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佛經中說,女身不如男身,真實意你可知道

有關遠離女人的教言,是針對不能消除貪心的男人而言。 同樣,不能消除貪心的女人,也要遠離衰損根源之男人。

《中觀寶鬘論》說道:“如於自或他,糞穢起厭惡,自他不淨身,雲何不厭惡? 如女身不淨,汝自身亦然。 “

可見男身與女身是具有同等過患的,如果一個女人具足信心、慈悲心和智慧,她將遠遠勝過不知取捨因果的男人。

一個女人真正地發菩提心,精進修行時,她與男修行人所獲得的功德是同樣的。


何謂「男身七寶,女身五漏」?

一個人具有女人的身體,但能除去精神的弱點,走向成佛的偉大事業,就是男子!

而一個人雖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點,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輩是女人!

文殊師利:「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

●何名七寶?

一有志氣之寶,到處游行無畏;

二有主為之寶,行事善掌權衡;

三有成家之寶,善能生財立業;

四有安身之寶,善能輔君養親;

五有聖智之寶,善能決斷是非;

六有安邦之寶,舉措上下皆從;

七有定性之寶,善能親賢襲聖,是名男子七寶之身。

●何名五漏?

一漏不能為身主;

二漏不能為家主;

三漏不能為人主;

四漏不能為物主;

五漏不能為聖主,是名女人五漏之體。

●如來性是丈夫法

一般認為佛教中輕視女性的論點,常引小乘經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說女性是「五漏之身」。

什麼是五障?五漏呢?

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釋,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轉聖王,五不能成佛道。

為什麼?因為:

一、梵王是淨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釋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堅強,而女人懦弱。

四、輪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萬德圓滿,而女人煩惱具足。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礙,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也不是女人所專有,男人也多得是。如果從精神觀點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這些習氣,就成為「丈夫」了。

從法身分別男女,而不從肉體來分男女,這正是佛陀對男女真實的見解,在《涅槃經》裡,佛陀說:「如來性(佛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論》一四五章中,佛陀雙手捧著大生主的骨對比丘們說:「汝等諦聽,一切女人其性多輕薄、多嫉妒、多謅媚、多慳念,只有大生主雖是女人,卻能脫離女人一切過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謂此輩為丈夫。」

一個人具有女人的身體,但能除去精神的弱點,走向成佛的偉大事業,就是男子!而一個人雖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點,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輩是女人!

龍女於須臾間成佛,對於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最偉大的大乘經典《妙法蓮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中都有動人的開演。

在《法華經》的《提婆達多品》裡,文殊師利菩薩對智積菩薩說道,祂在海中龍宮,常宣說《妙法蓮華經》。智積菩薩就說:「這部經甚深微妙,可以說是經典中的實物,世所稀有,龍宮的眾生有沒有精進這部經而快速成佛的呢?」

文殊菩薩說:「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但是,智積菩薩不相信龍女可以在須臾之間成就菩提。

這時,龍女忽然現身向佛頂禮,說了一首偈:

「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天人所戴仰,龍神咸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在一邊的佛弟子舍利弗對龍女說:

「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這個觀點正是我們前面提過的小乘一般觀點。

龍女聽了便取出一顆寶珠,價值無比,她把寶珠獻給佛陀,佛陀接受了。

龍女說問智積菩薩和舍利弗說:「我獻寶珠而世尊納受,這件事快不快?」

「非常快!」智積菩薩與舍利弗回答。

龍女說:「以你們的神通力來見證我的成佛吧!我的成佛比這更快!」

一說完,龍女於忽然之間轉為男身,具菩薩行,立即前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在寶蓮花上,成等正覺,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法華經》的〈提婆達多品〉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別法執,龍女不但是女人,而且只有八歲,還能頓悟成佛。

女人不能成佛的說法,不是破除了嗎?

image


佛教真的歧視女性嗎?

長期以來,民間流傳說佛教輕視女性,這種想法的重要依據就是小乘經論中的「五障思想」,也即「五漏之身」。

那麼,究竟什麼是「五障」和「五漏」呢?

佛陀為比丘尼說法

所謂的五漏洞身,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釋,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轉聖王,五不能成佛道。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梵王是淨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釋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堅強,而女人懦弱。

四、輪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萬德圓滿,而女人煩惱具足。

但是,五障或者說五漏其實並不是針對女人的肉身,而是指人的思想和精神。

生而為人,不分男女都可能會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這些精神層面的問題。

一個女人,如果她沒有這些習氣,是完全可以排除在「五障」之外的。而就算是身為男子,若有這些性格成分,那麼他也是「五障」之身。


佛陀宣講《涅槃經》

早在佛陀的《涅槃經》裡就提出這個見解,分男女不以肉身來進行區分,而是以法身。

如來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

一個女人如果她克服了精神上的弱點,雖然她是女人身體,但也可以稱之為「丈夫」。

大生主雖是女人,卻能脫離女人一切過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謂此輩為丈夫。

在《大毗婆沙淪》一四五章中,佛陀雙手捧著大生主的骨對比丘們如是說。雖說「一切女人其性多輕薄、多嫉妒、多謅媚、多慳念」,但能像大生主一樣,哪怕她是女兒身,但她完全除去了性格缺點,最終走向成佛,完成大丈夫事業的,可以稱之為大丈夫!而即使身為男子,做不到淨行、少欲、大仁、萬德圓滿的,也不能走向菩提之道。

佛陀為人天等眾書法

因此,佛教並非是歧視女性本身。

五障和五漏是世俗以小乘佛教說作為佛教歧視女性的論據,而認定女性無法成佛。在大乘佛教的女性觀里,可以說是被直接而徹底地破除。

《法華經》的《提婆達多品》中有一個最有力地證明——八歲龍女瞬間成佛。

龍女成佛

年僅8歲的娑竭羅龍王女也受到「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的質疑,但因她「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最終頓悟成佛。變成男子,具菩薩行,立即前往南方無垢世界為眾生普法。

佛陀為眾生開示

《佛說觀無量壽經中》中也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兒子忤逆欲弒君奪位,韋提希夫人因此傷心絕望。正當她十分厭世,不知去往何處的時候,佛陀慈悲地向她展示了距此世界十萬億佛土之外的無限美好的極樂世界。在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幫助下,韋提希夫人首次親眼見到無比莊嚴的西方極樂世界,當下遵從佛的勸導,與五百侍女當即往生淨土。

自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說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她們是首次往生淨土成功的凡夫。

佛陀是覺悟之路上的偉大導師

由此可見,佛教並沒有歧視女性,而是大慈悲的一視同仁,還給予幫助,教令她們也往生西方。

民國時期,印光大師是四大高僧之一,他也曾在《印祖文鈔》中多處提到女性的偉大與可敬,對女人盡分、相夫教子等予以肯定與褒獎,認為是世間聖賢之道,也是佛門敦本之法,是無量的功德。

由上,我們可以知道,佛教並非歧視女性群體,反而是對女性群體予以慈悲和關懷,提倡眾生都需要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點,才能成為更好的人,早證菩提。


女性學佛成就比男性慢?

