是出家的戒本,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這個戒本不可以看。為什麼不可以看?佛是怕你造業。你不看,你對出家人挺尊重;看了之後,「這個出家人這裡破戒,那裡破戒」,你就生煩惱,你就常常去批評人、去指責人,你就造口業。佛為了這個原因,不讓我們看戒本,道理在此地,並沒有什麼秘密,都是為我們好。但是菩薩戒不一樣,菩薩戒完全是利益眾生,不是為利益自己,菩薩戒可以看。在家菩薩多半是受瓔珞戒,出家菩薩多半是受梵網戒,這兩種戒本都可以看,看了之後,要學!我能做到一條,我就學一條,能做兩條,我就學兩條,這樣就好。

我們在講經時候常講,佛法裡頭修行的基本是「十善業道」,十善都做不好,持戒是決定做不到。所以要想持戒,先修十善,在十善上把根基打穩,然後再學五戒,再學菩薩戒,依照這個順序去做就好。其實我們現在讀誦《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面講到戒行的地方很多,集中在一起講,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一大段經文專講戒律。如果我們能照經文里所說的教訓去修學,那就是很好的學戒。

恭錄自《學佛答問》,檔號:21-090

 

五戒與菩薩戒差別何在?

 

有沒有受菩薩戒的差別?菩薩戒重罪失戒的判定!

 

有關"在家菩薩戒"問答

 

同修勸受菩薩戒,因生生世世都隨身帶,五戒就不行,對此不解?

 

在家居士受菩薩戒遇違緣該怎麼處理?能如法捨戒嗎?

 

戒律不是約束,是保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