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菩薩不會因為別人說三道四,就不做自己該做的事

淨界法師

古人常常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那麼《楞嚴經》它的定位,什麼叫「開悟」呢?

從佛法的角度,我們每一個人在沒有經過佛法教育之前,我們是活在無明當中。所以我們平常生活,是閉著眼睛在生活,完全沒有智慧的光明,就是跟著感覺走。我想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反正全世界沒有人管得到你。問題是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付出代價,問題在這裡。很多事情不是說你不知道就沒有事,所以這當中我們一定要先開啟我們的眼睛,這一點非常重要,修行你眼睛沒有開啟,你智慧眼沒有開,你怎麼修都不對。今天這件事弄好了,明天那個事出事了,你就是疲於奔命,所以在整個「開悟的楞嚴」當中,第一個先安住。

我們今天為什麼會起顛倒?

心住在外境!就是這個根本思想在這裡。心在外境當中,就產生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象,然後就心隨境轉,一輩子就這樣過了。有些人住在財富,一輩子就為財富而活;有些人住在名聲,他的生命就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活,那你根本就沒有真正的開啟眼睛在過活。

所以我們在看人生之前,第一個「法法銷歸內心」,你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人生,這個很重要。

不要站在外境,外境只是你生命的過程,一個歷練的過程。所以你今天想要開悟,你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你要站在心的角度,來看整個人生的緣起,你才看清楚。

所以我們在《楞嚴經》當中:破妄顯真。就是要你把心帶回家嘛。任何事情站在心的角度來看,站在一念清淨心的角度來看事情。當你把心帶回家之後,怎麼看人生呢?

空、假、中三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那這個「觀」呢,其實天台宗在修「止觀」,觀心的時候,分兩塊,它把人生分兩塊:

第一個,你從什麼地方來?
第二個,你將往哪裡而去?

這兩塊要區分出來。你從什麼地方來?你過去造了什麼因?今生會產生什麼感受?什麼樣的境緣出現?這一部分不能怪你。佛法是既往不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表示佛法是不追究過去的,過去追究不了的。無量無邊的生死,正如有一個﹝唯識學﹞大師他說:你去看阿賴耶識,我們的那個生命的根本,你造了無量無邊的善業,像虛空一樣大,我們也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像虛空一樣大。所以你要去執著過去,你的生命就沒完沒了,有無量無邊的人要報你的恩,有無量無邊的人要報你的怨。所以這個佛教是活在未來。

所以「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只是瞭解我們的根源,但是過去的因緣要放下,所以我們今生在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任何的感受快樂痛苦,認命就好。「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所以在天台宗在修止觀的時候,過去跟現在這個互動這一塊啊,這個業力所變現的因緣果報這一塊是放下認命。

但是你現在跟未來這部分「你將往哪裡而去?」這是你要經營的。

來生掌握在你今生,什麼叫做未來?就是很多的現在…現在,就有未來。你今天是從什麼地方來?從昨天而來。明天從什麼地方來?從今天而來嘛!所以這個三世因果是互動的。所以你要注意你的來生,你就先要注意你起什麼念頭。這個假觀「即空、即假、即中」,空觀從勝義諦來觀察,我們的整個因緣造作,都是因緣的假相,都沒有真實的體性。

但是我們入假觀的時候你要小心,你每一個念頭都有它的因緣果報。比方說,你今天你的生活,一天是花三百塊,但是你有五百塊,你多了兩百塊,那你跟這個多餘的兩百塊接觸的時候,你產生什麼想法?這個思想決定你的生命嘛!有些人說:誒!我願意跟人家分享,佈施。你從這個思想當中,你就可以看得出來,你來生是富貴的,看你的內心世界,就看到你來生!你說:這二百塊我自己要用的,你來生大概是不會太有錢。

別人刺激你的時候、障礙你的時候,你會選擇包容?還是選擇嗔恚反抗?你平常習慣性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這樣的所緣境?你喜歡包容,來生莊嚴。

你遇到人的時候,你是選擇謙卑?還是選擇高慢?你選擇高慢,你來生生長在卑賤的地方;你選擇謙卑,就是貴族。所以這個假觀,你一看你平常心、境的互動的起心動念,你大概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了,這很清楚的!生命是由我們很多、很多的念頭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從現在的心念可以看到,從感受看到過去,從我們的想象看到未來。所以你要調整、調整你的心態。

