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佛陀情為何物——索達吉堪布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演講

【 2012年2月23日晚上 】

 

能在這裡與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我感到很高興!今天的話題比較特別,看到這個題目,可能你們會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剛才我在教室門口,就聽到有同學在議論:「『問佛陀情為何物』,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啊?」下面,我以一個佛教出家人的身份,和大家作個簡單交流,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有所幫助。

一、現代人面臨的感情問題

在座各位都是年輕人,對世間的愛情應該說比較執著。我去過不少學校,發現許多老師和學生都是如此,他們把愛情看作人生的根本大事。為什麼如此重視呢?原因有許多,最主要是受環境影響。各位都清楚,在如今這個時代,網路、電影、電視所播放的內容中,許多都和愛情密切相關,在這些渲染的影響下,許多人就對愛情特別耽著。

在此,我希望大家用智慧觀察:人們經常讚美、追求的所謂愛情,真的有那麼美好,讓人如此沉迷嗎?你們都是大學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希望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思考清楚,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很可能遇到這方面的痛苦。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人都執著愛情。拿藏地來講,許多在家人雖然對感情比較執著,但並不像西方人和漢族人那樣,把不少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感情上。按藏地的傳統,人們不認為愛情是人生的支柱;在古代的漢地,也沒有將愛情視為人生的全部,德行、才華、藝術才是人們最青睞的。

 

二、佛教如何看待愛情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對感情並不排斥,佛教是包容感情的。現在有些人認為:佛教是絕情的,一旦走上出家之路,就要拋棄家人和一切,這種行為太殘忍了!許多人都用不同的語言描述出家人的「無情」。但實際上,佛教並不是這樣。說實在的,佛教所謂的絕情,只是細緻、到位地描述了世間人執著的感情;佛教所謂的出家,也不是把所有感情都拋之腦後。只不過許多人本身不瞭解佛教,再加上當前個別影視媒體刻意醜化,沒有將佛法的本義展現在世人面前,才導致了人們對佛教的誤解。

大家應該明白,世人拼命追求的愛情,它的「保質期」並不長,一旦過期以後,就沒有新鮮感了。對於這種虛幻不實的感情,佛教有許多精闢的描述,如:一切愛欲都是無常的、痛苦的,它是眾生非理執著引起的……如果你們有機會深入學習佛法,就會對這些道理有所領悟。

佛陀的傳記中記載,2500多年以前,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捨棄了王位,選擇了出家生活。當然,出家並不等於完全拋棄親人,佛陀暫時辭親割愛,是覺悟人生的一種途徑。除了佛陀,歷史上還有許多出家人,從表面上看,這些人遠離了家庭和親人,但這並不是沒有良心,而是對一切眾生無條件的大愛。

其實,不只是佛教徒才遠離感情。現在社會上有些成功的企業家、領導、明星,也都選擇獨身,這樣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為什麼他們不結婚呢?就是想一心一意搞事業,若是有了家庭的束縛,做很多事就沒有自由了。

我在這裡不是宣揚佛教,只是希望各位正面瞭解佛教。只要是真理,不管在哪裡都會發光,不可能因某些人的誤解就被捨棄。因此,對於佛教的看破感情,大家要有正確的認識。

在世間人的定義中,「情」就是同生同死、互相纏縛,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然而,如果問佛陀「情」是什麼,答案就不同了。

首先,在世俗層面,佛陀也承認感情。在《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善生經》、《法句經》中,對於在家人的正常感情生活,佛陀有許多相關的教言。所以,並不是學佛就要出家,也不是學佛都要斷絕感情。

隨後,佛陀又會講,感情歸根結底是一種執著。當自己執著一個人時,暫時有一些快樂,不過,這種執著終會帶來痛苦。

有些人可能不這樣想,他們覺得愛情是美好的,怎麼會帶來痛苦呢?如果沒有品嘗過愛情的滋味,有這種想法當然很正常;但若是有過感情經歷的過來人,對個中的酸甜苦辣,應該會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曾經,一個沒結婚的人和一個已結婚的人談論愛情,沒結婚的人極力讚美愛情,他說:「愛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畫卷,是動聽的歌曲。古希臘有一個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個少女。由於這個『少女』太美了,國王深深地愛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並且擁抱她、親吻她。後來,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動,將少女雕像變成了真人,跟皮格馬利翁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聽了這番話,已結婚的人搖搖頭:「年輕人,愛情並非如你所說的那樣美好,聽我講一個故事吧。南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劉瑱,他妹妹是鄱陽王的王妃,夫妻之間非常恩愛。後來,鄱陽王因故被齊明帝所殺。因為思念亡夫,鄱陽王妃終日不吃不喝,最後奄奄一息。為了救妹妹,劉瑱請人畫了一幅畫,在畫中,鄱陽王跟一個寵妾在一起恩愛地照鏡子。看到這幅畫,鄱陽王妃醋意大發,咒駡道:『他真應該早點死。』她對亡夫的愛意當下消失,身體也很快康復了。」

在後一則故事中,女主人公原來熱氣騰騰的愛,一瞬間變成了咬牙切齒的恨,這就是佛教所講的「愛恨無常」。大家要懂得這個規律,否則,不管你學了多少知識,在遇到感情方面的問題時,還是很難面對。

佛教中有部論典叫《四百論》,其中就講過:「無常定有損,有損則非樂,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無常的法一定會壞滅,有壞滅的則非真正的安樂,所以,凡屬無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兩個人關係本來很好,後來一方慢慢變心了,這種無常就會給對方帶來痛苦。

所以,佛陀曾提醒阿難:「慎無信汝意,意終不可信;慎無與色會,與色會即禍生。」意思是,千萬不要信賴你的分別心,你的分別心根本不可信;千萬不要貪執美色,否則就會帶來無窮禍患。但遺憾的是,現在許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因而,在生活中經常飽嘗這方面的痛苦。

 

三、以智慧照破情執

當然,佛教並不是強迫你絕情絕愛,而是通過理論分析,讓你放棄非理的執著。比如,有些人往往覺得異性的身體很美麗,其實,這種好感是未經詳細觀察的錯覺。如果用智慧去分析,就會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的,也只是一堆肉而已。從頭到腳慢慢剖析後,你會恍然大悟:「原來,我執著、貪愛、想念的,居然是這些東西!這樣的身體不要說死後沒有價值,活著時也根本不值得貪戀!」

佛經中也講過這樣一個公案:摩登女愛上了佛的弟子阿難,她想盡辦法讓阿難還俗。佛問摩登女:「你到底喜歡阿難哪裡?」摩登女說:「我愛他的眼睛,愛他的鼻子,愛他的嘴巴,愛他的耳朵,愛他的聲音,愛他走路的姿勢。」佛便一一給她剖析:「阿難的眼睛中有淚,鼻中有鼻涕,口中有唾液,耳中有耳屎,身體中有屎尿……」摩登女算是利根,聽了佛的分析,愛念當下就息滅了。[1][1]

其實,愛情完全是一種分別執著,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否則,現在的社會對愛情過於推崇,許多影視節目裡,愛情成了人生的唯一。由於從小受這種影響,許多年輕人長大以後,根本沒有辨別能力,這是相當遺憾的!其實,愛情只是一種弱不禁風的易碎品,就像一個美麗的水泡,稍微一碰就會破滅。當這種水泡破滅時,有些人為此大失所望,有些人甚至絕望自殺,這實在是不智之舉。

我本人來自藏地,藏地的傳統跟漢地差別很大,藏族人對愛情雖然也有執著,但不會把它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也不會用各種語言過分地讚美它。而在漢地,人們對愛情渲染得無以復加。本來愛情沒有那麼驚天動地,但因為被許多虛構的浪漫情節包裝了,導致許多人瘋狂地歌頌它,直至這層包裝被撕開後,他們才痛苦地發現,原來愛情不過如此。

