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證法師:要弄清楚往生的條件

最近有人很緊張、很沉重地告訴末學,說台灣某大助念團的團長,臨終的狀況很不好,沒有往生西方。另外,又有人恨沮喪地說,某某師父,拜佛兩百五十萬拜,可是臨終也不好,可能也是沒往生西方,令人很退失往生的信心。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根本沒有把「往生的條件」弄清楚啊!

假如一輩子辦助念團為人助念,或是拜佛很多,卻不是以「仰仗佛力,依靠彌陀慈願的心」來念佛求生西方;又拿「我常常為人助念」、「我拜多少佛」來作為自我的成就感,增長我執、我慢。以為「我」很能助念,「我」很會為亡者開示,「我」很會拜佛。這樣表面上是念佛,實際上是在念自我、念我慢。久而久之,就以為自己很行啊,以為自力很可靠。其實,小我、小水泡一個,有什麼可靠呢?無常一到,一病倒,就知道了!

佛是教我們要去掉我執,而所以會拿念佛來增長我執,也就是對佛毫無真實的相信,對佛的教導滿不在乎。會這樣念自我、念我慢,對佛根本沒有真正的依靠,也沒有往生的願力,沒有真實的「信願」是不能往生的。沒有信願不往生,是理所當然的,和這些資歷,根本沒有關係。

請注意,阿彌陀佛根本沒有說——形式上助念幾次,或是形式上辦什麼佛教團體,或念多少佛、拜多少佛,就可以往生啊,大家可別自己發明哦!佛是說「至心信樂」。主要的是心,至「心」信樂,並不是任何的形式啦、組織啦、資歷啦。像大陸東北有一位王松山居士往生,他既沒有什麼資歷,也沒有參加什麼組織,但是,他聽了 淨空老法師的無量壽經錄音帶,他聽了以後,就非常認真,他說他要真幹。結果,念佛沒有幾年,他就站著往生,而且是預知時至,人都好好的,也沒有生病。他還到天目山去跟大家說:「我到東天目山往生來了。」還跟大家一一告假,沒有人當他一回事。隔天早上,他就請人助念,人家還說:「一個人活蹦蹦跳的助什麼念啦?」沒想到,他就在樹下拜佛,拜幾拜,衣服還脫下來,因為熱了流汗;有人看見西方三聖來了,放光,他就合掌這樣站著走了。他半年前就跟他的太太說:「我是上品上生。」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農夫,至心信樂,就可以往生。

蕅益大師說:「信願行是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有真信的人,一定會有願、有行;沒有願、沒有行的人,不算是真信哪;沒有信和行,也不能叫做「真願」哪。一個有信心的人,他一定會老老實實的念佛,這一生就作佛了。很多人不能夠相信,不能發起真正的信願,這也不奇怪。有人跟淨空老法師說:「唉!勸人念佛,人家都不信呢, 都不肯真正發願老實的念!」老法師就笑一笑說:「你看他像這一生要作佛的樣子嗎?」真正想要往生成佛的人,修學的方向,就會放在日常生活如何真正加強自己的信願。

要弄清楚往生條件──別盡搞些不必要的行李

要往生極樂,一定要弄清楚真正必要的條件是什麼?而且要時常檢查自己是不是符合條件,才不會嘴裡說要往生極樂,但是辛苦忙了一輩子,結果還是枉死娑婆。打個比方說:比如有一個人,天天都說他要去美國,天天看他都準備行李,裝了大包、小包,大家看他是一副要出國旅行的樣子,結果時間一到,竟然不能上飛機。另外有個人,看起來並沒有天天整理行李,也沒有到處說他要去美國,但是結果時間一到,他就搭上了飛機到了美國。這樣的事,您是否覺得奇怪呢?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規定,去美國要準備很多行李啊!天天準備行李,並不是能去美國的條件。要去美國的條件是要辦好護照、簽證、買好機票。一個外表看起來並沒有準備行李,而能夠去美國的人,是因為該辦的他都辦好了,當然就能去。而另一個人,天天嘴裡說要去美國,但沒搞清楚去美國的條件──沒有真正辦好護照、簽證,也沒買機票,只是天天整理行李,把牙膏、牙刷、衣服、毛巾打包裝箱,使人覺得他好像要出國,結果呢,不能去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該辦的,他沒有辦嘛!

