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煩惱,宜疏不宜堵!

淨界法師

在《維摩詰經》當中,維摩詰居士在引導天女的時候,他說:你們天女在天上都幹什麼呢?她說:我們都在享受五欲的快樂,很快樂啊!維摩詰居士說啊:你不要享受五欲的快樂啊!這會產生過失的,產生煩惱、產生罪業、產生老病死的痛苦。天女說:那怎麼辦呢?我們喜歡那個樂受怎麼辨呢?他說:你可以修習大乘佛法啊!你去大殿拜佛、誦經、持咒,這個也會產生樂受,這個樂受是沒有過失的。

所以說,大乘佛法在對治貪欲的時候,它是扭轉它的方向,轉識成智。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也就是說:同樣是調伏煩惱,但是大乘的人有善巧。他認為心是無自性的,他今天會起貪欲,是因為他阿賴耶識當中有貪欲的功能,不是阿賴耶識有錯,是那個功能有錯,把那個功能消滅掉就好了;你不要把這個心識消滅了。你把心識消滅了,你就破壞了大菩提性,你就不能成佛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不能從他修行的行為,來判斷他是大乘小乘。因為凡位的菩薩在對治煩惱,共聲聞修學;但是他的思考不同,他在斷的時候,有所斷除、有所保留,他那個心性的本體他不破壞,這個地方一破壞,你就完了。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舜做皇帝的時候,黃河泛濫。舜叫了很多人去治水,有些人就:誒,你會泛濫,我就做牆壁把你擋住,讓你不動。那你怎麼擋得住呢?它這個水累積那麼久,無量劫來累積這樣的能量,一下就被衝壞了嘛。大禹就很聰明:我不跟你抗拒,我就疏導,把你昇華。他把這個水,疏導到乾旱的地方灌溉,你看──不但不會夠破壞,又產生功德。所以水本身,你不能說它錯。這個地方就是值得我們思考。

所以大乘的不二法門,什麼叫不二?就是:過失也是它,但是功德也是它。你把它破壞了,你二個都沒有,你沒有過失,也沒有功德,就是小乘。有善巧的人,你能夠善於扭轉,轉識成智,這個叫做「是最能引大菩提性」,這個地方很重要啊!你這句話懂,你後面的論文你就容易瞭解。「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你依止這個菩提性來修行,就能夠證得一切智智了。這個地方是約「人」。我們這樣子的修行,能夠引生大菩提性,來說明它的殊勝。


你想要徹底放下,就一定要修觀。

淨界法師

我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跟所有修淨土宗的人互相勉勵:我們修淨土宗的人,往往是偏重修善,不重視斷惡,就是你只要念佛就好。其實你念佛是培養往生淨土的一個正面力量;但是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負面的力量,你要盡量排除。如果你只是栽培正面的力量,你也栽培負面的力量,而負面的力量是熟境界,往生的力量是生疏的境界,臨終可能你就跳不過去了。所以你不能夠說很多事情,臨終再請人家來開導我。

其實一個修行人,你平常檢查你就知道--足以引導你內心業力的是哪些心念?當它出現的時候,你不能夠說:啊!轉念念佛,把它轉掉。因為即使你把它轉掉,那個功能還是在啊!只是它變成潛伏!你要能夠很徹底的放下,就一定要修觀,說服你自己這個東西是虛妄相、是苦惱相,這個念頭就永遠不再生起了,這個負面的力量就會消失掉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跟淨土宗的學者,互相勉勵!念佛是培養正面的力量;但是你也要盡量消除一些負面的力量,就是這個阿陀那的勢力。它今天會引導我們在三界裡面執取,這種力量要盡量把它破壞掉。你說臨終無障礙,其實你自己佔百分之九十;外境的刺激,其實那只是增上緣。所以這個地方阿陀那就講得很清楚了,我們今天從業力會變成果報,就是「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就是我們自己要去投胎的,不是別人強迫我們去投胎的。


蓮花生大士云:

措嘉,趁年輕的時候努力修持是極為重要的!

當你年老耳拙時,想聽教法,屆時將聽不清楚。想研讀經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記憶力已衰退。想親近教法,身體已不良於行。想要修持。

也因身體各種元素的力量,逐漸衰損而無法專注。想要佈施,但錢財已非由你掌管。想要精進,身體已經不堪疲憊。

因老早已讓上師及法友們不悅,當年老想要修持時,已經錯失良機了。

你的心中會想著;要是我在年輕時便有修持的決心,那該多好呀!但為時已晚,一切已經無法挽回!

為能修持的時候不修持而懊惱是一點用也沒有的。在年輕的黃金時期卻不想修持是多麼地愚痴呀!

