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和僧寶是什麼?最全的解釋都在這了!
一、僧伽的名稱和概念
「僧」是古印度語「僧伽」的簡稱。「僧伽」Samgha(讀「僧嘎」)其義為「向善」,通常是指出家的「僧眾」或四位比丘以上的「僧人團體」。
僧人分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
沙彌是Samanira的音譯,義為「從善」;
比丘是BeuKsu的音譯,義為「乞食行善之士」。
沙彌和比丘是受戒的層次高低的差別,如沙彌要守持三十六條戒,比丘要守持二百五十三條戒。
近事男、近事女要守持五條戒。
沙彌尼、比丘尼由於性別關係,防護自身的戒律規定更多,要求更嚴。
佛教有出家、在家兩種弟子。
出家弟子的主要特點是過獨身生活,不結婚,在家弟子沒有這條戒律,其他根本戒都大致相同。
沙彌、比丘犯了淫戒,若不懺悔,且不重新受戒,就沒有資格穿僧衣,充當僧人,也沒有繼續住在寺廟的資格。
所以僧人和俗人的主要區別不在穿什麼樣的衣服,而在有無清凈戒體和戒行。
在家弟子又分受戒弟子和未受戒弟子。
在家受戒弟子要守持五戒,即殺、盜、邪淫、妄言、飲酒。
不受戒弟子包括信仰三寶的一切人。
無論出家和在家的弟子,十善戒是最根本的戒律。
在末法時代不犯四根本戒的就算是戒體清凈的好僧人,但嚴格按律檢查,能嚴守四根本戒的僧人恐怕也不多,所以佛教界對末法時代的僧人稱做「僧像」,意思是「外形像僧人,實非僧人」。
僧人是佛教弟子中的職業修道之士,是佛陀崇高思想品德的繼承人,是堅持、保護、弘揚佛法的核心力量。
僧人的思想言行,必須合乎經、論、律的原則。
在僧人的慈悲、和善、謙虛、真誠、無貪等崇高的德行上,應使眾生看到佛的形象。
因此,僧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
佛教存在不存在,主要看佛教僧團組織存在不存在,看戒行存在不存在。
戒行是僧人的標誌、佛法的標誌,若戒行不存在,就等於僧人不存在,佛法不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金碧輝煌的寺廟佛像,也無濟於事,只會起到一座墓碑的作用罷了。
現在很多寺院不重視戒律,不重視聞思修,只重視修寺造佛,是本末倒置,這樣做對佛教的發展起不了作用。
二、僧人的分類和層次
僧人共分聖僧和凡僧兩類。三乘見道以上的僧人稱聖僧,見道以下的稱凡僧。
凡聖的界線是見道。
證得見道就是破除了見惑,生出了無漏智——見道現觀智。見道智慧也稱「超世第一智」,也就是說得了見道,才有超世智,道般若。
佛法中所說的開悟見性指的就是證得見道,獲得無分別的現觀直覺定中智慧。
在開悟前要經過幾世的善行和禪定、智慧的艱苦修煉,要經過三級資糧道和四級加行道。
就密法而言,開悟見性的層次也屬於圓滿次第的第四支——光明心生成階段,即臨近成佛階段。
這種見性開悟是自己修德、修止觀的結果,外力加持之類起不了任何作用,更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個別人手中的「專利品」。
未開悟前的任何善行和智慧覺悟都是有漏的、屬世間範圍的,開悟之後就變成超世的、彼岸的功德和智慧,在定中才有無漏智。
從僧人的層次分,開悟後就是得道聖僧,再不會退轉下墮,再不會產生違戒的惡行,已具有自生的息惡揚善之戒體。
這種聖僧按乘分,有聲聞、緣覺、菩薩三種聖人;按道位分,聲聞、緣覺有四向位、四果位八級聖僧,菩薩乘有一到十地的十個層次的菩薩聖僧。
三寶中的僧寶指的就是聖僧,不包括凡僧。
凡僧又分入道凡僧和未入道凡僧。
入道凡僧是指進入資糧道以上的僧人,共有七個層次,即低級、中級、高級三個資糧道和暖道、頂道、忍道、世間第一法道等四級加行道位的僧人。
入道的標誌是正信皈依三寶,發菩提寶心,嚴格持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實行六度,為進入資糧道;修禪定九住心,達到一心不亂,身心輕安自如,為進入加行道。