往生條件在信願──只在一念之間,不必外求

往生極樂世界,也一樣必須弄清楚條件。蕅益大師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極樂,決定的條件在「信」和「願」,要有信心和願力,這該辦的條件不辦好的話,搞再多的外表形式和數目都是不相干的。如果該有的條件有,就必定能往生極樂。信和願都不是外在的條件,不必去求別人,只是自己內心的問題而已,只是觀念問題,一念之間而已。

念佛只要想清楚、弄明白了方向、目標就能夠往生。有些念佛人,念佛只是為了求福、求財、求平安,或者是為了求子孫能夠賢達。也有的人念佛,是為了求來世比這一世好。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明白,念佛的目的,在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無上道?如果,我們對於念佛的宗旨與目的,不明白、不能理解的話,或曲解了念佛的意義,即便念再多的佛,誦再多的經,還是不能與佛的誓願力產生感應道交。

往生極樂──困難?容易?

到底往生極樂是容易,還是困難呢?常常有學佛已經二三十年的老菩薩問我這個問題,他們有疑問──為什麼有人平常外表看來也沒有很用功念佛的樣子,而臨終的時候是很有瑞相笑嘻嘻的走了,看這一種人就覺得往生極樂很容易;而另外有一些人看起來整天都很用功,總是拿著念珠,或是念佛記數器拼命的按,早晚也都做功課拜佛,也時常去參加法會聽經,但是他平常憂愁、煩惱還是很多,到臨終又顛倒、又不愛念佛,甚至出現種種不好的現象,還有人聽到念佛反而生氣,看到這樣的人,就會覺得往生極樂很困難!

說實在,心中具足信心,真的願意往生的人,往生極樂是很容易的,只是一念之間而已。但是如果條件沒有弄清楚,或是心中沒有真信、真願的人,往生極樂就很難了。這樣的人很可能只是常常在佛教圈中活動,跟著別人買念珠、買法器、買居士服,就好像前面的比方所說的,嘴裡說要去美國,天天都在整理行李、買旅行箱,但是都沒有辦好簽證等等必要的條件,他是外表看起來很像要出國,但是沒有辦好必要的條件,實在是去不成的。他是有拿念珠、按記數器念佛的外表形式。但是沒有真正以信心念佛,也缺乏願意丟掉心中的垃圾——牽掛、煩惱習氣、貪瞋癡⋯⋯;缺乏真正「願意往生」的決心、願力。缺乏這一份真信、真願,當然是免不了繼續搞輪迴,這一生辛苦弄來的行李,就只好留著在娑婆世界輪迴用了。

日常生活,皆是往生的信願考題

我們既然決定要往生,那麼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每一件都是考題,都在考驗我們的信心和願力是不是具足了。每一個考試都是重要的關鍵,都在決定我們是否能往生極樂,還是留在娑婆輪迴。

舉個例來說:我們曾經講過,有一天,有一位新聞記者去向廣欽老和尚勒索,他伸手向老和尚說:「把錢拿出來,如果不給錢,我的筆是很厲害的,明天把你寫一篇登報,保證你全山沒人要來!」而老和尚是決心願意往生極樂的人,是個具足信願的人,有信心就沒有恐怖擔憂,有信心就不怕了(會怕就是沒有信心)!老和尚一心願意往生極樂,根本不在乎明天報紙上是說我好,還是說我壞。他也根本不在乎寺廟有沒有人要來,所以他只向來勒索的人說:「拜託你登報寫得越壞越好,因為大家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得天天念大悲咒、持大悲水,如果大家都說我壞,不恭敬我,沒人來找我,我才好靜靜的念『阿彌陀佛』。」

