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跟菩薩結惡緣的後果
佛菩薩有一種殊勝的願力:跟自己結過惡緣的眾生,最終也能得度,也能解脫。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就隨心所欲地跟佛菩薩結惡緣行不行呢?不行。和佛菩薩結了惡緣,先要感受極大的惡果,待惡果窮盡了、善果成熟了,才能得到救度。所以我們要和佛菩薩結善緣。
佛菩薩這樣的願力,我們也應該學,也這樣發願:無論是跟我結過惡緣還是結過善緣的眾生,最終都能解脫。
發願要帶著結善緣的眾生還好一些,但要帶著結惡緣的眾生,一般人特別不願意,很難啊!為什麼呢?因為心裡還有怨恨,還有分別。「某某前幾天還欺騙了我,傷害了我;某某昨天還侮罵過我,毆打過我。」一想起這些,就一肚子委屈,心裡在怨著、恨著。但是我們不能有這樣的分別心,而要有平等之心,要把所有的眾生都帶上。對菩薩來說,這並不難,還覺得是對自己的一種幫助,是一種助緣,還非常感激。
有的人懷疑:「僅僅帶著結過緣的眾生,是不是不太圓滿啊?」
不是的。「結過緣的眾生」只是「所有眾生」的一種說法,這個面很廣。因為所有的眾生都跟我們結過緣,有的結過惡緣,有的結過善緣。
我們跟佛都結過緣,沒有跟佛沒結過緣的眾生。
有人說:「不是說佛度有緣眾生,不度無緣眾生嗎?」
不是這樣理解的。「佛度有緣」是說佛只能度化機緣成熟的人。機緣不成熟的人,佛也度化不了。
眾生跟佛、菩薩、上師都結過緣,都有佛性,都有如來藏,都有解脫的種子,所以將來都能解脫、成佛。那是不是眾生都解脫、成佛了,輪迴就空了呢?輪迴是不會空的,因為眾生是無量的。每個眾生都能成佛,但是沒有都成佛的時候,所以輪迴也沒有空的時候。
淨空法師:菩薩跟眾生結法緣,不結惡緣,也不結善緣
《涅槃經》說: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不悔恨。這是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要修學的。像諸佛菩薩一樣,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從少欲知足來。人心地清淨,少煩少惱,少憂少慮,充滿智慧,見色聞聲就能了達義趣,裡頭有樂趣。
又《遺教經》云: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用俗話說,少欲的人不會巴結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是定的,不會被境界所轉,這樣的人才能自度度他。為外境所轉,就有麻煩,很難成就。
今天所遇外境,小風小浪,你都受不了,將來遇到大風大浪,你怎麼辦?還能把持得住嗎?自己都以為行,能把持得住。為什麼自古至今,很多人遇到大風大浪把不住?那他不如我。
如果有這種念頭,這樣看法,肯定會被淘汰掉。孔子說的話,一點都不錯,他用比喻: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驕慢心,那些淘汰的人當然不如我,這個心是傲慢,有這一點點慢,到那時候恐怕自己保不住。
留心觀察人,發現他有絲毫傲慢,知道不要說,慢慢看他十年、二十年,然後你就了解聖人所說,都是經驗之談。看過去,看當今,能夠預測未來。
說話得先看人,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看他接受程度,真接受,假接受。假接受,不至於反對,也可以說,輕描淡寫。真接受,你就得真告訴他,他會回頭,會改過。不能改過,輕描淡寫帶過就好。總而言之,不跟人結怨,這是最高原則。
人與人相處是緣分,縱然這一生只有一面之緣,也是過去生緣分累積,不是偶然。所以菩薩跟一切眾生結法緣,不結惡緣,也不結善緣,善緣、惡緣都有情執在裡頭。結法緣,好,完全智慧作主,沒有情識。
廣結善緣,不要結惡緣
有時候我們與眾生之間的緣份,感覺是那麼的神奇,有緣就是會相會,相會就是有緣,不論是善緣、惡緣。
當然,每個人遇到善緣時,都會滿心歡喜,甚至於希望長久相聚。這時候就是一個練心修行的好時機,要記得八苦之中有一個「愛別離苦」,如果我們產生了貪著愛染之心,就弄巧成拙了。
遇到惡緣時,也不要怨懟;八苦之中有一個「怨憎會苦」,你愈是討厭的人事,就偏偏會一直來相聚,因為這是人生的課題。過去我們被當掉了,所以此生要來重修,一直修到可以跨越過這個境界,不再受其影響為止。
一根鐵條,它的分子排列是很紛亂的,所以沒有什麼磁性;但是如果將其磁化,也就是將其分子重新排列整齊後,就會變成一塊磁鐵,產生了非常大的吸引力。
我們的心也是如此,要結善緣或惡緣,就看我們如何安置這個「心」的分子。只要把它好好收束整齊,想要廣結善緣,自己就可以做到哦!