未入道的凡僧,是指未達到以上標準的一般僧人。
未入道的一般僧人又分上、中、下三等僧人。
雖未入道而信念堅定、戒行純真、堅持戒定慧學修者為上等未入道凡僧;
「三學」修持雖然差,但信念堅定,能嚴守五根戒者為中等未入道凡僧;
連信念堅定、嚴守根戒這點條件都達不到者為下等或者等外凡僧。
若為佛門僧人,雖入不了世間二正道(資糧、加行),也應當爭取做到中等以上的凡僧,決不能做下等或者等外的「僧像」。
出家而不守戒,白吃信眾的供養,這種人是佛門的「蛀蟲」,阿鼻地獄中對這種人留的「席位」最多,不可不慎。
皈依的標誌不是皈依證,僧人的標誌也不是光頭和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質和戒行行為。
見道以上聖位菩薩,未必都是剃光頭、穿僧衣的。
密宗中的出世護法、勇士、空行等均屬僧寶。在家的密法成就師,如瑪爾巴、米拉日巴和印度的德洛巴、那若巴等人怎能說不具備聖僧的資格?
在佛經中有個故事,有一次佛在向眾比丘說法時,一位身穿華貴的俗家服裝,佩戴珠寶瓔珞的貴族男士來到了佛的身旁,佛很尊敬地請他坐在自己旁邊。
法會結束後眾比丘議論紛紛,大伽葉對佛說:「一個在家的貴族,為什麼讓他坐在眾比丘的上席?」
佛說:「你們別小看他,他就是文殊大菩薩。」
面貌像佛的未必都是佛,面貌不像佛的也未必都不是佛。不能以相看佛、以貌取人,就是這個道理。
三、 僧寶的定義和概念
僧人和僧寶含義不同,前邊已經說過。那麼,什麼是僧寶呢?按《寶性論》規定:具備斷悟八德的聖僧為僧寶。
僧寶的八德是:如理見、如量見、自我見、離貪著、離滯礙、離俗氣、悟德、斷德。分別解說如下:
(一)如理見。
「理」指事物的法性,「如理見」就是明見「人無我」和「法無我」的究竟空理。人法無我的性空之理,見道破除見惑就能獲得。
在見道的如理見和佛地的如理智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有所見範圍有限和無限的區別。佛在一剎那間能見一切事物的法性,在見、修二道還無此神能。
(二)如量見。
明見因果善惡報應等各種事相的智見。見、修二道的事相智慧,因具有五眼、六通等明見事相的智能,世俗智見無法相比,但與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又遠遠不能相比。
見道以上的事相智和佛地的事相智,在明見如幻的事相方面有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如量智見」。
(三)自我見。
見道以下未悟的眾生,悟不到自性,見不到自己的根基和道的層次,眼前漆黑一團,開悟見性之後,慧日初生,明見自己和他人的根道因緣果報,有了自度和度人的條件,才有了被稱為「僧寶」的資格。
(四)離貪著。
「貪」居諸煩惱之首,有貪就有嗔恨,其他煩惱均從貪 而起,因此,「貪」是罪魁禍首,故在佛經中常以「貪」代表諸煩惱。
這裡所說的「離貪著」,就是指見道以上實際破除煩惱障的解脫境界,在見道以下沒有破斷煩惱的能力。僧人最主要的一條是斷絕貪慾,但真正破除貪慾,需要到達聖道位。
(五)離滯礙。
破斷所知障。俗話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世俗的智慧所見非常有限,是因為障礙太多。
客觀上有時空障礙和物性障礙,主觀上有許多認識功能障礙和認識方法障礙。所知障主要是一種虛妄執著。
「滯」就是智見的「目光」滯留在某一點上,思路不能開闊。
「礙」就是阻礙智見的深度和廣度。
「所知障」就是阻礙智見,使它不能暢通無阻。
真正的智慧暢通無阻,「無滯無礙」是佛的境界。但見道的解脫道位上已破除見惑所知障,按中觀自證派的觀點,十地修道中二障同步破除;按中觀駁論派的觀點,一至七地破除煩惱障,八至十地破除所知障。但總的說來是聖道位上破所知障,所以說「離滯礙」。
