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宗法師:有些人把歡喜、感動、流淚等種種感應或體驗當作往生正因,錯了!

【讓我們往生的,不是能信的心,而是所信的佛】 
    你看有的人,現在就有人誤解,說:「信順阿彌陀佛,信心一念就可以往生。我現在有信心了,所以,我不用唸佛了。」為什麼有信心呢?「因為有一天,我聽到阿彌陀佛本願,我歡喜得掉眼淚了,我感動得哭出來了,我很歡喜,跳起來了,歡喜踴躍,跳起舞來了,這個代表我有感應、有體驗,代表我被阿彌陀佛救到了,所以,我往生定了,以後唸佛不唸佛那都無所謂了。」
這樣的認識正確嗎?

(「不正確。」)

    這樣的認識錯誤,不正確。這個叫做「非因計因」,他把不是正確的因,當作往生之因;他把凡夫的生滅心,當作往生的正因,這個怎麼可以呢?喜悅也好、感動也好、體驗也好、掉眼淚也好、哭出來也好、跳舞也好,時過境遷,就沒有了。昨天掉眼淚,今天就不掉了,對不對?醒的時候感動,睡覺的時候就忘記了。這個怎麼是往生正因呢?這個就過去了。他錯誤地理解,每次就回憶:「哎呀,我為什麼能往生呢?因為,在二○○六年九月三十號下午三點,我聽法師講法,我笑出來了。」他把那一念當作往生正因──錯了!

    所謂信心,是信阿彌陀佛的誓願。當然,你聞法喜悅──聞法喜悅,這個是一個心理反應,但並不代表這一點使你往生。雖然在經典裡說「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不是我們能信的心能讓我們往生,而是我們所信的佛、所信的這個念佛法門,我們落實在唸佛當中了,往生淨土

    我給大家打一個比喻:一個人餓得要死了,我們拿一個饅頭給他,他看見這個饅頭,當下信心歡喜:「哎呀!好啊!有饅頭吃。」那麼,他歡喜之後,我就把饅頭收起來。請問:他能飽嗎?
(「不能。」)

    歡喜不能讓他飽肚子,饅頭才能讓他飽肚子。

    這個歡喜就代表初次聞法,「哎呀,師父啊,你講得好,我很歡喜!」回去不唸佛,等於饅頭沒有吃到──空歡喜一場!對不對
(「對。」)

    這個饅頭就代表佛號。你回去老實念南無阿彌陀佛,雖然不歡喜,也能往生。只要你老實吃饅頭,不歡喜也能飽肚子
    所以,唸佛很重要。前面的聞法,都是為了落實我們一向唸佛的前方便和導引。

【一切落實在一向專念當中】 ▲
    所以,我們的善導大師,他在解釋《觀經疏》,前面雖然講信機、信法,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到最後《觀經疏》的結尾,他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落腳點是落腳在一向專念,你只要能夠一向專念,什麼定善、散善的功德都有;什麼信機、信法,都落實在一向專念當中。
    「我為什麼一向專念?我知道我是個造罪凡夫,除了唸佛,沒法出離」──這叫信機;「我為什麼一向專念?我知道唸佛──彌陀本願不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信機也好、信法也好,深心也好、至誠心也好、回向發願心也好,都是落實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當中,落實在一向專念當中。

    所以,法然上人才講:
    唸佛雖有種種之義,
    講三心、講四修、講五念、講信機、信法、厭離、欣求……講了很多,經典教義很多,「唸佛雖有種種之義」。
    稱念六字之中,
    一切皆含。

    你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通通包括無餘。

【上船得救喻:歡喜於一向專念】 ▲
    又比如說:我們在這裡經常把淨土法門比喻為乘船的法門,我們在一個孤島上面,這個孤島,火山爆發了,噴發出來了,周圍是洶湧的大海,看著自己就要被這個火山所吞沒,沒辦法離開這個地方。這個時候,看見有大船來救我們,歡喜不歡喜?
    「哎呀!歡喜啊!高興啊!」高興之後,不上船──空歡喜一場,對不對?