聖嚴法師
廣結善緣就是普度眾生,以佛法結緣。如果是用物質給人東西或是以感情的方式給人關懷也算是結緣。而緣有善緣、有惡緣;緣也有大、有小;有清淨和不清淨,就看是用什麼樣的東西來跟人家結緣。
結惡緣就是結仇、結恨;染緣就是彼此互相困擾、互相糾纏、互相放不下。給別人小小的恩惠也算是結緣,不過要看我們是不是用清淨的心來跟人結緣,還是以汙染的心來結緣,所謂汙染的心就是有所期待,因此叫做染緣。
清淨的緣就是沒有條件的,是無所期待的關懷別人或用佛法來幫助別人。一般在家居士多半是用物質跟人結緣、布施,而如果懂佛法的話除了物質上的布施同時可以用佛法來協助別人,用佛法讓他們自己幫助自己,這是最好的幫助。
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應該找出問題來治本而不是和稀泥,表面上似乎幫他分析一下,問題看似解決了其實卻沒有徹底的解決,因此如果能用佛法的方式跟人結緣的話,是從人根本上的問題去處理,所以用佛法跟人結緣是很好的,是和大家結清淨的善緣。
人與人之間的因果、因緣是不可思議的並非民間信仰所講的緣分已了,了緣的觀念是不存在的。緣分是牽扯一點關係後,便像牽絲攀藤一樣越牽越深、越纏越亂,了緣是似是而非的;而用佛法的方式,來發願好好修習佛法將來度所有人,這樣的還願卻是無條件的。
宣化上人:與人結善緣或結惡緣的會有怎樣不同的因果?
言語是表達感情的工具。會用的人,到處結善緣;不會用的人,到處結惡緣。
愛語:就是好像父母對自己兒女說話那種態度,不但柔和而且慈祥。對眾生亦復如是,令眾生有好感,所謂:“良言半句三冬暖”。
言語是表達感情的工具。會用的人,到處結善緣;不會用的人,到處結惡緣。所以修道人,要廣結善緣。
世尊領大迦業和阿難二尊者,到他處去說法,教化眾生。正逢炎夏時節,汗流浃背,在樹下休息。
這時,世尊見一婦人在井邊汲水,令阿難去乞水,阿難走到井邊,婦人大怒,不但不布施水,反而罵阿難一頓。
阿難無奈,垂頭喪氣回到佛身邊。佛命大迦業去乞水,大迦業走到井邊,婦人笑問:“師父求什麼?”
迦業尊者說明來意之後,這個婦人盛兩瓢水,一瓢供養佛,一瓢供養大迦業。阿難看在眼裡,心中不舒服,請問佛是何因緣?佛便說出過去無量劫中一段因緣。
那時候這個婦人是老鼠,因為業障關系,被車壓死在路上,身體已經發臭。
阿難是個比丘,經過該處,聞到欲嘔的臭鼠味,心想,該死的老鼠,掩鼻而過。
後邊又來一位比丘,就是大迦業的前身,他發慈悲心,見到老鼠死得很可憐,乃把死老鼠埋葬土中,又為牠念七遍往生咒,所以她才有緣生為人。
這就是結善緣或結惡緣的因果。
恭錄自《華嚴經淺釋》
回向文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淨空法師:要廣結法緣
我們念佛人,一切世間事情隨緣。既然隨緣,那你就要想到,有這個緣就要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不結惡緣,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即使是我的冤家對頭,我也給他結善緣。他恨我,我不恨他,這就是結善緣。他迷惑,我不迷惑,他還要在這個娑婆世界輪回,我過幾天要到極樂世界去享福去了,我不在這兒輪回了。想到這個地方,世間還有什麼過不去的事?還有什麼過不去的人?要覺悟,一定要覺悟!