老和尚這幾句話,就是信願具足一心念佛的話,那位新聞記者聽了愣住,說跑遍大江南北,沒有見過這樣的老和尚,再也不敢勒索他了。老和尚就憑著信心和願意往生極樂的願力,當下就把勒索的災難解脫了,也同時降伏了對方的惡心念,彼此都當下往生極樂了,這就是通過了日常生活中信和願的考題。

如果老和尚沒有真想往生極樂的願,他就會放不下這一個世界,就會很在乎報紙上對他的批評,就會很在乎寺廟有沒有人要來,他就會怕這一個來勒索的新聞記者,怕給了錢就要常被勒索,而不給錢就要被登報名聲破裂。心中如果越怕他,越放不下,越在乎,一定就有越多麻煩,那就得天天擔憂受苦,不可能「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就註定要留在娑婆,不可能往生極樂。老和尚知道世間的種種相,有如夢境般的虛幻,所以他敢放下夢境,覺醒過來。他敢放下整個娑婆世界,他敢當下往生極樂自由自在,這樣的願力就真實而強大無比!

老和尚對「名利」,是當做垃圾丟掉。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願意往生極樂」這個願意的念頭,千萬不要小看一念的「放下」,這一念對娑婆世界的放下,就像烏雲的消散,使得本有的佛光能顯現出來。要知道放下烏雲、突破烏雲並不會失去太陽的光明,不必擔心!放下妄想和執著,本有的福報、智慧才會顯現出來。願生極樂念佛,就是用一念佛號突破一切妄想執著的烏雲,使得佛光顯現出來,也使得佛力的妙用顯現出來。要明白,我們心中的罣礙──在乎這一個,擔憂那一個,就是烏雲。我們由老和尚這一件事,可以多少體會到信願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的信願考題。

蕅益大師說:信願是決定往生的條件。而有信心的人未必已經發了願,然而已經發願的人必定是具有信心的,所以往生的總關鍵是決定在「願」。有人會說:「有啊!我每天都有念──願生西方的發願文」。要知道,照字念發願文,未必真有那一份心。「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真正想要的。真心發願的人不只是在佛前念發願文,而是會把這一個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中,做為前導。就像老和尚被勒索時,還是以這一個願做為主題,他只有這一個大願,完全沒有希望世人恭敬供養他的心,甚至也沒有刻意要辦什麼佛教事業的願。

我們一般人因為沒有真願往生,對於娑婆世界每件事都很在乎、很執著,患得患失,也就是烏雲障得很多,陽光反而透不出來。而老和尚真願往生,不在乎了,反而透出智慧光,一切清楚明白。蕅益大師對「願」這個字的定義、解釋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厭離」的意思,不是叫我們很憎惡、很討厭。「厭離」是真的沒有興趣,自然放下,內心不和它相應,不希求。如果我們真的願往生極樂,就要依照祖師所說的定義,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檢討我們的「願」是不是真實,檢討我們「內心」真正的希求是什麼?

廣欽老和尚當年在大陸的寺廟中修行,寺廟中的師父為了考驗他的功夫,曾經故意把功德箱的錢藏起來,然後又當眾故意說是他偷的,結果全寺裡的人都對他白眼相向,認為他是小偷。這一種情境,換了我們一定苦死了,冤枉死了!但是因為他的心是願往生極樂,所以根本不在乎這個世界的誣賴和評語,所以人家「白眼相向」,他也「如沐春風」,完全不會影響他的自在快樂。結果後來寺廟宣佈了真相,大家不但懺悔而且更肯定他的功夫,對他更加尊敬,然而他還是願往生極樂,也沒有貪戀。老和尚的願力堅定──大家說我是小偷看不起我,我也是往生極樂;大家忽然又說我功夫好,是有修有證的高僧,我也願往生極樂!他的願是不動不搖的,不會隨著外面人事境界搖搖擺擺,不會受人左右,所以臨終的時候才能「無來無去」,因為平常願力就不動不搖。大家可以發現,像這樣願力堅定不動搖的人,都反而能夠轉變境界、改變人事,讓大家都服氣,比自己動搖去在乎去解釋好多了。

我認識一位大家尊稱她「歡喜菩薩」的農婦,有一天,她丟掉了五仟塊,她發現的第一句話就是說:「這樣撿到的人也能用,這樣真歡喜!」她的心真的是願往生極樂,所以遇到事總是往最快樂的地方想,往最慈悲的角度想,她馬上放下、布施,使自己當下快樂,自己能快樂,自然散發出快樂的芬芳和光明使大家都快樂!