    我們的人生就是如此:人生像一個孤島,我們的壽命越來越少了,就好像海水淹沒這個島嶼,淹到這個地方,淹到這個地方,我們就往上爬,爬到頂上。再淹過來,我們就死路一條了。
    在我們還沒命終之前,在這個島嶼還沒沉沒的時候,來了一艘大船,船長就呼喚我們說:「哎呀,你只要上船,相信我,你一念歡喜上了船,我就可以渡你過海。」這個目的是要讓我們上船。如果我們不相信、懷疑心、有恐懼心,當然我們不會上船;我們知道我們的環境很緊迫,這位船長來救我們,看見救度我們的願船,自然內心起歡喜。所以,歡喜它是根據什麼呢?是因為「這個船來救我,想到我坐船可以脫離險境」,歡喜於這件事情。所以,歡喜自然就上船了。如果認為說:「我歡喜了,不上船。」這樣空歡喜一場。
    我們唸佛法門也一樣,大家在這裡多天的聽聞,聽聞之後,回去就要唸佛。不是說:「哎呀,我聽師父講了,這下我可能往生了!」然後,唸佛往後腦勺一甩,不唸佛了,那個叫空歡喜一場。應該執持名號!我們所謂的「信心歡喜」,是歡喜說:「我這樣的造罪凡夫,我只要唸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歡喜於此一件事情,不是歡喜於其它事情

【窮人失金喻:執歡喜棄名號之邪見】 ▲

    再打一個比喻:有一個人很窮,窮光蛋。人家憐憫他,送一包東西給他,說:「這個是黃金,你好好保留,你肯定能免除飢餓和痛苦,發財了。」這個黃金是用一個盒子(很貴重的盒子,因為很尊貴),裝進一個很貴重的盒子,交給他了。可是這個人,他不認識,看到這個盒子,覺得不錯。但是,也沒有打開,不能打開看到這個黃金。所以,他天天守著這個盒子,心裡邊覺得說:「哎呀,我發財了嗎?我真的發財嗎?但是,我怎麼還是窮光蛋呢?」

    有一天,遇到一個人,過來之後,把他的盒子給打開了。他一看:「哎呀!真的是黃金啊!」這下他心裡邊……「見錢眼開」,見到這個黃金,他心裡就喜悅了:「哎呀,我真的不要再受窮了。」這一念喜悅,他就很高興,就衝出去告訴人家:「哎呀,左鄰右舍啊,我發財了,我現在不是窮人了!」他講的話,現在講得就很有底氣,因為家裡有黃金嘛!所以,大家也不敢小看他,認為他真的是發財了。

    結果,他在外邊到處去講,講來講去,有人就跟他說:「某某人,你現在還是老老實實回去,把你的黃金看好,免得走漏風聲,讓賊偷走了,你又成為窮光蛋。」
他一聽,「哎,也有道理!」

    這個時候,就來了一個賊,這個賊跟他說:「哎呀!某某人,你不要聽他的,他嫉妒你。你這麼講,他知道你發財了,嫉妒你。」他說,「大富翁都是很瀟灑的,就像你這個樣子,你想想看,你守著那塊東西有什麼用啊?你守它好幾年,對不對?你也沒有這種法喜,對不對?沒有這種發財的感受。」
「對呀!這塊黃金,在我那裡放三年了,我還覺得很窮苦。」

    他說:「窮苦,就是那一念窮苦的感受;現在你有了這種快樂的感受,有了發財的感受,就說明你發財了。你之所以發財,就在你看見黃金的那一念之間,你就發財了,所以,這一念很寶貴。你不要讓他把你騙了,把這一念偷走了,你就是窮光蛋了。」