在我們初學佛的時候,要與大眾廣結善緣,在佛法裡面講“廣結法緣”。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我們跟李老師主要是學講經。李老師教給我們,一定要與大眾廣結法緣。他說講經一定要有法緣,如果沒有法緣,講得真好,講得天花亂墜,沒有人聽,那你有什麼法子?將來成了佛,沒有眾生可度。為什麼?與眾生沒有緣。每尊佛度眾生的人數不相同,佛不度無緣之人,跟他沒有緣度不了他,一定要有緣。
老師就教給我們,如果希望將來講經聽眾多,將來成佛度眾多,一定要記住廣結法緣。一聽說結緣,有些人就想起來“我沒有錢,怎麼跟人結緣”?實在講結緣不需要錢的,不一定是有錢,你有這個心就結緣了。像我們學講經的人,跟普通一般人心理上就不一樣。我們到一個地方,到一個道場,一個寺廟裡頭,到寺廟,佛弟子的規矩是在大殿上先拜三拜佛。我去拜三拜佛跟人家拜的心願就不一樣。
第一拜,我與這個道場有緣,跟它結緣。第二拜,我與這個道場常住結緣,禮拜這裡常住,所有這出家大眾。第三拜,我與這個寺院的信徒結緣,將來到這裡來講經,大家都擁護,人都來了。你看我拜三拜,跟別人拜三拜不一樣!這個方法不要花錢的。
每尊佛度眾生,度的人數不相同,所以經上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眾生在過去生中跟佛沒結過緣,佛沒辦法度他,佛跟他講,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佛不度無緣眾生。我們在學佛、在修菩薩道的這個階段當中,一定要發大心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你這個緣結得愈多,你將來成佛度的眾生就愈多。我們現在學佛一定要結緣,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緣結得多,結得廣了,眾生的根機成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那你去現佛身而為說法,這就叫成佛。成佛是這個意思,不是自己願意化一個身。自己要有意思,那就不是佛菩薩了,那還是凡夫。凡夫自己才有意思,佛菩薩自己沒有意思。所以佛心清淨,眾生有感,佛就有應。
今天我們借重科技,把我們的緣擴大了,現場講經,網路立刻就傳播到全世界。同樣在這個世間,什麼地方打開他的電腦,他都能夠收看到,這是廣結法緣,廣結善緣!
生命不要緊,慧命要緊;肉身不要緊,法身要緊;利益自己的不要緊,利益眾生的要緊;常常這樣想,我們才真正能夠發起護法心。我們認真努力修學就是護法,我們學不好,怎麼能夠讓佛法常住世間?怎麼能夠幫助眾生覺悟?
念佛人心地慈悲,與一切眾生廣結法緣,隨分隨力。沒有力量的時候,歡喜讚歎就是結法緣,有能力的時候要隨分隨力,成人之美。人家做一樁好事,這個好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我們有錢,用財物幫助他;沒有錢,我們有時間,我們去做義工,以勞力幫助他。年歲大了,做義工做不動了,歡喜讚歎,用善念幫助他、讚美他、鼓勵他。這都是行善,這都是做好事,與大眾結法緣。
為什麼要這樣做?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迎接的時候,你會看到很多佛、很多菩薩、很多聲聞。為什麼會這麼多?你結緣結來的。
你要不肯給人結緣,臨終的時候只看到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來的人不多,幾個人,不是很多很多。平常不跟別人結善緣,怎麼行?結緣這一樁事情,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囑咐學生、叮嚀學生,要廣結善緣。
李炳南老居士的法緣很殊勝,他常常教導我們要廣結善緣,時時刻刻別忘記。我們在因地修學的時候,要知道與一切眾生結緣,你緣結的愈殊勝,將來你成佛度的眾生愈多。廣結善緣,你有機會幫助人、成就人。廣結善緣,廣結法緣,這個好!廣結善緣,我們結的緣多,將來我們自己往生,來接引的菩薩多,可見得結緣非常非常重要!
佛弟子一定要把心量拓開,才能跟一切眾生廣結善緣。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量小,哪裡來的福報?你量大福大,法緣就結得很廣。
十多年前,我剛剛到新加坡的時候,演培法師有一次特別叫了一桌素席請我吃飯。他問我:“淨空法師,今天我請你吃飯,你知道是什麼意思?”我說:“我不知道,我還沒有神通。”他說:“你到處講經,法緣那麼勝,這是怎麼樣修來的?你得教教我。”我說:“這個事情,實在講,也是我老師教給我的。”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李老師非常重視結法緣。他教我們每個同學,一定要跟同修們結法緣,不結法緣,將來經講得很好,講得天花亂墜也沒有人聽。
怎麼結緣?當年他老人家講經的時候,聽眾沒有我們這麼多,他在台中講經三十八年,最興旺的時候大概聽眾四百多人,但是在臺灣就相當稀有了!這麼多聽眾很難得,可能其他的法師都沒有辦法跟他相比。他老人家教我們招待,到門口引導每一個來聽經的同修,帶他給他安排座位。他教我們對人要尊重,要笑臉迎人,這就是結法緣!我們從這裡學會了。不但這個,還得要請糖果。我們沒錢,買一大堆花生米,一個人兩粒,就結很多法緣,這是老師傳的方法。以後在國外講經,我們就大量印經書、講經光碟、佛像這些東西,我們人還沒有到,結緣的東西先到了。
有一年,我記得在吉隆玻,丹斯裡李金友辦了一次活動,有一萬五千人參加。我們人還沒有去,我們結緣的東西,好像是有五噸多的這些結緣東西先去了。所以,我就告訴演培法師要先結緣。他聽了這個話,眉頭皺皺,他說:“我很孤寒。”孤寒是什麼意思?很小氣。他沒有做這個事情。我說:“這個一定要做,一定要做!”廣結善緣,我們的法緣結到全世界。有很多地方我們長年結緣,雖然我自己還沒去過,還沒到過那個地方。所以法緣殊勝是懂得結緣。結緣不但是修來生福,現前就得福報。受用,不要去想這些。不要去想錢財,錢財是假的,不是真的;結法緣是真的。
所以說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我們在一生當中把這三個關係處好,就無往而不利,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會有人照顧你。我們常常照顧別人,自然就有人照顧你,不要操一點心,你說這個多自在!