這個假觀呢?所以我們講空觀是安住當下,安住不生不滅的清淨本心,不要亂動,不要被境所轉。所以空觀是安住當下,假觀是開創未來。

所以《楞嚴經》它的重點是兩個:第一個是安住當下,第二個開創未來。

你只有安住當下,那你就偏空,就跟阿羅漢一樣,阿羅漢他也不管未來的,他來生就到無生的涅槃去了,他根本是厭惡生命的。大乘佛法認為生命沒有錯啊,生命哪有錯呢。五陰身心沒有錯,錯在你的妄想,你把妄想拿掉就好了。極樂世界也是有生命現象,它也是有一個色身,有一個感受、有一個想法,只是這個想法是清淨的想法,如此而已。所以在整個《楞嚴經》當中:第一個安住當下;第二個開創未來。這二個同時重要,你當然先求安住再求開創。

好,看[戊四、結示二本]

這個當中,佛陀講完七處破妄以後,破除妄想沒有自體,要我們遠離妄想,但是真心還沒有開顯,這個中間,佛陀講出了生死跟涅槃兩種根本。我們先看經文: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兩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好,先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佛陀舉出了我們修行當中,或者一般凡夫三種的過失。先看凡夫的過失。這個地方的凡夫,指的是造惡凡夫:說,一切的凡夫眾生,他的特性就是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他想幹什麼、他就去幹什麼,也沒人可以管得住他。

那麼這種人他的生命是什麼相貌呢?「從無始劫來,是種種顛倒,業種自然」。這種人他內心當中,基本上是住在五欲:財、色、名、食、睡,住在五欲當中,他就會生起顛倒,這個顛倒指的是煩惱、起惑、貪慾。貪不到就嗔恚,就是這樣子。貪得到就是享受、就是放縱自己;貪不到就是嗔恚,這兩個都是煩惱。那麼「業種」煩惱活動以後,當然他要造業了,造了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自然」是果報,造了罪業當然就到三惡道受果報了。

這種安住五欲的顛倒眾生,他的惑業苦就像「惡叉聚」。「惡叉聚」是印度的水果,它一生,生出來就長三顆,這三顆連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一般住在五欲的人,他就是為什麼生活?就是為了追求五欲嘛!那麼這種人他是怎麼情況呢?他是起煩惱,造了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得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又帶動另外一個煩惱,又造業力又得果報,所以他的生命當中,只有三種事情會出現,第一個煩惱,第二個罪業,第三個痛苦,就這樣。他的生命歷史就不斷的重複,直到他有一天遇到佛法,瞭解,他才可以做改變,否則他也沒辦法改變,這第一種人。

第二種人,我們看外道之過。先跳過去二乘:「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這種人算不錯,造善凡夫。這種人他也知道因果的道理:造善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招感痛苦的果報,他有因果的思想。但是他的心沒有安住真如,還是根據攀緣心。所以他就變成外道,外道就是道在外面,心隨境轉。他是心隨境轉,但他有善心啊,他也佈施、持戒、忍辱,所以他成就諸天,或者變成魔王跟魔王的眷屬。依止妄想嘛,造善業就變成天魔外道,這個是住在善法。前面是住在五欲,這個是住在善法。

第三個、「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這個是住在空性。二乘人他依止出離心修習四諦、十二因緣,知道這個生命有苦集的流轉門,跟滅道的還滅門,滅道的還滅門。這當中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自我,生命就是一個緣生緣滅的一個假相而已,所以從四諦十二因緣成就我空的真理,就住在我空,而變成聲聞緣覺。

那這三種人,一種人是造惡凡夫住在五欲;造善凡夫他住在佈施持戒的善法;二乘人安住在偏空的真理,這三種人的共同點是什麼呢?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我們當中你這心要怎麼安住?這個生命是有根本的。那結果就是錯用了心。依止生滅心,依止有所得的攀緣心來修學,這種情況「猶如煮沙欲成嘉饌」,你把沙放在電鍋裡面去,希望它變成白米,變成米飯,煮了塵點劫的時間,它還是一個熱沙,因為你本質沒有變嘛!

