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一個中等根性的人,沒有長時間的薰修他不能成就
我們學佛,為什麼學了多年沒感應?有些人,很少數、很少數,學佛不久他就有感應,這什麼原因?第一個,善根福德不相同,宿世的;第二個,這一生當中經教的薰聞不相同。我的善根福德並不殊勝,你們諸位瞭解我過去的歷史你就明白了。如果善根深厚的人,一接觸他就真信。我遇到是大善知識是沒錯,我常說我的信心只有兩成,把它算作十分,我只有兩分,算成一百分,我只有二十分,不多。所以,老師勸我學淨宗,我差不多到二十多年才接受,不是人家一說我就接受,這就是善根福德不足。
真的是得上天保佑,壽命延長了,如果當年我真的是四十五歲就走了,我知道的不多。對於這些大道理我也都讀過,我心裡頭有疑惑,我能信又不是真信,有疑。經過六十年這麼長時期的薰習,才真搞清楚、真搞明白。我感謝佛菩薩,感謝壽命的延長,知道一個中等根性的人,沒有長時間的薰修他不能成就。上上根人畢竟是少數又少數,不多見。尤其是古人那種做學問、修行的心態,是我們望塵莫及的。他們的心態是定的,不是浮動,他們的心思專一,不夾雜、不間斷,這個很厲害。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他很容易得三昧、很容易開悟。我們今天就缺乏這一點,其實我們很清楚,今人跟古人沒有什麼差別,古人能做到的,今人肯定能做到,就是不肯做。自以為是,也就是傲慢這個習氣比古人深。古人這個習氣淺,他很容易克服,我們自以為是、自以為能,那麻煩大了。
孔夫子,後世稱為大聖,人家能夠做到「述而不作」,說明自己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什麼根性?中等根性。說明了他所學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傳給後世的,全是古人東西,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對古人東西誠信,一點懷疑沒有,完全接受。好,好裡面有歡喜心,「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佛法講他有法喜,我們得不到法喜。大乘教裡面常講法喜充滿,那是一種真正的享受。我們對法喜也嘗到,不多,嘗到一點邊緣而已。也正是這一點點的邊緣,讓我們能夠繼續努力,沒有把這門東西放棄去改學別的,沒有,這裡面嘗到法喜。法喜的濃淡各人不相同,我們相信根底深厚的、有善根福德的,他們得到多。我們能得到少分,這也是靠專心,這種專心是老師教的。學習跟緣分有很大關係,我們今天修學的緣,跟古人相比相差很大!古時候的緣好,家教好,根底扎得好。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古時候那種家教我們只沾了一點邊緣,而且時間很短,不到兩年。什麼時候?六、七歲的時候,剛剛記事,看到這些現象,孝親尊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十歲上小學,小學的教學跟私塾教學完全不一樣,鄉下人對老師那種尊重再也看不見了;不但看不見,聽都沒聽說過。
中國古人教學法裡面,學問真的是大、真是深。今天整個社會動亂,地球上災變頻繁,原因是很多,第一個原因是什麼?就是我們把傳統教育丟掉了。中國古諺語有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百分之百的兌現了。今天的中國人就是不聽老祖宗的話,認為老祖宗是落伍的,認為老祖宗的智慧比不上現在人,老祖宗的東西可以完全拋棄掉,跟著外國人學外國人的科學。可是現代量子力學家他們的報告,對於過去的科學已經提出質疑,認為二分法是錯誤的。二分是什麼?把宇宙之間物質跟精神分開,就是物理、心理,叫二分法。他們發現這是錯誤的,不能分,心理跟物理是一樁事情,這是他們最新發現的。這個說法跟佛經上說法相同,佛法上心理跟物理不分的。他們今天提出以心控物,就是不能分,起心動念會影響物質現象,這以心控物,現在有很多科學的證明。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大乘佛法就像湯恩比所說的,會被科學、哲學接納。它不是宗教,它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把哲學跟科學上不能解決的問題,全解決了。哲學上的本體,找不到的東西,找到了,大乘佛法找到了;科學裡頭不能解決的問題,佛法也幫它解決。
摘自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七集) 2011/10/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1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