(六)離俗氣。
即菩薩道聖僧,不但沒有貪戀世間幸福的「貪慾」,也沒有小乘人的那種缺乏利眾慈悲、追求自享寂靜涅槃之樂的「俗氣」,即低級趣味。這條說明了大乘聖僧的大慈大悲心、菩提願心和行心等不同於小乘僧的功德。
(七)悟德。
包括上述德性一至三條在內的智慧正見功德,即道諦功德。
(八)斷德。
包括上述德性四至六條在內的解脫功德,即滅諦功德。
從見到道位到十地的菩薩,悟性智見並未達到究竟圓滿,破斷也並不完全徹底,但正處在斷悟的某個階段上,所以仍可以視作具有斷、悟二德。
從上述八條德性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僧寶的含義。
四、同體三寶和異體三寶的含義
「同體三寶」和「異體三寶」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是指佛法僧同體和佛法僧異體。
佛法僧同體,是指一身具備三寶的條件。
如諸佛都是一身具備三寶:
佛的斷悟境界是佛寶;
佛的大慈大悲心和智慧神能是法寶;
有生命的佛體是僧寶。
「師三寶」也屬同體三寶。佛經中說佛涅槃之後,以師為佛,以師為三寶,恩師無論具備不具備前面所說的三寶功德條件,但作為弟子應該將師傅視為同體三寶。
這是因為,師向自己傳授佛法如佛,師的思想品德、修證境界是法,師如親密的朋友,在同一途中相助是僧——這是從顯宗的角度說的。
從密宗的角度上講,應把給自己施教、傳法、灌頂的根本上師看做是諸佛引渡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傳遞給自己的眾佛的代表。
眼能看到身密,耳能聽到言密,心能體會到意密,這比抽象的無形的佛更具體實在,而在直接得到言傳身教這點上,師的恩情比佛更大,尊師的功德受益與尊佛相同。
這就是同體三寶之義。
異體三寶是指佛法僧非同體關係,如釋迦牟尼是佛,八大菩薩、十二大弟子為僧,是僧佛異體,僧未成佛,佛已成佛,境界各不相同。法非單指釋迦牟尼的智慧功德,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的法身。這種相互獨立的佛法僧,就是異體三寶。
第二種含義:
同體三寶是指自身三寶,即「果三寶」;
異體三寶是指身外三寶,即「因三寶」。
果三寶是皈依三寶所要達到的目的。修行人追求的最高目標是成佛,要想實現成佛的目標,就必須「如法行事」。「如法行事」就要「知法」。「知法」的途徑是拜師、學法、用法,即聞、思、修。
第一步是獲得知識理論,第二步把學到的知識理論用在實際行動上,就是讓佛法在心中紮根發芽。
當佛法開始在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行為方面起作用時,自己就有了真佛法——自覺行動。
學佛法未能引起自覺行動,仍屬身外之法,是「藥方」不是「藥劑」,光有「藥方」沒有「藥」或者不吃「藥」是治不了病的。
依法皈依、發心、行善、修止觀就是進入世間賢道、善道,當止觀修到一定的程度,突然爆發出見性現觀智,見惑像黑暗遇到燈光一樣消失時,便是進入超世間見道。
從得見道起,自己成了僧寶,也有了法寶,即在三寶中已有了兩寶,再進入修道,經過十個層次(十地)完成十般若行,斷除修、惑二障後便成佛。
成佛後便自身三寶俱足,就算完全實現了皈依三寶的目的,故稱「果三寶」。
成佛是清凈自性擺脫沉昏迷夢,從內心覺醒的自生成果,這清凈自性是成佛的自身的菩提種子,是內因,無此內因當然成不了佛。但內因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生長發芽、開花結果。這眾生的菩提種子生長發芽的外因條件,是佛法僧三寶的作用。
這種所依之法、說法之佛、同道相助的僧與修行之人是異體,即皈依者和被皈依者的關係,這種三寶稱做「外三寶」或「異體三寶」。
成佛首先要靠外三寶,皈依外三寶是成佛的外因,因此也稱「因三寶」。
出自《居士學佛100問》
問:『僧人』與三寶中的『僧寶』是一回事嗎?