在燕巢有一位悟光和尚尼,她曾經閉關十多年修持很好,她有兩句開示描述她的心境,非常好,簡單而且貼切,真正是信心、願力具足的寫照,她用很輕鬆自在、很溫和柔軟的聲音說:「沒有一個憂愁的事,沒有一個著急的事」,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境界,聽了覺得身心很清涼。

有人誤會願往生極樂,對娑婆世界不在乎,那就什麼都不必做了。事實上恰好相反,不在乎是不在乎個人名利,不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反而心情愉快,心境開闊,做什麼都能夠全心全力的付出,不會浪費心思在計較、緊張或是擔憂,做什麼都快快樂樂,盡心盡力,又覺得心中悠閒,沒有事,不會累。就像觀世音菩薩,他是由「無為心內起悲心」,才能夠全心全力幫助眾生拔苦予樂。

願生極樂要緊的是內心方向和焦點的調整,並不一定要過某一種形式的生活,具有某一種外表,或是特定做那些事,才是願生極樂。我們若能練習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往生極樂的信願來念佛,比如無論遇到順境、逆境或者如意、不如意的事,心中都能保持清淨心念佛,不令煩惱習氣起現行而丟失佛號,那麼臨命終的時候,自然往生的信願堅固而沒有障礙了!阿彌陀佛!


念佛念到什麼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居士:念佛念到什麼樣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數量的,有追求質量的,哪種念法更易成就?

大安法師:念佛念到什麼境界才有把握往生?這個提法本身就是不正確的。你只要具足信願,就是往生的條件,沒有說你要念到什麼水平才能往生。你只要具足信願,感通彌陀的願力,就能往生。如果說你不在信願上下工夫,只是在工夫上注重,你工夫再好也往生不了。

所以我們在念佛上,數量和質量的追求,最終還是質量。什麼叫質量呢?就是我們跟阿彌陀佛非常的親切,有一種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就是全體的佛號就是我們的心,這就是有質量。

那麼,這個質量是要靠數量來完成的。我們剛開始念佛時肯定是很濁染,很散亂。慢慢地,你念的時間長了,數量多了,這句佛號就越來越有力量,比較能夠伏住煩惱,比較清淨。所以,這種念法還是從數量開始,以數量求質量,這兩者不是分開的。


訂定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

問曰,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今世網中人,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閑者,則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

答曰,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不論苦樂逆順,靜鬧閑忙。一任公私干辦,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其有世緣稍重,力量稍輕者。

亦須忙裡偷閑,鬧中取靜。每日或念三萬聲,一萬聲,三千聲,一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又有冗忙之極,頃刻無閑者,每日晨朝,必須十念。積久功成,亦不虛棄。念佛之外,或念經禮佛,懺悔發願。種種結緣,種種作福,隨力布施,修諸善功以助之。凡一毫之善,皆須迴向西方。如此用功,非惟決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上面的開示,摘自元代天如禪師《淨土或問》。大意是說:

世網中的人,若是能夠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他雖在苦樂逆順、靜鬧閑忙、公私事務紛繁、迎賓待客、八面應酬交攝中,和他念佛還是兩不相妨。

假使有的人念佛功夫較淺,力量稍弱,而世緣又較重,也必須忙裡偷閑,鬧中取靜,每日或念三萬聲、一萬聲、三千聲、一千聲,定為日課,不可一日放過。

再如有人繁忙到了極點,沒有片刻空閑,但在每日早晨必須十念,積累日久,也有一定的功德。

念佛以外,或誦經禮拜、或懺悔發願,種種結緣作福,隨力布施,修眾多善的功德,作為助行。

所有極微小的善都要迴向西方。如果能這樣無間斷地用功,不但決定往生,而且必然增高品位。

此段論文淺顯易懂,針對日趨忙碌的現代人,此處只將「定為日課,不可一日放過」一句話展開。有人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我信願堅固就好了,何必設立定課?」以下分二方面闡述這個問題:

