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宏海法師:徹底斬斷娑婆想和發願來生矛盾嗎

問:我們經常說要徹底斬斷娑婆想,與彌陀誓願無間隔,可是平時念《普賢行願品》,有發願常得出家修淨戒;有的大德也說要發願來生再遇大乘佛法,遇明師,生生世世不捨菩提心。這是否矛盾呢?

宏海法師答:實際上這二者並不矛盾。只是我們的知見有點狹隘,打不開,不能夠圓融會通,所以自己把自己給綁定在那兒了。這說明我們沒有去正思惟法義,然後才有這樣的問題。但這個問題確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真的有代大眾問法的功德。

首先諸位要知道,我們有這樣的疑問,是由於心量太小,把前生後世都鎖定在娑婆了,鎖定在人道了。我們生生世世不一定都在人道呀,在天道或者修羅道裡面也有菩薩示現,三惡道裡面也有菩薩示現,你敢不敢像地藏王菩薩發這種願呢?或許你不敢,所以只想著說從人道到人道。可是要知道,從娑婆超越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天人菩薩,他也是屬於來生。而且這個來生的願,要比依然在娑婆世界做人的願要殊勝、遍及、快速、究竟圓滿得多。

為什麼這樣?舉例來看,比如說發願要常得出家修淨戒,那麼到極樂世界,就是來生出家修淨戒呀。因為淨土沒有咱們娑婆世界這種染愛之家,在家已經了不可得,何況再說出家呢。沒有這回事了。極樂世界絕沒有破戒的因緣,何談持戒與犯戒呢?已經不存在這個現象了。所以修淨戒在極樂世界是自然而然的事。極樂世界的莊嚴相足以說明這一點。

你看,「彼佛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然後就開始說「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這就是淨土行者戒定慧所感的莊嚴外相。「七重欄楯」就是指的守戒守得好。「七重羅網」就是指的定力堅固。「七重行樹」是智慧的心所召感的外境。這不是任運修戒定慧嘛,所以怎麼會矛盾呢?

再有說到,大德開示說「發願要來生再能遇到大乘佛法」。我們有沒有想過,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今現在說法」,說的什麼法?小乘法嗎?還是人天法呀?都不是,在我們這個世界才有大乘小乘,才有世出世間,才有偏圓之法,才有權實之法,才有頓漸之法。一旦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的法,水鳥樹林宣流的法,都是純圓獨妙法。

《法華經》裡面,世尊到最後才開權顯實,把這個究竟法說出來。極樂世界不存在這些,你往生了以後,聽到的全部都是圓頓法,究竟法,真實法,純圓獨妙法,沒有這些方便法,還擔心來生遇不到大乘佛法嗎?你要確保遇到大乘佛法,還有比往生極樂世界再保險的嗎?

這裡又說「願我來生遇到明師」,哪個師比阿彌陀佛明呢?對不對?然後說「生生世世不捨菩提心」。如果你沒有菩提心,你都不會出現在極樂世界。如果你出現在極樂世界,必然要任運熏習菩提心,想不菩提都沒辦法,想作自了漢?沒有這個法,不見這種人。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這些矛盾都是我們自相矛盾,而不是真實法境中或者兩土的差別相,更不是往生前和往生後出現的矛盾。往生之後,這些矛盾正好全部都給你化解掉。


現在都講“一門專修”,這和“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不是矛盾?

居士:佛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現在都講“一門專修”,這和“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不是矛盾?

大安法師:“法門無量誓願學” 出自菩薩四弘誓願,四弘誓願乃從苦、集、滅、道四聖谛升華出的偉大的菩薩精神。作為大乘行人,一定要生發這個誓願,用作吾人盡未來際行菩薩道的動力。然我們亦要了解自己的根機水平:處於五濁惡世的吾人,智慧淺薄,福德陋劣,壽命短暫,身心浮躁,生存壓力大,一門專修都難以深入堂奧,何敢侈談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通達呢?

所以我們應樹立這樣的知見:先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大願,為滿此大願,宜選擇念佛往生淨土法門,一意專修。待信願稱名感通佛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便能聆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能聽觀世音、大勢至等諸大菩薩講經說法。不唯正報佛菩薩能講經說法,乃至依報之水、鳥、樹、樂器等都能講經說法。亦能分身無數到十方無量世界,去聽無量諸佛講經說法。這時,法門無量誓願學才有實質性的內容。所以,一門專修與廣學法門二者並不矛盾。為了圓滿法門無量誓願學之大願,吾人亟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不僅不矛盾,乃相得益彰。


淨空法師:煩惱沒斷就學法門,這是佛學,不能解決問題

四弘誓願你有沒有看清楚?確實看清楚的人很少,都是什麼?囫圇吞棗。它有階段的,第一條可以說那是本願,真的是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是菩提心,這是菩薩的大願。後面三願是為了完成這一願,你沒有後面三條,你那個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憑什麼度?所以後面三願完成第一願。

那我們從哪裡做起?先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不斷,你不開智慧。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斷煩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斷煩惱。煩惱斷了,心就住三昧了,菩提心就發起來了,因定開慧。慧一開,那就是這一經通了,一切經全通。全通之後,教你去「法門無量誓願學」。

那個法門無量不是指經典,為什麼?經典用不著再去學了,那個法門是什麼?生活,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到處看、到處聽、到處接觸,你這一碰到就智慧開了,那叫法門無量誓願學,五十三參。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你都要去接觸,你都要去看、都要去聽,然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

最後,「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什麼?不成佛不能度等覺菩薩,你跟等覺菩薩一樣,你度不了等覺菩薩,你度眾生還有欠缺,不圓滿;成佛,等覺菩薩、補處菩薩你都能教他,這圓滿。所以四弘誓願是有先後次第的,不能顛倒。

現在學佛出問題,煩惱沒斷,他就搞法門無量誓願學。真學到沒有?沒有,他所學的全是自己的知見,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他不是的,他統統是自己的意思,不是如來的真實義,讀一切經全是自己意思。那就是什麼?把佛法變成世間法,把經典變成了世間的一種學術。這就搞,現在說得對,佛學。佛法不是佛學,但是佛法現在變成佛學了,人用研究學術的方法來研究經典,就變成了佛學,它變質了。變質了,佛學也不能解決問題,這麻煩。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一八八集)2012/2/13 檔名:02-037-01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