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還是喜歡用攀緣心,用住在外境的心去修習善法,那你永遠跟聖道完全沒有關係。你今生永遠跟出離道沒有關係。那你就準備再輪迴了,就這樣子!因為你用生滅心,不可能成就不生滅的道,不可能,本質不同嘛!你要煮飯你要拿米去煮飯,因為這個因地是很重要的。

你依止一個生滅的因地,你怎麼去創造一個不生滅的果呢?世間上哪有這種事情呢!因果不符嘛!

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今天為什麼學佛這麼久,還是煩煩惱惱?關鍵在於「錯亂修習」。不是說你的福報修得不夠大,而是你錯用了心。你用那個沙想要煮飯,根本不可能。那怎麼辦呢?

看下一段: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好,這個地方就講出,那說我們今天是錯亂用心,那應該怎麼辦才是真實呢?

佛陀就把真心跟妄想的差別說出來:

一者,我們無始劫來生死的根本,生死輪迴是有根本的。我們佛教是講:每一件事情會在我們生命出現。「事出必有因」。我告訴大家,沒有一件事情莫名其妙在我們生命出現,不可能!你說:為什麼我有生死,阿羅漢沒有生死?當然有原因嘛!為什麼佛陀他就不受生死的繫縛,我們要受生死?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根本。什麼叫做生死的根本呢?

「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因為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我們喜歡有所住,住在外境。住在外境就會產生很多的感受,喜歡喝茶的人,他跟茶葉的味道一接觸的時候,哎呀…不錯!心就住在那個味道,然後產生很多的想象。那麼你的心跟外境一接觸的時候,就產生一種攀緣,也就帶動了無量無邊的生死的業力了。以攀緣心來當作一個自我、來當作生命的自體。

什麼叫自我?就是以攀緣心來引導你的生命。那我們可以從這個緣起,未來將會有無量無邊的生死等著我們。如果我們的心態不改的話,因為你安住的是生死的根本,那當然就啟動生死嘛。這個開關,你把這個電燈打開了,電燈就亮了,很簡單嘛。你去觸動生死的根本,那生死就出現了。它不跟你客氣的。

但是涅槃也有個根本。涅槃也有開關的。我們看第二個: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為什麼菩提,菩提指的是一種智慧。涅槃是一種寂靜的果報。菩提涅槃這個清淨心,它怎麼就佛陀可以去受用,我們就沒辦法受用呢?它也是有個根本。但這個根本,我們怎麼就得不到呢?這個地方出了差錯,這以下會說明: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常樂我淨」四種功德,那怎麼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

這個地方有兩個過程:

第一個、「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

這個「識精」指的是八識的精明之體,簡單講就是八識的自證分,就是八識。這八識當然是帶妄啦。但是它本身還是相對的它是清淨光明的。它不像第六意識那麼的攀緣執著,至少它還是依他起性。那麼八識的這個光明之體,受到業力熏習的時候,能生諸緣。它變現了六道的善惡的,這個果報不要講善惡、苦樂的果報,能生諸緣。這一部分沒有錯,因為你的心受薰嘛,清淨本然,但是循業發現,你用什麼業去熏習你的心,它就變現什麼果報出來,這是第一個,這個地方錯不在這裡。

第二、「緣所遺者。」

這個有問題了。我們的心跟果報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向外攀緣、向外住,有所住的心,就遺失了我們本來常樂我淨的功德。所以菩提涅槃從此在我們的心中就消失掉了。這無始的菩提涅槃清淨之體,因為「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然後又去攀緣,結果就遺失了。所以由諸眾生,因為我們一念的攀緣心,在無始劫當中就遺失我們本來具足常樂我淨的光明的心性。雖然終日的造作,我們都沒有迴光返照,去把它開發出來,枉入諸趣。這個地方古德在解釋的時候,蕅益大師強調這個「枉」,冤枉。就是說我們本來可以活得更好,我們不應該流轉的,但是我們卻流轉了。