一、《八大人覺經》中一句經文:「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心是惡源」中的「心」指凡夫的妄心,是我們造業的根本;「形為罪藪」中的「藪」,本指積水的低窪處,比喻我們的身體是集中一切罪惡的地方。殺、盜、婬、妄、酒,都是為了放縱身體各個感官的慾望。因此身體被稱為罪藪,也就是造業的集中地。

引用淨界法師的講解:「我們的修行並非從零開始,每個人從降生之日起,我們的生命就不是一張白紙,而是畫著無始生死輪迴的圖案。等到我們有緣聽聞佛法,想修行時,便開始對抗我們的業障、報障、煩惱障,可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二、印光大師的棒喝:「訂定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

趙茂林先生在《追述學佛因緣並以紀念印公恩師》一文中講述自己拜見印光大師的場面:「逕往報國寺拜請明道師,叩關看見師父。仰之彌高的風采依然,行禮後,開口先問我,這一兩年來信願堅定嗎?念佛的功課訂定嗎?我嚇得張口結舌,囁嚅地說:‘因為經理大江南飯店、天瞻玻璃廠等事務繁忙,念佛功課還未訂,可是信願已深切的堅定不移了。’恩師正色地說:‘訂定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不定念佛功課,信願未夠堅定。還得要痛切的用功念佛!’真是未開口三十棒,這一頓棒喝,使我提高了警覺不少。」

可見,「信願堅固」的評判不是由凡夫所謂「我信願堅固就好了」來作標準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一句經文「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以凡夫帶著感情色彩的生滅心來判斷「信願堅固」與否,顯然靠不住。當一個人意氣紛發時的豪言壯語,是否經得起長時間的堅持,老病死的考驗,臨終四大分解的苦痛?既然凡夫的自我認定不可靠,以什麼來判定呢?

「訂定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由一個人日常的身口意造作中,善、惡、淨業所佔的比重,通過日積月累形成定業,來看生命的大致趨向。佛在世時,一位馬車伕每天精進修持,卻擔心自己如果在駕車時死亡,因沒有憶念三寶的功德,而墮入惡道。佛安慰他說:「如果一棵大樹天天向西方生長,突然有一天遭遇被砍,它會倒向哪裡?」馬車伕說:「一定向西而倒!」佛說:「你每天的精進修持,亦復如是!」。

總結以上兩方面分析,可見「每天訂定念佛功課」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趨勢,我們凡夫的生命只有兩種趨勢,不是向輪迴中傾斜,便是向極樂世界舒展!

 


淨土易往而無人,病根在於缺乏厭離心

大安法師

我們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當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檢查得了一個重病癌癥了。這時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趕緊念佛啊求往生。如果後來再複查癌癥沒有了誤診了,哎!那算了算了我還得要干我的事業,你說說這是不是很多人的一種狀態。所以真實心難吶!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易往」容易往生,但結局是「而無人啊!」當佛說出這句話我想佛的心是很酸痛的。

無人是什麼?沒有這個真實厭離欣求的人啊!他都在那裡玩手段啊搞虛假的東西。所以對我們身口意三業不善的東西,也得真實心裡面去舍去它,對身口意三業善的東西,必須在真實心裡面去作它。

不管是在我們家裡別人看不到的時候,還是在公眾場合都要真實。不能說在大眾場合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回到自己寮房裡面回到自己家裡,反正別人看不到睡大覺,迷迷懵懵。小人閑居為不善,見君子然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這是很多人的情況。他自己一個人在的時候就胡作非為,干了很多見不得人的事,然後見到君子在他就掩蓋下來。然後說自己我有什麼優點呀!把自己好的一面說出來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然而他的那些陰暗面他就把它覆藏覆藏,這都是不真實的,所以要真實心去作才能夠有至誠心。


你如果有苦,就讓阿彌陀佛知道吧!