並非一回事。
(一)佛、法、僧的『僧』指四個比丘以上的僧團,至少要有四個比丘。
(二)『僧』和『僧人』不一樣,『僧』指集體、僧團(僧伽),『僧人』指個體。在僧人中,又分『聖僧』和『凡僧』兩類。『聖僧』指見道以上的僧人,『凡僧』指從入道到加行道位的僧人。還有戒性純真的真僧和戒性有瑕的相僧之別。作為供養、求戒、求法對象的僧人,凡是僧團和具戒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正學女都是僧,都可以,但作為『三寶』之一的『僧寶』 ,是指見道以上的聖僧。見道以下僧人,無資格稱『僧寶』 。如果是凡夫僧,要四個人以上的僧團才稱為僧寶。這個概念不能混淆。
備注:【僧伽】 略稱僧。意譯為和、眾。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為喻,而稱海眾)。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稱為僧。唐代道宣律師認為構成僧伽須有二種條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義,以涅槃解脫為目的。(二)事和,有六種,即: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見道】又作見諦道、見諦。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復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准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
【加行道】乃加功力進修之道。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為斷除煩惱而預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後無間道而趣向涅槃之道。與唯識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見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法)之位。據俱捨論卷二十五載,經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後之無間道。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斷道。」[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八、成唯識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俱捨論卷二十一]
【正學女】 為出家五眾之一。又作學法女、學戒女、式叉摩那尼、式叉尼。意為在學法中之尼眾。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尼眾別行篇載,沙彌尼欲受具足戒者,於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間,別學三種法:(一)受持淫、盜、殺、妄等四重禁戒。(二)不犯染心相觸、盜人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等六法。(三)修學一切比丘尼應具足之戒行。於此期間,查驗有無胎孕,並試行真固與否。此時期之沙彌尼即稱正學女。
【凡夫】略稱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階位而言,則未見四諦之理者,均稱凡夫。故是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聖嚴法師:「僧伽」未必是「僧寶」
近年來有少數居士提到,打算模仿日本佛教,創立在家僧團,並且強調,梵文「僧伽」(Saṃgha)的原義,沒有出家和在家之別,凡是多人的組合,皆可名為僧伽。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也容易產生魚目混珠的現象。故願作一追本窮源的考察和疏導,以免正信的三寶弟子,墮入謗法邪見而不自知。