《正法念處經》也說過:「若人貪著欲,眾苦常現前。」所以,過於執著愛情,痛苦就會接連不斷地降臨。只有獲得了無求的境界,才不會有這麼強烈的貪求,一旦失去了愛情,也不會有那麼錐心的痛苦。

在修行人眼裡,無求才是最大的快樂。以前有一個富人,他非常有錢,可始終得不到快樂。他到處打聽怎樣才能快樂,一個人告訴他:「得到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的襯衣,你就會獲得快樂。」於是他四處尋找,後來聽說某個深山裡有個老修行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這個富人就找到了老修行人,問:「你是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老修行人悠然地回答:「應該是吧,我從來沒有什麼痛苦。」於是富人懇求:「你可不可以把襯衣送給我?」老修行人哈哈大笑:「我根本沒有襯衣啊。」這個時候,富人才明白過來:無求才是真正的快樂。

這個道理,或許有人不太理解:「擁有才會快樂,一無所有的話,怎會有快樂可言呢?」但事實往往正好相反:沒有的時候,你覺得擁有它會快樂;一旦擁有以後,就不一定快樂了。比如,沒錢的時候,你認為有了錢會快樂,但當你有了錢,才知道就這麼回事;沒有家的時候,你覺得有一個家會快樂,但當你有了家,才知道它是爭吵的來源;沒地位的時候,你覺得有地位會快樂,但當你有了地位,才發現自己照樣不開心。

不過儘管如此,人們的貪欲仍永無止境。如果一個人是副局長,他可能會想:「我是局長多好啊。」當上局長後,又成天琢磨:「我是副市長就好了。」等當上了副市長,又開始盤算:「如果我是市長,那該多棒。」……就這樣一直追追追,永遠沒有滿足之時,這種無止境的追求就是痛苦。

因此,大家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今後我該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很多人認為,只要有了錢財,就能帶來一切快樂,這種想法並不正確。作為年輕人,你們既要學習文化知識,也要擁有正確的信仰,既要有外在的財富,也要有心靈的財富,這樣的人生才比較精彩。

總之,對於愛情,佛教中有深刻的揭示。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前世、今生種種因緣形成的,在愛情當中,有些人是來討債的,有些人是來還債的。比如,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情有獨鍾,一見面就生起愛慕心,按照佛教的解釋,這並非是一種偶然,很可能源於前世的宿債。

當然,現代科學解釋不了愛情的這種複雜性。因為它只看到今生的現象,對前生後世的領域,則是一片空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一概排斥佛教的觀點,那在面對感情的困惑時,就會遇到許多麻煩。

尤其如今很多人的愛是一種佔有,有許多實用主義的成分——對方能讓自己快樂,就跟他朝朝暮暮在一起;如果他給自己帶來痛苦,則恨不得滅之而後快。這種愛,實際上就是痛苦之因。

前不久,某大學發生了這樣一幕慘劇:一對戀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對男生說:「如果我們都考上了,我們的關係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了,我沒考上,愛情也可以繼續。但若我考上了,你沒考上,那就分手。」也許是命運的作弄吧,最終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沒有考上。於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別傷心,因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沖到女生寢室,先將那個女生掐死,然後自己跳樓自殺了……

與這種自私自利的愛相比,佛教的愛是對一切眾生平等關愛,並且沒有任何條件。乍聽這種說法,有些人也許會想:「不可能吧,太玄了!」其實一點都不玄,這種理念有甚深的含義,一個人如果有了這樣的「愛」,就有了世上最寶貴的財富。

我經常在想:人類有各種科學發明,這不一定就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培養慈悲心,通達心的奧秘。這方面的道理,早在2500多年前,佛教就有細緻的宣說,希望大家多瞭解一下這方面的道理,不要盲目追求錢財,更不要像有些人那樣,眼裡除了錢,什麼道德都沒有。

 

四、追求對生命有真實利益的智慧

綜上所述,若有人問佛陀:「應當如何對待愛情?」佛陀不會勸所有人出家,也不會讓所有人學佛。佛陀會說:對感情不要太執著了,否則一定會帶來痛苦,這些痛苦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完全是作繭自縛、自作自受。

我經常跟許多大學生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勸勉大家追求對生命有真實利益的智慧。這種智慧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它,即使你讀破萬卷書,也不一定能帶來什麼利益。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有些大學生挺可憐,他們學問確實不錯,但從來沒有學過佛法,不懂得佛教的道理,所以始終搞不明白一些關鍵問題,遇到小小的挫折就痛不欲生,給自他帶來了諸多不便。

其實,且不談佛教的成佛果、度眾生等高深境界,僅就現實生活來講,若能懂得一些佛理,比如「萬法是無常的,每個人都會逐漸衰老」,內心的價值觀也會有所改變,這對自己的未來會有很大幫助。

我們人生短短幾十年,能遇到真理非常難得。一旦遇到了,就千萬不能忽視,否則,將來定會後悔莫及。許多人年輕時,一直為了感情、財富而忙碌,從來沒有尋求真理,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開始考慮:「人死後,生命會不會延續?如果會,下輩子我變成什麼樣子?」但這時考慮這些,已經來不及了。

大家要明白,人死以後,並不像灰飛煙滅一樣,什麼都消失了,這輩子的身體雖然沒了,但靈魂還會延續下去。這一輩子你做人,下一輩子的話,也許做人,也許做其他眾生。但不管成為什麼,你的生命都會繼續存在,而且今生造了什麼善惡業,來世必定會成熟相應的苦樂果報。

關於來世是否存在,現在許多人在這方面都是「文盲」,他們既舉不出不存在的理由,也不知道來世如何存在,更不知道要如何面對。在世間學說中,這些道理基本上沒有提及,而在佛教裡面,對此就宣說得非常清楚。

總之,在勝義層面,佛教認為一切不存在,包括感情也不例外;而在世俗層面,承認感情的存在,不反對正常的感情生活。不過,佛教會提醒人們:感情是無常的,也是痛苦之因,對此不要過於沉迷,不然會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其實,除了佛陀以外,孔子、莊子等古聖哲也有一些對感情的認識。如果你傳統文化學得比較好,對感情也不會那麼執著。

比如,莊子身上發生過一個故事:一天莊子出門,看到一座新墳,一女子手執扇子,對著那座墳連扇不已。莊子問她為何這樣做。女人說:「墳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時有遺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須等墳土乾了才行。我現在急著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墳,讓墳土儘快乾。」

聽到這番話,莊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後將此事告訴了妻子。莊妻聽後,先是數落那婦人沒良心,然後發誓說,如果莊子死了,自己絕不會這麼無情。

天有不測風雲,過了幾天,莊子突然得急病死了。屍體入棺後,莊妻一身素縞,每天哭哭啼啼地為莊子守喪。幾天以後,有個英俊少年來到莊子家,自稱是楚國的王孫,想來拜莊子為師。得知莊子剛辭世,那個少年很傷心,表示要為莊子守喪百日。

因為王孫相貌英俊,在守喪期間,莊妻對他生起了愛意,便托人向他求婚。王孫同意了,不過他提了一個條件:「莊子是我老師,我千裡迢迢到這裡,如果連一面都沒見,就太遺憾了。希望你能打開棺材,讓我見莊子一面。」按當時習俗,這對死者是非常不敬的。但為了儘快成親,莊妻答應了他的請求。沒想到,一劈開棺材,莊子竟然坐了起來,這時候,王孫也忽然不見了。莊妻這才明白:原來,王孫就是莊子的幻化。她羞愧難當,不久就上吊死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世間的恩愛十分無常。不過,有些人明明懂這一點,就是不願意接受。但有時候也比較諷刺,人越是不願面對的事情,越有可能會遇到。

