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很多長輩退休了,日常生活就是打麻將、追電視劇,也不懂求生淨土,該如何勸告他們通過佛法獲益呢?
【問題】
頂禮嘎瑪仁波切!很多長輩退休了,日常生活就是打麻將、追電視劇,也不懂求生淨土。我們該如何勸告他們通過佛法獲益呢?
【嘎瑪仁波切答】
當一個人皈依成為佛弟子,為自心找到了家,有了堅定不移的信仰,就會擁有一個大家庭。即使年老體弱,無人贍養,即使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個個離你遠去,信仰卻會陪伴你一輩子,佛菩薩永遠都會和你在一起。多少老人,晚年孤苦伶仃,因為信佛,卻能活得快樂,喜樂終老。
在馬爾康,我們有個養老院,以前有160多位老人住在裡面。藏族的老人都不會得老年癡呆,原因是什麼?他們有很虔誠的信仰,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忏悔過去、現在造作的罪業,為來世祈禱,為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進行功德回向等等,根本沒時間得老年癡呆症。
養老院裡,也有幾十位漢族老人,不信佛,不信輪回,也不信因果,所以他們覺得不用忏悔也不用祈禱,感覺自己過得很悠閒。他們比較關注的是吃什麼、看什麼等等這些。早晨剛吃完飯,就去想午飯和晚飯吃什麼,到廚房去看做什麼菜,怎麼做才好吃,然後就開始看電視,追電視劇,這樣過了兩三年,有些慢慢就得了老年癡呆症,很可憐。
後來我們鼓勵漢族老人去外面繞幾圈大轉經筒,不信佛沒有關系,就當鍛煉身體,慢慢這些得了老年癡呆症的老人也好了起來。所以,學佛對我們現在的健康非常有益處,修行對我們的今生和來世都會有巨大的幫助。
對佛的信仰,不是只在來世,不是只針對我們了脫生死輪回,今生活著的時候,我們也要能過得很快樂。全世界大部分民族都有宗教信仰,原因是什麼?信仰可以讓他們找到一個平衡點,讓他們感到愉悅。如果有了信仰,卻一天到晚苦哈哈的,有誰會願意堅持去信呢?在藏區,基本找不到自殺的人,因為藏族人通過信佛,知道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暇滿人身難得,就算自殺死得快,卻不一定有機會投胎做人,很可能投胎去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那裡的日子比現在做人更苦更難。
信佛後,你的感情不只屬於某一個人,或者自己的小家;你不會因為失戀而想不開,因為你知道自己還有佛菩薩,還有師父,還有父母親朋和師兄弟姐妹。你本來就有一整個世界——有天下一切如母有情眾生,為了他們能夠脫離輪回,你還需要去無私奉獻與付出;你有責任幫他們念經超度、虔誠祈福,所以,和一個人分手根本算不上什麼。
信佛後,你懂得生病是業力現前,為了能夠忏悔清淨自身的業力,所以你努力去多活一天又一天。因為只要努力活著,業力就能多一些淨化。為了消除業障你會很虔誠地生存下去,再苦再難都不怕,這就是有宗教信仰的好處。
佛法,是非常好的生命調味料,哪怕只是從中學會一點點,你的生命將會變得很有味道。相信我,因為我是從中得到無窮益處的人。
回家人老人:如何勸父母學佛
接觸過很多的朋友,他們在勸說父母學佛的時候都非常積極,發心非常好。因為他知道有一個非常好的寶貝,然後他想去孝敬他的父母,他就拼命跟父母說這個問題,但多數不得法。即使釋迦牟尼佛,他在孝敬父母的時候,也請了一位菩薩幫忙,請了哪一位菩薩,就是地藏王菩薩,來演示這部《地藏經》。地藏王菩薩演繹了地獄是個什麼事情和如何孝敬父母的,這是善巧方便。
我們在這個世間當中,如何能做到有智慧的善巧方便,是很難的。你比如說,如果你父母的心落鬼道上了,貪心特重的話,落到餓鬼道,貪心就重。然後當中,你如果給他錢,給他兩萬塊錢,他會考慮到“你是不是還有五萬”;如果送五十萬塊錢,他會考慮到“你是不是還有一百萬”。你這樣的話,並不是在“廣設方便,勸誘父母”。在這個地方,拿出時間來探討一下: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當中,應該如何的勸誘父母,能讓他們得到真利益?