日本的佛教環境,由於明治天皇推行維新政策,而將寺院的僧侶,敵視為無業遊民。明治五年(西元一八七二年),明令僧侶得食肉、蓄髮、帶妻,並使用俗名俗姓。使得出家的僧侶,越來越感到艱困,寺院住持的後繼,便不得不考慮以世襲制的父子相承來維持。這是日本僧侶俗人化的歷史背景。此一風氣,迄今已流傳了一百一十三年,所以今天的日本,出家的僧侶,已如鳳毛麟角,難得一見。住寺的居士,雖仍被視為僧侶,他們僅是傳教士(priest),而不是出家人(monk)。除了舉行儀式時,扮演僧侶的形象,平常他們生活及衣著,與一般的俗人無異,不受比丘戒,也不能受到信施的衣食供養。各寺院被稱為「檀家」的信施,僅對寺院建築物的維護盡力,住寺的所謂僧侶,及其妻兒的生活費用,要靠他們各自的職業維持,是來自薪給,而不是來自十方的信施。僧侶是他們的身分,但並不就是謀生的職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出現了不少新興宗教,雖多打出佛教的旗號,也主張「僧伽」即是教團,他們寧用某某教團或教會,而未見某某僧伽的名目。日本型態的在家教團,傳至美國,雖皆主張他們也是僧伽,他們卻寧用寺、中心(center)或社區(community)為名。雖有少數青年以他們的宿舍、伙食團、集會所命名為僧伽,但連他們自己也不敢相信,佛世的僧寶就是這個樣子。
「僧伽」一詞的梵文原義,是男性的群體或多數之集合,對於敵人的大軍,也可稱為僧伽。然在宗教,不論何派的教團,均可名為僧伽,它有「多、眾、聚、眾會、廣聚」等的漢譯。所以,佛教有佛教的僧伽,耆那教也有耆那教的僧伽。在印度有出家的沙門僧伽,有在家的婆羅門僧伽。僧伽既有「眾」的意思,佛教也不是只有出家眾,乃將出家眾及在家眾的男女大小,依次分成七等:比丘眾、比丘尼眾、式叉摩尼眾、沙彌眾、沙彌尼眾、優婆塞眾、優婆夷眾,合稱為「七眾」。為了不使出家眾與在家眾混淆,故譯出家的「眾」為「僧」,而譯在家的「眾」為「眾」。本來,比丘尼眾亦得稱為尼僧伽,為了不使男女的差別混淆,便以群體的比丘為「僧眾」,群體的比丘尼為「尼眾」。這是中國的慣用法。
至於佛法中心的「佛法僧」三寶之一的「僧伽」,就有限制了。茲分七點,說明如下:
聖者是僧伽:《雜阿含經》卷三三云:「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復次聖弟子,念於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誠向,行隨順法。……此四雙八輩賢聖,是名世尊弟子僧。淨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所應奉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事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僧所熏,昇進涅槃。」(《大正藏》卷二.二三七─二三八頁)《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也說,佛度五比丘之後,有六阿羅漢,其中的五人是僧寶,一人是佛寶。
出家為僧眾:《中阿含經》卷六《教化病經》云:「有若干姓,異名異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至信捨家無家,從佛學道,是名為眾。此佛及眾,吾之所請。」(《大正藏》卷一.四五九─四六○頁)
皈依比丘眾:《中阿含經》卷一二《鞞峯陵耆經》云:「歸佛、歸法、歸比丘眾。不疑三尊,不惑苦集滅道。」(《大正藏》卷一.五○一頁;《中阿含經》卷四七《瞿曇彌經》,亦作如此說)《大智度論》卷三云:「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大正藏》卷二五.八○頁)
供施出家僧:《中阿含經》卷四七《瞿曇彌經》云:「信族姓男族姓女,佛在世時,佛為首,施佛及比丘眾,是謂第一施眾,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信族姓男族姓女,世尊涅槃後不久,施二部眾,施比丘眾,施比丘尼眾。」(《大正藏》卷一.七二二頁)
僧為眾中尊:《中阿含經》卷四七《瞿曇彌經》云:「世尊亦至再三告卅:瞿曇彌,持此衣施比丘眾,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佛),亦供養眾。」(《大正藏》卷一.七二二頁)這是說佛亦是比丘僧中的一人,若供養比丘僧,亦供養了佛,可知比丘僧的地位隆高。又在《大智度論》及《寶性論》等諸論書的開端處,多有皈敬三寶的偈頌。他們讚頌佛為(福慧)兩足中尊,法為(使人)離欲中尊,僧為(一切團體的)諸眾中尊,故稱為寶。故在迄今為止的南傳佛教、西藏佛教、中國佛教,都有共同形式的三皈依詞: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磨,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其中的僧伽,是指諸眾之中最上最尊的比丘僧,是包括佛菩薩在內的賢聖僧及凡夫僧,在家居士的團體,可以稱為在家眾,卻不在僧寶之列。在家居士得為代佛說法的法師,但不得僭越僧寶而成為被皈依的對象。
