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是以等覺大士亦不離念佛。我等凡夫,但當老實念去。

 「此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這是講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利益誰知道?只有佛知道,等覺菩薩都搞不清楚。功德太不可思議!我們學了這一部《無量壽經》才稍稍有一點體會,我們對於名號功德生起信心。從哪裡生起的?從經上所說的四十八願五劫修行。這真不容易,五劫是多長的時間!說的是大劫,不是中劫、不是小劫,如果是中劫、小劫他一定註明,不註明都是大劫。一個大劫是一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一次,世界成住壞空五次,他修行沒間斷。這樣的功德,成就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讓四十八願願願兌現,沒有一願是虛願。「是以等覺大士亦不離念佛」,文殊、普賢是等覺。「我等凡夫,但當老實念去」,念老在此地教我們,我們只要老老實實念去。

 《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靈峰大師此言,真得十方如來之髓。實應盡未來際頂禮膜拜此一句也。

 「《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這個本真不得了,持名的善根跟阿彌陀佛相等。這能相信嗎?能,我們只要跟阿彌陀佛的心接上,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意念不可思議,意念確實有這個能力,跟一切萬事萬物組成一片。這個信息很奇怪,不是說我們只對一樁事情,它能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事萬物,那個意念都能入進它裡頭。這是最近量子力學裡頭才發現的。所以科學家形容整個宇宙像一個網,像一個網路一樣,看不見的。這個網是什麼?這個網就是常寂光,科學家想像的這個網就是常寂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為什麼看不見?只是想像應該是這樣的,他想的沒錯。因為心性寂光,網就是心性,它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我們的科學技術、思考都達不到。我們用思考也好,用科學技術,它一定要有個東西,要有個對象,它才能找到它;自性沒有,自性能生萬法。

科學家發現了,物質的現象搞清楚了,物質是什麼?物質是意念累積產生的幻相。念頭沒有了,物質就沒有了,念頭跟物質是決定分不開的。只有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是什麼?就是《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觀音菩薩知道。所以觀音菩薩一個妄念都沒有,他了解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小到現在所講的量子,小光子,物質單位裡頭最小的,再沒有比這個更小的,所有物質現象都是它們組織出來。什麼力量在支配這些組織、主導這些組織?就是意念,就是念頭,我們今天講的共業、別業,它來主導。真的把這個東西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的心會定下來,為什麼?一切法的主權操縱在自己手上,不在別人。只要我的意念正,沒有一樣不正;我的意念善,沒有一樣不善。那我們就要高度警覺,貪瞋痴慢疑不善,這種念頭組出來的東西就是煩惱、就是麻煩。反過來,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這是善。這個十善,反過來是十惡,十惡變現出什麼世界?六道輪迴。十善變成的是四聖淨土,聲聞、緣覺、菩薩、佛。都在自己一念當中做主宰。

「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你看這句話黃念老說,「靈峰大師此言,真得十方如來之髓」,這精髓,「實應」,就是實實在在應該「盡未來際頂禮膜拜此一句也」。誰能懂得?蕅益大師懂得。為什麼?他要不懂得他說不出來,這句話是他說的。執持名號,這個善根福德還得了!如果你真曉得,你能不念嗎?不可能的事情。你要修世出世法裡頭第一善根、第一福德,念佛就行了。念了多少年,善根福德不現前,那是什麼原因?你有口無心。口不能轉變境界,心才能轉變境界,你心是雜亂的,所以口裡頭這一句佛號也就變成雜亂無章,是這麼回事情。大乘教裡面要求我們用清淨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基本條件,是心淨則佛土淨。所以念佛不在乎多少,在乎你用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真誠恭敬,這個管用。不是這樣的心念佛,效果不大。

念佛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時,是故當獲廣大一切智智。

    「念佛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時」,這還得了!這個人是什麼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心,跟阿彌陀佛同願,彌陀發了四十八願,他也是四十八願。彌陀五劫修行很辛苦,今天我們修行比他方便,為什麼?我們只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就圓滿了,就把他五劫修行的功德跟我們融成一片。因為我們跟佛是同一個心性,這一定要知道。從理上講,經教裡頭常有這句話,「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跟淨土沒有離開自性,誰的自性?自己的自性。