積德修善,廣結善緣,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會生活得快樂,會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一定要廣結善緣,廣結法緣,這個很重要很重要!
淨空法師:最方便的廣結法緣的方法是做三寶事,而最簡單的廣結法緣的方法就是發願與迴向了
所有的眾生(包括我們自己)均渴望快樂,害怕受苦。當我們深入瞭解這點時,我們見到了自己喜悅及幸福的根源和其他的眾生也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選擇立即以身、語、意三門將快樂帶給其他眾生。
甚至於當我們無法有效地在當下即幫助到其他眾生時,我們仍然能在心中盡可能地保有正確良善的發心。這能助長我們發展利他之心,並能在適當的情境下自然地做出利他行為。
我們所做的一切功德,都應發起衷心的祈願與迴向,願我們能帶領一切眾生圓滿證悟。要作這樣的誓願,並於念念之間心心迴向。
對於我們這些沒有智慧因而無法瞭解空性、仍然受制於時間、空間、方向、品質和數量的人,發願是為我們所設計的修持法門。
回向眾生(這一段就是這樣的,回向眾生),回向菩提,回向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性,回向到本性。這三種,實在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
為什麼一開頭把眾生擺在第一呢?佛告訴我們(佛不告訴我們,我們不知道呀),我們這一個人,不止是只有這一生,我們有過去生,過去還有過去,無始劫到今天,在六道裡頭生生死死輪回不息,我們跟一切眾生結多少的冤仇!
不要說從前了,就想想這一生,這個幾十年之間,你每天吃的這些動物肉,那些動物甘心情願被你吃嗎?
它要是不甘心、不情願,它弱,弱肉強食,它沒有能力抵抗,被你殺了,被你吃了。來生它要投到人,你要投到畜生,他要殺你,要吃你。這吃來吃去,沒完沒了啊,所以這裡面冤業太深了。為什麼學佛,認真修行常常會遭遇魔障?
就是這些冤家債主,看到你學佛想成就,他的仇還沒有報,恨還在心裡頭沒解開,他能甘心情願讓你走嗎?總是來找麻煩的。
於是,菩薩有智慧,我把我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給你,給一切眾生,與一切眾生解冤釋結,把這個冤結解除,我成佛之後再普度大家,對大家都有好處。他要明瞭了,他就放你一馬,讓你成就。你成就對我有好處,就不要再報復了。
所以回向眾生是非常重要。念念能為眾生著想,這樣子我們這個冤結才能夠消除。
這是成就大慈悲心,這個大慈悲就是無條件的對一切眾生,愛護、救拔,沒有任何條件,這叫大慈悲。如果是有條件的,就不叫大慈悲了,大慈悲是指沒有條件的。
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
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統統回向給一切眾生,
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
不管對什麼樣的眾生都一定要廣結善緣
佛祖釋迦牟尼佛第一次轉法輪的時候,來了八萬天子。這是佛在因地時跟他們結的緣。有一世,佛轉生為一隻雪蛙,慈悲心具足,但被一個殘忍的獵人捉住,扒了皮。雪蛙疼痛難忍,在河邊休息,這時被一隻螞蟻發現,然後叫來蟻穴中的八萬螞蟻來咬食它的肉。
雪蛙不但沒有生起嗔恨心,反而發願:「願以此功德,使沉溺在輪迴中的眾生,未得度者速得度,未安樂者得安樂,未解脫者得解脫,未涅槃者速涅槃。以此善根,願我能夠圓滿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的果位。現在我以己血肉滿足它們,願將來能以無上妙法滿足它們,令彼皆證聖果。」然後死去。
後來佛第一次轉法-輪,最初利益和救度的就是這些眾生。我們現在在因地,也要這樣廣結善緣,多種善根,將來就能有緣度化這些眾生。
我們也經常講,要處處種善根、結善緣。這個很重要。等我們成佛的時候,他們會成為我們的眷屬,我們能度化他們。默默地發願很重要。我們現在已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了,我們現在也是在因地,要多種善根、結善緣。若是不結善緣也不結惡緣,將來只能成為獨覺佛,不能成為無上正等覺之佛,因為沒有眷屬,到時候自己一個人,多孤獨啊!