現在的教育中,基本沒有講過如何正確對待感情。在學校裡面,老師經常讚嘆愛情的偉大,從來不提醒大家感情不順該怎麼辦;在學校外面,歌星整天唱恩恩愛愛的情歌,影視上也盡是你儂我儂的鏡頭。但這樣的教育和宣傳,給年輕人帶來的是利、是弊?大家也應該思考一下。

 

五、結 語

《無量壽經》中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言。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來到這個世界是獨自一人,最後離開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有些人不要以為:「沒有某個人,我就活不下去了。」儘管你追求愛情也無可厚非,但行為上應當發乎情、止乎禮,如此對自他才有利無害。

今天,我只是稍微提醒一下各位,希望大家對愛情要有理性的認識。其實,在佛教中,這方面的智慧教言有很多。比如大乘論典《入菩薩行論》中,關於如何調伏自己的心,就有非常好的宣說,是現代人不得不學的一本好書。

一直以來,我非常希望大家能瞭解佛教,尤其是學一下放下自我的利他竅訣、化解執著的空性智慧。而這部《入菩薩行論》中,正好完整涵蓋了這兩者的內容。如果你有時間學習,必定會找到人生的方向。否則,心裡全是自私和執著的念頭,不一定就活得快樂!

來源:智悲佛網

 

[1][1] 此公案也有其他說法:佛問摩登女:「你如果真的喜歡阿難,你願不願意喝他的洗澡水?」摩登女說:「我雖然愛阿難,但不想喝他的洗澡水,這個水太髒了。」佛反問:「既然你喜歡他的身體,就應該喜歡他沐浴的水。」摩登女一想,確實有道理,就舍棄了貪心。


索達吉堪布 

對於愛情,佛教中有深刻的揭示。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前世、今生種種因緣形成的,在愛情當中,有些人是來討債的,有些人是來還債的。

比如,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情有獨鍾,一見面就生起愛慕心,按照佛教的解釋,這並非是一種偶然,很可能源於前世的宿債。 

--問佛陀情為何物


男女之情,緣於前世因果—獻給為情所困、所迷的人們

《法滅盡經》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余經典,逐漸而滅。”如果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由此可見《楞嚴經》之重要性。《楞嚴經》的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或簡稱為《大佛頂首楞嚴經》,佛說該經的直接因緣為,阿難化緣時,遭摩登伽女之母以咒攝入淫室,戒體快要被毀壞時,佛陀令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前往救護阿難,將阿難與摩登伽女帶回。阿難自恨道力未全,請佛宣說奢摩他、三摩提、禅那等諸佛如來得成菩提之最初方便。由此可見,摩登伽女是理解《楞嚴經》心要的關健性人物之一。 

 一。摩登伽女的故事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主要依據《楞嚴經》、巴利文經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說摩登女經》之記錄整理而成。阿難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難三十相,由此可見阿難少年英俊,相貌莊嚴。而阿難陀的年輕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煩。據《楞嚴經》第一卷記載,有次舉行大法會後,佛陀帶領許多弟子接受波斯匿王的供養,阿難沒跟上,於是就單獨到捨衛城街上乞食。走了很久來到一個聚落,缽還是空的,阿難又熱又餓又渴。剛好前面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兒打水,阿難走到井邊,這名女子抬起頭看見這位出家人,眼前一亮,心中發出贊歎:"多麼莊嚴的比丘啊!"一念之間,她心裡生起強烈的愛念。

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屬首陀羅種姓。依據印度的傳統,首陀羅種姓的人為四種姓中最下階級賤民,以清掃街路為業,他們既無權誦經、祭祀,不能與四種姓中的其余三個種姓交往,甚至不可以直接將水、飯食等物親自拿其它三種姓的人。所以當阿難向摩登伽女要水時,摩登伽女猶豫不決,不敢把水供養給阿難。阿難知其原因,安慰她道,"佛陀教導四種姓平等,你雖屬首陀羅種姓,但一樣可以供養比丘飯食。"摩登伽女聽後萬分高興,歡歡喜喜地將水倒入阿難缽中,並瞪著大眼注視著阿難,直到他離開。   

摩登伽女回家後,便得了想思病,整日思念阿難,飯食無味,從此失去了人生的樂趣,終日不是憂郁,就是沈思。眼看著花一樣的嬌容日見消瘦,她的母親放心不下,再三盤問她究竟有什麼心事折磨她。摩登伽女最後才告訴母親她的心思,母親設法讓她嫁給阿難。母親知道比丘是神聖不可犯的,女兒這種愛戀之心,根本不可能實現。可是女兒死求活求,一心只愛這位比丘。

母親愛女心切,只好硬著頭皮來找阿難,並說,"我的女兒對你一見鐘情,朝思暮想,我願將女兒許配給你為妻。"阿難說,"我所持的戒律不可以取妻。"摩登伽女的母親哀求阿難說,"你若不娶我女兒,她便會自殺,懇請你求我女兒一命。"阿難十分為難地說,"我隨佛出家,身為比丘,不可結婚生子。"摩登伽女的母親回來後將情況如實向摩登伽女說明,並勸說女兒死了這條心。可摩登伽女不甘心,哭著對母親說,"我若不能成為阿難的妻子,便會死去。母親有大神力,可以求我。"母親答道,"天下之道力,無有人能勝過佛與阿羅漢。"摩登伽女說,"母親可以念符咒使阿難迷惑,天黑後不許他出門,然後我們便可以成夫妻了。"   

摩登伽女的母親無奈之下,當阿難再次來到她家門口托缽化緣時,她便用邪術迷使阿難迷迷糊糊,身不由己地進入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大喜,把自己打扮得如花似玉,來誘惑阿難。阿難心知不妙,不肯依從。摩登伽女的母親大怒,在門前點燃一堆火,拉著阿難的衣服威脅說,"你再不順從,便將你投入大火燒死。"阿難心中有若難言,悔恨平時不用功,危難之時力不從心

阿難危難之時,一心念佛,道交感應,佛陀心知阿難受難,趕緊派遣文殊菩薩到摩登伽女家附近去找回阿難,並且叫所有的比丘要全心一意持楞嚴咒。此時,阿難正在摩登伽女的室內,在即將破戒時,忽然間清醒過來,馬上離開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修行地。摩登伽女見阿難忽然離她而去,心中非常難過,來到寺前等阿難。阿難外出托缽,摩登伽女便傻傻地跟在他後面;阿難嚇得不敢出門,摩登伽女便在門外等候。摩登伽女一日見不到阿難,便無所適從,大哭而歸。

阿難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向佛求救。佛陀問摩登伽女,"你如此苦苦追阿難,為什麼呢?"

摩登伽女回答道,"阿難無妻,而我無夫,我和阿難正好可以結為夫妻,請佛慈悲成全我們的好事。"

佛說:"你真的很愛阿難?"

摩登伽女說:"我真的非常愛他。"

佛說,"阿難沒有頭髮,你若肯剃除秀髮,你和她一樣了,我才可以讓阿難娶你為妻。"

摩登伽女毫不猶豫地答道,"為了阿難,我什麼都可以做。"

佛陀說,"那麼回家告訴你母親,剃髮後再回來。"    摩登伽女回家後,請求母親為她剃除秀髮。

摩登伽女的母親非常傷心地說,"女兒的頭發猶如孔雀的羽毛,理應小心保護才對。你美若天仙,國中英俊男子那麼多,我一定能幫女兒找一個如意的郎君,又何必苦苦的要嫁給一個沙門呢?"