我們對過去要認命,但對未來不能認命。說:我本來就是生死凡夫,流轉是應該,那你就完了。因為你不想改變。

你要告訴你自己:其實你不應該這樣子。你應該成就菩提涅槃,你應該像諸佛一樣,到十方世界「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才對嘛,這個我們可以得到的。就是說,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得到的嘛。這一臺冷氣機的設計,它本來可以提供我們很安樂的環境,結果我們操作錯誤,弄出來就是汙濁的氣,這個你不可以認命,因為它,如果說這個冷氣機本來就不好,那就算了,問題不是這樣。假設我們的心沒有成就菩提涅槃的可能,那就算了,那就沒辦法,你怎麼弄都沒辦法。問題不是這樣子。問題是它本來是可以的,是我們自己把它弄成這個樣子,是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弄糟糕,是自己攀緣心把它弄糟糕的,所以我們隨時可以恢復它本來面目的。

所以「枉入諸趣」就是冤枉的去創造我們生死輪迴的果報。就是我們一念攀緣心嘛。結果去啟動了生死的開關。結果就是「浩浩三藏不可窮」。無量無邊的生死就等著我們,「淵深七浪境為風」。你看唯識學在描述生死很可怕的:「浩浩三藏」像大海一樣啊,你去大海一看,左邊看是大海,右邊看也是大海,看不到邊際的。看不到邊際的!那怎麼會這樣子呢?因為我們一直跟著攀緣心走,所以就變成「夢裡明明有六趣」。在夢中真的是看到很多事情。那這個地方,我們把這個真妄的問題,我們看今天發的補充講義表,有一張「兩種根本」。我們把這兩種根本,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的生命有二個選擇:第一個,我們跟著我們的攀緣心繼續的走下去。第二個,我們開始迴光返照,安住真如,這個會有不同的結果:

我們先看第一個:先看第八識。

這第八識在「唯識學」叫異熟。在生命當中,第八識是沒什麼錯誤,因為它就是成熟嘛。這個「熟」叫成熟。它有成熟業力的功能。好像說:你今天春天的時候,把種子播種下去,種在田地裡面,這個大地啊,它把種子轉成水果。這個大地本身不能創造種子,但是它能夠成熟種子。

那麼這個「熟」為什麼加一個異呢?這個是說,這個成熟的過程是有時間差異的。你今生的果報跟你今生的行為,沒有太大關係,佛教的因果是隔代受報,所以叫「三世兩重因果」。有人說,欸,你這麼努力的修行,你怎麼今生障礙這麼多?《唯識學》很正常啊,你今生修行是先儲存下來啊,你還沒有去用它,你今生受用是跟你過去有關係的。佛教的因果不是一世因果,是三世因果。也就是說,你造業要到受用,它要有一段成熟的時間,你不能夠說,這個種子種下去,你馬上要得水果,不可能嘛。春天播種秋天才收穫嘛。所以這個「異熟」的意思就是說,它在整個差異的時間當中會成熟果報。

第二個、第七識。

那麼第八識它成熟的時候,它變現一個心態叫思量。這個「思量」就是自我意識。「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我們所有的顛倒都跟這個思量有關係。就從這個內心當中捏造一個自我,然後開始向外攀緣。向外攀緣就帶動了前六識。因為第七意識它不能攀緣外面了,它是夾帶了第六意識,它是啟動第六意識,前六識,去了別外在的境界。那麼這個地方,當然第六意識它去造業以後,它又回到了第七意識,又產生一個自我。誒!這誰造的?我造的。這個桌子是誰搬的?我搬的。那麼以這個前六識去造業以後,又回到第七意識的自我,又回存到第八識。

所以這個觀察生命是:一個是第八識到第七到第六下來。一個是上去。我們看左邊:從第八識變現果報,就是本經說的「識精元明,能生諸緣」,這一部分就是講到「你從什麼地方來」?這一部分我們講認命。第二個,你第六意識去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用攀緣心去追求?還是安住在一念心性,修空假中三觀,做你該做的事情?這兩個選擇啦。

假設我們今天還是活在過去的攀緣心,那你第六意識造業以後,→(又回到)第七→(又回到)第八,又創造一個生死的業力。那你將往哪裡而去呢?當然是往六道而去嘛,還有什麼話說呢?所以,到了第六意識,是整個生命的關鍵。生命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問題是看你要不要改變。這所有的佛法都是發自於自身的覺悟。沒有一個人可以強迫誰去修行,不可能。你只有明白道理,知道說:喔!其實我不應該這樣子,我可以活得更好,我改變一個心態,我來生會活得更好,我何樂而不為?那麼從這個地方慢慢的改變。