從學佛證果的觀點上說,男女是平等的,女人除了必須轉了丈夫身才能成佛之外,至於成羅漢、成菩薩,根本是沒有男女差別的。

男眾出家修行,可證得阿羅漢果,女眾出家修行,同樣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又如觀音菩薩常現女身,也唯有女人的氣質,最能近乎慈悲的菩薩精神,佛也常說「以慈悲為女」,所以不要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有人問,佛說眾生平等,為何又講對女身應該厭離呢?

對女身的厭離,要看你對女身是怎麼看的?如果覺得女身挺好,不執著女身的相,也就無所謂厭離的問題。如果有感於女性本身的某些不足,如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不足,當然也會厭離女身。

佛教也沒有要我們一定要厭離女身,尤其在大乘佛教里,覺得男女本身就是一種假相,並不是真實永恆的。

如《維摩經》中有段關於女身問題的對話非常精彩。當時,佛弟子中的第一舍利弗尊者,去看望維摩詰居士,天女就在天上散花,舍利弗心中不悅,維摩詰居士就介紹說:這位天女是大菩薩再來,不是一般的人!舍利弗就問天女:你修行這麼長時間,怎麼不轉成男身呢?天女就用神通力量,把舍利弗變成天女,舍利弗也莫明其妙,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天女就說:男女本來就是一種假相,諸法是無相的,只要你不執著女相,就沒有這種高低的分別了。

人的很多慾望,都是由於這種男女相的分別和執著才產生的,所以,關鍵是看我們從什麼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末法時代,女人勝過男人

《佛說法滅盡經》

僧佑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無央數眾來詣佛所稽首於地。

那時候,佛陀住在拘夷那竭國,他在三個月後將要入大涅槃,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比丘弟子,諸天菩薩,無數眾生來到佛所稽首圍繞,不想錯過佛陀最後的說法。

世尊寂靜默無所說光明不現。賢者阿難作禮白佛言:世尊前後說法威光獨顯,今大眾會光更不現,何故如此,其必有故,願聞其意。

但與以往不同,世尊默然不語,身上光明不現。阿難很納悶,作禮問佛:世尊說法,通常都會身出大光明,以示廣大法界,增眾生信心,悅眾生心意,為什麼今天我們看不見了呢,其中必有緣故,請佛陀詳說因由。

佛默不應。如是至三佛告阿難:吾涅槃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啖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

佛陀依然沉默,像佇立於滄海邊的一顆巍巍青松。等阿難祈請再三,才緩開尊口:我涅槃後不久,佛法會在五濁惡世中衰落以至於滅去,不能究竟真理的思想和道理,有魔道中人批著沙門的外衣,壞亂正法。他們將和俗眾一般愛好華麗的衣物,喝酒吃肉,殺生貪味,無有慈悲之心,只有相互嗔恨之意。

時有菩薩辟支羅漢,精進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憐貧念老鞠育窮厄,恆以經像令人奉事,作諸功德志性恩善,不侵害人捐身濟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

那時的深覺者、獨覺者、大覺者,依然精進不墮,廣修福德,平等敬愛,方便教化世人,他們深切地憐憫窮人、老人,不吝布施自己的身心及一切。他們時時教育他人要修習經典,諸惡不作,諸善奉行,保持正信正念,忍辱謙恭。

設有是人,眾魔比丘咸共嫉之誹謗揚惡,擯黜驅遣不令得住。自共於後不修道德,寺廟空荒無復修理轉就毀壞,但貪財物積聚不散不作福德,販賣奴婢耕田種植,焚燒山林傷害眾生無有慈心。奴為比丘,婢為比丘尼。無有道德淫妷濁亂男女不別,令道薄淡皆由斯輩。

然而這樣的善知識,卻會被魔弟子所嫉妒和誹謗。他們到處宣揚善知識的惡名,聯合起來驅逐排擠,讓真正的佛弟子無處容身。自此以後,寺廟要麼空荒毀壞無人修理,要麼成為惡人斂財之地。他們非但不布施,反而利用他人來謀取利益,焚燒山林傷害眾生,沒有半點慈悲之心。那時候,比丘成為他們的奴隸,比丘尼成為他們的婢女,他們高高在上,使喚責罰,卻不教授正法。至此,道德敗壞,男女淫亂,這些魔弟子,是佛法衰微的罪魁禍首。

或避縣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門不修戒律。月半月盡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抄略前後不肯盡說,經不誦習。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不咨明者貢高求名,虛顯雅步以為榮冀望人供養。

有些人在觸犯了世間法律,為逃避懲罰遁入空門。他們沒有淨心,絲毫不遵守戒律,不誦持經典,聽法時厭倦懈怠,抄經時斬頭去尾。這還不算,他們為了供養,胡亂向不明就裡者說法,至於其中對錯,也全然不會向大德們詢問究竟。

眾魔比丘命終之後,精神當墮無擇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經歷恆河沙劫,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

此類魔比丘命終之後,當墮無間地獄,受五逆罪報(五逆大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在如恆河沙數劫中(一小劫為將近2000萬年)為餓鬼畜生身,方才脫罪。此報完成之後,出生在沒有佛法僧的邊疆之地。

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恆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法將殄沒。

佛法要滅去之時,女人要麼淪為欲樂的對象,要麼地位低下,身心飽受眾苦煎熬,生大出離心,精進修行,常常行善,積累功德;相反,男人則懶惰懈怠,心惡口惡,看見沙門弟子如視糞土,不起任何信心,正法就此沒落。

登爾之時諸天泣淚,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疫氣流行死亡者眾。人民勤苦縣官計克,不順道理皆思樂亂。惡人轉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

諸天見世間變成如此模樣,不禁悲泣落淚。世間隨人心轉,人心惡,氣候不調,水災乾旱頻起,五穀不熟,各種疾病瘟疫流行,造成大批的人死亡。普通民眾苦不堪言,而身在官位的人卻在時刻算計他們,不順治國治家之道,只知淫亂作樂。惡人如海中沙,多不勝數;善者在其中,少得只有一粒沙兩粒沙的數量。

劫欲盡故日月轉短人命轉促。四十頭白,男子淫妷精盡夭命。或壽六十。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

到了世界敗壞劫盡之時,日月運行時間變快,人的壽命開始變短。四十白頭,男人因為過多行欲,精血喪失而早逝,或能活到六十歲左右;而女人相反,壽命變長,可至百歲。

大水忽起卒至無期,世人不信故為有常。眾生雜類不問豪賤,沒溺浮漂魚鱉食啖。時有菩薩辟支羅漢,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怕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忽然天地間起大洪水,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消退。世人卻當時正常現象。眾生不分貴賤浮漂在水中,被魚鱉所食。覺者們想要救度眾生,卻被魔道眾人阻攔。覺者們只得歸隱山間,過著恬淡離世的日子。

在此末世中,諸天護佑著月光菩薩出世,與歸隱的覺者們一起大興佛法五十二年,度脫無數眾生。五十二年後,先是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化滅,然後其他諸經相繼化滅,連文字都不會留下來。而僧人的袈裟,自然變白。

