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教奉行就是對佛的供養 】
古大德所謂「起心便錯,動念即乖」。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見到了,你完全體會到了,起心動念,錯了,怎麼教別人?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那個僧團不小,一千多人,也有鬧事的,六群比丘,提婆達多帶頭的,佛用什麼方法對待他們?叫默擯。
默擯就是一切隨他去,不要理他,他幹好事也好,幹壞事也好,都不要說,都不要放在心上。這個僧團就能維持,就不會被破壞。
我想,釋迦牟尼佛早就看到今天的社會,示現那個方法給我們看,都好,沒有一樣不好,都點頭,沒有搖頭的。必須要他自己慢慢把心定下來,把妄念放下來,他就明白了。
佛為什麼不說法?說他沒用,他不聽,他聽不進去,只有用這些方法。看樣子好像是妥協,實際上是很深的教育。人會不會回頭?會,只要我們有耐心等他回頭。
我們很幸運,生在這個年頭,遇到佛法,遇到淨宗,知道佛門裡面這個法門是無上大法,確實是難信易修。如何培養我們的信心?我這一生的經驗是經教。
跟一般人相處,我們的心安住在阿彌陀佛,相信的人,我們勸他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不相信的人,現在不相信,也許過個兩年相信了,過個三年、五年相信了,有。
他看到我們死心塌地,一點都不動搖,慢慢他會體會,這就是身行言教,才能勸人相信。那個時候他真相信,他真感恩你,你真的是救了他,把他從六道輪迴救出來。
福是什麼?念佛;智是什麼?認識念佛法門,知道,真正知道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第一門。
這一門不能接受不相信,再給你講無量法門,讓你慢慢去挑選,種善根,這一生脫離不了輪迴。
做了多少好事還要把它記下來,哪年哪月哪日我做的些什麼好事,像了凡先生的功過格,天天記,好不好?
很好,我們不能做,為什麼?那是人天福報,感的是這個。
如果不放在心上,這就叫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那就變成功德,不是福德,功德能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咱們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念念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沒錯。
所以念頭善,物質就善;念頭不善,物質就有毒,就不善。
所以人得重病,癌症,甚至於比癌症更嚴重的,他心地一端正,念佛了,病不想了,那病幾天就好了。
為什麼不用治他病就好了?
那是什麼?念頭轉了。念頭把,因為這個身體是物質現象,把整個身體這個物質現象重新改造,那些病毒統統都沒有了,不見了。科學給我們做證明,我們對這樁事情深信不疑,確實是如此。
我看書就習慣,第一翻開什麼?版權頁,上面寫了「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書我就不要了。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心量太小,他能寫出什麼好東西?我不看。有德行、有智慧、有文化的人,他的法布施是救世,愈多愈好。
看相算命的給我算的壽命都超不過四十五歲,現在差不多是延長一倍了,延長了四十五年。
所以這樁事情交給了阿彌陀佛,自己不再去想這個問題,阿彌陀佛做主,需要我在世間表法,行,我能夠忍耐,我能夠受得了,給修行同學做個好榜樣。
迷了之後,你想錯了,你看錯了,你說錯了,你做錯了,所感得的那是苦,不是樂。
樂從哪裡來的?明白了,明白是你想對了,你也說對了,你也做對了,一切是善沒有惡,福報就現前,智慧就現前。
佛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佛用的這些教學的理論依據是破迷開悟。怎樣能達到離苦得樂?要破迷開悟。用什麼做手段?用教育,教學為先。他真做成功了,他的目的達到了。
中國這個表意的文字,文言文寫出來,就能傳千年萬世,不變味,中國文字有這麼好。
我們家裡有這個寶,也不能吝惜,希望供養全世界的人,讓全世界人都學漢字、文言文,把他們族群、把他們國家的寶貝,好的這些文化作品,統統用中國漢字、文言文寫出來,再往下傳就沒有問題了。
依教奉行就是對佛的供養,佛唯一希望的,是希望我們依教奉行。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共同的願望,這個供養是真供養。
幫助眾生回頭是件難事,有時候要很長時間,要有耐心,不能三次五次、十次八次沒效,算了,就把他丟掉了,全功盡棄。
為什麼要有耐心?因為人性本善,他會回頭。為什麼他現在不回頭?他迷得太深,習氣太重,需要長時間,需要慢慢感化他。
《 淨空法師慈悲開示 》
恭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237集 講經節要
祈願師父。續佛慧命。正法久住。南無阿彌陀佛!
隨喜功德分享此文。皆悉回向給文章、圖片原作者(佛友大德)和眾讀者(佛友大德)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
感恩南無阿彌陀佛。閱讀開智慧。分享好文。利人利己。正法流通。功德無量。
默擯
梵語:梵壇。緣起於梵天王,於宮殿前設一壇;凡諸天眾不如法者,令立壇上,囑其餘天眾,不與來往及交談。
文:殘伯出處:應佛之印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梵語:梵壇。緣起於梵天王,於宮殿前設一壇;凡諸天眾不如法者,令立壇上,囑其餘天眾,不與來往及交談。
五分戒律中,有比丘闍陀,恒常煩惱,故從而設壇地半由旬,站立其上;七眾佛子,不與往來,禁令交言,是謂之默擯。(按:梵壇係中梵合用之名詞。)
默擯:沉默擯棄之意。此法係針對頑劣、惱怒等僧尼,共同常住時,不堪共住;由住持或當家於白羯摩中、提出討論,共同通過的一種責罰方式。
過去,大陸叢林道場中,使用此法的並不太多;反而,不知何時開始,竟然將默擯方式,改為自我個人對他之行為。或許,正因為如此,造成不少的誤會,尤其是使他人誤解是驕傲、我慢、不通情理;這是值得同道們,必須冷靜思考的問題,基於眾人的修養不同,知識經驗的差異故。
但是,默擯之方式,於教界、不論出家或在家佛弟子,論實情,熟知默擯之主旨,於道或業的行程中,當可以彼此知進退;不致形成沒有必要的傷害,反而可以增進修養時、深切自我體悟的機緣!
默擯
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問佛陀:
「佛陀住世的時候,兇惡的人有佛陀調伏,佛陀涅槃以後,兇惡的人如何去調伏呢?」
釋迦牟尼佛回答:
「你問我涅槃以後,惡人如何調伏,應『默擯』置之。」
讀了「默擯」二字,覺得佛陀用這兩個字,是有超高的智慧,簡直非常了不起。
默是「沉默」,不說也。
擯是「排斥」,隔離也。
「沉默的排斥」,是很大很大的學問啊!
默,就是沉默,擯,就是擯棄,默擯的意思是他再怎麼搗蛋,都不要理睬他。這也是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種方法,就是我們的親戚朋友、鄰居,甚至其他跟我們交往的人,如果對我們不好,故意作弄我們,要是跟他吵鬧,他更是沒完沒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理睬他,你沉默,他就胡鬧不起來。
一個人和一個團體之間的關係,如果這個人只有「自我意識」,而無「團隊意識」,很容易一個人和多數人造成衝突和悲哀,這是存在的一條鴻溝,不可忽視。
現代人最大的需要和迫切的問題,是在「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這是要依靠正確的教育來獲得改善。
但是,對於「節外生枝」或「枯枝」的人,要怎麼辦呢?釋迦牟尼佛的答案是「沉默的排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