這第六意識開始修觀,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關鍵在「迴光返照」這四個字。

你就不再管外境怎麼樣。修行人「迴光返照」,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不希望臨命終的時候,你的生死業力太重,你希望臨命終的時候,離開三界比較好離開啊,有一個觀念很重要:你從今天開始,別人怎麼樣,你都不要管他,跟你沒有關係,他造他的業,你只是在受果報,你做你該做的事。你說:誒,你罵我、我也罵你,那兩個都墮落。一個修行人不是這樣子。你罵不罵我,是你決定,我做我該做的事。你怎麼說,那是你的事,一個菩薩不會因為別人說三道四,就不做自己該做的事,不可能的事情。你講你的話,是你自己的心攀緣一個所緣境,你造你的業,我安住我的真如,我圓我的菩提道,我造我的業,這本來就是各人走各人的。

「迴光返照」就是說,你的心不要在外境活動,「把心帶回家」。然後安住真如以後,你啟動的是「般若解脫法身」。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開始「仁者心動」,你就出去了嘛,就跑出去了。跑出去以後,就開始創造生死業力。你的心遇到外境的時候,「迴光返照」修空假中三觀。安住當下、創造未來,做你該做的事,你的心就往聖道的地方走了。

這兩個選擇、這兩種根本,我們的心同時有兩個開關,看你要啟動哪一個開關嘛。

所以「諸法因緣生」這個很公平嘛,你的因地是一個生死的因地,你當然召感生死的果報,這跟上帝沒有關係嘛。你選擇啟動真如的開關,你選擇迴光返照,我不管別人怎麼樣,我安住我一念心性,做我該做的事,你啟動的是一個聖道的開關:「法身、般若、解脫」。

所以《楞嚴經》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生命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不要管過去,過去就讓它過去,過去的顛倒,從今天開始你要思考一件事情:你將往哪裡而去?這才是我們的重點。那麼這個地方等於是講到兩種根本。

我們一般人,當然你開始學佛以後,你不是說馬上改變。學佛以後,你開始迴光返照以後,我們是「真妄交攻」,後面《楞嚴經》講到「五十陰魔」會說到,我們攀緣的路還是會走,但是真如的路還是走,到最後會真妄交攻。但是你必須要保證,你真實的力量要強過虛妄的力量。你說:誒,我完全沒有虛妄的力量,強人所難嘛、不可能嘛。那個生死凡夫。

但是你帶業往生就是說,你那個真實的力量是強者先牽,你臨命終的時候憑什麼能夠正念分明?憑什麼?

我們平常也打妄想、也起正念,就像抽籤一樣,你怎麼知道你抽到是正念,你怎麼知道?當然你平常的時候,正念的力量要強過妄想的力量。所以我們平常修「止觀」那,為什麼我們讀經典,就是「借教觀心」嘛。

一個修行人,什麼叫做「靜坐、修觀」?就是你跟你自己溝通。

你必須跟你深層的自我意識溝通。說:你不要這樣子,不要老是喜歡攀緣,你看你攀緣的結果,你得到什麼?無量劫來你攀緣也該夠了吧。每一生都攀緣,你看你現在得到什麼?什麼都沒得到,除了生老病死,得到什麼?對不對。我們是不是可以應該換一個新的生命?迴光返照,聽佛陀的開示改變一下自己。所以你一定要跟自己,你一定,我跟你講,修行不能強迫。說:誒,你不可以怎麼樣,沒有用,反彈更厲害。不能用壓抑式的修行,要用道理來說服自己。所以為什麼要讀經典?就是你用佛陀的教理跟自己溝通,跟過去的你溝通。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你開始修《楞嚴經》你會發覺,你遇到事情會出現兩個聲音:

一個是過去的聲音…誒,要怎麼做…不可以!要怎麼做…會有兩個聲音在你內心當中同時出現,那你就必須要選擇正確的聲音,你每一次都選擇正確,你那真實的力量就慢慢擴大。我們不是說聽了《楞嚴經》就馬上把妄想拋掉,不容易的,因為它跟著我們太久、太熟悉了,這一條路閉著眼睛都可以走了,太熟悉了。但是你先明白道理,你先有一個目標,你每一次的失敗當中就呵責自己,讓你自己從失敗當中,累積一種改變的力量,至少你就有希望。你好過一個人什麼都不知道,你這個人沒有希望了。你連什麼是真、什麼是妄都不知道,你還有希望。你說:我知道了,我改變不了。至少你知道了,你已經開始改變了,你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看到你的未來、一個人看到希望嘛。