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樹木長大人長八丈,皆壽八萬四千歲。眾生得度不可稱計。

佛法滅時如油燈枯竭,於最後一刻光明大盛,然後很快滅去。這就是月光菩薩為什麼出世,興揚佛法的原因。此後的事難以盡說,直到一大劫過,彌勒菩薩下生世間為佛,以其智慧力助天下太平,毒氣消除,風調雨順,五穀滋養。那時,樹木將有參天之高,人身有八丈之大,無論男女,不會夭折,都壽盡八萬四千歲。眾生喜樂慈悲,好聞正法,得度者無數無量。

賢者阿難作禮白佛。當何名斯經。云何奉持。佛言。阿難。此經名為法滅盡。宣告一切宜令分別。功德無量不可稱計。四部弟子聞經悲慘惆悵。皆發無上聖真道意。悉為佛作禮而去。

最後,阿難恭敬地問:佛陀,此言說應該叫什麼名字,好讓弟子依經奉持。佛陀說:阿難,此言說名為法滅盡,如能向眾生宣說稱頌解疑,功德無量。

佛弟子們聞此法滅盡經,都覺得很難過,一時發廣大菩提心,作禮佛陀而去。

註:《佛說法滅盡經》為齊梁時代一位叫僧祐的律學大師所記錄,在流傳的過程中,失去了譯經人的名字,後根據宋代記錄的版本繼續流傳。

知會

以後每周都會發一篇白話文譯經,同步附上原文。我的其他文章可以不看,但《一周譯經》一定要看;我的翻譯可以不看,但原文一定要看。

水平有限,多有錯漏之處。為了方便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或加入諧趣之詞,或略有增刪,所以只能作為參考。

本不欲在此欄目開通讚賞,但想想還是給有意之人提供一個供養布施的渠道。譯經所得讚賞,分文不取,集聚到一定的數目後,公開用來印經回向,或作實際公益,或教育事業,或作廣大布施,也是各位的無量功德。

如有善知識,譯經、詩詞心得、活動發起、作佛意畫等,也可以投稿給我,自當分別,以上。


女人的福報比男人差九倍,業障重九倍?

作者:生根活佛. 仁孜尼馬

問:上師,您好! 這幾天我們幾個多次探討關於“女人與男人”的話題,源於這句話“對於人的福報,女人的福報比男人差九倍,業障重九倍,轉生為女身可以說是業力的牽引”。 這句話讓有些女士同修對今生的修行產生了質疑,比如:“原來定位自己本身比男人低”等。 雖然我們幾個依然是信心十足,只是認為女人比男人業重,修行路上更難一點,需要加倍努力,最終肯定能有所成就。 難道我們女眾一心向佛,斷惡行善,愉悅生活,還比不過某些無惡不作、是非不分的男人們的福報嗎? 我們祈請上師開示。

答:在我國傳統歷史文化之中,女人和男人之間確實有差別,自古以來,有多少個男人做過皇帝,有多少個女人做過皇帝,皇帝都是女人生的,所有的母親卻做不了皇帝,父親皇帝,兒子皇帝的事情很多,皇帝的福報那是非同一般的啊! 現在來說,國家的總統大多是男人,政界、商界等大人物大多是男人。 另外,女人善變,這也是福報的問題。 自古以來,「男人是天,女人是地」,而不是女人是天呢? 生理上而言,女人有生孩子的痛苦等。 男女在地位和權利等上是有差別,這是前世的福報。 但是,不能排除女人之中有著「大丈夫」,男人之中也有著「小女人」! 不管怎樣,這些對於修行之路都不重要。

在解脫路上,“男女的佛性根本沒有區別”,皆是平等的,並且女性象徵著智慧,也就是說女人智慧高於男人,男人的福報高於女人。 至於“男女”將來的成就,這個除了今世積累的福報和正覺的智慧之外,無有“男女老幼”的區別。 印度佛教對於女人的偏見較大,有“女人修行再好,七世不會成就佛”之說。 在雍仲本教的經典里,法不屬於男人,也不屬於女人,只屬於精進修煉的修行者人,誰修得好,誰就會成就佛。 在本教八十位成就大師之中有很多位女性成就者,印度佛教的八十位大成就里,幾乎沒有女性。


佛教有歧視女性嗎?

梁兆康

本期慧訉的主題是由我提議,目的是要探討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我們作為佛教現代化的工作者,不但一要明白佛教的歴史、文化和經教,又要了解現今時代的走向和需求,方可對這問題提供有意義的評注。

無可否認,印度自古至今一向都是重男輕女的國家。印度和中國和其他大多數的古國一樣,都是“父權制”(父權制)社會。這父權制的傳統直接影響一切社會的機構,當然亦影響佛教的機構。如果我們翻查佛教的多宗多派的經典,我們會發現佛教對女性的地位沒有一致或統一的説法。要在乎何經何典。佛教的經教有時是肯定女性的地位,但有時卻否定女性的地位。但是毫無疑問,佛教傳統中反女性(misogyny)和歧視女性的思想,或多或少是確實存在的。以下我們可以舉出實例:

戒律上的不平等:在佛教戒律中,比丘尼要守的戒條比比丘要守的多了很多,其比例是331:227。故此單在戒律上來看,很明顯地是男女不平等。再者,比丘尼要守「八敬法」。。其中内容主要是重男輕女,即使百歲的比丘尼,遇到新受戒的比丘,亦應起而禮拜。其次是強調女性不能獨立生活。

2. 佛陀多次拒絕女子進入僧團: 佛教的初期,出家眾皆為男子,沒有女子出家的。但是佛陀的姨母,亦即佛陀的養母,曾三次懇請佛陀淮許進入僧團,都遭佛陀拒絕了。最後是因為阿難陀尊者代求情,佛陀方破例特許。佛陀的遲疑,相信是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在印度文化中,女子的地位是一定比男子的地位低。故此男子可作之事,往往非女子之能作。其次,在印度的傳統中,又有如中國的「男女授受不親」的概念。比丘尼的存在,很可能影響比丘修行心不專。因為早期佛教中出家眾的禁欲主意極強烈,故此拒絕女眾很可能是最根本的理由。

3. 女子的慧根:在女性可否開悟解脫的事情上,經典的説法不一。例如當年阿難陀尊者為女眾入僧圍的事情求情時,這涉及女性的修行資質的問題就被提出。印順法師在其著作“莘雨集”中有如下的討論:

“求度女眾出家的當時情況是: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與眾多的釋種女,到處追隨如來,求佛出家。但再三請求,得不到釋尊的允許。他們是夠虔誠的,由於不得出家,而苦切得不得了。