文:法藏法師

佛菩薩護念眾生念念不捨,我們信得及嗎?當我們已沒有辦法的時候,卻還是想要靠自己,這就是不信。當你沒有辦法癱在那裡的時候,能當下勇猛、清楚地,把一切交給佛菩薩,那就是信佛。
對一般凡夫而言,當你臨終時,你還有什麼辦法呢?你已經於一切無能為力了。那時若能正念提起,憶念著:「我想往生,我要往生!」於是我們就能輕輕地躺下,怎麼痛、怎麼難受都輕輕地放下不管了!我們將如是作念:「我要往生,我這個肉體機器已經壞了!我身旁怎麼樣,有沒有助念都隨它去!現在的我就要把一切對三寶、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在這一剎那都湧現出來。躺下去吧!用任何方法躺下去都可以,乃至被汽車撞死、給毒蛇咬死,重病哀號而死,都沒有關係,只有求生西方的意志仍是清楚而堅定的。」
你痛得要叫就叫呀,乃至痛得會昏死過去也不必在意,唯有那一顆求往生的心,從來就是清清明明的,一切都無條件、無有掙扎地交給佛菩薩、交給阿彌陀佛。

學人老菩薩示現的,就是這個教法,她往生成功也是靠這個,現在學人轉供養給各位。這種種信法就叫信他,這不是「語言」上的信,是身體力行的信。
一般人平常根本就不相信阿彌陀佛是在護念我們,也根本不相信佛、菩薩知道我們的苦,我們只會想:
「唉!苦是苦我的,佛坐在那裡冷冷的看我,求他也沒有反應!」
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樣子的。你有屬於你肉身的業感,這些業感若是要你自己受,你就要盡人事去受啊!這個時候,只要你對三寶、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堅固,本來要受十分的果報,由於佛菩薩的護念,將會變成受三分。而這三分是你盡人事應當受的,那該受的就去受,藥該吃就去吃,該開刀就去開(不過最好不要隨便開),只是對結果不要強求就對了。
你知道你有你的業緣,業緣當然可怕,可是業緣仍強不過願力,這時誰能做你的依怙?徹底信佛就能做你的依怙,這才叫做「信他」。阿彌陀佛知道你在苦!觀世音菩薩也知道啊!你一念回心向他吧!深深的、堅定的思念他吧!這才是祖師教我們「信他」的深刻心情。
那個時候如果你已經盡了一切人事了,而你還是很苦,那你就相信彌陀知道吧!當你確定阿彌陀佛知道的時候,就是你把苦交給阿彌陀佛的時候,也是你真正徹信阿彌陀佛的時候。

如果你能相信阿彌陀佛知道你的苦,當然你就相信你臨終時他一定會來接引你。因為臨終有大苦、有大恐怖,如果你不相信他知道你現在的苦,那麼臨終有大苦時,你也會起疑心呀!
如果你相信臨終大苦時阿彌陀佛必然現身的話,那麼你現前有苦,你也讓阿彌陀佛知道吧!當你真誠在你內心吶喊著阿彌陀佛的時候(這正是藉苦而念佛),你的苦就已經交給阿彌陀佛了啊!
將苦交給阿彌陀佛,這是對你信心的考驗。你交得出去嗎?如果你交得出去,你就是淨土宗的佛子,你就被攝受在阿彌陀佛的大願海當中,你就已經具備往生資糧了!
各位大德,徹底信佛是最難的。再回憶一下吧,我們護念過別人沒有?我們曾經為某個人牽腸掛肚過沒有?對你的兒子、你的爸、媽以及你所愛的人,你念念不捨過沒有?
如果你曾經有過,試問那又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情?你整個心幾乎都豁出去了,你停不住的,對不?你對他的思念、關切是停不了、止不住的,對不?你不過是一個凡夫,對你所執著的人都會這樣子。
那麼十方聖賢共尊、三世諸佛共贊的彌陀慈父,他是十方諸佛大悲心的代表,他對十方一切眾生難道會有一絲一亳的捨棄嗎?他視一切眾生為他的獨子,他對眾生的護念會有一剎那的停止嗎?以他的正遍知、他的不可思議度生之力,他會不知道你的吶喊和你全心的投歸與依靠嗎?