以前我們的教務主任慧天長老說:修行啊,不怕慢,只怕站。站著不動那就完了。說我走得很慢,走得很慢也在走嘛。所以懺公師父常說:修行點點滴滴。其實這種暴起暴落的修行,我們不是很贊同;今天修怎麼樣,明天拜三千拜,我們也不贊成。這種人一般容易退轉。點點滴滴就是說,你保證:我今天比昨天進步,我後天要比明天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那說進步一點點,也沒什麼明顯,至少你在進步當中,我們看到你光明的未來。一個人可以有一個不好的過去,也可以有一個不是很滿意的現在,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麼:美好的未來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呢?從你每一個念頭當中,堅持正念,這個堅持,不隨妄轉,點點滴滴,我們就看到你美好的未來,看到極樂世界的功德,點點滴滴開始出現。

所以《楞嚴經》理論篇在講安住力、調伏力,它講修行的時候,就先講「二決定義」,先講發願。其實在修行當中要多一份堅持,不容易的。外境的刺激、你內在的習氣,兩個碰撞能夠堅持不迷、不取、不動,那你要有些願力才做得到的。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安住力、調伏力還有堅持力。而你每一次的堅持,其實你極樂世界的功德,那蓮花就慢慢慢慢開展出來,就是這樣,明白道理,然後堅持下去。當然你明白道理是很重要,你不明白道理,那你就不知道怎麼修行啦,你連改變從哪裡改變都不知道,這個開關,哪一個是生死的開關?哪一個是涅槃的開關?你都不知道啦,那你就是錯亂修習了。閉著眼睛修行。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講出了兩種根本。其實「開悟的楞嚴」就是在講這個。

第一個,你要能夠了解真跟妄的差別。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好,我們看下:[開顯真心]。那麼「開顯真心」當中,我們分成三段:

[一、直指見性是心非眼。]
[二、約客塵顯見性不動。]
[三、約標指顯見性無還。]

看第一段:[直指見性是心非眼]

就是在能見當中,在眼根當中,佛陀指出:眼根當中,能見的是我們一念心,而不是眼睛。眼睛只是個色法。我們一般有所得的心,就住在眼根,以為眼根能見,其實那是我們各人的執著。其實我們把心帶回家的時候,我們發覺真正能夠見的是「心」,眼根只是個工具。

這當中分兩段:[一、以拳例見定其常情][二、引例破執正顯見性]。先看第一段,佛陀以拳頭來比例我們的見性,來按定阿難尊者的情執所在。阿難尊者的情執到底在哪裡?先看第一段經文: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好,這個地方,佛陀提出三個問題。

第一「汝先答我見光明拳」,佛陀把這個拳握住,變成一個光明拳。佛陀就提出三個問題說:「此拳光明,因何所有」這個光明是怎麼來的?第二個這個拳頭是怎麼形成的?第三個你用什麼去見?這當中有能見跟所見,能見是誰?第二個所見有兩個:一個是光明相,一個是拳頭相。

提出三個問題,看阿難回答:阿難尊者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這光明是怎麼來的?因為佛陀的身體他本來就是閻浮檀金的光明,閻浮檀叫勝金,它是印度的一棵樹,這棵樹它整個枝葉花果都是紫金色的光明,那麼比喻佛陀的色身像閻浮檀樹的金色光明。「赩如寶山」,這個赩就是,金色的光明叫赩,像寶山一樣,這是佛陀過去清淨的波羅蜜所成就的,所以才有光明,這個回答是正確的,光明是由清淨的善業所成。

