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師:可以跟著念佛音頻旋律唱念佛號而不計數嗎?

問:如果跟著念佛音頻一起念佛,此時是否可以專心憶念佛像而不計數呢?

宏海法師答:建議你,如果實在計數跟不上,可以按前面講過的,計時間,然後折算成數量。

如果跟著音頻念,就要有所選擇了。有的音頻實際上是一種唱念法,就是傳統寺院道場那種唱誦念佛。有的是把佛號譜上旋律,像唱歌一樣。

由古德或者祖庭裡傳承下來的念佛方法,既不傷氣,共修的時候又容易攝心,同時也是一個讓佛號廣泛弘揚的好因緣,就是俗話說的上口。這些功德都是攝在裡面的。

有的是佛號配上旋律,唱佛號,有時還手舞足蹈的,看上去好像也很歡喜,但實際上很可能就是縱情去了,這個功德就不一樣了。當然,如果你願意這樣唱佛號,總比不唱好,唱佛號總比唱歌好。

另外一點,你跟著念佛的音頻念,這時候你的心力肯定不如自己發心念出來的心力足。這一點也請你注意對比一下,然後自己去取捨抉擇。


淨空法師

問:我平常喜歡以唱的方式念佛,因為我覺得很清淨、很歡喜,請問這樣念佛可以往生嗎?

答:往生的條件不是這麼單純,如果只是唱著念佛就能往生,恐怕是錯會意思。「念」字,念不在口,口裡唱佛不能往生,念佛才能往生。「念」是今心,就是你現在心裡確實有佛。念佛不一定在口上,口上念不念沒有關係,心裡要真有佛才行。「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是在口上,口上念是喚醒自己心裡面要有佛,心裡要常常想著佛。

佛是什麼樣子?佛的樣子就是經上所講的,所以經典要念得很熟。我們專選《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阿彌陀佛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常常想著佛心、佛願,就把佛心、佛願變成自己的心、自己的願,這是念佛。即使你一聲佛號也沒有念,你想往生就能得生。心裡面沒有佛,就算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心像佛心,願同佛願,行像佛行,肯定往生。因此,念佛的「念」字,不能錯會意思。只要你心裡有佛,你怎麼唱也行,這個沒有關係。

恭錄自《學佛答問》(第83集)2001/05/17


念佛和唱佛有什麼區別?

修行人只有念佛,念者當前之起心,此心不使散亂,叫它歸於佛號。

唱佛唱贊之類,有板有眼,有韻有調,多人合作功課,可使整齊劃一。

佛法要點在於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力差遠了。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課,不必唱佛。(李炳南原著《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念佛需要韻調嗎?

自己念佛不必研究用什麼韻調,只要勻稱就行。如果隨眾念佛,只有隨順維那之調,自己不得單獨亂板。怎麼才能做到一心,各人有各人的情況。我的念法,一向不出聲,屬於金剛念。(出處同上)


問:唱贊時有腔韻與無腔韻其功德有無差別?(慧霖)

答:但能恭敬,則功德同等矣。(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某地在家二眾向法師學習唱念蔚為風氣,此種讚歎如來功德無量,但末學以為專事唱念,難了生死,對後學之人,易生我慢,更是自障,老居士以為然否?(翟孟秋)

答:了生死之法,一是斷惑證真,一是帶業往生,會此者有分,昧之者無分。若專事唱念,不與戒定慧相應,只是有漏功德,倘能以唱念之法,做到斷惑,或是得到一心,自可了生死,不能者僅得福報而已。(出處同上)


問:無論是唱贊、唸經、念佛都覺得中氣(即胸部之氣)不通順,是否有不得法之處,或者魔障業障?(梁明象)

答:唱贊有韻調板眼,不合則氣促,此必求人教授,時久練習。唸經念佛,可取低聲,或是默念,則不影響中氣。然念時總宜和平,使其不急不緩,氣調心寧,方能入定也。(出處同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