    「是故當獲廣大一切智智」,你應當獲得,你必當獲得。廣大是遍法界虛空界,遍十方遍三世,一切智智是自性裡頭圓滿的智慧,你全現前了。「於我具縛凡夫,亦非份外」,這句話說得好。我們今天煩惱重重的凡夫,我們有沒有份?有份,我們不在份外,我們是一體。為什麼我們變成這個樣子?迷了,迷了自性,覺了就是的。現在我很想覺,如何破迷開悟?就專念這句佛號,念久了就得定,再念久了就覺悟。劉素雲跟我們做了榜樣,十年她開悟了,這不是假的。大概三、四年就得定,念佛三昧就現前。什麼叫得定?心裡沒有妄想,聽經的時候、念佛的時候沒有妄念,這就得定。只要有妄念,念佛三昧還沒有成就,也就是你還沒有真正放下,真正放下自然就沒有了。 

今日能聞能信此微妙淨土法門之人,皆由過去生中已曾供養諸佛,廣修眾善,憶佛念佛,因此乃得諸佛威力加被,故今始能得如是廣大法門。

不簡單!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得人身、聞佛法,遇到這部經,你要曉得,多少菩薩羨慕!多少聲聞、緣覺在那裡盼望著他也有這個緣分,他沒有遇到,為什麼?善根福德不一樣。正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能遇到,就說明你在過去生中已經供養諸佛,你的善根深厚,你的福德廣大。

這個福德不是大富大貴,大富大貴沒用處,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今天大富大貴你去問問看,他有沒有煩惱?晚上睡不著覺,天天吃安眠藥,我見過。他操心的事情太多,煩心的事情太多,他沒有辦法休息。所以說富而不樂,有千億財富的人不快樂;貴而不樂,做到總統、做到國王,不樂!我有這個緣分跟他們接觸,反而他對我很羨慕,為什麼?我的生活快樂,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什麼都沒有。他們太多了,太多怎麼?放不下,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得到怕丟掉,你說這多操心,活得多累!

所以我們愈想,世間第一聰明人釋迦牟尼佛,真聰明,統統都甩掉了,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得大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操心的,遇到有緣眾生,幫助他、教他。一生就幹一樁事情,教學,快樂無比。所以我們要能夠肯定,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過去生中有很深厚的善根,要不然你不可能有這個機緣。我們的同學,包括在電視機前面、在網路前面,或者是你聽到這個光碟,都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否則你怎麼可能聽得到!

    過去廣修眾善,憶佛念佛,我們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念佛的。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廣修眾善,憶佛念佛,為什麼沒有往生?這是非常嚴肅的一個問題,你要小心。為什麼?怕這一生又跟過去生一樣,又不能往生。臨命終時最後那一念不是阿彌陀佛,不知道你想到哪裡去了,關鍵就是最後一念。最後一念要是想到妻子兒女,這種情執馬上就墮落;想到你家裡財富,捨不得放下;想到你那個地位,那麼高的地位,不肯放下。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還有貪戀的念頭。什麼時候這些貪戀念頭統統放下、統統沒有,一生的生活隨遇而安,有很好,沒有也很好,心地清淨,一絲毫都不受干擾,你快樂無比,法喜充滿,這才行,才能往生。

    這種功夫要現在就要學、就要留意,想著我過去生生世世學佛,就是最後這一個念頭差錯,又回到輪迴去。這一生,因為過去深厚的善根福德,又遇到了。又遇到,這一念又錯了,那還得搞一世,下一世再來,這個事情可麻煩了,這不是開玩笑的。所以,我們今天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有原因的。你看這個法門多少人不相信,這部經典多少人毀謗、多少人拒絕,為什麼?他過去生中沒有供養那麼多諸佛,沒有廣修眾善,沒有憶佛念佛。所以他得不到諸佛威神加持,這一生遇到了也不相信,遇到了還排斥。這些事實真相我們都能夠想像得到。

    「此淨土法門廣攝萬法」,這一句是什麼?這萬法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在這部經裡,無量法門也在這部經裡。不但在這部經裡,再跟諸位說,就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裡頭。我在這部經前面跟諸位說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名號展開是什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展開是《無量壽經》,細說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古大德稱這個經叫中本《華嚴》,跟《華嚴經》沒有兩樣,這個地方說得少,《華嚴經》說得詳細,內容完全相同。《華嚴經》展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一切法再展開,十方如來無量無邊累劫所說的一切法都在其中。你看看,展開,歸納起來就一句佛號。佛號的威神太大太大了!