《蓮師心要建言》


修行清淨色身,少看花邊新聞!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佛法是不好講的,因為你講什麼,眾生就執著什麼。法華經說的,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眾生太執著了,佛就講法引他們出來。所以說,能講不算什麼,懂得聽才算,或者聽得懂才算。

比如,大家都公認,佛法是心法。那就有人以為,佛法是心法,我心好就好了。喝酒吃肉也沒有關係,我心好勝過你吃素。所以佛法不好講。佛法是心法,但心會影響色身,色身也會影響心。人越是修行,他的色身一定會轉化,不僅色身,而且六根都會轉的很清淨。

那就單講色身。人也是越修行,他的磁場就變得比較慈悲,乾淨。身體也會變得乾淨,那他自然就不愛吃肉。甚至聞到就難受,這就是身根在清淨過程。在修行的剛開始,一定會伴隨色身的清淨。人的業障重,到底業障在哪裡,就是六根慢慢的污濁了,甚至越來越下劣了。

中國的文字,大家去研究很有意思。比如說,根器,善根,慧根。這個根,其實講的是人的六根。人的六根越污濁,死後一定到三惡道,越清淨,死後一定到淨土,或到天堂,這個是一定的。比如你看旁生,狗身上很髒,也有臭味,但他不覺得臭。那業障重的,殺業重的,他其實色身也臭。但他不覺得臭。就像天天在菜市場,就感覺不到臭一樣。那其實是鼻根下劣了。

那如果女人,喜歡塗香水,很濃很濃,她也覺得很香,這也是鼻根下劣了。那真的修道人,他內心嗔恨心少了,色身自然就不會臭。像虛雲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也不會臭味。但如果天天喝酒吃肉,就要天天洗澡,那還是有味道。這裡面就有一股污濁。

人越修行,越進步時,他不一定會變得很好看,但一定變得很清淨。比如說舌根,舌根清淨的人,吃任何東西,乃至喝白開水,都特別甘甜。那從中醫上講,健康的人的唾液其實是甘甜的。那不健康的人,唾液是苦澀的,而且沒有胃口,口味越來越重,酸的辣的各種刺激香料都來。這也是舌根被污染了。

那還有個身根,大家看佛,頭上有光。其實人也有光。人光明正大時,他的身上的光就比較強烈。人要是做了錯事時,不敢見天日時,他身上光就很暗淡下來。那身根也是一樣。人會因為業障,身根越來越不莊嚴,染污,就是蒙上一股晦氣。有些人有天眼,他看的,其實是人身上的光,從光的位置,顏色,可以知道人做了什麼好事或者壞事。

那六根中,還有一個意根。就是思想意識。有的人特別偏激,或者喜歡聽花邊新聞,暴力事件,負面新聞。他聽了,然後去講給別人聽。這就是意根有問題。意根不清淨的人,他喜歡吸收負面的信息。那如果真的修行了,對社會娛樂新聞,一概不關心了。

世間人他寫東西,都帶著貪嗔癡,和情緒。那個磁場就不好,意根清淨的人,他就不喜歡這些東西。相反,那意根清淨的人,他特別喜歡聞法,看佛經,以法自娛嘛。就是說,他的意根,就喜歡食清淨的東西了。而不喜歡吃污濁的社會新聞了。這也是進步。

諸位,那這裡面是需要功夫的。業障很重的,第一層是去掃垃圾,洗廁所,六根不清淨,猶如六根有垃圾。你去掃這些,配合每天的念經修行。先專攻念地藏經,再配合去修藥師經。這個是方法,你去慢慢做,去實踐,時間會告訴你真相。


我們內心的功能,可經由訓練而增強。

淨界法師

我記得我剛出家的時候(呵~~),要持這個非時食戒,我覺得好象有點困難。就是我剛開始內心的功能,對於飢餓的抗拒,這個功能比較薄弱。所以我覺得每一天的持午,時間在晚上到第二天早上的時間,特別難過。但是慢慢的,誒!這功能增加了。而且經過幾次的斷食,我現在可以三天不吃飯,沒有餓的感覺,而且體力也不太會下降。

這表示說:我們內心的功能,的確可以經過我們的訓練而增加的,這是可以改變的,就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就是說你所有造作的功能,都可以保存下來,所以你才有辦法進步的。如果功能不能累積,那諸行無常,這個法做完就消失了,我們每一次都要從零開始,那就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的。

比如說我們打佛七也是這樣。諸位你想想看,你第一天在打佛七的時候,你心中要啓動佛號的時候,是多麼困難!你心中的妄想抗拒你的佛號,所以你剛開始是強迫的: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但是慢慢的,經過你佛號不斷的種現相熏以後,到了第三天第四天,你覺得你的佛號,能夠念個十分鐘十五分鐘的相續,是非常輕鬆容易。就是說我們內心善惡的功能,的確是可以累積的,可以去栽培的。從菩薩戒的角度,就特別強調我們內心的功能。

所以諸位還記得嗎?諸位所受的菩薩戒的戒體,所謂的三聚淨戒--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戒體,都是約著內心功能安立的。比如說攝律儀戒,攝律儀戒戒體的安立,它不在於你今天能夠減少做什麼錯事,你說:誒,你也沒有做什麼錯事。但是你內心當中,跟染污境界接觸的時候,你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你就沒有這個戒體。你之所以不造惡,只是緣缺不生,這樣子不能安立為戒體。修善也是這樣,你內心當中有禪定跟智能的功能;攝眾生戒,你有大悲的功能。

所以在菩薩戒就是說:你今生的生命──你出生以後到你的死亡,這個過程當中,檢查你是不是進步,它不在於你造作什麼事情;它看你今天死亡的時候,跟你出生的時候,你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功能是不是增加了?這種功能增加了,你今生的生命就值得了。它看你的過程,不是看你的結果。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大乘佛法很重視你內心的功能,因為你有這種功能,你就有因緣能夠生起善法,這個善法是屬於枝末,這種內在的功能才是根本。所以由攝藏諸法,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確有一種攝藏染淨諸法的功能,這個功能叫做一切種子識,或者叫阿賴耶。這種功能,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它,所以才能夠產生整個生命的流轉,也可以產生生命的還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