“阿難見到他們那種流離苦切的情況,不覺起了同情心,於是進見釋尊,代為請求。據比丘尼犍度,及阿難自己分辯的理由是:一、摩訶波闍波提,乳養撫育釋尊,恩深如生母一樣。為了報恩,請准其出家(這理由,只適用於瞿曇彌一人)。二、阿難問佛:女人如出家修道,是否能證初果到四果──阿羅漢,佛說是可以的。阿難就請佛准女眾出家,因為不出家,是不能得究竟解脫(四果)的。這兩項理由,是《銅鍱律》、《五分律》、《四分律》、《僧祇律》,『阿含經』所一致記載的,可斷為當時代請的理由。此外傳說有:一、諸佛都有四眾弟子,所以今佛應准女眾出家。這是一切有部的傳說,如《十誦律》(『智度論』),『根有律』,『迦葉結經』。但在《五分律》,恰好相反,佛以「往古諸佛皆不聽女人出家」而拒卻。《十誦律》等有了四眾出家說,就沒有能得四果說。以四眾代四果,可見為傳說中的變化。過去佛有否四眾,不僅傳說相矛盾;憑阿難的立場,也不可能以此為理由。二、摩訶波闍波提等,都是釋種,阿難憐念親族,所以代為請求。這只是迦溼彌羅有部──『根有律雜事』,『迦葉結經』的一派傳說,想當然而已。"

由此看來,佛陀之準許女子進入僧團,其實並非十分樂意。似乎是礙於人情而已。至於有關女子可否䦕悟和成佛這問題,經典上的説法不一致,不同的經典有不同的説法。而且淨土中的覌無量壽佛經中,又有“女身不能成佛”的說法。大体來説,雖然若干大乘經典如法華經和維摩詰經對女性的慧根有很高的評價,大體而言,佛教中的歧視女性的思想是頗明顕的。這相信亦是印度社會重男輕女的傾向的呈現。

4. 女人與慾望:在早期佛教的經典中,經常有將女性視為是對男性修行人的一種不良影響。雖然這心態反映出對女性的歧視,欠缺公允。但是在一個男權社會中,這應該是我們可以預料的。就是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我們亦常見到有“紅顔禍水”的説法。一個男人的墮落,甚至一個朝代的毀亡,經常被人認為是因男人好色而致。因為男女權力的不平𧗽,女人往往被社會指為罪魁禍首。這現象無論是東方或西方世界都如是。在佛教圏子示然。佛陀之所以再三不批準女人加入僧團,又認為女人進入僧團會導致佛教的早亡,相信這亦是主因之一。總之,若有女人存在,男性修行人多會是用心不專,又容易破色戒。

有關佛教中的厭女症(misogyny)和對婦女的恐怖心理(women phobia), 比較極端的説法可以從南傳佛教中的波羅提木叉經(Patimokkha), 亦即佛教中極重要的“戒經”,去了解。經中提及佛陀有一年青弟子名叫Sudinna的,拋棄妻子出家,加入了佛陀的僧團。他的老父老母因為恐怕家中後繼無人,要求他與妻子行房。於是Sudinna破戒與妻子有性行為,此事為佛陀得知,佛陀將他痛駡一番,又說:“你如將你的性器放進毒蛇的口中或放入燃燒中的火炭中,還要比放入婦人的陰道中殊勝。“ 此外,佛陀又在另一次對話中説:”在一切種種香味中,沒有比女人香味更具殺傷力的。在一切種種味道中,沒有比女人的味道更致命的。在世上種種聲音中,沒有比女人的聲音更能令人喪命的。"

要明白佛教中的厭女症,我們必須先瞭解原始佛教中解脫思想。佛陀認為一切世間的苦皆由渴愛(c渴望)而生。而追求感官上的享樂是渴愛的一種。一個人如果執著感官上的快樂,必然不能跳出輪迴而得解脫。故此,感官上的享樂一如毒品。原始佛教所教的,主要是以比丘為對象。因為女性與感官上的享受分不開,所以佛陀將女性視如蛇蝎,是男性墮落不能得解脫的主因。故此佛教中厭女症,其實是由於這一種推理。因為怕輪廻,所以將女性視為大忌,因而排斥。

現在我們身處於廿一世紀,而這時代是極反對種種不平等待遇,當然對女性的歧視,無論在法律上,人情上或社會倫理上已是早已過時的不公平傳統。展望佛教的將來,我們作為佛法現代化的工作者,真的能夠改變佛教以往的對女性的歧視的傳統嗎?

我認為這問題正是佛教現代化是否合乎實際的試金石!這其中又涉及兩個大問題:

經教的權威性:佛教中一些經典對女性的歧視和誹謗是絶不含糊的。例如「女身不能成佛」,「女人罪業深重」之說。我們如果要反對這些説法,豈不是挑戰經教的權威嗎?不是叛教嗎?佛陀是覺者,是開悟之人,佛陀的説話會有錯誤之處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回到原始佛典加拉瑪經的教導。佛説不要盲信傳統的權威,或經典的權威。就算是佛親口說的事情,我們都可質疑,要自己親身驗証。加拉瑪經就是佛教修行人的“憲法”,就是自由探討的保障。其次,佛多次強調,修行人格是“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我們知道一切佛教的經典,都不是在佛在時當下記錄,而是在佛滅後數百年方記錄於文字。這一段漫長的時間,我們如何能確保經教中所載肯定是佛説的,而不是後人根據其宗派的修行理念去添加、刪除、和更改?再者,佛本人亦是他那時代那文化背景的産品,這亦即“無我”的實際意義。佛一向沒有以為他自己説的是絕對真理,只是相對真理而已。故此“自依止、法依止”,實在是金石良言。佛在時早有婆羅門教,故佛能親身體臉盲信經教的流弊!

2. 修行人對性生活和欲樂的態度:前文我已提及佛教修行人對女性的歧視有大部分是由於一般人將女人和欲樂連在一起。故此對女性的排斥,其實是對欲楽的排斥。其中又帶有一種恐懼症,這反映出男人對自己的自製能力沒有信心,懼怕女性的引誘力。在這一點上,我們又要回到剛才論到的 — 一切思想都有它的時代性和局限性,佛教思想亦不例外。古代社會是男權社會,又多對女性的毀謗。古印度的禁欲社會將女性視為蛇蝎,這是如實覌嗎?出家眾又不妨看看在家眾。因為女性的存在而使男人失去自製力的例子是多數還是極少數?在現代生活中,男女共事,兩性間不多是能和平融洽共處嗎?出亂子的情形是有存在的,但畢竟是罕見的。

最後談到修行人的性生活。修行與性生活是有抵觸嗎?一個有覺性的修行人,不能將性生活、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當作修行的途徑嗎?沒有結婚者往往對婚姻中的性生活有幻想,以為那是一種長期的享楽。這是有事實根據嗎?兩性生活不是和一般人生一樣,皆是有苦亦有樂嗎?我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結婚已有三十多年,我可以誠實地說,婚姻生活是一個坩堝,兩個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極不容易的事!婚姻生活和獨身生活比較,相信前者是難很多。如果一個家庭中有兒女的話,那更不用談。作為一個盡職的父或母,必須要有很大的自我奉獻和犧牲。可以説是一種苦修。故此我們可以肯定,在家生活是一種修行途徑,一個盡職的父親或母親,一如一個聖者。我們不可小瞧在家的修行,古印度的文化偏見,以為出家才是真修行,事實上在家修行很難。我們大都是在家人,不要盲信這些巳過事的偏見,要珍惜在家的修行機會。