    我們今天念為什麼不起作用?沒有信心,不相信,給你講的這個半信半疑。什麼時候你才能夠接受?你要像我一樣,把這個經念六十年,你就相信了,六十年的薰修。我也不是一開頭就相信,我跟諸位說得很清楚。我進來是學哲學的,不是搞什麼念佛求生淨土的,我不相信這一套。大概在十幾二十年才相信,我跟諸位說過,我相信是得力於《華嚴》、《法華》、《楞嚴》,相信這個念佛法門。特別是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個裡面得到啟示,真正明白了。

    這部經,《無量壽經》,過去講過十遍,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這是第一遍。為什麼講這個註解?我跟諸位說過,他註得太好,你要不去看那不太可惜了!對淨宗信心不足就是了解不夠,這個確確實實講得太詳細了,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得到真正的理解,能夠建立信心,能夠發出願心。所以一定要講。老居士註這部經的時候那種辛苦,我親眼看到了。這個註解到後人沒有人去讀,沒有人去研究,你看那番苦心,六年帶著病,他不是健康的身體,拼命做,把這個完成,太了不起!我們也是知遇之恩,我報答他。

    在那個時候,弘揚這部經就是我們兩個人,在國內他在講,在海外我在講。我們兩個人遇到的時候無比的歡喜,那個時候沒有人講。我也沒有看到這個註解,只看到夏老的會集本,我能看得懂,我能夠體會。不能讓夏老跟念老這種心血白費,那是多麼可惜的事情。所以我就想,這部經我能活多久我就講多久,我一遍一遍的講,大概是一年講一遍,每天講四個小時,一年一遍。這個快講完了,我就再講第二遍,第二遍我把我做的科判會進來,這個章法、結構會更清楚,更容易明瞭、容易懂得。一遍一遍講,遍遍不一樣,每一遍都有悟處。所以,愈學愈歡喜,愈講愈歡喜,法味無窮,古人所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 

如是眾生由於以往多生供養諸佛,念佛修善,故蒙彼如來威神加被,乃於現世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是以我儕遇此法門,應深慶幸,切莫錯過,務當攝取受持。

這些話都是對我們說的,我們今天遇到了,這部經典、這句佛號就是『廣大法門』,我們遇到了。多少人想,菩薩想都想不到,我們今天為什麼能遇到?這個地方講的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過這個法門,生生世世當中供養過諸佛如來。有念佛修善的根,在阿賴耶識有這個根,阿賴耶識裡頭有這個種子,有這些功德。所以現在接觸,遇到這個緣,佛力加持,遇到之後能信,也是佛力加持,能解還是佛力加持。佛力加持多少,各個人不一樣。這什麼道理?我們自己有多少功德,我們有一分,佛加持一分,我們有兩分,佛加持兩分,我們愈精進,佛加持就愈來愈多,這個很明顯。

我二十六歲初遇到方老師,我跟他學哲學。沒有想到在哲學這個單元裡,跟我講了一個單元叫「佛經哲學」,讓我們認識佛經,把我們對於佛教的誤會化解了。以後這麼多年來,一步步都往上提升,這就是我們多一點,佛就又加多一點,我們又多一點,佛又加多一點。我們這才曉得佛恩之大,從來沒有捨棄過我們。我們真的能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把這個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就相信佛的加持是圓滿加持我們。沒有真正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佛的加持還是不圓滿;不是他不圓滿,是我們不圓滿。佛的加持肯定是相對的,我們有十分功德他加持十分,我們有二十分功德他加持二十分。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鼓勵我們真幹,你就真正得到。

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應深慶幸,切莫錯過」,這一生是我們成佛的機會遇到了。你遇到別的法門成不了佛,遇到小乘,最高成阿羅漢,遇到大乘,最高的是菩薩;遇到淨宗這淨土三經,你肯定成佛,這個法門是無上法門。「務當攝取受持,則可獲廣大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成佛。佛果地上的智慧也叫一切種智,一切智智就是一切種智,你可以獲得。廣大是如來果地上的,也就是自性裡面圓滿智慧透出來了。你所獲得的,說實在話,都是你自性裡本有的,自性裡頭沒有,怎麼樣也得不到。《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沒有一樣東西是自性之外的。

佛常常說,「心外無法」,那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心;「法外無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我們今天是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諸法實相。我們是明白了,怎麼樣才明白?放下障礙就明白了。障礙是妄想、是分別、是執著、是雜念,只要把這個東西放下,我們障礙就沒有了,自性的智慧、德相就現前。所以自性彌陀、自性淨土,說唯心淨土就是自性淨土。在這個境界裡面,就非常可能像當年慧遠大師一樣,或者是在定中,或者是在夢中,你就見到極樂世界,你見到阿彌陀佛。為什麼?心裡真有佛,就會有這些事情發生。我們作夢都是亂七八糟,從夢中就曉得心不清淨,修學得不如法;如果心清淨,修得如法,天天跟佛菩薩打交道。
(文摘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69集)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