第一條:你應該有智慧
何謂有智,需在無我相,無我見,無我的境界上處理與父母的關系。如果你沒有智慧的話,就不可能到達“無我”的境界當中。
如果你真的想讓你的父母學佛,在佛陀所教育的范圍內,能得到真正的利益,那你的思維模式應該是“無我”境界的。也就是你(智慧)必須到達“無我”的境界。,否則就是麻煩,就會因你著他們是你的父母相,而度不了他們;或是就是躲避(不管他們,不見他們),你仍然度不了他們。這一點,我也試過很多次。而且多數的情況下,很多的修行人跟他們的父母是逆緣,很少有幾個善緣的。(煩惱即菩提)而在這個逆緣的時候,你如何幫你的父母去修行,學佛,去得到真正的利益。首先你是“無我”的境界。如不這樣,你就會因與你的父母們同時著情執心,(情重理智就會下降)不可能處理好父母的關系,就會根本幫不了他們,你更鬧心。這是第一條,首先要有無我般若智慧。
第二條:你要符合“人事”
符合我們現在當代社會的人倫道德,符合孝順子孫的人倫要求去做任何事。你首先,該孝敬父母的時候孝敬父母,該稱念父母的時候稱念父母,該請父母吃飯的時候請父母吃飯。該給父母洗腳時就給父母洗腳,只要是人,就應找不到你在孝敬父母方面的缺點,最好找不到你在做人上的任何缺點,但這一切的東西,處在第一條的那個“無我”的境界當中,就好像你在演戲一樣。你知道你叫林心如,你演的叫紫薇格格,演完了以後,你還叫林心如,不要與紫薇格格混淆了。就好像我們穿一身戲服。在這個地方,我叫回家人。那我就是回家人,跟大家一起演一場戲似的。我並沒有感覺“啊,今天來了50個人聽,明天來了5個人聽”。如果那樣的話,怎麼樣,我就掉進去了。我只在演戲,眾生因他們因緣而生的。所以,這一點,做好人事,做好演戲這方面,無非我們演的技巧如何了,這第二條是非常關鍵的。
第三條:情重,那恨就越大
有些時候,你非常的愛你父母,你跟他們說“父母,學佛吧,你看佛法多好啊”。如果你跟父母是逆緣的話,他就會因你掛念的這種情執,反而就不去學。
我見過有這樣的一位朋友,他的父親得了一個病。他因為修行,知道父親的壽命非常麻煩。但是他想了一些辦法,為父親續命,做了很多的事情。當中,他又回去勸他的母親“母親,如果是父親身體好了,你學佛吧”。他母親就說“好,可以的,但不要花很多錢,一定讓你父親身體好了”。日後,因機緣成熟了,他父親的病好了,而且沒有花很多的錢。後來他就過去問他母親了;“母親,你這回學佛了吧,要講信用”。他母親回頭就告訴他“我本身是佛,學什麼佛”。這個事情我是親眼見到過的,這位朋友,當時氣的差點沒背過氣兒去。但是最後發現,他為什麼這樣生氣,就是因為他太愛他的父母了,太掛念他的父母了。而他不知道,就他這種掛念使他失去理智。所以,當他們不符合他的這種感受的時候,他就會特別的難受,不重情並非沒有情,而是因知道動情對父母只有害,不利於父母學到真正的東西,而相對的不著情,是這樣的。
第四條:嚴持戒律
我們在勸父母學佛的時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在一個范圍內,我如何做到一個很好的人。如果你干了很多在社會當中不值一提的壞事。然後你父母就對你這樣學佛的,造成謗佛,你這樣是不可能讓你父母學到
你知道嗎,人勸人真的沒有用。你在前面走,做的非常好。然後他們覺得“你看我的孩子就是學佛以後,吃素身上特清靜,臉上也好看”,然後你父母就覺得吃素挺好的,他們也跟著吃素。根本不用天天跟你父母說,“你們如果吃素得到一種很好的利益。”(尤其不能對認為你迷信的父母講,吃素後身後會有五位菩薩跟著你)再比如說,你通過學佛變得非常的孝敬父母,嚴持做人的戒律,你父母自然而然就感覺到“這佛法挺不錯的,看我兒子或女兒通過學佛變得這樣孝順我了”。而不需要跟他們說“我這佛法非常有利益,不恭敬三寶,聽信邪法會下無間地獄的。”如那樣講你母親“嘭”的一下,“你才下無間地獄呢”。哈哈,人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聲音,只有改變自己的人,才能引導別的改變,尤其對父母改變的影響。