總而言之,佛教的經教一如其他的歷史文獻,是有其時代性和局限性,亦反映出當時的文化背景。我們要將佛法現代化,一定要分別出那是局限於某時代,那是超越出時代。佛教的經教中確實是有厭女症的傾向。經教往往不能跳出時代的局限性,因為我們都是我們時代的産品。我們不可以今度古,這是不公平又不合理的。我們應作的,只是把握經教中超越時代的真理,使其適應於現今社會而已。


女性修行比男性更困難嗎?佛教對女性地位的看法

佛教本身來講,不分男人女人,佛性平等。做為女性來說,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生理上的原因,煩惱比較多,痛苦比較多,這是客觀事實。但是不要自卑,不要以為女人這樣子,就低人一等,不是那回事。佛教裡面是很尊重女性的,法華會上,龍女八歲就能成佛。觀世音菩薩現女身,說明佛菩薩慈悲,因女性痛苦多,在這方面生同情、悲憫之心而現女身,以此鼓勵女性不要自卑。

佛性平等,在佛教裡面,沒有說女性比男性低下。《維摩詰經》裡面的散花天女,辯才無礙,有些菩薩還辯不過她,還有和文殊菩薩的問答,都是不二法門的內容。所以女性並不低,關鍵是自己要自尊、要努力,消滅煩惱,改變自己,一樣可以修行成佛!

佛教稱女性為女眾,有關女眾的地位,常被討論的例子,是「八敬法」。依「八敬法」女眾不能獨立,必須仰靠男眾,不能和男眾共住,也不能離開男眾太遠而住;必須要請男眾的長老上座,每半個月為女眾說法教誡,女眾不能直接在尼僧中受戒,必須通過男眾的證明;比丘尼雖然受戒一百年,還要禮拜新受比丘戒的男眾。因此,到今天為止,女眾在佛教之中,始終沒有地位,特別在錫蘭、緬甸、泰國等上座部的區域,甚至於不許女眾成為比丘尼,只能夠成為過出家生活而無法受出家戒的清修女。

事實上,考察佛陀時代的男女觀,應該從重視於基本的平等著眼,如羅漢的果位是不分男女的,修學佛法也是男女平等的,佛說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何況是女性。所謂「佛」就是徹底的解脫者、圓滿的智者和無上的濟世者,男性可以做到,女性當然也不例外。不過,從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考察,我們不能否認,一般女性是比一般男性來得脆弱、優柔且倚賴性重些。所以為了保護女眾修道生活的安全,鼓勵女眾成為佛門龍眾,男眾應該多盡一分心力協助女眾,但這並不等於高壓、歧視。在經律中提到,女性是誘發比丘情慾和貪慾的根源,為了防止慾火中燒,故對比丘們說女身不淨,以女身為物件而修不淨觀。這是在修持過程中,所采的方法及防範措施,未必表示對女性的歧視。

女性之中,也有女中丈夫、巾幗英雄,可是終究沒有男性的偉人那麼普遍。近代世界高唱男女平等、保障女權,但其效果並不如何的顯著。今天全世界大約170個國家之中,女性而成為國家元首的,在數十年來,曾有以色列的梅爾夫人、印度的甘地夫人、現任的英國柴契爾夫人、菲律賓艾奎諾夫人,還有,斯里蘭卡也出過一位女性的總統。成為宗教領袖,而為世界知名的,出現過德瑞莎修女,她得到過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而我們知道,世界男女人口的比例,幾乎是相等的。為什麼知名的傑出女性人數,較男性少了許多?問題是由於傳統的女性多因照管家庭而成為幕後英雄,但女性本身有著與生俱來的弱點,亦是事實。

我們不要強調佛教男女兩性的絕對平等或不平等,應該接受佛的教示,所謂「法住法位」,各有其立場的本位,各守其分,各盡其責,彼此尊重,互相協助。如果遇到男女四眾共同集會的場合,當視會議的性質安排席位,有代性以及有職位上之重要性的女性,應該和男性共同列席於平等的地位。如果是普通一般的儀式場合,男眾和女眾應該分區而坐。


佛教歧視女性嗎?

明日是3月8日,一年一度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到來。 長期以來,很多人根據佛經中的只言片語,片面地將佛教有關女性的一些論述理解為對女性的歧視,公眾號後台也經常收到類似質疑。 值此佳節到來之際,「靈隱寺」公眾號特別為廣大女性同胞準備了三篇女眾佛弟子修學佛法的文章,希望在為大家送上節日祝福的同時,也能解答大家心中有關佛教對女性看法及女性學佛的一些困惑!

有一次遇見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聊起了佛法,這位女士感歎地說:“我不能信仰佛教! 雖然佛教的教義很偉大,幾乎什麼都好,可是佛教歧視女性,這一點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贊同的。 ”

我覺得非常奇怪,就問她說:” 你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印象,認為佛教歧視女性呢? ”

她說到,有一次和幾位在社會上都被公認為很有成功的女性朋友,到一家醫院去探視病人,在醫院的架子上有一些“善書”贈送,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還有一些別的教派的書。 她們取了一本佛教的書,沒想到那本書一開頭就說,女人的業障深,慾望重,如果要以女身成佛道是絕不可能的,還說到,女人是五漏之身,男人比女人多修五百世等等。

“我們幾個人看了大為吃驚。 我們雖然不信佛,對佛教的精神義理都是十分崇敬的。 看了這一段卻大打折扣,原來,佛教連男女都不平等了,還講什麼眾生平等呢? “她說。

她的話使我一時為之語塞,由於我不知道她看到的是什麼書,也不能下任何判斷。 但是,我仍然對這位我素來尊敬的朋友說:“佛教絕對是男女平等的,我們不必管你看的書上怎麼說,從兩點小事就可以證明。 第一是,在佛教的大菩薩里,許多菩薩都現女相,例如準提佛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等,可見女人成佛得道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是,在佛陀的時代,佛教的僧團就有比丘、比丘尼,在家弟子也有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之別,可見佛教並不排斥與鄙視女性。

她想了一下,說:“很有道理,不過,我想多知道一點佛教對於婦女的看法,如果這一關打不破,我是不可能學佛的。 ”

朋友的話使我深思了好一陣子,後來因為事忙就淡忘了。 最近,遇到女居士的時候,時常遭遇到同樣的問題,使我覺得有必要來正視這個問題,尤其在今天的社會,男女平等已經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佛教經典對男女問題有沒有真實的認識呢? 是不是超越別的宗教呢? 想必是佛弟子,尤其是女弟子更想知道的。

要瞭解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佛陀所處的時代與環境中的婦女的地位。 在佛陀誕生的時候,印度種姓制度十分嚴格,在這個制度下不但階級差別很大,女人的角色更卑下,被看成是男人的附屬。

有一位達摩難陀法師曾用英文寫過一冊《婦女在佛教中的地位》,對佛陀時代的婦女地位有簡明的描述,他寫到:

女人被當作物品而受到極端的歧視,她須足不出戶而全心全意地服侍丈夫,並且要操持家務。 有些種姓制度中的婆羅門僧侶雖然妻妾成群,卻認為女人所烹調的食物為不潔而令其遠離庖廚。 女人也因此被視為禍水,而唯有不斷讓她們操持家務才能使她們遠離邪惡。

已婚婦女若是不能生育或產下男丁以傳宗接代,就可能屈為小妾,甚至被休掉。 因為一個家庭要是沒有子嗣傳遞祖宗香火,在當時被看作是大逆不道,並且唯有兒子方可承襲祭祀祖宗的儀禮,使得父祖和先人獲致安息,否則他們可能會變為厲鬼而令家庭不寧。 因此婚姻被視為一種神聖的儀式,所以一個及笄的女孩要是仍舊小姑獨處的活,便會受到他人的物議和鄙視。

至於婦女在曾經被准許的宗教修行方面,也一併被禁絕。 一個女人往往被認為無法修得功德以升入天堂,而唯有矢志如一的侍奉她的丈夫才能夠夤緣得福,即使她的丈夫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惡棍......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在佛陀前後的印度(其實不止印度),婦女的地位是卑下的,在這種環境里,他提出的兩種教義,大大改變婦女的地位。 一是眾生平等之說,連天神、畜生、餓鬼、地獄眾生的佛性都平等了,何況是男女! 二是業力輪迴之說,從前的人可以把一切不潔、倒楣的果都推給婦女。 佛陀的說法是因果完全掌握在個人手中,好壞都是自己造成,與婦女無關。

這兩種說法無形中改變了社會對婦女的態度,同時,在佛經里佛陀留下了許多度化婦女的事蹟,後來甚至創設了比丘尼僧團,使女性不但可以修行,還可以弘法,甚至接受男女信徒的禮拜,這是直接肯定了婦女可以修行,不僅可以修行,還能成道。

我們在今天看來,可能不覺得有什麼驚人,如果把時間推回二千多年前,就會知道佛陀是多麼有智慧和勇氣,他的遠見、開明、革新、開風氣之先,到今天想起來還令人動容。

當我們閱讀佛經的時候,佛陀對弟子說法,經常說:“善男子! 善女人! “是多麼肯定女性,如果女人不能聞法,女人不能成佛,那麼,佛陀的”善女人“是說給誰聽呢?

一般認為佛教中輕視女性的論點,常引小乘經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說女性是“五漏之身”,不能成佛道。 在《中阿含經》的〈瞿曇彌經〉中就說:“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能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及轉輪王,帝釋,魔王,大梵天等終無是理。 ”

什麼是五障、五漏呢? 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釋,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轉聖王,五不能成佛道。 為什麼? 因為:

一、梵王是凈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釋是少慾,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堅強,而女人懦弱。

四、輪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萬德圓滿,而女人煩惱具足。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礙。 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也不是女人所專有,男人也多的是。 如果從精神觀點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這些習氣,就成為“丈夫”了。

從法身而不從肉體來分男女,是佛陀對男女真實的見解,在《涅槃經》里,佛陀說:

如來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 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論·一四五章》中,佛陀雙手捧著大生主的骨對比丘們說:

「汝等諦聽,一切女人其性多輕薄、多嫉妒、多謅媚、多慳念,只有大生主雖是女人,卻能脫離女人一切過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謂此輩為丈夫。」

一個人具有女人的身體,但能除去精神的弱點,走向成佛的偉大事業,就是男子!而一個人雖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點,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輩是女人!

這是多麼澄明而平等的見解,千百年後讀來依然蕩氣迴腸!

——節錄自林清玄《女身成佛道》


佛法翻譯與性別歧視──招禍取咎,無不自己

By Shobha Rani Dash
李素卿中譯

  許多佛教經典皆暗含歧視女性的意涵。例如,佛陀一開始不願意讓女眾加入僧團,後來雖經阿難一再請求,總算勉強同意,卻又制訂八敬法,藉此約束出家女眾的行為規範,此舉不但讓女性處於從屬地位,也使佛陀屢遭批評。從這八項嚴苛的戒條可知,佛教修行充滿性別歧視,因為它們規定比丘地位永遠高於比丘尼。其次,出家二眾所受持的戒律數目不一;比丘持二百多條戒,比丘尼戒卻多達三百多條,二者相差甚鉅。再者,佛教歧視女性的現象還不止於此,在佛教聖典中,有些經文的章節會以卑劣的語詞來描述女性,比方說,女人有五障(five obstructions),以及女人無法成佛等。表面觀之,這些章節似乎在示意性別不平等,致使佛教思想和佛陀本身也常因此而受到指責。然而,性別歧視真是佛法與佛陀的本意嗎?這項假設有效嗎?為探究此一真相,本文將細覽其絲,重窺其跡,希望藉此了解,招禍取咎,究竟罪在何人?

性別歧視的批判分析

  有關佛教是否含帶性別歧視的爭議,最可能是根源於佛陀拒絕女性加入僧團一事。根據佛經記載,佛陀的生母去世之後,由其姨母大愛道瞿曇彌(Mahapajapati Gotami)乳養釋尊,恩深如生母,當她前去請求佛陀准許她受戒成為比丘尼時,據說起初佛陀並不答應,而這項拒絕便成為佛教性別歧視的根源。大愛道瞿曇彌曾向佛陀哀求三次,但佛陀每次的回答都一樣:「Alam Gotami(?) m? te rucci m?tug?massa tath?gatappavedite dhammavinaye ag?rasm? anag?riya pabbaj?’ ti. 」1 後人對這段情節的翻譯和詮釋各有不同。本文將依照年代順序,由遠而近,將此段巴利文的相關譯文,包括中、日經文的英譯,以及一些著名的巴利文英譯,分述如下:

1. 中文的《中本起經》(日文:Ch?hongiky?, 207 CE))記載:「佛言,止止,瞿曇彌,無樂以女人入我法律。」。2
2. 中文的《中阿含經》(Madhyam?gama)(日文:Ch?agongy?, 397-398 CE)記載:「止止,瞿曇彌,莫作是念。」3
3. 漢譯法藏部的《四分律》( Dharmaguptaka )(日文:Shibunritsu, 408 CE)記載:「且止,瞿曇彌,莫作是言:欲令女人於佛法中出家為道。」4
4. 漢譯化地部的《五分律》(Mah???saka Vinaya) (日文:Gobunritsu, 423~424 CE) 記載:「止止,汝莫作是語。」5
5. 中文的《佛說瞿曇彌記果經》(日文:Bussetsu kudommi kikaky?, 公元五世紀後半)記載:「佛言,止,瞿曇彌不須爾。」6
6. 英國巴利聖典學會出版的南傳巴利英譯《增支部》(1935)記載:「足矣,瞿曇彌!勿決意令女人捨家、無家,於如來(Tath?gata)所宣說之正法中修行。」7
7. 日譯巴利《律藏》(Vinaya Pitaka)(1970)對上述經文的記載為:「且止,瞿曇彌,汝勿欲令女人離家,於如來所傳講之正法、正律中捨世出家。」8
8. 《東方聖典系列》(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series)中的英譯巴利《律藏》(1970)記載:「足矣,瞿曇彌!汝切勿因女人得以如此行之而心喜悅。」9