摩登伽女回答說,"我生為阿難的人,死為阿難的鬼。今生我非阿難不嫁。"

摩登伽女的母親一邊流淚,一邊替女兒剃下秀髮。   

摩登伽女剃光頭髮後,高高興興地來到佛面前說,"我已落發,請佛陀履行您的諾言。"

佛陀問摩登伽女,"你愛阿難什麼呢?“

摩登伽女答道,"我愛阿難明亮的眼睛,我愛阿難英俊的鼻子,我愛阿難迷人的耳朵,我愛阿難甜美的聲音,我愛阿難高雅的步伐,我愛阿難的一切。”

佛陀問,"阿難眼中的眼淚不淨,鼻中的痰不淨,口中的唾液不淨,耳中的耳垢不淨,身內的屎尿骯髒不淨。婚後行不淨污穢,生子後便生老病死等苦,由此觀之,阿難的身體有何值得愛的?"   

為了進一步引導摩登伽女領悟不淨觀,佛陀叫人把阿難的洗澡水端出來,問:"你既然那麼愛阿難,這盆水是阿難的洗澡水,你就將它喝下吧!"

摩登伽女嚇了一跳說:"佛陀,你是大慈悲者,這麼髒的水為何叫我喝呢?"

佛說:"每個人的身體原本就是這麼髒的,現在阿難健康時你就已經嫌髒了,那他將來老死敗壞時,你又將作如何想呢?"   

摩登伽女聽了佛的話,忽能觀察人身的不淨,再也愛不起來─原來阿難的身體一樣這麼髒,那還有什麼可以愛的?從此愛念、貪念都消除了,頓然開悟,真的出了家,證了初果。

這則故事給我們如下八個啟示。

1. 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緣

佛陀告知諸比丘,摩登伽女對阿難一見鐘情,死心塌地,單從現世因果來講,摩登伽女是瘋子,阿難是傻子,看起來毫無道理。

但從三世因果來說,確是合情合理的。佛陀以其神通了知,摩登伽女在以前五百世中都是阿難的妻子,而且每一世都相敬如賓,互敬互重。更有趣的是他們倆都是好的佛教徒。所以今世一見鐘情,非常親切,顯得與眾不同,難分難解。 

佛陀在告誡人們人身難得時說,"吾從無數劫,往來生死道,捨身復受身,不離胞胎法。計我所經歷,記一不記余。純作白狗身,積骨億須彌。以利針地種,無不值我體,何況雜色狗?其數不可量。"盡管人生難得,但三大阿僧祇劫中,做人的機會也不少,我們在坐的大家曾經不知做了多少次人家的媳婦、丈夫、兄弟與姐妹。今生若有緣相見,自然感到份外親切。

首先見到的可能又成就了另一段夫妻因緣。因此俗話說得好,"十年修得同舟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因此今生最終能成眷屬,實在不容易,理應珍惜。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 

但人這一輩子,有機緣見到前世親人、甚至是多世夫妻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少,所以不少人見到某些人時有相見恨晚之感覺,道理就在於此!

有些人可能在今生今世會遇到很多前世有緣份之人,但作為一個有教養之文明人,總不能見一個愛一個,以免造孽。否則今世會煩惱無窮,苦海無邊,來世還要受苦,實在是不聰明之極!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

也許有人會問,今生為人,若遇不到有緣之人,那會怎樣?若遇不到有緣之人,也許會獨身、或者出家,

所以當今獨身之人也不少,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若無緣,即使勉強結成眷屬,在一般情況下,婚姻也不會快樂。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三個啟示。

如何才能化解這種不愉快的結局呢?對婚姻不圓滿的夫妻來說,兩方首先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勇敢地面對存在的問題,傾心相談,然後雙方都要加倍努力,珍惜、關心、尊重對方,兩方不融洽的關系就一定能得到改善。其次對於那些仍然沒有找到理想對象的人來說,若想盡早結束獨身的生涯,就要廣結善緣。餵麻雀的故事最能說明這一問題。

唐朝時弟兄兩一起出家,師兄老實木讷,不會講法,但講法時聽眾很多;而師弟自幼聰明好學,精通經教,善於說話,但講法時無人來聽他講法。師弟感到非常迷茫。於是便去問一位有道高僧。這位高僧開導他說,"聽你師兄講法的人多,那是因為他前世結了很多善緣;聽你講法的人少,那是因為你前世結的善緣少。"這位師弟請教說,"那麼,今世怎樣才能多結善緣呢?

"高僧說,"若要快,從現在開始,你每天多喂麻雀就可以了。"聽了高僧的開導,師弟三十年如一日,每天堅持喂麻雀。二十年後,師弟再次升座講法,有幾千人來來聽他講法,而且都是年青人,二十歲左右。高僧開導說,"這些年青人都是你喂過的麻雀轉世投胎而來,所以來護你的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無緣,只要今世廣結善緣,就一定能遇到有緣人,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四個啟示。

 

2. 愛欲為生死之根本

在八萬四千種煩惱中,以貪瞋癡為其首,稱之為三毒;在三毒中,而貪欲又為三毒之首,而貪欲中愛欲最難斷!當我們接解事物時,由於人類無始以來的無明,一念妄動而產生三種感受:喜歡、不喜歡和捨受。當我們喜歡歡一件事物時,接著下來的一種思維就是想據為己有,貪心自然而產生。貪心生起之後,我們本來清淨之心就被貪污染而成為貪心,自利自利之心隨之而產生了。這使得一個人的思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的思維再也無法客觀了,而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私利為半徑劃圓。我們為自己築起了一道牆,牆內是對他有益的事或話,牆外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現實的世界。由於我們的心受到貪的污染,這對我們觀點的形成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它制約我們的視野,制約了我們自由觀察客觀世界的能力,我們眼中的世界從此再也不是客觀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部,並且帶有強烈的個人意義色彩。我們本能地希望看到或聽到牆內對我們有利的事或人,我們無視牆外和我們無關或對我們無益的客觀世界。所以說,這時我們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再也不是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部,即牆內的世界,而對牆外廣闊的空間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時我們真的成了井底之蛙,看問題時非常片面。若是色迷心竅,往往使人迷失心智,走向極端,干出非常荒唐之事。

莊子試妻的故事最能說明這一點。  

有一天,莊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墳前,拚命搖扇,好像要把墳上濕漉漉的土煽干。莊子不解她的用意,便開口問她。她表示,墳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臨終遺言,要等墳上土干後,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於是猛煽墳土,讓它快干,好追尋第二春。    莊子想到世間居然有此薄情的女子,感歎不已。繼而想到,自己的妻子會不會也這樣呢?疑心病起,便想試探。   

莊子的太太姓田,我們稱她田女士吧。夫妻平日感情甚笃,莊子為考驗他妻子的忠貞,決定裝死試探。   

聽說莊子急病而亡,包括親友等四方人士,許多人前來吊唁,其中來自楚國的王孫,長得英俊潇灑,位尊多金,他見田女士新寡,楚楚可憐,便追求她。

田女士不堪誘惑,愛上王孫。當晚,酒酣耳熱之際,王孫突然心臟病發,命在旦夕。   

田女士嚇得驚慌失措,急問王孫如何是好,王孫忍著痛楚,告訴田女士,要用死屍的腦漿才能起死回生。    死屍到哪找,總不能去掘墓吧?