戒律是自我改變的標尺,不要去改變你的父母,要通過持戒後的改變而去影響你的父母。
第五條:在表象當中,順應父母的心思;在心性當中,一定不要拿他們當父母
要把父母當成在修行當中一個關卡。是你成佛的陪練者,也可以說你成佛的心是因他們而發得,在跟父母談論的時候,關鍵不能被“父(母)女”“父(母)子”的這種情執騙了,非常關鍵。有很多的人,因為他宿世間有出家的因緣,(他這個“家”怎樣出,就會讓其感覺到沒有世間親情,自然而然就要出家了,)而這種宿世間他發過願要出家因緣到了,他就感覺到特痛苦。他感覺到“為什麼別人的父母對孩子那麼好,我父母拿孩子不好,為什麼看我哪都不好?為什麼這樣對我不公平?”。這點怎麼樣產生的,首先你被父母情執騙了。再此願力所至,讓你斷了世間情執心好出家的,哈哈,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是因自己願力生成,怪不得任何人。
只要你是修行人,說實話,那擺在你面前的:首先是如何能順應父母的心,然後在心性當中,跟父母保持相對獨立,不能被父母情感所騙。記得在年輕的時候,離開家庭,進社會,那個時候不修行,沒智慧與定力,就出去找了很多的朋友,拜了很多的兄弟,(就是鐵哥們),當時是因一直在父母的保護圈裡。當離開這個保護圈的時候,內心當中因為特別依存這種保護圈,就產生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害怕與依賴。這種東西本身就是被父母的情騙了。做為一個修行者,擔當是基本條件,是根。這當中如有出家的因緣時,更不要叫親情騙了,不然特痛苦。而且有可能生成怨恨,很重的怨。這種怨恨在法界當中是很難解開的,必須要了然而知。
你真正愛他們,就不要愛他們。
第六條:一定要順導,不能逆導
在讓父母們接受佛法的時候,一定要順著父母的心,不要順著你著相所學的佛法。因這要求你自身的功德福報非常好,然後你父母看到你通過學佛獲得很大的利益,而自然而然影響他們去學佛。一定不去用一種道理來指導他們。尤其象教育孩子一樣心情的教育他們,最可怕是自己認為學到一定程度了(自認為)差別心,分別心又很重的朋友,就會因父母們達不到自己內心的標尺,為發洩內心由愛生恨的心理壓力,而和父母將關系鬧僵了。如你這樣說“佛陀說常輕三寶,信邪,一定會下無間地獄的”。不但教育不了你的父母,還形成很重的邪見,在這裡是不能使用異相方便,使用怪異嗔責,讓父母們生畏懼,來修行佛法的。這也不符合人倫道德的,而且會形成沒有辦法逾越的隔閡。在這個地方一定要知道,順著父母的心情來。
我記得我修淨土的時候,持清靜戒,過午不食。父母感覺到我特苦,(我沒修的時候170多斤,修了後110多斤,瘦的非常難看。)然後我的父母特心疼。一次我們一起出去,要了菜,我的一個長輩叨著一塊肉放在我的嘴裡,非要讓我吃掉,如果當時沒有智慧,不能順父母的心來,就很難處理的,(其實持戒都是心戒,是戒對這種東西的貪婪的心,而並不是表象的戒。)我就問自己“怎麼樣做啊”,我就選另一個方向,把這個肉吃下,吃下去以後,過了沒有五分鐘,我說我想吐。其實根本沒想吐,然後用手指撥嗓子,吐的什麼東西都吐出來了。我父母從那時開始,再不逼我吃飯了。所以呢,在這個地方,你一定順著父母的心,而不能一味的講道理,
恆順一切眾生,即供養諸佛,更何況自己的父母了。
第七條:在和父母交往時,要有一條准則“讓父母放下妄想執著”
你無論干什麼都是為了讓父母放下妄想執著,就是放下貪嗔癡。在這裡,你應該站在有智慧的這方面來做這個事情。只要能放下或不增加他們的妄想執著,他們或你干什麼都可以。