    他一聽,也有道理!
    這個小偷跟他講完之後,就派一個人到他家裡去,把黃金偷走了。
    回來,他仍然是個窮光蛋。

    這是一個比喻。比喻什麼呢?我們有人聽到這個法門──黃金就代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包裝就代表我們自我的執著心,不認識,通過種種的艱難……;後來打開這個包裝,就代表有善知識給我們開導,讓我們瞭解了六字名號的功德,在初聞名號的當下,就感覺到很歡喜,「哎呀,我真的可以往生了。」然後就出去跟人家講:「哎呀,這樣就能往生,這樣就能往生啊!」自己不唸佛,不執持名號,等於說把這個六字名號的黃金功德丟在旁邊。

    人家勸他說:「哎,某某人,你老是這樣講不行啊,你還是要唸佛啊!」

    他自己又懈怠不想念,旁邊有人還破壞他,說:「哎呀,你就是知道這個名號的一念之間,你就往生一定了!就是那個感覺,哎!往生不往生,就是那一念的感覺──信心歡喜。你去唸佛,這是很苦惱的事情,不必多念。」這樣就是一種邪知邪見,這樣就是一種賊,偷掉了我們的無上之寶。我們不能被這個錯誤的見解障礙我們的行持,應該老老實實地聽從善導大師的教導,來好好唸佛。現在有的人住於邪見。

【已經成為一向專修的人,不別論三心、四修】 ▲
法然上人下面說:

「三心現起時,亦是南無阿彌陀佛;三心成就時,亦是南無阿彌陀佛」:法然上人總是依《觀經》,因為他是專門依據善導大師的,善導大師是在解釋《觀經》的。《觀經》當中就講「三心」;在《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裡邊就是至心、信樂、欲生這三心:至心就是至誠心;信樂就是深心;欲生就是回向發願心。所以,具三心也就是第十八願裡所講的信願具足。

「三心現起」的時候,你也是「南無阿彌陀佛」;現在「三心成就」,也不離開這個,還是「南無阿彌陀佛」。

法然上人還有一句法語,他說:
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
已成一向專修之人,不別論三心、四修也。


這個需要解釋。他說:淨土宗裡邊,講三心、講四修──四修是恭敬修、無間修、無餘修、長時修,這叫四修。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裡邊說:
安心、起行、作業。
「安心」就是三心,三心具足。法然上人說:淨土宗有很多教理、教義,在這裡談三心、談四修:你要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你要長時修、恭敬修、無間修、無餘修,講這麼多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向專修的人。「談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讓我們能成為一個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

已經成為一向專修之人──她這個老太婆,她聽懂了,她知道了,她都已經在那裡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就是這一句名號,綿綿密密地在那裡唸佛,已經成為一個專修唸佛的人,願生淨土,你沒有必要再跟她講:「哎,老太婆,你光這樣念,你不懂得三心不能往生!你應該懂得深心──什麼叫機深信、什麼叫法深信;什麼叫至誠心……」這樣跟她講,反生障礙。所以,法然上人說:已經成為一向專修的人,不別論三心、四修也。
比如說:我們在座有很多蓮友,他聽聞這個法義懂得了,回去就專修唸佛。你不要嚇唬他:「哎!你光唸佛怎麼行啊?你不念《阿彌陀經》怎麼可以?《阿彌陀經》是五種正行當中的一種啊!」你這樣就是給他惹麻煩。

我們講五種正行的目的,也是讓他進入一向專修。他已經落實一向專修了,你說:「哎呀,好!好!好!」滿足了,達到了,就可以了,這就達到目的了。
「此即決定往生之方便也,納於心腑莫忘失」:法然上人最後交代我們說:像這樣子的唸佛,你就決定往生。這個很方便,請你把它牢牢地記在心中,不要忘記了,就按照這樣去做。

【《十唸法要》】 ▲《十唸法要》:
不顧妄念余念,
不謂散亂不淨,
唯口稱名號。
若常稱名者,
以佛名之德,
妄念自止,散亂自靜,
三業自調,願心自發。
故願生心少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散心增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妄念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善心生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不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清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欠缺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具足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現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成就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此即決定往生之方便也,
納於心腑莫忘失。

好!到這裡。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