現在很多法師、善知識在講經說法,利益眾生,有的有很多眷屬和弟子,有的卻沒有。這也與自己的願力有關係。
我們也要處處發願,看見他人種善根了,我們隨喜。若是他人先成佛了,願我能成為他的第一個眷屬;若是我成佛了,願他能成為我的第一個眷屬。看見別人造業了,我們也發願,願他能遠離這種惡緣,將來我成佛的時候,他能成為我的第一批眷屬,能度化他們。
我們不管是給父母,給兒女,還是給其他眾生一些東西,也可以這樣發願:願以此功德,將來能以無上妙法滿足他們的願望,讓他們證得佛果。
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發善願,種善根,結善緣,做善事,行善法,這就是修行。
常結善緣是成就的方法
對每個眾生都要結善緣,不要結惡緣。善緣、惡緣都在自己的心,我們一定要時時觀察自己的心,對每個眾生都要有一顆好心、一個好願。這個特別重要!
佛和佛不一樣,有的佛眷屬特別多,成就的人也特別多,因為他們在因地的時候,在修行的過程中,跟很多很多眾生結了善緣。我們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我們學佛、修行唯一的目的就是度化眾生。如果我們現在在因地的時候,不跟眾生結善緣,甚至還結惡緣的話,以後我們成佛了也無法救度他們。眾生都有煩惱,都有痛苦,根源是什麼?根源就是無明、我執。只有你成佛了以後,給他講經說法,才能讓他了解斷除無明我執的方法。你現在已經跟他結上善緣了,所以那時候他能聽你的話,能對你有信心,按你的要求去做。如果因地時善緣結得少,將來成佛轉法輪的時候,他們不能成為你的眷屬和弟子,他們也不能跟你學、跟你修,你也救度不了他們。
我們現在對每個眾生都不能結惡緣,一定要結善緣,多多地結善緣。一定要發好心、好願。送給他東西的時候你就發願:願他也能學佛、也能修成,願我成佛的時候第一個能度他,願我成佛的時候他能成為我的眷屬、弟子,讓他學佛修行,讓他解脫。你接受別人的東西的時候,這也是一種緣,你也要發願:願我以後成佛的時候,他能成為我的眷屬,我的好弟子,讓他學佛修行,他也能成就,也能成佛。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結善緣。
現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不學佛修行還誹謗佛法,勸也勸不動。這個時候我們不能恨他們,不能怨他們,一定要可憐他們、慈悲他們,發好心好願:願我將來成佛的時候,第一個度他們。你看那些眾生那麼顛倒、痛苦,現在我們無法救度他,無法幫助他,怎麼辦?我們從心裡默默地發願:願在他們的相續中也能夠早日生起出離心、菩提心,能夠早日證悟大圓滿法的境界;我成就了、成佛了,第一個度化他。只要默默地發願、發心,這樣就結善緣了。多多地結善緣,等你成就了,你就能度化很多很多眾生。現在你不發願,成佛的時候也沒有眷屬,自己的淨土中只有一個人,多孤獨啊!
一定要把心放平、放正,我們應該跟每個眾生都結個善緣。我們對所有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眾生,都不能有貪瞋癡,不能嫉妒、傲慢、煩惱、分別,一定要發一個好心。這都是修行啊!結善緣肯定能得到善報,他們生生世世都會成為我們的好朋友,都會幫助我們,不會傷害我們。如果我們跟他們結惡緣了,那我們肯定要感受惡報。現在有的人對我們不好,誹謗我們、傷害我們、欺騙我們,這就是因為我們以前跟他們結惡緣的緣故。現在惡緣的果報成熟了,我們應該歡歡喜喜地承擔,應該高高興興地還債。不能怨恨他們,否則又結上惡緣了,以後還要感受惡報。這就是輪迴啊!
常結善緣,這就是成就的方法,只有這麼做才能解脫、才能成佛。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管對什麼樣的眾生都一定要結善緣,不能結惡緣。凡夫結惡緣特別容易,結善緣特別難,我們都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努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