第二個,「我實眼觀」,這個地方有問題啦。這個回答我們先保留。

「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怎麼有拳頭呢?因為佛陀的五個手指頭,把它屈握起來,而形成的一個拳頭的相狀。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佛陀有三問,阿難尊者有三答,這當中二個正確,一個錯誤。錯在哪裡呢?「我實眼觀」。佛陀就扣著這一點,開始要開示,看下一段: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那麼佛陀告訴阿難說:我現在用真實的道理來告訴你,即便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對於真實的道理都要假借日常生活的譬喻才能夠悟入的。佛陀就告訴阿難說:譬方說:我的拳頭。我為什麼有拳頭呢?因為我有手嘛,我手要彎曲才構成拳頭,所以如果沒有手,當然沒有拳頭,這是很合理的。那麼從這個道理譬喻說,你假設沒有眼根,你就見不到東西了。那麼用這個眼根跟拳頭的譬喻,這樣的道理是不是均等呢?說:沒有我的手、就沒有我的拳頭,這就好像是沒有眼根就見不到一樣,這兩個道理是均等嗎?阿難尊者說,好,看經文: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好,那麼阿難尊者回答說:是的,世尊!沒有我的眼根,就構不成我的見;這就正如佛陀沒有手,就不能構成拳頭的,事義相類。這兩種情況是相通的。這個地方就按定了阿難尊者的情執,阿難尊者的心,住在眼根、住在他的色身。他以眼根為能見,這是其中的顛倒想,他沒有真正把心帶回家,心有所住,就回答這個錯誤的問題。當然佛陀應該破斥他。「破妄顯真」嘛,要把這個真實的心性,到底我們的本來的面目是什麼,把它開顯出來。這個地方佛陀引例,引出一個例子來破除我們的執著。來正式開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的一念心性」。看第一段的經文: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佛陀告訴阿難說:你說這兩個眼根跟拳頭的道理是相通的,這個道理是不成立的。怎麼說呢?比方說,一個沒有手的人,當然就沒有拳頭了,但是沒有眼根的人,非見全無。非見全無蕅益大師說等於是非全無見。他並不是什麼都看不到啊,沒有手就沒有拳頭,但是沒有眼根,不表示你看不到。為什麼這樣講呢?看下段經文:

【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好,佛陀講出一個道理,為什麼能見是心而不是眼根呢?佛陀說:你可以在馬路當中,詢問那個眼根敗壞的人:你這樣整天走來走去,你看到了什麼呢?那麼這個盲人,他一定回答你說:我看到眼前完全是黑暗之相,其它什麼都看不到。所以佛陀說:從這個道理來看,前塵自暗,見何虧損?那是所緣境是個暗相啊,能見的心沒有虧損啊。能見的心有不變、有隨緣嘛,隨順光明的因緣看到種種的色塵,隨順黑暗的因緣看到暗相,他能見的心沒有改變嘛。見何虧損?能見的心沒有虧損啊!

那麼阿難說:這個盲人看到黑暗之相,怎麼可以說見呢?佛陀說:怎麼不算見呢?佛陀說:諸盲無眼,唯觀黑暗,這些沒有眼根的人看到黑暗之相,跟一個有眼根的人處在黑暗當中,所看到的黑暗之相,是有差別?還是沒有差別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這個暗室中的人看到黑暗,跟眼根敗壞的人看到黑暗,是完全沒有差別的。你看你眼根正常的人,在一個沒有燈光的黑暗,他也是看到黑暗之相嘛。眼根敗壞的人,他也是看到黑暗之相,這兩個黑暗之相是曾無有異,二黑校量,兩個黑暗相比較起來沒有差別。好,那這個地方說出什麼道理呢?看下一段: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好。佛陀就正式破斥「能見是眼」的這種邪見。他說:假設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他看到前面是黑暗之相,但是他遇到一個好醫生,把它的眼光治好,那麼他從前塵的境界當中,又看到種種色塵,那麼這叫眼見。因為他眼睛治好了,所以眼睛見到了。

那這樣子的話,從這道理來推,那一個暗室中的人,他本來看到的前面是黑暗的,你給他一個燈光,他也見到種種的色塵,那應該叫燈見哦。因為燈光的緣故,他見到種種色塵。那既然是燈見,燈能有見,那它就不是燈,那它就是一個心法,不是一個物質了。又則燈觀,何關汝事?燈能夠見,燈是身外之物,關你阿難尊者什麼事情呢?