如果你確定他知道你的痛苦,那為什麼你還要在無力時妄想靠自己?為什麼你在最恐怖、最痛苦的時候,不把苦對他傾訴呢?你怎麼還懷疑他不知道、對你不理睬呢?你在臨終時就是不找阿彌陀佛而是自己找辦法,這就是信得不牢靠、不真實!各位啊!應該停止對阿彌陀佛的懷疑了,徹底的信他吧!
當你徹底信他而大喜充遍身的時候,你做任何事,就會隨緣去做,把生死交給阿彌陀佛,那時你就敢把「怕死」的想法交出去了,這就是「決志求生,更無疑惑」的深義,懂嗎?這跟蕅益大師所說的信他其實一樣,學人不過把它講的更通俗、更具體一些而已。
對淨土宗而言,成佛的因知道了,仰求的「願」與「信」也發起、領受了,這樣,當生就決定要成就的。怎麼來考驗呢?當我們生活中有任何疾苦,任何恐懼、任何懊惱的時候,如果吾人仍能仰信彌陀,念念投歸彌陀!那吾人當下就是以信心行念佛「行」了,這正是信、願、行三資齊修的淨土修持觀。
你現在苦嗎?把苦交給阿彌陀佛;你現在恐懼嗎?想一想阿彌陀佛正在冥冥中加持你;現在迷茫嗎?你在迷茫中應知道並堅信阿彌陀佛在護念我,不會捨離我,作如是思維之後,如果能不再痛苦、不再恐懼、不再猶豫,那吾人的信心與願心就算是堅固了。如果不能,不妨想想為什麼不能?
或許有人會說:「現在我們求他老人家,可他似乎都沒有反應,而事情好像也沒有好轉的跡象?」
別急!前面不是說過要盡人事嘛?並非少分的念佛、拜佛之後,我們過去世的一切惡業、惡緣就通通不現前了。如前所說,如果現在活著,就是要吃一點苦頭,藉此得以消業障、增長智慧,並堅固對此娑婆的厭離及對極樂的欣求,那我們就應當歡喜的去吃些苦!而阿彌陀佛也正瞭解我們在吃苦頭,懂嗎?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四種攝受

淨界法師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的,要能夠保持菩提心不退轉是非常困難。經過了惡師邪友的誤導,菩提心就退了─退大取小了;更嚴重的連二乘也退掉了,退到生死凡夫去了。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引用瞭然法師的一個說明:他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其實總歸有四種的攝受:

第一、有光明的攝受:這個光明的攝受是干什麼呢?消滅眾生無始的業障。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把阿彌陀佛的光明引到我們的身心世界,就感受到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受,消業障。

比如說你過去造了很多殺盜婬妄的業,阿彌陀佛慢慢慢慢的把你的業障消滅。

第二、神力攝受:破除鬼神、冤親債主的障礙。

這個是很麻煩的冤親債主,我們過去顛倒造了很多殺業,現在冤親債主找上門,他不放過你。但是沒關係,你靠在阿彌陀佛身上,阿彌陀佛有神通力,他四十八願裡面有很多消業障的、消除鬼神障的,這叫做神力攝受。

第三、法身攝受:使令念佛人菩提心的善根慢慢的增長─法身攝受。

我看到修大乘的人退大取小很多,但是我看到念佛人退大取小的很少。

你看念佛人退失大乘善根、修習小乘的非常少,在比例當中,在所有宗派當中最少,因為阿彌陀佛的攝受,其他的人要退就退了嘛。你念佛的人,阿彌陀佛有一種法身攝受你,不容易退。

第四、色身的攝受:這個最重要了,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開示慰導、接引往生,這個叫色身的攝受。

前面三個──光明攝受、神力攝受、法身攝受,是講現世的安樂;色身的攝受是講臨命終的時候,你要是起煩惱了,阿彌陀佛來開示你、慰導你,把你接走。

 

44025515_2117669711832033_5978608456150548480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