田女士轉念一想,丈夫不是剛死嗎?現成屍體,不用白不用,從前的夫妻恩義,此時早已拋諸腦後,她竟然拿著斧頭,劈開丈夫的棺木,准備取出他的腦漿做藥。   

不料劈開棺木,莊子居然復活。田女士羞愧得無地自容,自缢身亡。   

同樣,摩登伽女見到阿難後,便如同吃了迷魂藥。為了嫁給阿難,不惜把自己心愛的頭髮都剃掉。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為情所苦,干出很多傻事,甚至心甘情願地結束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見,愛欲能讓人滯迷到何等的程度!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五個啟示。

佛陀因此告誡阿難:"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迷戀愛欲不僅給今生帶來無限的苦惱,而且又有來世報。《楞嚴經》雲:"一切眾生,從無使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脫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由此可見,愛欲是痛苦、生死之根本。

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六個啟示。

 

3. 不淨觀為對治愛欲的方門

《華嚴經》雲:"菩薩若離女色,即得親近諸善知識,復令眾生因

此離欲,皆住最勝解脫法門。"《佛說四十二章經》亦雲:"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由此可見,遠離愛欲是修道之前提。    佛陀教導很多去除愛欲的方法,最著名的是"不淨觀"。若能善用不淨觀,有染著的愛欲就會消滅。    不淨觀(不淨想)為五停心觀之一,即觀想自他肉體之骯髒、龌龊,以對治貪欲煩惱之觀法。人的屍體隨時間而變化為丑惡之形狀,故在諸經典中皆舉有多種不淨之觀屍法,以治貪欲之心,今列舉如下:   

(一)據《禅法要解》卷上載,若淫欲多者,應修習二種不淨觀。即:(1)觀死屍臭爛不淨,取此不淨之相,至閒靜處以自觀不淨。(2)雖眼不見死屍,然從師受法而憶想分別,自觀身中充滿髪、毛、涕、淚、汗、垢、痰、耠等三十六種不淨物。   

同書又舉出修習不淨觀能對治眾生對於色、形容、威儀、言聲、細滑、人相等六種欲望之執著,且將不淨分為厭惡之不淨與非厭惡之不淨二種。對於執著前五種欲望者,令觀厭惡之不淨;對於執著人相者,則令觀白骨人相。又觀死屍為不壞,能斷除威儀、言聲二種欲望,觀死屍為已壞,則悉斷六種欲望。   

(二)據《大毘婆沙論》卷四十所舉,隨觀行者之意樂,而有樂略、樂廣、樂廣略三種之別。又於此三種觀法之過程中,各明示初習業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及其觀行之次第。舉樂略觀為例,即:

(1)先往冢間觀察死屍之青瘀等相,復以勝解力移屬自身,即觀想自身青瘀乃至骨鎖,於骨鎖中,次第觀想足骨、腿骨、胫骨、膝骨、髀骨、臗骨、腰骨、脊骨、脅骨、髆骨、臂骨、肘骨、腕骨、手骨、肩骨、項骨、颔骨、齒骨、髑髅等,凡此種種,一切皆稱初習業位。

(2)於骨鎖中,先觀足骨、腿骨等,乃至後觀髑髅,復於其中除半觀半,復除一分,唯觀一分,凡此種種,一切皆稱已熟修位。

(3)以勝解力觀察如此之不淨相,遂系念於眉間,湛然而住,復轉此念入身念住,輾轉乃至入法念住,凡此種種,一切皆稱超作意位。   

(三)據《俱捨論》卷二十二載,修不淨觀可對治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等四種貪。即:(1)緣青瘀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對治顯色之貪。(2)緣死屍被鳥獸所食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對治形色之貪。(3)緣蟲蛆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對治妙

觸之貪。(4)緣死屍不動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治供奉之貪。此外,若緣骨鎖以修不淨觀,則因骨鎖中無四貪之境,故能對治上述之四貪。    當摩登伽女迷戀上阿難後,佛陀善巧方便,運用的就是不淨觀,循循善誘,使得摩登伽女觀察到原來阿難的身體一樣這麼髒,那還有什麼可以愛的?從此愛念、貪念都消除了,頓然開悟,真的出了家,證了初果。由此可見,愛欲對人的生心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也不是不可以克服,不淨觀是對治貪愛的法寶。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七個啟示。

 

4. 聞思修並重  

般若由修而得,修由思得,思由聞得,由聞、思、修入三摩地,而得到現證三摩地,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歸根結底,智慧由多聞來,欲得智慧,就要多多聽聞,看經、研究、聽講經、聽開示,所以說:"修聞增(長)智慧"。

聞思修是修學佛法的程序。不聽聞佛法而盲修瞎練,修如盲人提瞎馬,半夜臨深池,是非常危險的,又如人生病後,不看說明書或不聽醫生勸告而亂吃藥,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非常危險,所以聽聞佛法很重要。思的重要性有二。其一聽聞佛法後,必須思考,看看所聽聞的法是否是正真的佛法。其二,看看聽聞的佛法是否適合自己的修行。猶如人生病後,看了說明書後,思考一下藥是否對症。修是最重要的,因為猶如病人生後只看說明書而不服藥,病永遠也無法好。同樣,聽聞的佛法再多,若無實踐,仍無法深受法益。阿難尊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阿難雖然多聞,但是遇到摩登伽女,仍不能免脫摩登伽女之難。

故《楞嚴經》四卷雲:“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祇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又曰:“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   

當然,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並非證明我們不應該多聞,而是聞的成分過多,修證的成分不足。若多聞是病,佛就不應該說法了。所以我們應該有所認識,真正的智慧,並非只是聽一聽即可的。不聽聞而要想得到智慧,恐怕是沒有那回事的。龍樹菩薩說:井裡有水,若我們拿根繩子吊了水桶放下去即可汲出水來;就好比我們現在必須假借水管馬達,方可抽出地下水,否則即使干渴而死,地下有水,我們仍是吃不到,所以我們不能說只要有水就好,其它東西是無用的。   

千經萬論,沒有說過不需要經過聽聞即可開悟的。我們現在的毛病,是聽而不修。每部經都是教人修行。譬如《阿彌陀經》,即開示我們念佛法門。由於我們不照著去做,以致於聽與修,變成了兩回事。由此可見,

聞思修三位一體才是去除我們心靈上塵垢的重要法寶。這是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給我們的第八個啟示。

觀身不淨--白骨觀與不淨觀,對治如夢如幻的不淨色身


索達吉堪布:問佛陀情為何物?

一提到佛教,不少人就認為要青燈古佛、絕情絕愛。但實際上,佛陀並沒有要求每個人一學佛就出家,他只是告訴了我們情愛的真相,通過一些理性的分析,讓你放棄非理性的執著!

愛的真名叫「無常」

有個別年輕人總覺得:「離開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實,佛陀在《無量壽經》中早就講過:「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言。

佛陀認為,愛情是無常的,更是煩惱之因,故對此不要過於沉迷,不然會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其實,除了佛陀以外,漢地的古聖先賢對愛情也有一些認識。比如,莊子身上就發生過這樣一段經歷:

一天莊子出門,看到一座新墳,一女子手執扇子,正對著那座墳連扇不已。問她為何這樣,女人說:「墳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時有遺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須等墳土干了才行。我現在急著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墳,讓墳土盡快干。」

聽到這番話,莊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後將此事告訴了妻子。莊妻聽後,先是數落那婦人沒良心,然後發誓說:「如果你離我而去,我絕不會如此無情。」

天有不測風雲,沒幾天,莊子突得急病死了。入棺後,莊妻一身素縞,每天哭哭啼啼地為莊子守喪。不久,有個翩翩少年來到莊家,自稱是楚國的王孫,想來拜莊子為師。得知莊子剛辭世,少年很傷心,表示要為莊子守喪百日。

守喪期間,因王孫氣度不凡,莊妻慢慢對他生起愛意,遂托人向其求婚。王孫同意了,不過提了一個條件:「莊子乃我老師,我千裡迢迢到此,如果一面未見,就太遺憾了。希望你能打開棺材,容我見老師最後一面。」

按彼時習俗,入殮後再開棺,這對逝者極為不敬。但為了盡快成親,莊妻一口就答應了王孫。但萬萬沒想到,一劈開棺材,莊子竟然坐了起來。此時,王孫也倏忽一下不見了。莊妻這才明白:原來,王孫乃莊子的幻化。此時她羞愧難當,沒多久就懸梁自盡了。

