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佛教徒該不該積極理財?

A:「理財」是現代出現的名詞,大多數人談到理財,會先聯想到以投資來生財。不過,根據《善生經》,佛陀曾教導弟子把收入分配在生活所需、營業生計、儲蓄和布施上,因此佛教徒所談的理財,也可廣義地解釋為收入的合理分配,當中包括了開源和節流。

 以生命整體來說,錢財不過是生活所需的工具之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真正會賺錢的人,也應該知道怎麼恰到好處地用錢,活出生命的品質。可惜有些人錯把財富的積累程度和幸福指數畫上等號,以致於將賺錢視為生命價值的全部,除了將大部分的時間投注於追求獲利,無時無刻在數字上打轉,隨之喜怒哀樂、憂悲苦惱,更因此忽略家庭經營,導致與親人情感疏離,甚至工作過勞,落得一身是病。如此這般,與其說是賺錢,不如說是被錢賺走了時間、親情、健康,最糟糕的是,有人為了賺取暴利,以不當的方式求取財富,等同是被錢賺走了人格,真是相當划不來。

 其實,唯有心靈的成長,以及所造下的善業,才是真正能夠帶走的無形財富。佛教徒對於金錢,應該在「需要」和「想要」之間好好衡量,而非將其當作唯一的人生目標。至於要投入多少精力在聚積財富上?人的一生著實有限,應如同合理分配收入一般,把時間資源平衡、妥善地分配在陪伴家人、工作和修行上。

本文摘自人生 2016/6月號
http://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48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