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痴凡夫的特徵] 看看我們自己是嗎? ~ 瑜伽師地論
愚夫有四種相。
一[不作善作]。 (附註:不做好事,[作]通[做])
二[作於惡作]。 (附註:經常做壞事)
三[二種雜作]。 (附註:善惡參雜也是愚痴的象徵)
四[雖復一向作於善作而於善作不如實知]。
(附註:雖然常做好事,但是不明白善惡和解脫輪迴的詳 細道理)
又有四種愚夫之相。
一[不決定慧]。 (附註:即[決定不慧],就是沒有智慧)
二[邪決定慧]。 (附註:即[決定邪慧],就是充滿邪見思想)
三[不起加行]。 (附註:不知道修行解脫輪迴,[加行]就是入正道增上 修行)
四[所作姦詐]。 (附註:行為做事姦詐狡猾)
又有四種愚夫之相。
一[非處歡喜]。 (附註:即歡喜非處,就是說對於正法佛法不知道歡喜, 反而喜歡世俗欲樂男歡女愛)
二[非處愁憂]。 (附註:即愁憂非處,就是整天煩惱憂愁於世俗慾望)
三[決定艱辛]。 (附註:因為不知道學習佛法解脫輪迴,所以必定過著辛 苦煩惱的生活)
四[先不觀察]。 (附註:做事情沒有觀察力,凡事欠缺審慎思維查察)
又有四種愚夫之相。
一[邪思構]。 (附註:常用錯誤或邪惡的思維去思考事情)
二[邪發起]。 (附註:常生起錯誤和邪惡的心念和想法)
三[設施功勞多分無果]。 (附註:做事情經常花了很多工夫卻沒有成果)
四[由此因緣多生愁嘆。又諸愚夫多分少福運業薄劣]。
(附註:一事無成,經常哀怨感嘆人生,福報少,家產事 業也薄弱下劣)
複次有二種愚夫之相。何等為二。
一者[於所應求不如實知]。
二者[非所應求而反生起]。
何等名為[是所應求]。
所謂涅槃諸行永滅。而諸愚夫於當來世諸行不生。都無樂欲。於諸行生。唯有欣樂。由是因緣於所應求及諸行生所有眾苦。不如實知。
(附註:解脫輪迴才是眾生所應該做的,可是愚痴凡夫卻 對解脫沒有興趣,或不努力,反而只對世俗欲樂有興趣,所以眾生對於解脫樂和世俗苦不能有深入的瞭解)
何等名為[非所應求而反生起]。
[非所求]者。謂[老病死]。 [非愛合會]。 [所愛別離]。 [所欲匱乏愁嘆憂苦]。 [種種熱惱]。彼於如是諸行生起。反生欣樂。於生為本一切行中。深起樂著。於生為本所有諸業。造作積集。由是因緣於有生苦及生為本老病死等眾苦差別。不得解脫。如是名為[非所應求而反生起]。
(附註:對於生老病死等等不應該追求的[世間苦]卻心 生嚮往勤於追求,所以無法解脫)
複次諸[外道輩]。略有[五種愚夫之相]。由彼相故墮愚夫數。謂
1.諸外道性聰慧者。猶尚不免懷[聰慧慢]。況非聰慧。是名[第一愚夫之相]。
2.又諸外道多為[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二愚夫之相]。
3.又諸外道若諸聖者為說正法正教正誡。即便[違逆呵罵毀呰]。是名[第三愚夫之相]。
4.又諸外道[憙自陳說][似正法論]。或開示他。是名[第四愚夫之相]。
5.又諸外道雖為如來如來弟子之所降伏。亦知如來所說法律是真善說。知自法律是妄惡說。然由[我慢]增上力故。都[不信受]。乃至[不集觀察因緣]。是名[第五愚夫之相]。
複次[世間愚夫]略有[二種愚夫之相]
一,樂習行能引自他[無義利行]。
二,於四處不得善巧。
當知能引[無義利行]有四種相。
雲何為四。謂能生起四種苦故。
一[他差別苦]。
二[內差別苦]。
三[時差別苦]。
四[身差別苦]。
[他差別苦]者。
或有疫厲謂非人作。或有災害。謂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當遭於所未遭而生怖畏。
如是名為[由他增上所生眾苦]。
(附註:1.由非人造成的疾病,2.或由人造成的災 難,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恐懼害怕所生的痛苦)
[內差別苦]者。
謂[界相違]疾病因緣。名為[災患]。
(附註:因為不明白世間和出世間道理,心不清淨不透徹 而容易產生種種疾病等災患)
[所愛變壞][所欲匱乏]生染惱心。名為[擾惱]。
(附註:所愛的變異或損壞,所求的缺乏短少,因此產生 煩惱,例如,錢財事業妻兒)
如是名為[由內增上所生眾苦]。
此復如前應知。或有已所遭苦。或恐當遭生怖畏苦。
(附註:和上一項苦一樣,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恐懼害 怕而產生痛苦)
[時差別苦]者。
謂即如是諸品類苦過去已有。未來當有。現在今有。
如是總名[時差別苦]。
(附註:就是這些苦,不論[過去][現在][未來]都 會一直發生,所以稱為[時差別苦])
[身差別苦]者。
謂自習行邪行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緣。他雖正行亦能令苦。
如是名為[身差別苦]。
(附註:因為過去的邪惡行為,雖然現在已經改過,但是 仍然受到習氣的困擾之苦)
當知此中前三名。為唯能引[自][無義利行]。後一名為亦能引[他][無義利行]。
雲何[四處不得善巧]。
謂於[諸界][諸處][緣起處][非處]中。皆不了達。與上相違。當知即是聰慧二相。
(附註:因為沒有智慧,沒有通達世事,所以處處都產生 錯誤,處處碰壁)
複次愚位有五。若於中轉墮愚夫數。何等為五。
一[不獲得俱生慧故]。 (附註:生來就沒智慧)
二[不獲得從聞他音緣生慧故]。 (附註:無法透過聽聞得到智慧)
三[不獲得真聖慧故]。 (附註:無法得到真正聖者的智慧)
四[愚痴纏所纏縛故]。 (附註:愚笨和執著的障礙,所以愚痴)
五[彼隨眠所隨縛故]。 (附註:睡眠的障礙,所以愚痴)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彌陀佛
- Jun 29 Tue 2010 22:53
愚痴凡夫的特徵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