所以真正能見的是那一念心,眼睛只是一個工具,工具敗壞了,他看到的是暗相,但是真正能夠看到的是那一念心,那個心是不會敗壞。它是隨順因緣而見明、見暗,那個能見的心是不會敗壞。我們看總結: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所以我們應當了知,燈光只是幫助顯現色塵的一個工具。那麼真正能夠見到的是眼睛而不是燈,而眼睛其實它也是一個顯現色塵的工具,真正的背後的主人翁是誰呢?是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不是眼根。

這個地方就道出了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叫做日用而不知啊。

古人說:有一個無為真人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但是我們沒有真正迴光返照,不知道它的存在。開顯真性一定要「借用顯體」,假借事相的因緣,才知道心性的存在。你看禪宗它常說: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喝茶去!因為你的舌頭跟茶一接觸的時候產生感受,那我們一般人不會喝茶,就說這個茶不錯哦!心隨境轉。那麼會喝茶的人他是迴光返照:誒!我為什麼產生這個感受呢?它從什麼地方來呢?開始迴光返照。喔…原來是我有一念的心性。這個六根只是個工具嘛,那是一個果報體,那是過去的業力創造一個工具讓我們用嘛,這個房子是借假修真啊!

這禪宗常說:喝茶去、吃餅去!但是你要會喝茶、會吃餅才算啊。你要不會喝的人,那是心隨境轉,那就是攀緣心。你要回光返照,找出喝茶是誰?唸佛是誰?找到那個清淨本然的一念明瞭的心性,那就是我們真實的安住處了。所以我們現在叫做日用而不知。其實,我們真實的心性沒有離開我們,它從來沒有放棄我們。古人常說: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我們過去造了很多的業、起了很多煩惱,到三惡道去,我們一念清淨的本性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只是我們沒有去承當它而已。

古人常說:真妄不隔一條線。

你看我現在看這一朵花,我被這個花所轉──誒…這個花不錯、很好,妄心!但是我同時看這個花,我說這個花不錯,迴光返照──它只是一個假名、假相、假用,我不迷、不取、不動,當下就是真心。所以你看花,你同時是妄心,也可能同時顯現真心。關鍵在於你向外攀緣跟向內安住,關鍵在這裡。所以你要知道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條線。我們這一念心,隨時可以變成魔王。它隨時也可以變成佛陀。你操作得當,它就顯出佛的功德;你操作失當,它就顯出魔王的可怕,就是這樣子。佛陀跟魔王也沒有隔一條線,這個大乘佛法講不二法門,痛苦的根源也是它,安樂的根源也是它,關鍵你要能夠了解這兩個之間的差別。我們的心沒有錯,是我們操作失當。

所以,它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如是見性,是心非眼」。就是說:我們的見性沒有離開我們嘛,你不必說要去哪裡找,你只要放下妄想,它就顯現了。我們自己日用而不知,我們自己不去直下承當,如此而已嘛。所以我們錯失了良機嘛。不是說:要你去遠離妄想,另外找一個真心,不是。你遠離妄想的當下,當下就出現。是這個意思。

所以到這個地方,佛陀知道「破妄顯真」,其實這兩句話,是一句話。破妄的當下就是顯真,顯真的當下就是破妄。

你把這個破除妄想跟開顯真心,你剛開始的時候思考,我們是兩方面的思考:什麼是妄想?向外攀緣;什麼是真心?向內安住。先把它分出來。但是你慢慢的要把這兩句話要合起來,你就成功了、你就開悟了。破妄當下就是顯真。因為你打妄想的心也是真心,你迷了就是全體是妄。一念迷,全真成妄;一念悟,全妄即真。你說:我成佛的時候,我在菩提道下一念的相應,啊呀,「夜睹明星,朗然開悟」。那一念心,跟你現在打妄想的心有沒有一樣?也可以說一樣,也可以說不一樣,體性是一樣,作用不同。你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但是你也可以說不一樣,但是你也可以說一樣,這是你去體會。你現在打妄想的心,你胡思亂想的心,跟你成就諸佛時候的那一念心,是一樣也不一樣:體同用別。

到這個地方,佛陀開始講「真妄不二」了。你看佛陀在前面的時候,是「妄就是妄,真就是真」。妄想啟動生死的根本,真心啟動涅槃的根本。現在這兩個把它結合在一起。真在哪裡呢?就在妄中,你覺悟了--妄想全體變成真,你起顛倒的時候,全體又變成妄。這個是大乘不二法門!這個大家要好好體會、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