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世間的恩愛,是十分無常的。

有個別年輕人總覺得:「離開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實,佛陀在《無量壽經》中早就講過:「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言。

看世間,每個人莫不如此,來到這個世界是獨自一人,最後離開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沒有誰真正離不開誰。

許多人在年輕時,為了愛情、財富,一直就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開始去考慮:「我死後,生命會不會延續?如果會,下輩子是什麼樣子呢?」但這時候再思索這些,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男女之情,表面看海誓山盟、轟轟烈烈,似乎是人間最美好不過的。但實際上,只要有愛,就會患得患失;只要有愛,就會有擔憂、害怕。誠如佛陀在《涅槃經》中所說:「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曾經,一個沒結婚的人和一個已結婚的人談論愛情。

沒結婚的人極力贊美愛情,他說:「古希臘有一個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個少女。由於這個『少女』太美了,國王深深地愛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並且擁抱她、親吻她。後來,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動,將少女雕像變成了真人,跟皮格馬利翁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覺得愛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畫卷。」

聽了這番話,已結婚的人搖搖頭:「年輕人,愛情並非如你所說的那樣美好。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南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劉瑱,他妹妹是鄱陽王的王妃,夫妻之間非常恩愛。後來,鄱陽王因故被齊明帝所殺。因為思念亡夫,鄱陽王妃終日不吃不喝,最後奄奄一息。

為了救妹妹,劉瑱請人畫了一幅畫--在畫中,鄱陽王正跟一個寵妾在一起恩恩愛愛地照鏡子。看到這幅畫,鄱陽王妃醋意大發,咒罵道:『他真應該早點死。』就因為這件毫不存在的事,她對亡夫的萬千愛意當下消失,隨後身體也很快康復了。」

在後一則故事中,為什麼女主人公原來熱氣騰騰的愛,一瞬間就變成了咬牙切齒的恨呢?原來,這就是佛教所講的「愛恨無常」。

所以,對於愛情,我們任何人都要記住這個規律,否則,無論你學了多少知識,在遇到世間的愛恨情仇時,還是很難面對。

佛教中有部論典叫《四百論》,其中講過:「無常定有損,有損則非樂,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意思是,無常的法一定會壞滅,有壞滅的則非真正的安樂,因此,凡屬無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兩個人關系本來很好,後來一方慢慢變心了,這種無常就會給對方帶來痛苦。

所以,愛情猶如一件弱不禁風的易碎品,極不可靠。佛陀也曾提醒弟子阿難:「慎無信汝意,意終不可信;慎無與色會,與色會即禍生。」就是告訴他:千萬不要信賴你的分別心,你的分別心根本不可信;千萬不要貪執美色,否則就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

遺憾的是,佛陀雖然早已開示過了,但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還是不懂這個道理,以至於在愛情中,經常遭受各種不明不白的折磨。

 

「愛可生愛,亦可生憎」

 對每個人來說,愛情只是幫助自己快樂的外緣,雖然它暫時可以帶來快樂,但是靠不住、不長久。

 許多人在沒有愛情、婚姻時,認為得到了就一定幸福。但真正達到目的之後,卻發現當初的快樂在逐日遞減,身心也在漸漸麻木,甚至還有說不清的苦,成天纏繞著自己……

我曾看過林肯的傳記,他說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長達23年的婚姻。他的太太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對他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看不順眼。每當林肯出現在她面前時,她就會喋喋不休,嫌他的頭太小,手腳太大,鼻梁不直,下顎突出,看上去像只猩猩。

她最討厭的,就是林肯的走路姿勢,成天逼著林肯在房間裡學她的步法。甚至有一天,在林肯跟別人一起用餐時,因為沒有及時答她的話,她竟然將一杯熱咖啡潑到了林肯頭上……

當然,這是林肯在步入婚姻之前,絕對不曾想到的。

無獨有偶,托爾斯泰的婚姻也是悲劇的典型。這位俄國著名大文豪,有無數的人崇拜他,在他那個年代,只要他說一句話,馬上成了頭條新聞。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家庭生活極為不幸,甚至成了他致命的導火索。

他結婚之初,對妻子非常溫情,兩人經常一起許願、祈禱,希望這恩愛的日子能天長地久。但遺憾的是,好景不長,婚後一段時間,兩人就開始爭吵不休,昔日的愛意每況愈下,最終變成了怨恨、敵意。

 在經歷了漫長的猜疑與痛苦之後,晚年的托爾斯泰熱衷於人類和平,並將大量稿費捐去做慈善。但這與妻子的想法完全相反,因為她的虛榮心太強,守著錢財不願意行善。終於,在每日不斷的爭吵之後,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於一場大雪中棄家出走,離開了共同生活48年的妻子。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他顛簸在四處漏風的火車車廂裡,最後患上肺炎,死於一個小車站的木屋裡。

而且,在臨死之前,所有子女都來到他膝下,但他唯獨不想見妻子最後一面。

如今許多年輕人,認為愛情至高無上,相戀時總以為:「他就是我永遠的幸福!」可時間一久,無常變化上演時,才意識到「永遠」原來並不遠,於是開始怨天怨地:「為什麼我的命這麼苦?為什麼他這樣沒良心?……」

其實,與其到時候這樣怨天尤人,還不如早點了知:自己的快樂要靠自己掌握。有了這種認知,當他帶給你快樂時,你會感激他;即使相反,也不會太執著。否則,愛得太深,糾纏太緊,最終肯定會自嘗苦果。

當然,上述那種悲劇的婚姻,並不是人人都會遭遇的,但即使在一般的婚姻中,無常的變故也隨時在發生著,這是不爭的事實。了解到這點以後,你就會明白,把快樂建立在一個人身上,是相當不明智的選擇。

所以,我們應掌握好快樂的主因--自己的心,並通過修行開啟心的寶藏,以獲得真實的快樂。

 

大多數人的愛情,都是一種自私

愛有兩種:一是佔有,只要自己快樂,不考慮對方如何;一是付出,只要對方快樂,不考慮自己如何。

紅塵中的芸芸眾生,口口聲聲說愛,朝朝暮暮談情,但仔細觀察,多數人的愛不過是一種自私的佔有--對方讓自己快樂,才愛他;一旦他背叛了,就因愛生恨。

這樣的愛,只會讓自他苦不堪言,又有什麼可津津樂道的呢?

世間人總以為,戀愛結婚是人生最快樂、美好、令人向往的事。就像我坐出租車時,司機一看我是出家人,就不禁生起「大悲心」:「你很痛苦啊,不能結婚,怎麼能受得了呢?」同樣的情景,我在香港、廣東、沈陽等城市都值遇過。

但是,戀愛了、結婚了,就能把自己鎖進幸福的保險櫃嗎?從很多人的經歷來看,也不一定。

前不久,我和一位校長聊天時,隨口問他:「有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會不會因為感情問題,借機對學生發洩?」

校長連連點頭:「有啊有啊!有些年輕老師一天到晚都在打電話,有時就像發瘋了一樣,突然跑到教室裡,把所有學生都痛罵一頓。」

 類似的待遇,以前我也碰到過。曾經我在一家醫院住院,有個護士因為男友三天沒來電話,自己打過去也沒人接,心情特別壞。即使給我們配藥,她也一直在按對方號碼。病友們都特別擔心,生怕她一不小心就配錯了。配完藥,她過來給我們打針時,也是惡狠狠地,「啪」一下就使勁扎了進去……

 其實,大多數人的愛情,都是一種自私,只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樂;而且,這種愛也是有條件的,建立在對方愛自己的前提下,一旦這個前提變化了,自己的情感也會隨之改變。

可嘆的是,許多人沒有認清愛情的本質,或者,就算道理上明白了,但遇到迷人的對境時,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深陷進去。

也許,只有等你到了花甲之年,才可能明白所謂的愛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一直死死追求的愛情童話,究竟在現實中存不存在?