做這事慧眼是關鍵,首先你要分清父母是什麼類型的人,對於貪心重的父母,在他們面前要演習布施與布施的利益;對於嗔心重的父母,在他們面前演習忍辱及嗔心的害處;對於無明重的父母,演習看破,放下的妙用;對於心神散亂無定的父母,演習禅定,觀心好處;對於毀犯無律的父母,演習行有度,知進止的方便;對於懈怠庸懶的父母,演習積極精進的心態。在這裡並不是讓你去說教,也並不是讓你一次將父母們習氣改過來,而是你自己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去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父母們的心。無論你怎麼做,怎樣教他們,你的目的就是讓他放下妄想執著。一切僅是你讓父母放下妄想執著的工具,是藥,哈哈,不能當糧食吃的。
第八條:順應父母的心意干事
如何勸父母學佛
他們之所以成為你的父母,那因他們對你的情執心(或怨恨心)是非常大的。他們自己也沒有辦法消耗掉這種大的情執心,他就會化成一種在我們看來不理智,但在他們看來是非常理智的行為。這是代溝,也是因緣。如果你愛你的父母,就要學會相對的忍耐,學會順應父母的心意干事。給他們一個能愛你的空間,一個能在你這裡體現父母愛的地方,同時要合理的善導他們的愛就可以了。
他們怎麼樣去疼你,去愛你,如他們見你要哭。這時,你對你父母哭,你父母就會勸你“你別哭了”,你說“你們也別哭了”,你父母就不會哭了。如你不這樣,而是說“別哭了,我們是怎麼怎麼樣的因緣,你們這樣情重,下一世就當畜生了”,這就麻煩了。我見過一個出家的人,他要出家,父母就哭。他就跟父母說了“你們是我這一世的父母,我上一世的父母是市場裡面買菜的老太太”。當時把他父母給氣的,哐叽一耳光,他父母說他非常不孝敬,非常自私,學佛學癡了。他說的對不對,相對說也對,他有宿命通了,菜市場那老太太前世的確是他的父母,但又不對,著相了。
父母們認為這孩子是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因為他們從小看孩子們長大,他們無法接受這種逆自己心意做法與口氣,在父母認為你這是叛變,無論你說的對錯。有時引導父母學佛的捷徑,真的不是佛理,尤其不是大道理,而是感動,讓父母從內心對學佛而獲得到的大利益的感動,一種因感到你對他們無邊愛與孝心後,內心深處深深的感動,一定學會用心感心。
第九條:無論如何給你父母留出後路
如果你父母學佛的因緣的確不到,你要跟你父母說,或是不跟他們說,暗下一願“在我父母過世後,我將做什麼什麼樣的功德,將父母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
在我們現在這個末法時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不可思議方便。所以處理父母這種事情來說,要做的就是:當父母實在不理解時,你就可以暗暗發一願“當父母去世了,我做什麼什麼樣的功德,把他們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為什麼,你到時候就會因願力,將你的父母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即使你的父母學佛,發這個也是不錯的。
在一切後路中,唯一“父母所做一切都是為了讓我放下妄想執著,看破情執,直至讓我成佛的,因此我因父母對我的恩德,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直至入究竟(無余)涅盤。我此功德,將父母超度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願力究竟。你在發這個願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知悉見,都會護持你的父母,用這功德救助父母是究竟的。當然別的也不錯。我們今天,就“廣設方便,勸誘父母”這個地方,就談這些。