佛教三種僧:《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云:「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七眾的)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大正藏》卷三.二九九─三○○頁)
此處的菩薩僧,是指在比丘僧中的文殊及彌勒,是等覺聖者,非初發心菩薩,而且是現比丘相的菩薩,不是在家型態的菩薩。故在《大智度論》卷三四云:「諸佛多以聲聞為僧,無別菩薩僧。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大正藏》卷二五.三一一頁)諸佛國土中,或有菩薩僧的,唯在此釋迦世尊的化土,沒有菩薩僧團,所以菩薩也入比丘相的聲聞僧中次第坐。至於凡夫僧,是指成就了比丘、比丘尼戒,並且具足一切正見的出家眾。聲聞僧即是四雙八輩的賢聖僧。
僧在律中是和合義:比丘、比丘尼的生活軌範名為戒,執行指導生活軌範的稱為律,律中的會議作法稱為羯磨,羯磨的事項大小,各有其定額的人數,出席的人數越少,能表決通過的事項也越輕。若據《四分律》卷四四,僧有四種: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分別用來執行一切僧團大眾的事務,必須全票通過,所以叫作和合僧。僧的尊貴,除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聖德,也極其重視和合,和合即無私,凡事拾己從公,稱為僧。口和、身和、意和、戒和、見和、利和,共稱為六和敬。如《仁王經》云:「住在佛家,修六和敬。」若不依律,不行羯磨,不修六和敬,就難得名為僧寶了。
舉出以上各種根本佛教及印度大乘佛教的經論,揭櫫有關「僧伽」及「僧寶」二語的詮釋和用法,目的是在闡明佛法中所用「僧伽」及「僧寶」二語的定義,不在阻止或擔心在家居士濫冒出家僧眾的權益和地位。因為僧伽一語,在今日中國文化的環境中,並無特殊意味,不會帶來特別的權益。中國人的道德風尚,是崇德報功、禮賢下士;一般的民間傾向,是崇拜神異、追求靈驗。少數僧尼之能受到禮敬、皈信、布施、供養,是由於精苦的行持,或由於福慧的事功,或因有神異的感應。至於大多數的僧尼,乃以自力謀生,例如自耕自食、應赴經懺、募化小緣,以及仰給於香火燈油等。總之,不一定因為僧尼是三寶之一,便能受到廣大信施的承事供養。正因為如此,不論僧俗,但能在修證及福德等的事功上有了成就,便可達到受人恭敬及擁護的目的,何必去學日本不倫不類,用「在家僧伽」的名稱。(一九八七年一月)
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嗎?
問: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嗎?怎洋才能如法依止?
濟群法師答:三寶,為佛寶、法寶、僧寶。其中,佛為聖者,法為聖典,而僧卻有賢聖僧和凡夫僧之分,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從究竟意義上說,皈依僧寶,是皈依賢聖僧的品質。但住持和弘揚佛法,卻離不開眼前的凡夫僧。所以,全體受過比丘戒的僧眾,都屬於僧寶範疇,是佛弟子皈依的對象。特別要註意的是,皈依僧寶不是皈依某個出家師父,更非不加抉擇地對其惟命是從。
當然,佛陀也再三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雖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個師父,但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必須親近壹位具格善知識。佛法甚深,依我們現有的認識,很難透撤其中全部深意。如果盲修瞎煉,極易誤入歧途,這就有賴於善知識的指導。
從依止角度來說,並非所有出家人都這合親近。現實中的僧團,難免存在各種問題,所以我們在依止前必須謹慎選擇。壹旦擇師之後,應對師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時常憶念師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如視師如佛、觀德莫觀失等,以此堅定信心。若帶著凡夫習氣,將拜師視為拜幹爹、幹媽,不是發心隨師修行,而是拉關系乃至說是非,對修學是有害無益的。