  以上每一句譯文均表達了強烈的拒絕態度,促使我們將注意力轉向「Alam Gotami(?) m? te rucci….」這段話的遣詞用字上。「alam」一詞通常用於傳達一種強烈的負面表述,例如「足矣」或「停止」。不過,根據巴利聖典學會所出版的巴英字典的說法,當「alam」和某種負面且呼喚的格式併用時,便能賦予整個句子非常溫柔的意義,有點類似「留神」(look out)或「當心」(take care)的意思。在《巴利聖典》的其他地方也可發現這種使用實例。

  《巴利律藏(主要)註釋書》(Samantapasadika)11和《滿足希求》(Manorathap?ranEQ \O(i))12 (《增支部註釋書》)則解釋:佛陀之所以三度拒絕讓大愛道受戒出家,是因為他想要傳達正法的重要性,同時,他也希望大愛道能審慎地遵守僧團的規章與規定。如果佛陀立即同意讓她加入僧團,她可能會輕率以對。在以上所引用的各式譯文當中,最接近的譯文可能是中文的《中本起經》:「佛言,止止,瞿曇彌,無樂以女人入我法律。服法衣者,當盡受清淨,究暢梵行。」換言之,如果翻譯者能夠準確譯出佛陀的話語,就會將他描繪成一位對女性採取嚴謹而非歧視態度的人。由此段譯文可知,佛陀其實是在警告大愛道,而不是在拒絕她。

  一些對女性具有歧視意味的字眼,似乎比較常出現在後期的佛教文本當中,也就是在各種經律譯本和註釋書裡面。例如,在《長老尼偈》(Therigatha)的註釋書《勝義燈》Paramatthad?pan?)中,當提到那群追隨大愛道的釋迦族女性時,註釋者使用「pEQ \O(a)da paricEQ \O(a)rikEQ \O(a)」(字義:服侍他人的女僕)一詞來代表「妻子」之意,但在原來的經文中卻找不到這個語詞。13 此外,在《破除障礙》(Papa?cas?dan?)(《中部註釋書》)中,註釋者描述大愛道在某一世為比丘難陀(Nanda)的妻子14, 在這裡,「pEQ \O(a)da paricEQ \O(a)rikEQ \O(a)」又被用來代表妻子的意思。在巴利聖典的註釋書中,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或許可以表明,在書寫註釋書的年代,妻子被降格到女僕的地位,否則註釋者大可以用「patin」或bhariy」來表示妻子的意思,因為這兩個語詞在當時就已經為人們所使用了。這些例子不但明確指出當時女性在中國和印度的社會地位,也反映了佛教所在之社會的風俗民情。

以《妙法蓮華經》為例

  《妙法蓮華經》(Lotus S?tra)之所以常被引用,乃是因為該經提到女人有五障,除非她能夠轉為男身,否則無法成佛。梵文版的《妙法蓮華經》中記載,當娑竭羅龍王的八歲女兒宣稱自己已經悟道成佛時,舍利弗以懷疑的口吻對她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從來沒有女身成佛的例子出現,而且至今還沒有 (ady?pi) 任何女人可以達到梵王(Brahma)、天帝釋(?akra)、印度大君(mah?r?ja)、轉輪聖王(cakravartin),或不退轉菩薩(avaivartika bodhisattva)的位階。」即便如此,相關的經文依然表明:龍女先將自己轉為男身,之後才以悟道之身示現。

  我們經常以《妙法蓮華經》這部分的經文為例,藉此說明佛教具有性別歧視。不過,我們不能忽略一項事實:質疑龍女成佛並加以評論的是舍利弗,而不是佛陀本身。此外,我們也應注意「ady?pi」一詞,在梵文中,該詞有「仍然」、「至今尚未」,或「迄今」的意思。就算當時還沒有女性達到上述五種位階(five ranks),也不代表她們以後無法達到。舍利弗的話應該純粹只是驚訝之語,因為他從未聽聞如此奇妙和不可思議之事,當然會很訝異地質疑此事是否為真,所以,我們不應該把他的話當成是在否定女性悟道成佛的能力。

  接下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論點值得大家注意:我在本文引述《妙法蓮華經》的經文時,總共參考了三種不同的梵文版本,而所有的版本都是寫著「五種身分(places)或位階」(pa?ca sth?n?ni)。當竺法護(Dharmaraksa) (日文:Jikuh?go)在公元268年翻譯《正法華經》(譯按:鳩摩羅什譯為《妙法蓮華經》,簡稱為《法華經》《妙法華經》)時,他仍遵循梵文版的詮釋,使用「五位」,也就是代表五種身分(places)或位階之意。

  然而,當鳩摩羅什(Kumarajiva)於公元406年重新翻譯這部經典時,卻使用「五障」這種字眼,代表五種障礙或阻礙之意,歧視意味十分濃厚。除了「五障」之外,鳩摩羅什的譯本還出現其他帶有歧視的論評。例如:當舍利弗獲知龍女傾刻成佛時,即以懷疑的語氣對龍女說:「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事實上,無論是在梵文本或竺法護的譯本上,我們都找不到舍利弗所說的這段話。

  鳩摩羅什的譯文係依據來自龜茲(Kucha)的底本,只可惜此一底本業已亡佚,不存於世,使我們無法判斷舍利弗的這些評論究竟是出於原文,還是鳩摩羅什或其他人後來插補進去的。然而,我們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佛經一路從印度傳到中亞,長路漫漫,時空經常跨越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因此,在詮釋、翻譯,和傳遞的過程中,一定會受到當地文化與思想的影響,而後來的詮釋與翻譯也可能會反映當時社會的性別歧視趨向,《妙法蓮華經》的翻譯就是其中一例。目前《妙法蓮華經》的三個漢譯版本仍然流傳於世,但不幸的是,在多數的大乘佛教國家中,人們還是比較喜歡閱讀鳩摩羅什的版本;而在日本,這個版本一直在為性別歧視推波助瀾,增長聲勢。

  此外,另一項需要關切的事實是,梵文經本和漢譯經本對五位或五障的內容記述並不一樣。在漢譯版本中,五障是指無法成為梵王,、帝釋、魔王,、轉輪王,以及佛身,當中並沒有印度大君(maharaja) 一詞;反之,魔王(mara)一詞也沒有出現在梵文版本。如果五障確實是阻礙女性覺悟證道的重要因素,則各版本所提到的項目應該都一樣才對。

  在梵文版的《妙法蓮華經》第十二章中,佛陀預測大愛道比丘尼和耶輸陀羅(Yasodhara)將於未來成為如來(tathagata),分別號為一切眾生喜見(Sarvasattvapriyadar?ana)如來和具足千萬光相(Ra?mi?atasahasraparip?radhvaja)如來。雖然經文中沒有提到成為如來的條件,例如,必須先將女身轉為男身;但是這兩位比丘尼以後的如來名號卻變成男性。有趣的是,在兩種漢譯經本中,皆無法區辨他們的如來名號究竟是不是男性。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梵文裡面,我們會基於文法的理由而使用陽性的姓名形式,惟有如此,它們才能和「tathagata」的詞性一致,因為「tathagata」在性別中代表陽性。如果事情的真相如此,我們就不能斷言說,女性無法以陰性名號或女身成為如來,否則就誤會大了。

