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念佛、念經、聽經,這三件事,對一個希望三年開根本智的人而言,時間上應該怎麼調配?

 

淨空法師答:

淨宗法門是以念佛為主,念佛不得力,所以才叫你念經,才叫你聽經。聽經主要是把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清楚,我們的信心就能建立了,願心就懇切了。很多同修說,我的信心有問題,我的願心不懇切,雖然想往生,那個心總是不切,原因在什麼地方?實在講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真的搞清楚,自然就懇切。所以讀經是明了 道理跟明白事實真相,目的在此,真的信,真的願,願心懇切,經聽不聽就無所謂,我們的目的達到。讀經是修清凈心,念佛當然也是修清凈心。佛號短,很容易口頭上滑過,一面念阿彌陀佛,一面還打妄想。在初學,功夫很難得力。叫你念經,經文長,一打妄想就念錯了,馬上就能夠警覺到,馬上就可以發現。所以用念經的方法修清凈心,作為將來念佛的基礎,所以念經是念佛的基礎,是念佛的前方便,這個我們要曉得,用意在此。

無論用什麼功夫,八萬四千法門,無論那一門功夫都要攝心,功夫才能成就。不攝心,心是散亂的,散亂心修什麼都不能成就,念佛不能得三昧,不能得一心,參禪不能得定,研教不能明白,根本原因在那裡?心散亂。由此可知,所有一切法門的修學都重視修定,當然這個定功不是很深,總得有一點小小的定功。所以我勸大家念 《無量壽經》念三年,念三年收心,沒有別的!就是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我們三年念經,是求其放心而已,放是我們心放在外面,就是散亂的,把這個散亂的心收回,就是這個意思,就是收心。讓自己心定下來,然後研教也好,念佛也好,參禪也好,持咒也好,功夫都容易得力了。

所以第一步功夫要收心。古來大德,他們的教學是五年,現在人沒有那麼大的耐心,所以我也打了個六折,三年。還有人問我,法師啊!能不能更少一點,我說更少那恐怕得不到效果了。所以我想三年不能更少了。古人是五年,所以我們至少要用三年的功夫來收心。何況我們現在生活環境比起古人差得很遠,古人的社會很單純, 風俗淳厚,人心地老實,還要五年,我們今天花花世界,外面的一切都在那裡誘惑,在這個環境當中,你說少過三年,在我看恐怕沒有什麼用處。

所以想真正成就,要咬緊牙根,好好的先念三年經,念經不求解意,這個一定要曉得。因為念經是修清凈心的,如果我一面念經,一面想經裡面的意思,清凈心就破壞了,就得不到了。所以念經為的是什麼?為了修清凈心,決定不能想裡頭的意思。你求解,另外找個時間,我一天聽錄音帶一個小時,研究經教一個小時,可以求解,要跟讀經的時間分開,讀經是修定,求解是修慧,把它分開,不能混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定也沒有了,慧也沒有了,全部都破壞了,要分開。心果然清凈,不懷疑、不夾雜,這一句佛號真得力,根本智不必要求,自自然然的成就。所以佛法里,重的是有願不能希求,它自然達到,自然成就,心清凈了。清凈心就是根本 智,清凈心起作用就是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

初學最初三年要以讀經為主。我勸勉同修,幅度很寬,條件很寬,只要求大家一天將《無量壽經》念三遍,念得很熟的人(我們這裡有不少同修,都能夠背誦),他們念一遍只要半個小時,換句話念三遍才一個半鐘點,一天一個半鐘點修定,時間已經是很少了,但是總比不修要好,所以這個修定的時間愈長愈好,看自己的時間,看自己的工作,生活環境,能有長一點時間當然最好,以這個為主,以求解來作輔助,剩下的時間就念佛,這樣就很好。三年以後我們以理解為主,以實踐佛的教訓為主,就是說我要把它做到,經要不能背,佛的教訓你怎麼會記得住?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經文很熟,一下就想到,佛是不是這樣教我的,如果我的念頭跟佛的意思相違背,我們馬上就要改過來,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訓,那就叫依教奉行。真的把道理融成我們的思想見解,把教訓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這叫做學佛。所以經絕對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佛菩薩不要聽,經是念給自己聽的,是讓自己認真去學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