 

愛情真的值得「生死相許」嗎

世間很多人都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當成愛情的最高境界。那麼在佛陀眼裡,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呢?

芸芸眾生都耽著情愛,正如一首流傳已久的詞中所言:「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句話出自元朝詞人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當年,16歲的元好問趕赴並州應試,途中遇到一捕雁人,他說自己今天設網捕雁,捕得一只殺死後,但見另一只在其周圍悲鳴不已,久久不離,最後竟從空中直沖而下,撞地殉情。

元好問聽後心緒難平,便從他手中買下這兩只雁的遺體,將其合葬於汾河岸邊,命其冢為「雁丘」。

看了這個故事,不少年輕人可能要問:無始以來,人們非常憧憬的愛情,果真有那麼美好嗎?真的值得「生死相許」,令人沉迷至此嗎?佛陀與世人眼中的愛情,又有哪些不一樣呢?

其實,在世人的定義中,「情」就是一種互相纏縛、同生共死。

而佛陀,對男女間的愛情、婚姻也沒有全盤否定。如在《善生經》中,就教導夫妻之間理應相敬如賓,丈夫應以五事愛敬妻子,妻子應以十三事敬順丈夫,如此才能夫妻異體同心,家和萬事興。

但與此同時,佛陀又會提醒大家:愛情歸根結底是一種執著。當自己特別執著一個人時,雖然會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到頭來,終究是苦大於樂。

或許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覺得愛情無比甜蜜,怎麼可能是一種痛苦呢?當然,假如你沒品嘗過愛情的滋味,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但若是過來人,對於個中的辛酸,相信定有特別深刻的體會。

 

愛情為何殘酷,因為「愛別離」「求不得」

無始以來,許多人總以為愛是永恆的,所以,一旦它有了點滴變化,就會感到巨大的挫敗……

愛情的痛苦雖然千差萬別,但仔細觀察,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愛別離苦」,即所愛的人離開了自己,由此便痛不欲生;還有一種是「求不得苦」,因為得不到所愛的人,沒了這個「皈依境」,就認為自己活得無依無怙,了無生趣。

不過,假如你明白了無常之理,縱然無法跟最愛的人在一起,也不會那麼難以面對。

藏地曾有位上師叫吉丹松貢,一天他的鄰居過世了,悲痛的寡婦來見他想尋求慰藉。

她剛踏進上師家中,就碰到了上師年邁的母親。她扯著頭發,語無倫次地向老媽媽傾訴著自己的巨大痛苦。當時,老婦人抱著她,一個字一個字地告訴她有關無常的教言。慢慢地,她的悲痛之情得以舒緩,忘了要見上師這件事,然後起身回家了。

幾個月後,上師在傳大手印時給弟子們敘述了此事,並特別開示說:「無常的教言非常殊勝,連剛失去丈夫的寡婦都能很快明白,知道不要把每一件事都執記在心頭,由此很快脫離了苦痛。」

 

還有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個女人死了丈夫,她每每想起與丈夫生前的恩愛,就痛不欲生,於是天天做很多精美的飯菜拿到墳前,一邊痛哭一邊說:「親愛的丈夫,你吃一點吧。」

有個牧童看到這種情況,很想幫助她,就找了一頭死牛搬到墳地,然後割了許多嫩草放在旁邊,也是一邊哭一邊說:「親愛的牛,你吃一點吧。」

女人看到後,不屑地對牧童說:「牛已經死了,又不可能活過來,你在這痛哭有什麼用呢?真是個傻孩子!」

牧童回堪布答:「我才不傻呢!我的牛剛死,它的樣子還沒變,身上還是熱的,多叫它幾聲也許還能活過來。你的丈夫死那麼久了,都已經火化了,你還哭著讓他吃東西,那才傻呢!」

聽牧童這麼一說,女人想想也對。從此,她的生活恢復了正常。

可見,人的心若專戀於某個對境,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從痛苦中拔出來。但如果明白一切皆無常,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那很多事情也就想得開了。

 

佛陀說:對愛情別太執著了

無始以來,人們都沉迷於「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幻境中,看看我們周圍,因情而苦的人前僕後繼。其實,你若能懂得一點佛教道理,比如萬法皆為無常,緣合則聚、緣滅則散,以及一切都是空性,就會明白「情」也不過如此。

現在有些年輕人挺可憐的,雖然學識不錯,但由於從來沒有學過佛法,無法洞察愛情的真相,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可能失魂落魄,甚至有時因無法接受失戀而踏上一條「不歸路」。

其實,世人歌頌的偉大愛情,只是一種分別妄執,假如過於執著,痛苦必會接連不斷地降臨。誠如《正法念處經》中所說:「若人貪著欲,眾苦常現前。」

前不久,某大學就發生了一幕慘劇:一對戀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對男生說:「如果我們都考上了,關系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而我沒考上,愛情也可以繼續;但若我考上而你沒考上,那就分手。」

也許是造化弄人,最終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落榜。於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別傷心,因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沖到女生寢室,先將戀人掐死,然後自己也跳樓了……

與這種自私自利的愛相比,佛陀所提倡的愛,不附帶任何條件,所以,絕不會因付出得不到回報而痛苦。

當然,若有人問佛陀:「應該如何對待愛情?」佛陀並不會勸所有人出家,也不會讓所有人學佛。佛陀只會說:對愛情不要太執著了,否則一定會活得很苦,而且,這些苦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

所以,且不談佛教的甚深境界,僅就現實生活來講,年輕人若能懂得一些佛理,內心也會變得比較豁達,這對未來會有不可思議的幫助。

 

愛一個人,就要給他自由

愛一個人,就要給他自由。如果以「愛」的名義,把他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給他自由的空間,只會讓他的心離你越來越遠。不僅是戀人之間如此,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如此。任何一種愛,若建立在控制別人的基礎上,自己一味地付出,卻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那你越愛他,他越累。

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別熾盛,認為自己所愛的人只為自己獨有。別人無意中看一眼,或者稍微與其接觸、談話,自己就會妒火中燒,生起極大的嗔恨心,甚至不惜一切想毀了對方。

我的家鄉有個人,他曾對妻子說:「其他什麼事你都可以做,唯獨有件事我不許,你要注意啊!」現在他已七八十歲了,但年輕時的這句話,一直被大家傳誦著,「流傳百世」。可見,有些人對愛人有著強烈的佔有欲。

 

《百業經》中有一個殘忍的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叫丑陋者,嫉妒心極強,性情十分殘暴。他為王妃制定了極其嚴格的禁令,尤其是禁止別人仰望王妃的姿色。所以,他每次帶王妃出游時,街道兩旁不能打開門窗,若有人打開後無意一瞥王妃,他會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

一日,他與王妃們去森林游玩。當時有位獨覺在那裡禪修,幾個王妃見他身相莊嚴,生起無比歡喜心,於是紛紛取下面紗,在其面前恭敬頂禮。國王聞知此事後,當下嗔心大起,命人立即剜去獨覺的雙目。

因前世惡業感召,獨覺被害時沒能顯現神變。之後,他飛入虛空示現種種神變。見此情景,國王非常害怕,頓時跪在地上懺悔,乞求清淨罪業。

然而,因果是不虛的。由於在嫉妒心的推動下,國王曾剜掉過成千上萬人的眼睛,一旦業力成熟,他仍無法避免果報--多生累劫成為沒有眼睛的眾生,直至佛陀在世時,他還是一個盲人。

佛經中說過:「增上貪欲者,不知理非理。」有些人在嫉妒心或貪心生起時,做事情根本不講理,好像發瘋了一樣,過段時間冷靜下來,才知道自己特別過分。

其實,嫉妒只是分別心在作怪。假如你真的貪著愛人,那他去世之後的遺體,別人再怎麼看、怎麼焚燒,這時候為什麼你無動於衷,不像以前那樣妒火中燒了呢?仔細想一想,你到底愛的是什麼?

