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

從修行的態度而言,可分作四個層次:

(一)為己而成己;
(二)為人而成已;
(三)為人而成人;
(四)成人不為人。

第一個層次是純自私的,縱有所成,不會大成。

第二個層次是為了助人,所以先充實自己,這是一般人的通途。不過,若抱著未成佛前不度眾生的態度,他將落於第一個層次去了。

第三層次,不為自己的利益及果位著想,只是盡其所有與盡其所能地助人度人。

第四個層次是已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固然不為自己求成佛,也不為眾生離生死,不休不息,隨時隨處,隨類應化,度一切眾生,心中亦見有一眾生生已度、當度、未度。

我們初學佛法的人,應以第二層次為基礎,第三層次為實踐的依準,否則,不落於自私自利,便會以「為人成已」作藉口,仍落於自私自利的層次。比如說,為了度人,所以先度自己,結果他是只顧自己修道,不管他人死活的自私鬼!自私鬼而能了脫生死,沒有這樣的道理。

菩薩道的主要德目,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

然在六度之中,乃以佈施為首,可見,菩薩道的實踐,是以佈施為重心,因為要度眾生,必須先要安慰眾生,先使眾在物質上與精神上,得到了安慰,然後才能對你發生好感,接受你的化導,並也信任你的化導。

佈施,分有財施、法施(離苦的方法)、無畏施(給怯弱者鼓勵)三種,財施屬於物質的,法施與無畏施屬於精神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