淨空法師: 如何接引不信佛的家人
問:“面對丈夫、兒女、老人,或兄弟姊妹,或親屬,都不信佛,如何弘揚佛法?又如何處理老人的後事?請法師開示。”
答:這是說你自己學佛了,你的家人不 學佛。剛才我說過了,我們幫助眾生,幫助眾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把佛法介紹給一切眾生。家裡面這些人都是你度眾生的物件,而且家人可能就是特別難度。既然做 一家人,這總有緣,如果沒有緣,絕對不會變成一家人。一家人緣分就很深,你要有善巧方便去幫助他們。方式裡面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修學做出來給你家裡人 看。你們家裡人覺得你學佛變了一個人,變得令大家歡喜,變得令人讚歎,他就會來學了。
所以這必須要智慧、要善巧方便。佛跟 我們講的四個原則,叫做“四攝法”。“攝”就是攝受眾生,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學佛之後對於家親眷屬,要格外認真為他們服務,這就是佈施。決定不要說他們 的過失,讚揚他們的善心善行,為他們服務,對他們特別好。他會發覺你學佛之後跟你學佛之前不一樣,學佛之後真的懂得孝養父母,尊重長輩,和睦兄弟,愛護晚 輩,你的慈悲心、真誠的慈悲流露出來了,你的家人看到怎麼不受感動?到他們向你請教的時候,你再把佛法的道理細細的講給他們聽,他們就全都得度了。
千萬不可以你學了佛,受了三皈五戒, 看到他們:“不行!你破戒了,你將來要墮地獄。”那你家裡的人都把你看作冤家對頭,決定不可以。學佛是有智慧,對哪些人,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說 話要有技巧,要有分寸。所以一個人學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你要怎樣去落實,教化你的家人?那就是把佛陀經典上的教誨,你統統做到就行了。
問:“家中只有我一 個信佛,父母年紀七十多歲了,勸他們又不信,反而罵我,來佛堂,他們又不高興。我要怎麼做?”
答:為了孝順父母,你可以不必到佛 堂,你在家面念佛。出聲念他們不歡喜,你不出聲,默念。一切要能夠順從父母。父母年歲這麼大了,一定要表現得比平常還要好,他就會覺得奇怪:“你怎麼跟過 去不一樣,現在怎麼變得這麼乖、這麼孝順?”你說:“是佛教我這麼做的。”這樣才能感動他,讓他對佛法有好感,然後慢慢再勸他念佛。如果你所做的他都不歡 喜,你勸他念佛就非常困難。首先要一切都順從。
家人朋友不信佛怎麼辦?別著急,高僧大德們教你這些神奇妙法
昨日,群中有一朋友提問:家裡人不信佛怎麼辦?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群中好多人都表示遇到過這類似的情況。這裡則整理出大德們關於此問題的開示,希望能幫助大家解惑。
嘎瑪仁波切:
很多信佛的人都有一個心願,很想讓家人朋友都信佛,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如果周圍的人不信佛,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你以前脾氣壞,就把脾氣修好;你以前不勤勞,就要變勤勞。用利益眾生的心態對待你的家人朋友,他們早晚會信佛,因為你變好了。
印光大師:
若父母天性與佛相反,當至誠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業。久而久之,自會生信修持。誠之所至,金石為開。況父子天性相關,而有不能轉移之理乎。