 

青春可以回憶,不能迷戀

當你擁有令人羨慕的青春時,請不要忘了,這一切遲早會變成雞皮鶴髮……

不少年輕人總覺得自己青春無敵,整天花大量心思忙於打扮、美容,希望以此討得戀人歡心,而從不願想自己有一天滿面皺紋、白發蒼蒼的樣子。這無異於自欺欺人。

實際上,我們如果了解身體的本質,便不會迷戀自己的身體,更不會貪執別人的。

 

《法句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

往昔佛陀在世時,有位王後長得嬌艷動人。國王要帶她到寺院禮拜佛陀,但她非常珍愛自己的容顏,不喜歡聽佛陀「不執著美色」的論調,所以經常找借口不去寺院。

一天,國王為了讓她到寺院去,下令詩人為寺院寫贊歌,主要歌頌寺院的寧靜、安詳和偉大。王後對此很感興趣,便和國王一起去了。

當王後來到寺院,佛陀觀察到了她的根基,於是變化出一位絕色美女,站在她身後並替她扇風。王後一看,頓時覺得自己遜色多了,但她還是忍不住,一直望著那美女。沒多久,美女的容貌竟在漸漸改變:先是變得衰老;然後死去;慢慢化為白骨……

至此,王後覺悟到美色並非永恆,執著這些毫無價值。

佛陀覺察她的根基已成熟,便對她說:「對美貌極為貪戀的人,是相當愚痴的。因為所執著的東西,只不過如此而已。」接受了佛陀的開示,王後當下證得聖果。

所以,不管是什麼人,哪怕長得再驚為天人,也阻止不了無常的侵蝕。若認為自己的愛情建立在一張臉上,而從來不懂得從心上著手,那實在愚蠢之至。這樣的愛情,也絕對擋不住歲月的考驗!

 

不負如來不負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裡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遠方的情人,世間人可能也覺得奇怪:「這樣的詩,怎會出自一位藏地著名大德之手?」

經常有人問我:「您讀過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歌嗎?對此有什麼看法?」

其實,我還未出家時就在甘孜師范學校讀過,出家後也看過。我認為,倉央嘉措深諳詩學精髓,其用詞之美,一般人無法望其項背。

他的詩有外、內、密三層涵義。從外義而言,闡述了男女之情,但其內義和密義,多數人卻無從了知。

比如,他在一首詩中寫到:「白色的仙鶴啊,不會去遠方,有一天,它會從理塘歸來。」當時人們並不知其中密意,只把它當成一首情歌。直至後來才發現,這是倉央嘉措對未來的授記,他的轉世就降生於理塘。

他還有一首詩,如今可謂膾炙人口:「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裡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遠方的情人,世間人可能也覺得奇怪:「這樣的詩,怎會出自一位藏地著名大德之手?」但事實上,他的這種特殊顯現,對世人具有殊勝意義--欲界男女難免都貪執感情,通過讀他的情詩,迷惘無助之人將被接引入佛的境界,依此因緣,緩緩種下解脫的善根。

就拿這首詩來說,字面意思是:世間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對得起佛陀,又對得起愛人。但這也間接說明了,如果你是個在家人,可以一邊過世間生活,一邊做對佛教有意義的事情;但若是個出家人,就必須勘破情關,放下對愛人的執著,如此才能荷擔如來家業。

其實,他的情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外義是世間的男女感情,內義折射了當時的歷史狀況,密義則揭示了修行的心態和方法。而且,有些詩篇還隱含著對藏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透視,並對未來的變遷作了預言。

 

世間萬般皆苦,唯情執最苦--索達吉堪布精彩問答

若有人問佛陀:「應當如何對待愛情?」佛陀不會勸所有人出家,也不會讓所有人學佛。佛陀會說:對感情不要太執著了,否則一定會帶來痛苦,這些痛苦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作繭自縛。

問:有個對佛學感興趣的同學,給我講了許多成佛的道理。我當時反問他:「你想成佛,這也是一種欲望--成佛欲,為什麼佛家對男女感情要禁止,而對成佛不禁止?難道你們那種欲望是對的,我們這種欲望就是錯的嗎?」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既然佛法無邊,應該有足夠的包容性,為什麼就不能把七情六欲包容進去,一定要把它斬斷呢?

堪布答:佛教並不完全禁止男女感情,我也引用了許多經典說明這一點。可是,佛教會提醒你認清感情的痛苦本質,認清感情的「慘」。

如果你以貪欲想佔有他人,與他人產生各種情緣,這就是痛苦之因。而一個人若想成佛,想獲得利益眾生的能力,表面上看是一種欲望,然而這跟世間的貪欲有區別。假如你通過發菩提心、學習佛法、積累資糧,最後獲得了佛果,就能利益自他一切眾生。

現在許多人認為,佛教是絕情的,佛教排斥所有的感情。其實不是這樣。懂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教並不反對正常的感情生活。對於一般的在家人,佛教只是要求他們節制感情,並受持清淨的戒律。而且,佛教要求受持戒律,也是循序漸進的,並不提倡所有人都剃頭出家,也不要求所有人都信仰、皈依佛教。佛教的精神很自由,你信仰也可以,不信也可以。

 

問:您也曾年輕過,雖然在「上師」的光環下,許多人把您超人化或者脫俗化了,可是我想問:您在年輕時,心理狀態和欲望狀況是什麼樣的?

堪布答:我個人來講,年輕的時候,確實也有貪欲和執著。不過,我雖談不上有什麼修行境界,可是通過思維歷史上的許多故事,通過反復剖析煩惱和人性,對感情的本質也有了深刻認識,所以,能夠擺脫感情的困擾。

通過自身的體會,我也感覺到,年輕人特別需要認識感情的真相。若能認識到這一點,即便有一些貪欲和執著,自己也不會特別苦惱,更不會因為失去戀人而自殺。

 

問:我是二外的一名學生,想請教您一個問題:現在漢地大城市裡的人,情執特別重,因感情而痛苦萬分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如果給他們講空性的道理,雖然可以對治情執,但他們很難接受。那我們該用什麼方法幫助這些人呢?

堪布答:情執的問題,確實在漢地相當嚴重。我以前去過一些歐美國家,據間接了解,那裡因感情自殺的現象不太多。在我們藏地,或許是信仰的原因吧,更是幾乎沒聽說過。

關於情執的對治法,其實不僅僅是空性,佛教的無常觀,或聚際必散、因緣聚合等道理,也可以說服他們。

但若是無緣者的話,恐怕我們也無計可施……

 

問:既然說情是痛苦的,當為情而痛苦到睡不著的時候,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睡著呢?

堪布答:其實,不要說年輕時會為情而睡不著,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經常會有睡不著的情況。許多有錢、有地位的人,每天必須要吃安眠藥。

如果睡不著,你可以坐在床上,觀想釋迦牟尼佛的身像,或者放下一切執著,打坐十到二十分鐘,讓心處於寧靜調柔的狀態中,這樣就比較容易入睡了。

有時候,我因身體不好也無法睡著,或者白天做了某件重要的事,臨睡前腦海裡一直浮現它,甚至為此焦慮、激動。那個時候,我就會放下一切執著,要麼觀想佛像,要麼坐禪,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然後再躺下去,這樣很快就能進入夢鄉。

 當然,每個人的根基不相同,這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不過,根據有關佛經的說法,對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管用的。

 

懂得無常,才不為感情所傷

阿難出家因緣--母猴怎堪與我美妻比

最愛自己--其實除了自己,誰也不愛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障礙往生,六道沉淪!

觀身不淨--白骨觀與不淨觀,對治如夢如幻的不淨色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