來源:中國佛教文化網
索達吉堪布:供養僧寶福田能夠出生巨大的功德
從前有一對夫妻,當他們財產富足時未能上供下施,後來他們的財產全部用光了,淪為一無所有的乞丐。他們擔心以後生生世世都會成為乞丐,便想對僧眾作供養。這對夫妻在空空的倉庫裡仔細尋找,結果竟然找到了一枚金幣,他們將金幣放在裝滿淨水的瓶子裡供養僧眾,僧眾用這瓶水來洗腳,並用金幣買了鮮花,從而享用了他們的供品。以此福德,這對夫妻無論轉生於何處,剛一出生,家中便會出現一個縱廣八肘的水井,而且井中能隨欲出生金銀財寶。
在這個公案中,僧眾把供養的財物都用上了,這對施主是非常有利的。施主的錢財來之不易,除了極少數福報現前的人,一般人都需要勤作才能得到財產,在這個過程中肯定要付出許多血汗,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別人供養的財物。但有些修行人在這方面做得不太好:有時候施主很不容易得到一些錢財,當他們恭恭敬敬地獻上供品時,這些修行人不但不歡喜接受,反而說一些刺傷人心的語言。這樣做是很不好的。作為一個出家人,當自己受到別人的供養時,為了護持施主的善心,不管供養的物品合不合心,都應該盡量歡喜接受,為了讓施主得福,也要合理使用這些供品,如果自己實在用不上,也不能丟棄浪費,應該轉用在其他合理的方面。
大家還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別人的供養後,不要忘了替施主回向。即使是具足一切功德的釋迦牟尼佛,在接受供養後都要為施主作回向,我們這樣的凡夫更應如此。我去泰國時對這一點深有感觸,泰國的出家人受供後,必定會為施主念經回向。這種做法很符合世尊的教規,接受供養者也能避免染上虛耗信財的罪垢。今後大家收到供養後,不能像世間人那樣說句"謝謝"就了事,最好當場作回向,如果當時不方便,過後應該及時作回向。
記得我剛出家時學過一遍《極樂願文大疏》,那時自己對因果方面特別謹慎,也算比較苦行,別人供養十元錢,我都擔心消受不了,一定要給施主念一萬遍觀音心咒。但凡夫人有一個毛病,如果經常受到許多人的恭敬,自己漸漸就會生起傲慢心,在一些細微的因果取捨方面就不會很謹慎了。現在一方面法務比較繁忙,一方面自己的修行比較差,別人即使供養很多財物,有時候連念一遍《普賢行願品》作回向都沒有。有時候我想:自己接受了這麼多信財,亡財,如果沒有好好給施主念經回向,死後肯定要用自己的血肉來補償施主,到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不如現在早點給施主們念經回向。我常有這樣的想法:人生非常短暫,如果當一個普通的修行人,除了維持基本的生活,什麼供養都沒有,這樣過一輩子才是清淨的,臨死時也不會有許多信財和亡財的債務,如果能這樣度過一生該多麼快樂啊!每當看到那些過得很清貧的修行人,自己總是非常羨慕他們,也經常默默地發願:但願我生生世世都能成為這樣的修行人。
剛才那對夫妻以供養僧眾的福德,後世無論轉生於何處,家中都會出現一口能出生金銀財寶的水井。從世間的眼光看,這似乎有點太玄了,但這的確是事實。有福報的人家裡出現財寶是很正常的事。前年我去東北一個油田時,有些人的地裡一挖就能出油,這些人很快就發財了,而他們的鄰居在地裡怎麼挖也不出油。藏地也有這樣的情況,在爐霍、道孚那一帶,有些人家的田裡能挖出許多金子,而緊挨著的人家的田裡怎麼挖也挖不出金子。所以人和人的福報的確有差別。
要想致富,必須要有福報。有些人想:我這麼聰明能干,為什麼發不了財?其實聰明能干不等於有福報,如果前世沒有積累資糧,再聰明能干也沒有用,甚至連飯碗都找不到。而前世積累過資糧的人,即使不是很聰明能干,也照樣能發大財。我認識有些大老板,他們連字都不會寫,每次簽名的時候都很麻煩,想找別人代簽,別人也不願意,實在沒辦法就隨便畫一個符號,但他們的財富卻遠遠超過很多知識分子。
通過上面這對夫妻的公案,大家應當認識到,僧眾是非常殊勝的福田,供養僧寶福田能夠出生巨大的功德。我一直有這樣的觀點,具有福報者才會值遇殊勝的福田,而沒有福報者很難值遇,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會生起信心。去年我們學院的大經堂竣工後,很多喇嘛都贊歎說:“現在每天有那麼多僧眾在經堂裡聞思修行,這些施主們的福報真大啊!”而有些人在作慈善方面很有興趣,他們願意建學校、修橋、築路,但對供養僧寶福田卻沒有興趣,這就是福報不夠的表現。
你一生最少要供僧一次, 供僧的功德太不可思議!供僧產生的福報,這輩子就能看到!
一招破魔!寺院法師教你一眼辨別「真假和尚」
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