自己斷惡修善,老實念南無阿彌陀佛。對一切親人及有緣人,也用這個方法教導對方。對家裡的長輩、同輩、晚輩都應勸導斷惡修善老實念佛。對反對的人作憐憫想,不可強制對方。
家裡有長輩小孩,暫時斷不了酒肉的,又對因果佛法不能生信的,可暫時隨順,但自己應常常念佛代親人懺悔業障,希望親人回心轉意。此外,利用種種機緣勸導親人念佛,這才是真孝。如果只是順從世間吃肉喝酒等禮節而不發心勸導親人念佛往生,與落井下石沒什麼區別。
在勸導父母斷殺生斷酒肉方面,可以從多方面啟迪,讓父母知道斷惡修善老實念佛的好處,比如講講因果故事、感應錄,聊聊聽聞的或身邊的因果案例,對方固執己見仍不相信,就好好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並回向他們早日生信念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天性,必然蒙佛加被他們,總有一天會他們會認識到之前的錯誤做法,轉而斷惡修善老實念佛。
總之,一是勸導,二是代親人懺悔,兩者結合相得益彰。跟父母聊閒話家常時,可以把一些佛法道理、因果道理巧妙的插到家常話裡面,慢慢就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勸導時只能好言相勸,心平氣和,萬萬不可以命令、呵斥的方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激起他們的對抗甚至遠離佛法。
了幻法師:
信佛或不信佛,均有因緣,不必因父母不學佛而過分煩惱。做為已學佛的子女,當然可以成為父母學佛的助緣。但要有耐心,要運用善巧方便,不可勉強。
最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去感化他們。如果父母年歲大了,你一定要表現得比平常還要好,他就會覺得奇怪,你現在變得這麼孝順,跟過去不一樣。你說這是佛教我這麼做的,這樣才能感動他,讓他對佛法有好感,然後慢慢再勸他念佛。如果你所做的,他都不歡喜,你勸他念佛就非常困難。為了孝順父母,你可以不必到佛堂,在家裡念佛就好。如果出聲念佛,他不歡喜,你就默念,一切要順從父母。
如果他們始終不相信,也不必因此沮喪、怨恨,應一如既往,做好子女的本分,讓父母怡養天年。
仁禪法師:
我覺得目前不是和家人爭道理的時候,如果和家人的關係處理得不和諧,人情上不通,講道理也不會有效果。實際上,自己要反觀一下,如果滿身都是過失,有什麼資本去說服父母呢?所以應該柔聲下氣,對父母孝順,他們領會到你的心意,還會和你針鋒相對嗎?所以,不是在外相上衝突、爭論,那樣的話,只會堅固人相、我相,天天增上煩惱,這也不是佛法教你去做的。
在世間,父母是最重的境,你自己衡量一下,是一塊肉的問題大,還是使父母對佛教產生嗔心的罪過大。而且按這種方式做下去,能讓父母對佛教產生好感嗎?所以首先不去爭大道理,而是自己要把一個盡心盡力孝順父母、盡責任盡義務的佛弟子形象實實在在做出來,這樣在最近的身心行為上轉變,不是比你口頭上空談、實際上違背好得多嗎?
總的就是一句話:先做一個孝子,從生活上盡好人子孝養之職,把父母的心感動,再談佛法出世間的孝道。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親人朋友,觀想每一個人的頭頂上都端坐著一尊佛,如果你信佛,而你的家人不信佛,還反對你信佛的話,你今後見到你的家人,你就觀想你的家人頭頂上端坐著一尊佛(什麼佛菩薩都可以的,我一般是觀想藥師佛),佛放出光明,將你的家人全身籠罩在佛光中!心中默默的祈禱,願如來保佑你的家人吉祥如意,願你的家人能早日信佛!這麼觀想,很快你的家人就能信佛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