  雖然人們最常引述《妙法蓮華經》中有關五位或五障的說法,但其他經典也會提到這兩個字眼,而這所有的經典都是在公元207年至601年間出現的。因此,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可能真的低於男性,同時社會也普遍存在著對女性的歧視。果真如此,社會對女性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到人們對佛經的解讀方式。

佛陀之評論所含藏的正面意義:一些支持的論點

  有關佛陀是否真的對女性作出歧視性的評論一事,至今仍是個謎;然而,不同經典之間的矛盾說法,確實讓人懷疑這些評論的真實性。就以巴利版的八敬法為例吧!當我們檢視《律藏》(Vinaya Pitaka)時,會發現八敬法的第六條規定:女性必須完成兩年的見習期,才能受具足戒。不過,實情並非如此,無論是大愛道,或是追隨她的釋迦族女眾,都沒有受到此戒所限。當初佛陀為她們受戒出家時,並沒有要求她們以見習生的身分接受兩年訓練。除了《律藏》之外,《增支部》也提過這項戒條,但是在漢譯《中阿含經》裡面,在敘述有關比丘尼八敬法的內容時,並未談及此項戒條。

  在佛教聖典中,經常可以發現許多類似的矛盾,令人對後來的譯本產生懷疑。本文前面提過,佛陀對於是否讓女眾加入僧團一事,曾經頗費躊躇;其實,就算我們暫時接受確有此事,也可以依據以下論點為佛陀的猶豫態度作辯護:

1. 佛陀最初的拒絕極有可能是針對大愛道瞿曇彌而來,因為她是第一位來到佛陀面前,請求佛陀准許她成為比丘尼的女性。當時的場景是很容易想像的:大愛道貴為皇后,從來不知人間疾苦,生活艱辛。對一個出身優渥的人來說,要他沿門托缽,乞討一日所需的食物,恐怕是一項非常嚴酷難熬的考驗。佛陀可能不願見到他尊貴的母親處於如此悲慘的境地,才對是否允許其受戒出家之事,有所保留。另一種情況可能是,佛陀是想藉此確認大愛道出家的決心。

2. 大愛道第二次出現在佛陀面前請求受戒出家時,有一大群釋迦族的女性陪在一旁,由此可見,這不是一項只對她產生影響的議題。雖然大愛道想要成為比丘尼的決心似乎非常懇切與堅定,但其他女性可能只是一時衝動才追隨她的腳步前來,心態上不像她那麼堅決。

3. 釋迦族不是一個非常大的氏族,面對一大群女性選擇出家,那種纏繞於心頭的恐懼勢必令人擔憂。如果許多女性紛紛出家為尼,可能不只會給氏族帶來嚴重問題,也會動搖整個社會的力量。

4. 每一個社會都有心術不正之人,包括佛陀所處的時代在內。例如,佛經中記載:蓮華色長老尼(Uppalavanna Theri)於森林中睡眠時遭梵行難,加害者是她的表哥阿難陀(Ananda Manaba),也是她捨世出家前的情人。這個例子表明,比丘在沿路托缽的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嘲弄或侮辱比丘尼,因此,佛陀必然會十分關切女性出家者的安全。

5. 並非所有加入僧團的比丘都是證悟或離欲之人。事實上,經典中不乏比丘易為情欲所困的例子。這些比丘可能很容易受到肉慾的誘惑,因此不能排除他們可能會對比丘尼產生強烈的渴望,進而造成僧團的腐化與騷動。

6. 自從文明開始發展以來,女性一直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主要角色。因此,佛陀或許會擔憂,一旦允許女性加入僧團之後,可能會造成家庭生活解體。同時,平信徒對僧團的護持行動(例如,供養食物的準備),也可能會因而受到阻礙。所以,如果真的允許女性加入僧團,人們可能會認為那是一顆巨大的潛在絆腳石,會使佛法無法順利推展。

7. 比丘尼戒之所以比比丘戒多出一百多條,並非完全基於性別歧視,而是與某些生物因素有關,而這些因素不是女性所能控制的。

8. 我們也許可以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待佛陀拒絕女性加入僧團一事:保護比丘尼,使她們免於遭到比丘可能的侵犯。其實,如果僧團初是由女眾組成,當男眾想要申請加入時,他們可能也必須面臨相同的限制。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女性的身分,而在於異性成員的人數成長,以及成長後所能發揮的功能。

結語

  研讀經典時,我們很容易望文生義,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穿鑿附會,以訛傳訛,而未能探本索源,推敲其真,最後一定會陷入誤讀和誤解的泥沼。之所以會發生誤讀和誤解,問題通常不是出在經典本身,而是出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對於一些微妙字義的解讀,各有各的看法,有時處理不慎,便會出現「失之毫釐 繆以千里」的情況,然後一代傳過一代,無法跳脫。因此,我們今天所讀到的一些帶有性別歧視的經文,也可能是誤讀的結果,其所反映的是,當年佛經被書寫時的社會環境與種種時空限制。此外,經典的誤讀亦表明一項事實,那就是:佛經從南亞傳到東亞,必須以不同的語言傳達經典的意義,為了因應語言學的需求,在翻譯過程中,必然有所取捨,有所偏頗,甚至背離佛陀的本懷。一如往常,這一切問題的根本還是來自心智的偏差與無知。

 

1. H. Oldenberg (ed.), the Vinaya Pi?aka?, Vol. II, the PTS, London, 1964, p. 253f; E. Hardy (ed.), the A?guttara Nik?ya, Part-IV, PTS, London, 1899, p. 274f.
2. T4, p.158a.
3. T1, p. 605a.
4. T22, p. 922c.
5. T22, p. 185b.
6. T1, p. 856a.
7. E. M. Hare (tr.), 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 Vol. IV, PTS, London, 1935, p. 181.
8. The Nandendaiz?kyo, Vol. 4, <Bikunikendo>, published by Taish? shinsh? daiz?ky? kank?kai, Tokyo, 1970, p. 378.
9. The Nandendaiz?kyo, Vol. 4, <Bikunikendo>, published by Taish? shinsh? daiz?ky? kank?kai, Tokyo, 1970, p. 378.
11. J. Takakusu and M. Nagai (ed.), the Samantap?s?dik?, Vol. VI, PTS, London, 1947, pp. 1290-1291.
12. H. Kopp (ed.), the Manorathap?ra??, Vol. IV, PTS, London, 1979, pp. 132-133.
13. William Pruitt (ed.), theTher?g?th A??hakath? (Paramatthad?pan? VI), PTS, Oxford, 1998, p. 136.
14. I. B. Horner (ed.), the Papa?cas?dan? Majjhimanik?ya??hakath?, part- IV & V, PTS, London, 1977, p. 93.

 

天眼照見女人多墮地獄!

 

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女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